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輕軌一號線通車。市地鐵集團總經理劉玉華就市民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輕軌和地鐵的特徵都是城市立體交通,與地面交通和行人是「分離」的。它通過自有的專用軌道,實現不堵車,快速。
輕軌採用中等載客量車廂,能適應遠期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1.5萬—3.0萬人次。地鐵採用大載客量車廂,能適應遠期單向高峰小時客流量為3.0萬—6.0萬人次。
從造價上看,地鐵比輕軌貴。我市目前地鐵一公裡造價平均公裡造價6.48億元。地鐵6億元,輕軌2億元。
既然輕軌便宜,像武漢這樣的城市是不是多造一些輕軌?地鐵集團介紹,選輕軌還是選地鐵取決於城市的空間條件。
老城區,高樓林立,街道逼仄,如果建輕軌,會更顯得壓抑,破壞城市景觀,沿線降噪也成為一筆不小的費用和市民抱怨的話題。建地鐵可以「悄無聲息」地穿過城市繁華區,為中心區交通減堵。
新城區或主城區邊緣,地勢開闊,分布有大量新型開發區和高科技產業園區,輕軌穿行其間,成為現代化廠房和辦公區內一條流動的風景。連接了新老城區,也創造了新城市與新交通的融合。
2、武漢軌道交通如何擺脫虧損?
輕軌一號線一期開通6年,日均客流達到3萬人次。據預測,二期開通後,日均客流將達到20萬人次。
軌道交通是面向普通工薪階層的公共運輸,從國內外軌道交通運行歷史看,大多數依靠政府貼補。目前,全球只有倫敦、東京、香港三個城市的軌道交通盈利,其票價收入在盈利中只佔很小份額,軌道收入大部分靠沿線土地儲備開發收益、地鐵物業出讓出租、地鐵沿線廣告招租。
武漢地鐵運營借鑑香港「物業+管理」模式,目前已在一號線沿線站點周邊共儲備土地600多畝,輕軌沿線站點墩柱的軌道廣告位也在招商和拍賣,地鐵集團表示「隨著地鐵客流的上升,加上地鐵沿線站點廣告出讓或出租,再加上地鐵物業收入,我們將力爭1--2年實現軌道運營的收支平衡」。
3、無人駕駛為何還有司機?
一號線擁有國內頂級無人駕駛技術,為何還是有司機?
一號線裝備了國內頂級的全自動駕駛軟體,列車執行計算機指令,能夠自動按列車時刻表準點發車;確保每到一個站點「對準」停車線停車;路上行駛發現障礙物,能緊急剎車,在安全距離內停下來;抵達終點站後,列車會自動折返調頭。
儘管一號線完全可以無人駕駛,我們仍配備了駕駛員。一是照顧乘客心理。坐在無人駕駛的列車中,很多人仍舊覺得心裡不踏實。其二,常常有些遲到一步的乘客,會用包或手臂阻擋列車門的關閉,車門對較薄的物體不太識別,萬一夾住了手臂,只有靠駕駛員發現並及時停車,無人駕駛系統目前還無法防範這類違規行為。
4、乘軌道列車有無安檢?
武漢輕軌每一個站點都配備有安檢設施,如金屬探測儀,防爆毯,達到了國安局和公安局的要求。對形跡可疑或攜帶大包小包的乘客,站上安全人員會攔住完成抽檢,保證安全。站上還有移動氧氣瓶,遇上乘客突然發病,可以幫助呼吸。
據悉,目前上海、重慶、天津等城市,對軌道乘客實行機場一樣的安全檢查,人人經過X光檢測線。
武漢市現在一號線乘客大量是上班族和購物人群,上X光檢測線需要配備更多的安檢人員,乘客也覺得「有些麻煩」。
5、乘客乘輕軌受傷誰負責任?
武漢地鐵集團每年花了一筆不小的費用,付給保險公司,為搭乘輕軌的乘客購買意外傷害險。雖然沒有明確票價含有保險,但乘客乘坐軌道期間遭受意外傷害事故的,地鐵集團將會為乘客向保險公司爭取到賠付。
有人不按軌道安全要求,跳下站臺軌道區內撿拾物品;違反安全規定,用手去阻止車門關閉導致被車門夾住;或有人臥軌自殺的,都不屬保險賠償範圍。
6、臨近線路尾端的頭班車會不會很晚?
輕軌頭班車不是從起點站發一趟,而是在8個車站「同步發」8列頭班車。
地鐵集團運營公司介紹,頭班車起點站是6時30分發車,如果你從一號線任何一個車站乘頭班車,最晚發車時間不會超過6時35分。
發末班車,地鐵集團立足保證每個乘客「趕」上。末班車規定9時30分發車,從堤角或東吳大道發車後,列車會按45公裡/時速跑完全程,只要沒過9時30分,你就能從任意一個地鐵站登上末班。
7、軌道兩端停車布局和規模?
據悉,軌道沿線正在全面與小車、自行車和公交車「對接」——在長豐大道與解放大道交匯處,規劃有「P+R」停車場,面積31畝。將來,進城小車可以停到這兒,換乘輕軌進城,非常方便。
在靠近三環線的堤角和城市內部一些樞紐站,市政府正在研究增加停車場,與軌道線對接。
市交委公交研究所完成了一項公交對接軌道線的研究,將儘量減少與一號線「同線」運營的公交線路,新增一些「垂直」軌道線的公交線路,從更廣泛的城市街區收集乘客「傳遞」給軌道線。
8、與城際鐵路如何對接?
我市地鐵2號線規劃了延長線,將分別對接上漢孝城際鐵路;從光谷廣場延伸到流芳,與武黃城際鐵路對接。目前,這兩條城際鐵路已經開工建設。
遠期,我市還規劃了與城市圈鐵路的對接,從市內軌道交通可以換乘城際鐵路,抵達麻城、孝感、天門、潛江、仙桃、鹹寧、鄂州、黃岡、黃石等地。
9、軌道對噪音的防範
地鐵集團介紹,一號線2期的降噪措施,從隔聲屏做到了車輪。軌道沿線除了密集居民區裝隔聲屏,列車行駛的頂部有隔聲板以外,軌道上新增了減震裝置,車輪上有降噪環減弱車輪與鋼軌的摩擦聲,使運行中發出的聲響符合國家標準。
10、為什麼武漢全程票比北京貴?
北京軌道全程票價是2元,武漢一號線是5元。市民因此覺得「武漢的軌道票價貴了」。
業內介紹,北京軌道交通每年政府要補貼幾十億元。這樣的優勢,很多城市都不具備。地鐵集團透露,軌道車票大多參考本地公交車制定。武漢一號線全程票5元,坐28.8公裡。起步價1.5元,可坐6站,從第7站起,每3站加5角錢。買儲值票打八折—起步票價1.2元,全程票4元。
橫向比較,廣州4公裡起步2元,每增4公裡加一元。天津起步價5站2元,再坐5站,加1元。深圳最低票價2元,每搭乘超過4個車站加1元。南京起步價2元,可乘坐1—8個站,3元可乘坐9—12個站,4元可乘坐13—16個站。重慶2號線全程票價6元:乘坐3站3元;坐7站4元;7站以上10站以下5元;10站以上6元。這些城市軌道票價均比武漢貴。只是,深圳有學生優惠票,只需出半價,比武漢周全。
(記者楊捷 通訊員馬君瑞 劉西平 實習生許穎敏 劉盛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