色香味濃鬱的泰餐在全球享有盛譽。泰餐也分不同口味,有酸辣的東北菜系、鹹辣的南部菜系、較為溫和的北部菜系和融合華人口味的中部菜系。創造出泰餐鹹、酸、辣、甜口味的就是五花八門的香料。
吃泰餐時,醬料可以說是泰餐的靈魂所在,各種咖喱醬、海鮮醬、甜辣醬等,都是通過添加不同的香草和香料製成的。據了解,泰餐中最基本的香草和香料約有20種。香料,比如魚露、薑黃粉之類,可以增加食物香氣、提升風味和顏色;香草,例如香草根、甜羅勒葉等,除了能調味和增加香氣之外,還具有一些藥用療效。
泰餐中使用的香草有新鮮和烤乾之分。新鮮香草是自然散發香氣的植物,品種包括甜羅勒葉、青檸葉、香茅草、綠薄荷、香菜根、薑黃根等。它們被廣泛應用於製作咖喱醬料、烹製咖喱菜、快炒菜以及製作泰式沙拉。幹香草一般在烹飪前烤乾,香味通常會隨著變幹而變淡,但是烹飪後香氣會愈加濃烈。典型的幹香草包括肉桂粉、小豆蔻、豆蔻粉、月桂葉、黑胡椒和丁香等。以咖喱醬為例,泰國通常使用紅咖喱醬和綠咖喱醬,兩者顏色不同是因為前者使用的是幹紅辣椒,後者使用的是新鮮綠辣椒。下面是泰餐中常用的香草和香料。
香茅草。經常用於泰國著名的冬蔭功湯以及咖喱醬中,增加食物的香氣,也被廣泛用於製作飲料。香茅草汁就是一款非常好喝的飲料。
月桂葉。烹飪泰餐時放月桂葉,可以減少肉類、魚類本身的腥味。月桂葉也是製作馬沙文咖喱時常常使用的香草。馬沙文咖喱屬於泰國南部菜系,一些主要成分包括花生、腰果,必不可少的還有椰漿,口感十分濃鬱。
香菜根。香菜根是泰餐中非常重要的調味品。相比香菜葉,根的味道更加濃鬱,用於製作泰式清湯、咖喱醬或其他醬料,可以增加香氣。
小豆蔻。它有強烈的檸檬香味,口感帶一絲辣。小豆蔻必須烤乾,烹飪時只使用裡面的籽,通常用於製作咖喱醬,例如紅咖喱醬、馬沙文咖喱醬、黃咖喱醬等,還具有促進消化的功效。
青胡椒。青胡椒是指未成熟的胡椒粒,捏起來軟軟的,香味濃鬱。一般用於快炒菜式,尤其是那些需要放咖喱醬的快炒菜,也可以作為點綴用於湯品。(俞懿春)
(責編:羅帥、曾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