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有言:卻似多情總無情,樽前唯覺不笑成。
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曾經湧現了許多優秀的人才,雖然說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水平並不是很高,但是,他們卻憑藉著不斷的努力,最終,為我國的發展貢獻出了一份力量。
提到北京大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中國境內最好的高校之一,在這所學校中,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通過他們的努力,中國社會的發展也進入到了全新的階段。然而,在北大眾多的畢業生中,卻有著這樣一位特殊的存在。作為北大的高材生,他擁有著光明的未來,但在後來的日子裡,他卻加入日本國籍,並通過寫書的方式來對中國進行抨擊。那麼,這位曾經的北大高材生究竟何許人也?在做出了這樣的舉動之後,他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這位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就是石平,他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雖然說石平成長在一個較為普通的家庭當中,但是,他自幼便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而在求學的過程當中,石平也保持著十分優異的成績。就這樣,在1980年的高考結束之後,石平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學的哲學系,而石平這樣的成績也印證著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優秀人才。
通過四年的努力,石平順利拿到了北京大學的畢業證。按理來說,在那個年代中,像石平這種畢業於北大的學生,是有著非常光明的發展前景的,然而,石平卻並沒有迫切地投身到工作崗位中。當時,石平希望能夠通過留學的方式,來對自己的能力進行進一步的提升,而在1988年時,他也正式趕赴日本留學。
在日本神戶大學學習期間,石平十分努力,而後來的他也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按理來說,在學業有成之後,石平是應該回到祖國並報效國家的,但是,在日本生活期間,石平的心態卻發生了極大程度上的轉變。
由於當時的中國發展水平是要遠遠落後於日本的,所以,在石平看來,如果說自己能夠留在日本的話,那麼,他也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之下,石平便開始了他的叛國之路。
曾經,石平多次在日本媒體上公開發表文章並對中國進行批判,而在2007年時,石平也正式放棄了中國國籍,並改名為石平太郎,成為了一個完完全全的日本人。除此之外,石平還出版了《中國大屠殺史》等書籍,來對中國過去的事情加以評判。雖然說在此前的日子中,石平是一位的北大高材生,但是,他後來的種種舉措也讓國人感到非常心寒。在眾人看來,作為一位由中國培養出來的優秀學子,石平如今的種種舉動也無疑是對祖國的背叛。
在日本生活期間,石平始終活躍在日本的媒體之上,而他的大多數觀點都是以批判中國為主的。在2012年時,石平還曾公開發表觀點,認為釣魚島本就是屬於日本的領土。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石平甚至要比日本的右翼更加痛恨中國。可以看出,為了留在日本,石平也付出了許多的「努力」。
在此後的日子裡,石平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這些觀點,來博得日本政治家的讚賞,然而,雖然說在石平剛剛開始公開發表意見的時候,他確實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關注,但由於石平背叛了自己的祖國,所以,日本方面對於這樣一位「高材生」也是並不重視的。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石平在日本的待遇也越來越差,而如今的他也沒有機會再回到祖國發展了。
結語
通過了解石平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說為了能夠討好日本,石平曾做出過許多的努力,但是,他的種種行為也讓日本方面感到非常反感,畢竟這樣一個不熱愛自己國家的人,將來也一定會做出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
雖然日本與中國之間也有著一些特殊的歷史矛盾,但是,日本方面也並不願意接納這樣一個出賣祖國的人才。可以看出,對於每一個國家而言,大家所尊重的都是那些心繫祖國的人,而像石平這種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出賣祖國的人才,也終將會遭遇到他人的唾棄。
參考資料:《日籍華人石平再放厥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