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律政司長談「外籍法官」:有利於推進一國兩制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長袁國強認為,外籍法官是基本法規定的制度,有利於推進一國兩制(圖源:星島日報)

原標題:香港律政司長談外籍法官作用:利於推進一國兩制

海外網7月9日電 非法「佔中」衍生的「佔中案」及七警案都在香港社會泛起漣漪,有聲音批評「佔中」案屬政治檢控,七警案又引起外籍法官審判的爭議。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認為,《基本法》容許外籍法官常規化參與香港終審庭的工作,他們可與本地法官互動,帶動法律界及司法界交流,處理案件時提出新思維,亦有利推進「一國兩制」。他又批評政治檢控的說法不公平,認為對法院判決非理性的批評對法律界的工作造成影響。

據香港《星島日報》9日報導,獲留任新一屆政府的袁國強8日在電臺節目上,談及「一國兩制」下的司法情況。他指個人重視《基本法》容許外籍法官在終審庭常規化工作,認為有助法律及司法界交流,外籍法官所提出的新思維亦有助「一國兩制」的推進。雖然做法在國際上並不常見,但他形容這制度是「獨一無二」,對普通法及審判有正面影響,而大英國協愈來愈多提供香港的案例予執業律師及學生討論,證明做法對終院的判例質素及認受性有好的發展。

提到外籍法官被指不了解本地及「一國兩制」的情況,甚至在作出判決後被謾罵,袁國強認為應「對事不對人」,他強調法官要著重方式做法對協助審判的好處。他指出普通法制度下的裁決結果,必須包括講述法律分析及證據處理的判詞,具透明度,評論要客觀,不可只討論判決結果理想與否,討論司法工作亦不應帶有侮辱性,或針對國籍及私人事件。他又指,判刑輕重不可以主觀意願看,不滿判決亦可循司法程序作出上訴。

至於有關政治檢控的批評,袁國強替檢控部門的公務員同事感不值,他重申律政司工作沒有政治考慮,袁國強批評有人在法庭上辱罵,是對公務員不公平。被問到法官被謾罵或會窒礙他們來港工作,他直言,香港現時一些非理性化的批評對法律界工作有影響。

談及釋法問題,袁國強他認為香港的司法獨立在過去二十年沒有受釋法影響,全球的司法獨立排名仍然很好。他指,司法獨立是《基本法》重要元素,而釋法為《基本法》內的現有制度。他又解釋,「一國兩制」下,香港及內地的司法、法律制度不同,需要一個連結點處理兩者,「用《基本法》第一百五十九條這方法(釋法)做連結點,有外國法官都說這個連結點的設計相當好」。

袁國強續指,中央「一定有」釋法權力,但社會對中央如何及何時使用這些權力有不同意見表示理解,以法律角度而言,「希望儘量所有法庭、司法工作在香港的體系內處理」 。(綜編/海外網侯興川)

相關焦點

  • 香港為什麼會有外籍法官?
    在中英談判中,英方繼續強調,香港仍然缺乏具有豐富資歷的法律人才,而實行社會主義法系的中國內地也較難提供擅長普通法的人才。聘用前英國殖民地政府的資深法官,有利於「一國兩制」的實施,維護香港交接前後的社會穩定。這番話不無道理,而且讓香港維持繁榮穩定發展,也是我們的期望。
  • 英國威脅「不給香港派法官」,洋法官在港到底在幹什麼?真相原來...
    汪文斌表示,香港特區司法機構及特區政府的律政司已就此作出了回應。他再次強調,制定香港國安法的目的是堵塞香港特區在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建立健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香港特區依據基本法享有的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不受影響。「我想重申,我們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按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的決心堅定不移,推進香港國安法全面有效實施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外部勢力幹預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汪文斌說。
  • 香港繁榮靠英國法官?香港終審法院,法官均為雙重國籍或外國籍
    其次,繼續實行英美法系有利於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按照國際貿易和金融業務慣例,相關合同文件,都是以英美法系的邏輯規定,法庭審判和仲裁均也均以此為準。最後,港英政府司法機構沒有推行人才本地化,不但給予外國法官優厚待遇,甚至存在歧視本地人才的情況。
  • 「警察抓法官放」,香港為何頻頻出現如此怪象
    「如此法官,港亂難止。」《大公報》8月31日以此為題刊文稱,錢禮「法外施仁」,準許黃之鋒在保釋期間離港,這「不能不令人譁然和感到震驚」。有媒體還提到,2015年7月14日,香港「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與學聯秘書長羅冠聰,就一年前在中聯辦外焚燒《「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一事,在律師陪同下到西區警署接受預約拘捕。
  • 廢除外籍法官?別急,先從限制管轄權開始
    此次香港7名警察被判入獄,再次將外籍法官推上風口浪尖。對比「佔中」期間採取暴力手段破壞公共秩序、公共財物的黃之峰、周永康等「佔中」分子的判決,人們紛紛質疑和抗議案件採取了雙重標準,聲譽素著的香港法院竟然也明顯判決不公,該案主審法官杜大衛的外籍身份亦引起了輿論媒體的特殊興趣和廣泛關注,一時間「廢除外籍大法官」、「香港法官本土化」成為熱議話題。
  • 香港外籍前終審法官:香港法律界應全力支持「國安法」
    6月1日,香港外籍終審法院前法官列顯倫(Henry Litton)刊文表示,香港法律體系急需一場改革,法律界應當支持訂立「國安法」。他稱,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是對香港法律界的一個「鬧鐘」。本文作者列顯倫曾擔任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自1960年在香港成為執業大律師,歷任上訴法院法官、副庭長等職務,任職期間以其專業素養和戰略眼光為司法界稱道,並被香港特區政府授予大紫荊勳章。列顯倫曾在過往著作中批評香港司法界的一些弊病,其中包括部分法律界人士將香港司法系統,作為對抗特區政府施政工作的工具。
  • 「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全文)
    「一國兩制」作為一項新生事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開拓前進。回顧總結「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歷程,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 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繼續推動「一國兩制」實踐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
  • 香港6名法官被委任處理國安案,有無外籍?港府回應
    7月4日,香港特區政府官網發布新聞公報,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資深大律師出席電臺節目後會見傳媒時,回應了記者有關外籍法官問題。另外想問司長,政府就說「光復香港」這個口號有「港獨」的含意,現在見到坊間開始有些新創作或者一些諧音等等去取代這口號,這些新創作會否導致他們有觸犯國安法的風險?另外,條文到現在刊憲仍未有英文版本,是未準備好還是將來也不會有?如果真的沒有,會否影響外籍法官審理這些案件?
  • 「警察抓人,法官放人」為何在香港頻頻出現?
    受到英美法系的影響,香港的法官,無論是本地還是外籍法官,在涉及香港社會一些比較重要的社會運動的案件中,通常會表現出對「抗爭者」權利的偏袒,對執法者的嚴苛要求,這種「雙重標準」在「反修例」風波中同樣表現出來。
  • 中國駐葡萄牙大使:香港國安法有利於增強各方對「一國兩制」和香港...
    新華社裡斯本7月22日電(記者溫新年)葡萄牙主流媒體《新聞日報》22日刊登中國駐葡萄牙大使蔡潤題為《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維護香港特區長期繁榮穩定》的署名文章。  蔡潤在文章中說,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有利於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和自由,有利於維護外國投資者的在港正當權益,有利於維護香港的法治和營商環境,有利於增強各方對「一國兩制」和香港前景的信心。  他說,去年「修例風波」以來,香港激進暴力觸目驚心,「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受到嚴重挑戰,中國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危害。
  • 小月劇評|內地和香港的法官有哪些不同?來看看《法官閣下》吧!
    其實,在TVB中拍攝的電視劇中,律政劇是佔了很大的部分。例如《律政強人》《壹號皇庭》、《法網伊人》等,還有許多律政劇作者就不一一舉例了。總的來說,TVB在作者小時候確實是拍攝出了不少的好作品。今天,作者給大家介紹一部《是咁的,法官閣下》,是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喜劇電視劇;由黃智賢、葉蒨文、關禮傑、麥明詩主演。(這幾個主演大家應該會很熟悉哦)「是咁的,法官閣下」是香港的移植詞彙,大意就是「是這樣的,法官閣下」。閣下多用於對別人的尊稱,但是由於「您」的使用,「閣下」這個詞我們就不多用了。
  • 剛送走一位外籍法官,又迎來一位丨香港一日
    當時「攬炒派」議員郭榮鏗聲稱,「如果施覺民因為香港國安法而辭任,擔心日後會有更多外籍法官離任或拒絕接受委任,會傷害香港法治及香港作為國際法律中心的地位」。如今林鄭月娥任命英籍法官賀知義,反證郭榮鏗是藉機炒作、煽風點火。
  • 政情觀察|香港外籍法官必須做的抉擇
    英國在香港的勢力和影響,則有五方面,一是經濟實力和影響,主要由英商來體現;二是文化實力和影響,既由馬會作為機構來代表,也由傳統核心價值作為無所不在的滲透來體現;三是在特區政府,得益於傳統公務員體制和資深政務官隊伍平穩過渡;四是司法機構,執行英國培植的普通法制度,接受西方法律薰陶,尤其終審法院擁有外籍法官;五是在媒體、教育、法律及其他專業界的實力和影響,得之於西方教化。
  • 香港又任命英國人為終審法院法官
    這就是香港的法院基於《基本法》,可以聘用如英國、澳大利亞等普通法地區的非常任法官,不少前大英國協地區退休的外籍法官也在香港做香港的法官。可是,基本法的裡的「可以」在香港變成了「必須」!這就是目前香港的法官裡,特別是終審法院的那些大法官裡,絕大多數是外國人,尤其是英國人。
  • 補壹刀:香港的洋人法官,這次將如何審判暴徒?
    因楊的華人身份,一些外籍法官還公開批評當局是為籌備回歸而強推「本地化」。上任後,楊鐵梁想進一步推進司法人員本地化目標,但直至卸任,壯志難酬。1991年,最高法院上訴庭9位法官中,除楊鐵梁自己,其他8人都是外籍。在其他各級法院,本地聘用也是少之又少。
  • 《「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全文)
    「一國兩制」作為一項新生事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開拓前進。回顧總結「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歷程,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 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繼續推動「一國兩制」實踐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
  • 6名法官被委任處理國安案件,有無外籍?香港律政司司長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日按香港國安法相關規定,在徵詢國安委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意見後,從現任裁判官中指定6人為指定法官,負責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7月4日,香港特區政府官網在發布的新聞公報中提到,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資深大律師出席電臺節目後會見媒體時,回應了記者有關外籍法官問題。新聞公報稱,有記者提問:昨日(3日)有法官表示已獲行政長官委任處理國安法的案件,想問現階段是否這些法官已組班?若是,當中有沒有外籍法官?因為法例並沒有排除外籍法官,可否談談?
  • 外國政客就黎智英案說三道四,香港律政司駁斥:只會反映個別人士的...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3日報導,1月1日至3日,黎智英的妻兒每日前往探監。針對一些外國政客對黎智英案說三道四,香港律政司2日回應批評其為「無理指控」。2020年底,被控違反香港國安法的黎智英獲高院法官李運騰批准以現金1000萬港元及多項條件保釋,香港律政司隨即提起上訴。
  • 沈春耀談香港國安法:指定法官制度有利於提高審判效率
    中新社北京7月1日電 (鄭巧 張舵)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7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指定法官制度有利於提高審判效率,有利於統一裁判的標準。他指出,行政長官指定一些法官負責審理有關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案件,對法院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沒有影響,這是不同層面的問題。
  • 澳門回歸20年:推進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
    與會學者展開熱烈討論,以總結澳門回歸20年來的歷史經驗,為進一步推進「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行穩致遠提供智力支撐。「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理論之後港澳順利回歸,『一國兩制』在港澳成功實踐。在新的時代,『一國兩制』方針也有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總結好港澳回歸以來『一國兩制』的經驗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