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說拜拜共享單車落幕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12 月 14 日晚間消息,據 「美團單車」微信小程序,摩拜 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停止服務和運營。目前,摩拜單車已接入美團 App,帳號中的餘額、騎行卡套餐等相關權益仍可在美團 App 內繼續使用。

摩拜在 11 月的一份通告中稱,為了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體驗,摩拜單車服務已全面接入美團,並更名為 「美團單車」。摩拜 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於 2020 年 12 月 14 日晚 23 時 59 分停止服務和運營,即日起可選擇使用原摩拜帳號登錄美團 App 掃碼免押金騎行。原摩拜帳號中的餘額、騎行卡套餐等相關權益仍可在美團 App 內繼續使用,詳情請進入美團 App「騎車」或 「出行」頻道的 「個人中心」查詢。

自被美團收購起,創始團隊離職、更換品牌名…… 摩拜逐漸失去 「自己」,到如今,摩拜將徹底成為一段歷史記憶。

難退押金的 ofo,賣身美團摩拜的離場,共享單車從一個火熱的風口到如今成為巨頭的角逐之地,不得不承認的是,共享單車落幕了。

共享單車風雲

當我們再談起摩拜,故事的最開始是一輛輪轂智能鎖單車。用一輛自行車解決城市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難題,是摩拜最初的願景。

2016 年 4 月,摩拜在上海投放第一批共享單車。

那時的摩拜並不引人注意,也沒有人會想到一輛單車能做多大的生意。

但在網約車、O2O 等多個領域的燒錢大戰結束後,飢餓的資本再次開始獵殺。共享單車這一綠色產業迅速得到資本青睞。

兩家共享單車先行者企業 ofo 和摩拜瞬間被資本推向風口,成為明星項目。

2016 年,摩拜和 ofo 分別拿下四輪融資,估值逼近獨角獸。同時市場上誕生了數十個共享單車品牌,小藍、青桔、哈羅、悟空單車、優拜、騎唄單車等等,一時間紅黃藍綠充斥街頭巷尾,「彩虹大戰」狼煙四起。

資本也逐漸瘋狂,僅 2016 年下半年,湧入共享單車行業的風險投資超過三十億人民幣,超過 20 家投資機構瘋狂押注共享單車。

2017 年,共享單車大戰依然如火如荼,超過 40 家車企逐鹿中原,每家平均燒錢 4200 萬。摩拜和 ofo 身後更是巨頭雲集,各融資超百億人民幣,全國投放單車超 2000 萬輛。

隨著共享單車的大量投放,解決了越來越多用戶的最後一公裡出行難題,與高鐵、網購、掃碼支付並稱中國 「新四大發明」。

但原本精耕細作的產業成為了激烈廝殺的戰場。共享單車逐漸失控。

免費騎行、充值返現、1 元包月、騎行紅包…… 高峰時期摩拜日發紅包 4000 萬,補貼之巨尤勝往日的網約車大戰。

開城速度、投放數量、補貼力度…… 讓共享單車逐漸成為了一場不理性的競賽,比到最後,只能靠不斷燒錢、依附巨頭來支撐企業發展。

直到 2018 年初,各色單車漸漸敗陣退場,摩拜被推上賣給美團的談判桌,而 ofo 團隊因為堅持不賣身而瀕臨破產。共享單車的戰局才逐漸明朗,剩下的摩拜、哈囉和青桔,沒有贏家,只剩巨頭爭奪流量與支付入口。

事實上,隨著兩年九輪融資,數十家投資機構入股,讓摩拜管理團隊在整個體系內沒有否決權。

投資圈有傳聞描述,在被收購之前,某國內投資教父曾同王曉峰一起赴日本去面見孫正義,期望軟銀的資本支援。在王曉峰信心滿滿的數據介紹後,孫正義卻開門見山地拒絕了他們。他認為不想清楚最終的業務價值和與阿里、騰訊、滴滴、美團等巨頭的關係,這些數據就沒有什麼意義。

孫正義一針見血的提出了摩拜的問題。

在摩拜最後的賣身談判桌上,站著以愉悅資本、祥峰投資、熊貓資本、創新工場為代表的早期投資人,和以騰訊、紅杉資本、高瓴資本、華平投資等為代表的中後期投資人。其中又關聯著騰訊、阿里、美團、滴滴、李斌、摩拜管理層、ofo 管理層、摩拜投資人、ofo 投資人等九個利益相關方。

幾乎聚集了中國最活躍的明星創業者和投資人。

「資本給予的,資本也會拿走。」胡瑋煒在 2017 年一次訪談中曾說出了這句話。第二年,資本在一場近三個小時的股東會真的帶走了摩拜。

在美團的 985 天

2018 年 4 月 4 日,美團 CEO 王興發布內部信,正式宣布全資收購摩拜,並表示摩拜管理團隊將保持不變。

4 月 11 日,王興入主開全員大會,表示摩拜單車繼續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除了自己出任董事長之外原管理團隊不變,摩拜聯合創始人兼顧問王曉峰繼續擔任 CEO,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繼續擔任總裁,投資人夏一平繼續擔任 CTO。

但事實上,從被收購起,摩拜就開始了 「去創始團隊」化。

在收購結束後 25 天,在股東大會上投出反對票的摩拜聯合創始人王曉峰卸任 CEO 一職,由胡瑋煒接替。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夏一平,被委任負責 「智慧交通實驗室」,遠離業務一線,直接向美團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匯報。

2018 年 11 月 27 日,摩拜單車的運營主體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股東工商變更。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投資人李斌等人退出,美團創始人王興成大股東,佔股 95%,穆榮均佔股 5%。

隨後,一手創辦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正式辭去 CEO 職位。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中表示,自己 「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

胡瑋煒離開不久,摩拜就迎來了一段裁員潮和離職潮。

根據當時的媒體報導,美團裁撤摩拜內部與其重複的部門與員工,裁員幅度達到 20%~30%。當天,有員工稱摩拜離職群一天增加了近 200 人。

曾有業內人士評論,此次裁員是全面調整後的摩拜全面剔除了原始團隊的基因,摩拜也從原來的胡瑋瑋時代過渡到王興時代,徹底美團化。

摩拜團隊悉數退出,第二年摩拜也從亮馬橋附近的曼寧國際中心搬到望京的美團總部。

美團的意志逐漸主導摩拜的發展。

從 2017 年開始,摩拜計劃進入全球 100 座城市,正式開始布局全球化。但被在美團收購的第一年,集團董事便決定出售若干摩拜海外實體。

2019 年初,摩拜申請撤銷其在新加坡的共享單車牌照,正式撤出新加坡市場,而新加坡正是摩拜曾經出海的第一站。

1 月 23 日,時任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發布內部信,宣布摩拜全面接入美團 App,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 App 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

這意味著,「摩拜單車」這個名字不再使用,儘管當初美團用 16 億元收購了摩拜的商標。

短期內獲得市場份額也不再是摩拜的優先任務,美團更關注如何創造戰略價值,以及減少虧損。一季度摩拜的虧損額度已經減少,當時採取的措施是提高月費。

一輛單車逐漸駛向盡頭,摩拜一步步從一個致力於全球化的獨立品牌成為巨頭的一個流量入口。

再見摩拜

「摩拜是中國人送給全世界的禮物,世界都在看,千萬別搞砸了」,這是摩族獵人圈最常說的一句話之一。

在共享單車還是摩拜、OFO 雙強爭霸時,摩拜單車粉絲自發形成了單車秩序維持群體,成為摩族獵人是一份歸屬與榮耀。

如今,摩族獵人不再,摩拜單車也消失在大街小巷。

曾經 「那麼多的錢,那樣快的速度,那樣熱血的戰鬥」,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也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共享單車風雲。

而當風口散去,人群離場,戰局的終點只剩下一聲唏噓,再見摩拜。

(文章來源:獵雲網)

相關焦點

  • 摩拜說拜拜,共享單車落幕
    自被美團收購起,創始團隊離職、更換品牌名…… 摩拜逐漸失去 「自己」,到如今,摩拜將徹底成為一段歷史記憶。難退押金的 ofo,賣身美團摩拜的離場,共享單車從一個火熱的風口到如今成為巨頭的角逐之地,不得不承認的是,共享單車落幕了。共享單車風雲當我們再談起摩拜,故事的最開始是一輛輪轂智能鎖單車。
  • 今晚,摩拜單車徹底拜拜
    在大概兩三年前,「共享單車」是網際網路圈子裡最熱的話題,但凡是有頭有臉的網際網路企業,都不可避免地和共享單車扯上一點關係。在當時,最被看好的企業不是什麼特斯拉、小鵬,大家也不熱衷於搗鼓老百姓買菜的那些小事,做共享單車,似乎才是最有前景的出路。 說到共享單車,就不得不提「雙雄」ofo和摩拜。
  • 摩拜,今天正式拜拜!你的餘額、套餐怎麼辦?
    9月,摩拜單車宣布從即日起正式啟動舊車置換更新工作,橙色的摩拜單車將首次置換為「美團黃」新款單車。Q1:摩拜帳號的騎行套餐、餘額、押金等權益怎麼辦?摩拜剛出現時,「共享單車」是網際網路圈子裡最熱的話題,但凡是有頭有臉的網際網路企業,都不可避免地和共享單車扯上一點關係。
  • 摩拜單車,徹底「黃了」
    摩拜,拜拜一覺醒來,摩拜沒了。歷史會記住這一刻,2020年12月14日23時59分,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停止服務。摩拜單車已經全部接入美團APP,摩拜帳戶中的餘額、騎行卡套餐等相關權益仍可以在美團APP繼續使用。以後大家想繼續騎摩拜單車,就只有下載美團了。現在大街上也早已不是摩拜的天下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團單車、哈羅單車、青桔單車等其他的共享單車。
  • 摩拜單車正在消失,美團開始入局共享單車?
    在2018年4月4日,美團收購摩拜後,就註定從前的共享單車雙巨頭之一摩拜開始走向「消失」。美團收購摩拜的目的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在摩拜被美團收購前,摩拜還是一直虧本,摩拜不賺錢是摩拜運營團隊的問題還是共享單車本來就不賺錢?美團執意收購摩拜是認為美團收購摩拜後,摩拜能賺錢?還是另有目的?由於美團是在上市前收購了摩拜,很多人說美團收購摩拜是為了增加美團上市的估值。
  • 共享單車又漲價了!摩拜單車變更計費規則
    驅動中國 2019年11月18日消息 近期,摩拜單車再一次宣布漲價。根據其發布的提價說明顯示:目前已執行新版計費規則,針對非助力車全部車型,用車費用由起步價和時長費組成。起步價1.5元(含15分鐘),超出15分鐘,時長費0.5元/15分鐘。
  • 摩拜單車推出共享電動車
    隨著多家共享單車公司倒閉或者跑路,曾經混亂不堪的共享單車市場仿佛回歸了平靜。作為行業的兩大巨頭,摩拜單車與ofo小黃車最近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  然而,今天有媒體曝出,摩拜單車已經開始涉足共享電動車領域,並且已經推出了實車。
  • 摩拜單車改名「美團單車」!裡面的押金還能退嗎?
    曾經風靡全國的共享單車品牌,在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裡,一家接著一家走向落幕。從早前的小藍單車宣布破產,到ofo陷入資金圍巾。一路坎坷的共享單車,僅剩摩拜單車一家還在咬牙堅持。風雨無阻的為我們出行保駕護航,讓我們享受這樣健康的運動出行方式,傳播著新時代的運動理念。
  • 摩拜更名為美團單車,當下的共享經濟
    2019年1月23日上午,摩拜單車全面接入美團APP,未來摩拜單車將更名為美團單車,摩拜單車品牌併入美團,將成為美團LBS平臺單車事業部,由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兼任事業部總經理。至此2015年成立的摩拜單車,將劃上歷史句號,開啟新的美團時期。
  • 消費-摩拜單車怎麼收費共享單車使用哪個便宜
    不斷推出的共享單車很受歡迎,使用各種品牌共享單車的人群都不再少數,但是對於沒有使用過共享單車的人來說,很多使用和受飛方面都是不清楚的,那麼摩拜單車怎麼收費呢?那個品牌的共享單車比較便宜?摩拜單車怎麼收費摩拜單車運營滿月後,正經歷磨合期的這一新生事物,繼續接受著公眾審視,摩拜單車最近在國內掀起一陣單車風潮,在廣州、上海等地方,摩拜共享單車的出現給人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那麼對於摩拜單車它的收費標準是怎麼樣的呢?目前摩拜單車使用半個小時1元,另外還需要在使用之前交299元的保證金。都是在摩拜單車APP上面繳費。
  • 共享單車又漲價了!摩拜、哈羅該騎誰?
    其中大多數也都是從資本家、實業家、專業人士的角度去評論,或者是對事實的報導;但很少有人站出來說,既然商業模式已推進市場,接下來用戶該如何更好的選擇消費?某晚一群小組裡發起了對共享經濟的討論,「這種商業模式是偽命題」、「共享單車行業進入了寒冬」、「融不到錢的共享單車活得更久」各說紛紜……分析下來,各有各的佐證與堅持,讓我感覺,大家都好牛逼呀!
  • 共享單車這三年……唉!-共享,單車,ofo,摩拜,小藍,悟空,町町,哈羅...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場大戰即將落幕,在巨頭大把資金的刺激下,在「最後三公裡出行」 剛需的作用下,這場大戰或許更加激烈。,從最開始就註定是摩拜、ofo兩家的鬥爭,說「三國演義」似乎都有點牽強,無論是永安行、哈羅單車還是小藍單車,在這兩家鬥爭的大背景下,都只能算是匆匆過客。
  • 摩拜單車是如何在共享單車行業成功創建差異化品牌
    因此在摩拜品牌形象設計中,加入一個有網際網路元素的具象自行車形態,這是摩拜設計團隊對於品類回歸的詮釋。2.用戶通過產品接觸,自然形成品牌認知摩拜品牌設計的時候先關注的是功能:從摩拜單車如何被發現和使用,如何在外觀上被直接認出,如何能走入人們的實現和傳播。
  • 摩拜單車聯手微信開啟共享單車免押金時代
    對於慢熱型、還沒「嘗鮮」過共享單車的用戶來說有福了。8月7日,摩拜單車宣布在全國150多個城市開啟新用戶「免押金試騎」活動。即日起,用戶通過微信小程序註冊摩拜單車帳戶,即可參加「免押金試騎」,每周享受5次免押金騎行;亦可繳納押金後領取免費騎行月卡,享受30天不限次數免費騎行。
  • 單車困局未解,摩拜的共享汽車又能走多遠?
    自2017年12月29日,摩拜宣布共享汽車項目以來,其共享汽車版圖遲遲未擴張,據相關新聞報導,項目仍在試運營階段。相比較而言,摩拜共享單車卻呈猛烈的擴張趨勢,比如3月8日,摩拜單車又宣布,在國外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正式投放單車。截至目前,摩拜單車已經進入全球超過200座城市,註冊用戶量超2億,運營超過900萬輛單車。
  • 摩拜退場:虧本的共享單車,才是美團的「女神」
    文 | 張書樂「摩拜單車」正式揮別舞臺,往昔的共享單車獨角獸成為歷史。 12月14日,據美團單車及電單車團隊的公告,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停止服務和運營,15日起用戶可選擇使用原摩拜帳號登陸美團APP,原摩拜帳號中的餘額、騎行卡套餐等權益仍可在美團APP內繼續使用。
  • 摩拜更名為美團單車,用戶疑惑,摩拜的押金和帳戶餘額怎麼辦?
    時隔將近九個月,今年1月23日,美團再次發布重大消息,美團宣布將正式由摩拜單車更名為美團單車,並且想進入單車的唯一入口只能通過美團APP。摩拜單車品牌不再獨立存在,成為了美團LBS平臺的一個單車事業部。摩拜單車曾經的北京總部的辦公區也在本月低搬遷至美團集團總部。曾經如日中天的共享單車企業,現如都命運坎坷。
  • 摩拜和ofo都說在巴黎投放了共享單車,實際情況怎麼樣?
    從 16 年底開始,ofo 和摩拜這兩家國內排名前 2 的共享單車企業就不斷宣布在海外城市投放單車,似乎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全球品牌。歐洲的幾個城市,倫敦、巴黎等都已經被國內共享單車公司所登陸。歐洲對於清潔出行的大力支持,成熟的騎行市場,較高的居民收入這些特點都被解讀為適合共享單車這個生意。
  • 共享單車進入高考作文題 摩拜單車助力考生「一定橙」
    共享單車進入高考作文題 摩拜單車助力考生「一定橙」 《共享單車進入高考作文題 摩拜單車助力考生「一定橙」》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
  • 繼ofo之後,摩拜單車也不行了?共享單車真的有未來嗎
    共享單車最近因為ofo的一系列動作又有新話題,而美團最近的財務報表也顯示,摩拜單車虧損約45億元左右,達到了美團這個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說是虧損巨大了,那為什麼這麼巨大的虧損,美團依然不放棄呢,還是認為他是未來的巨大利益所在,共享單車的未來又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