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職業馬拉松選手和業餘跑者都會將六大滿貫賽看作是心中的聖地。而六大滿貫賽中柏林馬拉松享有最快馬拉松賽道的美名,是全球跑友創造個人紀錄PB的最佳選擇,也是世界記錄頻繁誕生之地。
柏林馬拉松享最快賽道美譽
首個記錄柏林誕生
由於包括馬拉松在內的各種距離的公路賽在比賽路線、轉彎次數、道路坡度和天氣條件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公路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紀錄,只有世界最好成績。後來國際田聯對被列入計劃的所有公路賽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對比賽線路、坡度和距離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在達到要求的賽道上創造的最好成績都可以被承認為世界紀錄。
肯亞人特蓋特在2003年柏林馬拉松上跑出的2小時4份55秒被認定為第一個男子馬拉松的世界紀錄,此後紀錄被刷新了5次且都是在柏林馬拉松:
其中衣索比亞長跑巨星格布雷塞拉西在 2007和2008年2破紀錄;
2011年和2013年肯亞人馬考和基普桑先後改寫紀錄;
2014年柏馬肯亞長跑名將基梅託和穆泰則是雙雙超越紀錄,冠軍基梅託更是第一次將人類馬拉松的極限提升到了2小時3分以內。
15年當中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6度誕生且都在柏林馬拉松賽道上創造,這樣的奇景在田徑各個項目中是絕無僅有的。為什麼柏馬會成為創紀錄的福地呢?
賽道與天氣造就高速度
這主要要歸功於天氣和賽道設計兩方面的因素,路線總體平坦寬敞,而且相對於筆直,特別是開始的3公裡和接近終點的部分,非常有利益選手出發和最後的衝刺。另外德國的天氣穩定,德國氣象局會做一年的遠期預報,組委會會根據天氣預報和以往20年的天氣情況選擇下一年度最適合比賽的周末,2013-2015 3界柏馬都是15-20度的氣溫並且陽光燦爛,基梅託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創造了2小時2分57秒的紀錄。
基梅託首開2小時3分大關
基梅託在成為長跑運動員之前是一個農民,年過20歲之後才投入到長跑運動中,2011年27歲的他在一場半馬比賽中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冠軍,2012年在柏林他首次亮相正式的馬拉松國際大賽就跑出2小時4分16秒獲得第二,轉年,他一人獨得東京馬拉松賽和芝加哥馬拉松賽2項冠軍,因而當他2014年出現在柏林馬拉松賽道上時被視為奪冠大熱。
比賽開始後保持在第一集團,20公裡與同胞穆泰衝出領跑的7人小隊,到了30公裡兔子退出賽道,穆泰隨即開始加速,基梅託緊跟他的腳步,2個人狀態奇好,互相激髮帶動。接下來的5公裡只用了驚人的14分10秒,打破世界紀錄盡在掌握,剩下的懸念是誰最終會成為第一,究竟能把紀錄提高多少。
兩人一路齊頭並進,38公裡是時基梅託進一步加速,甩開了木塔一併將優勢不斷擴大,他快速穿過布蘭登堡門,大步流星的完成了最後衝刺,穆泰落後16秒抵達終點,兩人都超越了基普桑2013年在同一條賽道上創造的2小時3分23秒的世界紀錄,基梅託2小時2分57秒更是驚人的將原紀錄提高了26秒,也是馬拉松歷史上第一次有人闖開了2小時3分大關。(小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