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觀察|香港外籍法官必須做的抉擇

2020-12-18 騰訊網

10月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納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建議,在取得立法會同意後任命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賀知義(Lord Patrick Hodge)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10月9日,英國32名跨黨派國會議員聯名致函英國大法官兼司法大臣巴克蘭(Robert Buckland),反對賀知義接受任命,稱:賀知義如果接受任命,會令英國法官參與香港特區政府侵犯人權的所為,也如認同香港國安法有缺陷的原則與程序,這種聯繫或會令英國的獨立司法系統聲譽受損,云云。香港媒體在報導時提及,賀知義在2018年討論司法獨立時,批評中國無司法獨立。

上述相關信息,提出來兩個相關聯的問題──英方對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持什麼立場?香港任命其他實行普通法的國家法官出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須擺脫英國政府的幹預

英國政府對中國政府履行憲制權責制訂香港國安法是惱羞成怒。英國攻擊香港國安法違背中英聯合聲明。但中英聯合聲明第一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以下稱香港)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制定並執行香港國安法,正是中國政府行使對香港主權的應有之義。英方對香港國安法表現得氣急敗壞,證明其對香港回歸中國心有不甘。

就在香港國安法生效第三天,7月2日,英國首相詹森公開表示,他要在華為是否參與英國5G網絡建設上謹慎行事,因為不希望重要的基礎受制於「潛在敵對國家供應商」。很快,英國政府改變之前態度,宣布華為被排除於英國5G網絡建設。

視中國為潛在敵國的觀點和情緒瀰漫倫敦。據《衛報》當地時間10月8日報導,英國第一海務大臣、海軍上將託尼.拉達金(Tony Radakin)當天在樸次茅斯暗示,中國海軍有能力「通過北部海域航道直接到達北大西洋」。報導認為,他此言意在暗示「中國對英國構成戰略威脅」。

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必須重視,相比較美國,英國在香港的勢力和影響尤甚。美國在香港的勢力和影響,表現在美資和受美國扶持的團體、人員上,也包括美式文化。英國在香港的勢力和影響,則有五方面,一是經濟實力和影響,主要由英商來體現;二是文化實力和影響,既由馬會作為機構來代表,也由傳統核心價值作為無所不在的滲透來體現;三是在特區政府,得益於傳統公務員體制和資深政務官隊伍平穩過渡;四是司法機構,執行英國培植的普通法制度,接受西方法律薰陶,尤其終審法院擁有外籍法官;五是在媒體、教育、法律及其他專業界的實力和影響,得之於西方教化。

為了香港繁榮穩定,中央政府允許香港司法獨立,設立終審法院,聘請其他實行普通法的國家法官出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香港終審法院及其他法院有外籍法官。這樣的制度安排,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特區法官整體上完成從九七前效忠英國到九七後效忠中國轉變,二是特區法官整體上保持對兩大政治對抗陣營的政治中立。至今,這兩個條件都沒有具備。

法官效忠國家天經地義

法官的國籍,在有關國家與中國關係友好時,不成問題。問題是,美英以及「五眼聯盟」開始與中國對抗。香港法院有這些國籍的法官,也就自然產生他(們)效忠誰的考驗。尤其,在涉及香港國安法案件時,英國及「五眼聯盟」其他國家的法官是維護中國國家安全抑或迴避?的確,會令他(們)頗費思量。行政長官不能低估「五眼聯盟」與中國關係進一步演變會對有關國籍的法官所產生的壓力。

我不主張目前考慮減少或取消香港各級法院的外國籍法官。但是,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必須重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快演變,香港的外國籍法官難免要做留或走的抉擇。特區法院如果繼續保留外國籍法官,必須考慮他(們)本人對待中國和中國司法制度的立場。司法機關是政權機關。要求香港司法機關效忠國家是天經地義。要求香港法官效忠中國,要求香港外國籍法官在他(們)祖國與中國對抗中做抉擇,不應被視為不合理地把香港司法機關政治化。

來源:大公報

相關焦點

  • 香港為什麼會有外籍法官?
    好在此後港英政府終於意識到了兼職法官的惡性影響,開始試圖在香港建設一個司法獨立的社會。首席大法官曉吾,就離開了立法會,專職做大法官。其他英國法律人才的登陸,也改善了香港普通法人才不足的局面。他們確實堅持著英國法律界追求獨立正義的傳統,極力抵制港督和利益集團的影響,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歷史上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 香港律政司長談「外籍法官」:有利於推進一國兩制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長袁國強認為,外籍法官是基本法規定的制度,有利於推進一國兩制(圖源:星島日報)原標題:香港律政司長談外籍法官作用:利於推進一國兩制海外網7月9日電 非法「佔中」衍生的「佔中案」及七警案都在香港社會泛起漣漪,有聲音批評「佔中」案屬政治檢控,七警案又引起外籍法官審判的爭議。
  • 剛送走一位外籍法官,又迎來一位丨香港一日
    當時「攬炒派」議員郭榮鏗聲稱,「如果施覺民因為香港國安法而辭任,擔心日後會有更多外籍法官離任或拒絕接受委任,會傷害香港法治及香港作為國際法律中心的地位」。如今林鄭月娥任命英籍法官賀知義,反證郭榮鏗是藉機炒作、煽風點火。
  • 廢除外籍法官?別急,先從限制管轄權開始
    目前已有3名警察提起了上訴,上訴審中並沒有規定必須要有外籍法官參與審判,遲到的正義或許有望得以伸張。考慮到普通法制度已經在香港落地生根,出於對維護港人對回歸後司法制度信心的需要,加之當時香港普通法人才缺乏,香港基本法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前提下在司法權的完整回歸問題上做了一定妥協。其中重要的體現就是規定除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應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外,特區成立前在香港任職的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均可留用,而香港回歸前的法官隊伍,大部分是外籍法官。
  • 6名法官被委任處理國安案件,有無外籍?香港律政司司長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日按香港國安法相關規定,在徵詢國安委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意見後,從現任裁判官中指定6人為指定法官,負責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7月4日,香港特區政府官網在發布的新聞公報中提到,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資深大律師出席電臺節目後會見媒體時,回應了記者有關外籍法官問題。新聞公報稱,有記者提問:昨日(3日)有法官表示已獲行政長官委任處理國安法的案件,想問現階段是否這些法官已組班?若是,當中有沒有外籍法官?因為法例並沒有排除外籍法官,可否談談?
  • 香港6名法官被委任處理國安案,有無外籍?港府回應
    7月4日,香港特區政府官網發布新聞公報,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資深大律師出席電臺節目後會見傳媒時,回應了記者有關外籍法官問題。另外想問司長,政府就說「光復香港」這個口號有「港獨」的含意,現在見到坊間開始有些新創作或者一些諧音等等去取代這口號,這些新創作會否導致他們有觸犯國安法的風險?另外,條文到現在刊憲仍未有英文版本,是未準備好還是將來也不會有?如果真的沒有,會否影響外籍法官審理這些案件?
  • 香港外籍前終審法官:香港法律界應全力支持「國安法」
    6月1日,香港外籍終審法院前法官列顯倫(Henry Litton)刊文表示,香港法律體系急需一場改革,法律界應當支持訂立「國安法」。他稱,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是對香港法律界的一個「鬧鐘」。本文作者列顯倫曾擔任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自1960年在香港成為執業大律師,歷任上訴法院法官、副庭長等職務,任職期間以其專業素養和戰略眼光為司法界稱道,並被香港特區政府授予大紫荊勳章。列顯倫曾在過往著作中批評香港司法界的一些弊病,其中包括部分法律界人士將香港司法系統,作為對抗特區政府施政工作的工具。
  • 香港繁榮靠英國法官?香港終審法院,法官均為雙重國籍或外國籍
    香港終審法院 外籍法官正是因為如此,英國方面自我感覺良好,認為來自英國的法官,幫助香港樹立了司法獨立和法治社會的聲譽。在殖民地時期,外籍法官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使香港能夠獲得全世界商人信任,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在香港回歸23年後,這種作用在逐漸淡化。
  • 補壹刀:香港的洋人法官,這次將如何審判暴徒?
    事實證明,直到回歸前,港英政府從沒想放棄主用外籍法官。2九七之後,終審法院第一任首席法官李國能,一直支持繼續任用外籍法官,他甚至把外籍法官看成香港的驕傲。李國能的看法在香港有相當大代表性,但也極具爭議。
  • 英國威脅「不給香港派法官」,洋法官在港到底在幹什麼?真相原來...
    問題一,為什麼香港有外籍法官?外籍法官的規定,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聯合聲明談判的結果——《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除了香港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以外,對其他法官的國籍均沒有限制。據觀察者網報導,香港回歸後,英國政府共向香港終審法院派遣過2名法官擔任非常任法官,但同時,香港終審法院中還有不少前大英國協地區退休的外籍法官在承擔法官工作。不過《基本法》規定,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應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 香港又任命英國人為終審法院法官
    這就是香港的法院基於《基本法》,可以聘用如英國、澳大利亞等普通法地區的非常任法官,不少前大英國協地區退休的外籍法官也在香港做香港的法官。可是,基本法的裡的「可以」在香港變成了「必須」!這就是目前香港的法官裡,特別是終審法院的那些大法官裡,絕大多數是外國人,尤其是英國人。
  •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外籍法官不排除在負責處理港區國安法有關...
    根據《國家安全法》第四十四條,行政長官應當在各級法院指定法官(「指定法官」),負責處理與《國家安全法》有關的案件和上訴。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7月2日發表聲明稱,任命法官時須考慮的唯一準則,是指定法官跟所有法官一樣,其任命必須根據其本人的司法及專業才能,而非其他如政治等因素。此外,他還提到,擁有外國國籍的法官並不排除在指定法官之外。
  • 外籍法官不可審涉國安法案件?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回應
    【環球網報導】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27日)上午出席立法會會議前會見記者。對於記者就涉港國安立法提問,張建宗表示,整件事的出發點是維護國家和香港的整體安全。香港是國家一部分,而國家安全是有「一國」之責,沒有「兩制」之分。大家都有共同責任。國家安全是中央層面的事權。
  • 笑死:英國稱要報復中國,手段是拒英法官到香港法院任職
    畢竟我們知道,特別是通過近期多名港獨法官的無恥操作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香港的這些外籍法官和黃屍法官,才是香港真正的大毒瘤,是港獨勢力的最大的保護傘。可以說,外籍法官不除、黃屍法官不除,香港將永無寧日。香港非常任法官中,3人有雙重國籍,另一人(包致金)為英國籍但有香港公民權;海外非常任法官中9人來自英國,3人來自澳大利亞,1人來自加拿大。如果按照目前香港的司法制度,這些外籍法官、黃屍法官如果不死、不辭職的話,特區還沒法換了它們。
  • 「警察抓法官放」,香港為何頻頻出現如此怪象
    《大公報》等媒體認為,香港各級法院大量聘用外籍法官,而這些人存在「政治效忠問題」。他們對2014年非法「佔中」以及此次「反修例」風波中的判決影響顯著,如8月30日負責審理黃之鋒等人案件的是東區裁判法院的法官錢禮(Bina Chainrai)。錢禮1957年出生於印度,20多歲時在香港大學學習法律。作為法官,她的判決公正性近年來一直遭到香港輿論的質疑。
  • 英最高法院院長威脅停止向香港派遣法官 港人士:對香港沒任何影響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英國最高法院院長韋彥德日前發表聲明稱,香港國安法恐衝擊香港司法獨立與法治,威脅「英國最高法院派兩名法官到香港終院擔任非常任法官的協議是否繼續,將繼續與英國政府商討」。
  • 6名法官被委任處理國安案 香港前首席法官竟質疑港區國安法遭打臉
    環球時報在7月6日發表題為《香港一些人要避免政治化解讀國安法》的社論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日前對香港國安法提出了質疑,認為行政長官指定法官審理國安案件會損害司法獨立,這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 英外相揚言向香港「停派法官」,香港網民:有什麼資格在中國土地上...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外交大臣拉布23日發布《香港半年報告書》,稱因應香港國安法的「潛在風險」,考慮不再讓英國法官擔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據「01」網23日報導,拉布在報告中指出,他與司法大臣巴克蘭正在檢視「讓英國法官在香港終審法院繼續擔任非常任法官是否恰當」。
  • 英國最高法院的院長、副院長,為何能兼任香港法官?
    終審法院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庭制度內的最高上訴法院,對香港司法管轄權範圍內的訴訟有最終審判權。終審法院的法官包括首席法官、常任法官,以及總數不超過30名的非常任法官。「非常任法官」的制度是在1997年,由時任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李國能引入的。
  • 香港法學教授:黎智英保釋後如果潛逃,有關法官必須問責
    12月23日,壹傳媒創始人,涉嫌違法《國安法》危害國家安全的「亂港頭目」黎智英,被香港的最高法院批准保釋。此消息一出,立刻在香港律政界引起了譁然,很多律師直言批評,「法官錯了」,不尊重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