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T桔子(ID:itjuzi521)
作者:五月
共享汽車風口要起
2017 年末,共享單車兩大巨頭還在被傳言合併,摩拜就用實際行動打碎了傳言。2017 年 12 月 29 日,摩拜在貴州舉行活動,正式宣布摩拜共享汽車項目啟動,貴州地區用戶可通過摩拜單車 App 上新增的共享汽車入口,使用摩拜共享汽車。其實,摩拜入局共享汽車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去年 6 月摩拜就註冊了「摩拜出行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胡瑋煒,註冊資本 5000 萬元。隨後有消息稱,摩拜內部成立了獨立的出行服務部門,負責網約車業務。2018 年開年,摩拜就宣布與一汽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一汽對摩拜出行進行增資入股,將與摩拜出行在技術創新、政策法規、行業標準、大數據應用等多維度開展合作。至此,摩拜入局共享汽車成定局。
而摩拜的「老對手」ofo 也沒有閒著。1 月 7 日,ofo 小黃車宣布完成超過 7 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資和中信產業基金聯合領投,滴滴出行和 DST 繼續跟投,易凱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有消息稱 ofo 也要開展共享汽車業務。
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那麼共享單車兩大巨頭已然入局共享汽車,共享汽車的風口來了!
其實,自 2017 年開始,已經有風向表明共享汽車將要站上風口。這一年,接連有多家共享汽車企業獲得融資,金額一度高達億元。
小巨頭加入,共享汽車市場迎新機遇
在摩拜、ofo 之前,共享汽車領域早已有先入局者,途歌、Go fun、馬上用車等共享汽車平臺已經起步,在全國各地投放了多個品牌的汽車。
—途歌—
據悉,途歌成立於 2015 年,是一家汽車分時租賃品牌,至今共獲由 SIG 海納亞洲、真格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投資的 5 輪融資。目前,途歌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成都上線,投放超過 1200 輛共享汽車;運營車型包括車型包括奧迪、Smart、寶馬、雪鐵龍、JEEP 等 8 個品牌;未來還將擴展車型至新能源汽車。
—PonyCar馬上用車—
PonyCar 馬上用車成立於 2016 年,是一家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服務平臺,起步於深圳,至今已在深圳、廣州、北京、西安四城投放超過 3000 輛新能源電動車,並於深圳實現單城盈利。去年一年,馬上用車完成了 A 至 C 輪融資,獲得由國信基金、華夏幸福、OPPO 手機等機構投資的累計 4.5 億元融資資金。
— Go Fun —
Go fun 是首汽集團孵化的新能源汽車共享品牌,成立於 2015 年。至今已完成全國 20 餘個城市的布局,其中不乏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南京等一、二線城市,更在西安、青島、三亞等旅遊城市落地投放車輛,運營車型包括奇瑞、北汽等 4 個品牌。目前已獲得由大眾資本、奇瑞汽車投資的超 2 億元融資。
總體來說,這些先入局的共享汽車平臺已經覆蓋全國大多數一二線城市,投放超過 5000 輛共享汽車。對比起共享單車單城投放動輒上萬的數量來說,共享汽車還不足以形成規模。
在小巨頭摩拜和 ofo 的入局後,可以預見的是:投放共享汽車數量的增加,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市場中可供使用的車型也會隨之增加,將覆蓋高、中、低三類車型,方便用戶使用。此時,能享受到共享汽車服務的用戶數量會隨之增加,用戶使用習慣也將逐漸被培養起來,這對共享單車來說是有利的一面。同時也會刺激更多資本的注入,孵化更多共享汽車企業,最終帶來出行方式的又一次變革。這種變革,一方面是基於出行習慣,改變用戶使用私家車出行的習慣;另一方面是,降低出行成本,共享汽車較私家車來說,不用考慮維護等費用,將整體降低用戶出行成本。
下一站,是新能源汽車
2017 年 8 月,交通部、住建部聯合發布《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鼓勵使用新能源車輛開展分時租賃,並按照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關政策在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方面給予扶持。一紙令下,新能源汽車受到資本的關注,多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獲得融資。2017 年,6 月 5 日,一步用車完成 1.35 億元 A 輪融資;12 月 29 日,電動汽車零部件研發商巴斯巴完成數億元融資;12 月 23 日,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商駕唄獲得 8000 萬 Pre-A 輪融資……其中,不乏 BAT 的投資。截止 2017 年 12 月 31 日,BAT 三者均已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相關企業。
可以說這些企業都是共享汽車的後備力量。目前,不少共享汽車品牌都與汽車生產商有關聯,或是企業自身孵化的項目或者是與其他品牌合作項目。例如,Go fun 就是首汽集團旗推出的共享汽車項目;2017 年 12 月 1 日,寶馬集團旗下的共享汽車項目 ReachNow 與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品牌 EVCARD 推出高端版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品牌 ReachNow powered by EVCARD……
加之,近期摩拜與一汽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約定使用一汽轎車生產的電動車及其衍生車型。這代表著未來摩拜投放的共享汽車也將是新能源汽車。種種跡象表明,下一步,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共享汽車的主要力量。
問題與困境
綜上所述,共享汽車成為下一個風口可以說是不爭的事實。對於共享汽車的潛力,有專家預計,未來五年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將以超過 50% 的增幅繼續發展。保守估計在 2020 年中國整體車隊規模有望達到 17 萬輛以上。
認可共享汽車未來發展的還有熊貓資本合伙人梁維弘,他表示:「從共享的需求度和模式成熟度來看,在風口之下,出行類的共享模式會率先成熟,這點已經在共享單車和 P2P 租車、分時租賃等出行品類中得到了部分驗證。公共運輸資源的緊張、運力缺口,使得共享汽車在多樣性、便捷性和性價比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同樣,PonyCar 聯合創始人陳智超也對共享汽車發展前景十分有信心:「從發展市場來看,目前國內個人私家車的使用率僅為 5%,意味著 95% 的閒置率。同時,國內未來十年將有 7 億有駕照無車的人群,市場需求與空間十分巨大。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共享經濟下人們出行與消費觀念的升級,都給共享汽車帶來了充分的發展條件,所以共享汽車將火。」
但是,也有不少專家並不看好這種模式,認為共享汽車難以形成規模。易觀網際網路出行分析師總監張旭認為,現在共享汽車公司收取低水平的租金很難抵消其運營成本。再加上受汽車成本、牌照、停車場、充電難等因素影響,共享汽車公司的盈利空間十分有限。同時,祥峰投資合伙人趙楠認為,網約車對共享汽車的衝擊也很明顯:「網約車已經滿足了較大部分需求,汽車分時租賃能夠切的需求可能更多在周末、節假日以及突發性的需求。」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共享汽車將遇到如下問題。其中最致命的是:共享汽車盈利模式模糊。
1、投入高,難以實現量產。
2、車輛運維成本高。
3、車禍/事故責任不清楚。
4、汽車駕駛對司機要求高,共享汽車無法考核用戶。
5、停車難及相關費用難以判定負責人。
6、監管暫時空白,很可能會再遇「一刀切」監管。
7、大量共享汽車投入市場,將加劇城市交通堵塞。
即便有重重問題待解決,共享汽車卻已經「起飛」,將在 2018 年站上風口。尤其是有大企業扶持的共享汽車品牌,將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獲得更大的發展。小型企業也將在更多資本的扶持下誕生,加入共享汽車市場的角逐。2018 年,且看共享汽車如何攪動出行市場!
END
閱讀推薦
▲打造騰訊帝國:2017年馬化騰平均每月買10家公司 | 巨頭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