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芬蘭為什麼放棄獨立,加入加拿大聯邦?

2020-12-08 澎湃新聞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 收錄於話題#北美洞察21#加拿大7

紐芬蘭入加

作者|雄鷹

責編|Thomas

位於北美洲東北部的紐芬蘭(全稱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是加拿大下轄的一個省,包括了紐芬蘭島以及拉布拉多半島的部分地區,所在海域曾擁有世界重要的漁場之一的紐芬蘭漁場(因過度捕撈於20世紀90年代消亡)。

不過,紐芬蘭是加拿大最年輕的省份,歸屬於加拿大的時間只有短短71年。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位置

歷史上,紐芬蘭和加拿大雖同為英國的殖民地,但長期以來是相互獨立、互不隸屬的。1867年,英國率先在加拿大建立自治領,此後又分別賦予澳大利亞、紐西蘭、紐芬蘭以及南非自治領的地位。在這些自治領中,除了紐芬蘭,其他地方在日後均建立起了獨立主權國家。

例外的是,1934年紐芬蘭放棄了自治地位,重回英國的殖民統治。1948年,英國再次給予紐芬蘭選擇的機會,紐芬蘭在公投中選擇放棄獨立,併入加拿大。

▲1948年,加拿大郵政發行「歡迎紐芬蘭入加」郵票

紐芬蘭的加入,使加拿大的國土面積增加了40萬平方公裡,達到998萬平方千米,奠定了世界國土面積第二大國的地位。

紐芬蘭為什麼要放棄獨立,選擇加入加拿大呢?

一、紐芬蘭由殖民地變成自治領

紐芬蘭島是北美洲距離歐洲最近的地區。15世紀末,哥倫布的船隊到達美洲大陸,打破了美洲大陸孤立的局面,世界各地逐漸連成了統一的整體,列強們開始瓜分海外殖民地的進程。

1583年,英國人到達紐芬蘭島,並把該地區宣布為殖民地,隨即成為英國的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紐芬蘭的英語「Newfoundland」,意為「新發現的土地」。

▲紀念英國人抵達紐芬蘭島的石牌

此後英國以紐芬蘭島為根據地,繼續開拓北美大陸的殖民地,佔領了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北美東海岸。

法國也開始不甘示弱,一度控制了紐芬蘭島部分地區,該島成為了英法兩國爭奪的焦點之一。紐芬蘭島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和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交匯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漁場,西歐和南歐各國的漁民漁民跨海而來,這裡的戰略地位愈發重要。

▲漁民在紐芬蘭海域捕鱈魚

雖然法國於1713年(結束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籤訂和約)宣布放棄紐芬蘭島,但是英法的殖民地矛盾卻沒有停止。18世紀初,法國從紐芬蘭島西行,並沿聖勞倫斯河沿岸建立殖民地,與英國殖民地接壤面逐步增大。

1756年,為了爭奪北美的殖民霸權,英法爆發了七年戰爭,以英國的勝利而告終。《巴黎條約》中,法國把苦心經營的「新法蘭西」割讓給英國。

▲1750年前後的北美地圖

為了方便管理龐大的殖民地,英國將北美劃分成十三殖民地(美國前身)、加拿大省、紐芬蘭、新不倫瑞克省、新斯科舍省、羅伯特領地(哈德遜公司)等多個殖民地域進行管理。

▲七年戰爭前後對比,粉紫色為英國

戰後英國在北美的統治表面上平靜,實則暗流湧動。七年戰爭讓英國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為了轉嫁債務負擔,英國決定向開發較早的十三殖民地徵重稅。

十三殖民地爆發了北美獨立戰爭。為一雪七年戰爭戰敗的前恥,法國也幫助美國鬥爭。在聯合夾擊下,英國不得不承認美國的獨立。

美國獨立後,英國對北美其他地區進行了新的劃分。1809年,英國將拉布拉多半島的部分地區劃給紐芬蘭,拉布拉多半島和紐芬蘭島組成了「新紐芬蘭」。

1832年,英國在紐芬蘭建立起民選議會,初步賦予紐芬蘭自治權。1854年,紐芬蘭獲得了建立責任政府的權利,自治權進一步擴大。

▲1849年加拿大地圖,綠色為哈德遜灣公司的羅伯特領地

與此同時,美國通過西進運動、美墨戰爭等形式實現了領土擴張,逐漸成為了威脅英國北美殖民地的力量。為了對抗美國的威脅,1867年,英國把加拿大省,新不倫瑞克省和諾瓦斯科舍省合併成統一的「加拿大聯邦」,並賦予自治領的地位,這是英國殖民地成立的第一個自治領。

▲加拿大領土的變化(動圖)

相比於英國直接控制的殖民地,自治領地擁有除了宣戰權之外,幾乎所有的內政外交自治權。加拿大自治領成立後,一直希望把漁業資源豐富的紐芬蘭納入其中。

但由於紐芬蘭是英國第一個海外殖民地,資質更老,政治上有自治的傳統。1869年,紐芬蘭拒絕了加拿大的邀請。

成立之初的加拿大自治領始終面臨著美國吞併的風險。出於制約美國的需要,英國繼續將卑詩省、羅伯特領地、西北地區劃給加拿大,加拿大的領土實現了擴大。

此後加拿大通過保護關稅,逐漸開始了工業化,還通過修建太平洋鐵路,帶動了西部經濟的發展。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

1899年,為了爭奪南非的黃金資源,英國同南非布爾國家爆發了第二次布爾戰爭。戰爭以英國的勝利結束,但多達2億英鎊的軍費開支讓英國財政不堪重負。

戰後,英國重新考慮了自己與殖民地的關係,賦予更多白人佔多數的殖民地自治領的地位。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紐芬蘭先後獲得自治領的地位。從此,紐芬蘭和加拿大屬於不同的政府統治。

▲英國自治領的發展,基本都為白人佔多數的殖民地,才有資格成為自治領

二、雙重打擊,放棄自治

然而,紐芬蘭的自治歷史卻非常短暫。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後來的經濟危機嚴重打擊了紐芬蘭的經濟,迫使紐芬蘭放棄了自治。

1914年一戰爆發,英國對德宣戰。因自治領沒有宣戰權,紐芬蘭、加拿大等自治領也跟隨英國自動參加了一戰,並派兵到前線作戰。

▲紐芬蘭軍隊奔赴一戰前線

在紐芬蘭當時25萬人口中,有12000人參戰,近4000人傷亡。曠日持久的一戰讓紐芬蘭不僅僅喪失了大量的青壯年人口,也使得紐芬蘭因大量的戰爭借款而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此外,紐芬蘭以漁業為主,經濟結構單一,缺乏人口吸引能力,導致在戰後的經濟恢復中遲遲不能恢復元氣。與之相反,加拿大逐漸完成了工業化的進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有效補充了戰爭中傷亡的青壯年勞動力。

紐芬蘭的經濟形勢在戰後沒有得到緩解,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到來,更是使得紐芬蘭的經濟雪上加霜。

▲爆發於美國的大蕭條,嚴重打擊了紐芬蘭脆弱的經濟

與以往的經濟危機相比,這一次經濟危機比以往的經濟危機持續時間更長,破壞範圍大,從金融領域波及到了社會各個領域。

紐芬蘭本身體量小,人口僅有數十萬(加拿大同期人口已接近千萬),應對危機的韌性十分弱,面對這次前所未有的大危機,紐芬蘭債務違約的風險急劇上升。1930年,紐芬蘭的債務達到4000萬美元,相當於國民收入的3倍,已經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1932年,人們在紐芬蘭殖民大廈前,對當地惡化的經濟情況進行抗議,一年後紐芬蘭自治政府下臺,英國政府重獲直接統治權

為了防止債務違約,紐芬蘭向英國求助,但英國對於紐芬蘭的幫助是有條件的,要求紐芬蘭必須解散自己的議會,由英國指派官員對其直接管理。這就等於放棄了來之不易的自治權。

紐芬蘭答應了英國的要求,1934年解散議會,將權力返還給英國,重新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三、決定命運,公投「入加」

紐芬蘭受英國庇佑的好景沒有持續太久。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奉行綏靖政策,對於德國的戰爭行為不予幹涉。綏靖政策並沒有給英國帶來和平的環境。1941年,希特勒的部隊空襲倫敦,英國捲入二戰。

▲不列顛空襲

英國雖作為二戰戰勝國,但戰爭的摧殘、龐大的軍費開支也使英國背上了巨大的債務,國民財富大量流失,喪失了對世界秩序的領導權,英國已沒有龐大的財政預算去管理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恢復國民經濟急需去掉不必要的債務和防務負擔,隨即開始考慮賦予更多殖民地自治的地位。

當時早已經濟低迷、債臺高築的紐芬蘭成為了英國經濟復甦的「拖油瓶」,英國決定放棄紐芬蘭殖民地,讓紐芬蘭選擇自己的命運。

▲二戰後,越來越多非白人佔多數的英國殖民地獲得自治領的地位,並最終獨立

當時擺在紐芬蘭面前的有三個出路:獨立(恢復責任政府)、併入加拿大或繼續作為英國的領地。1948年,第一次公投在6月3日舉行,共有15萬人參與,保持英國殖民的投票結果最少,而另外兩個選擇因沒有一項超過半數,因此於7月22日舉行第二次投票。

▲第一次公投結果

第二次投票中,「入加派」最終以7000票的優勢勝出。在命運前途選擇的關鍵點上,紐芬蘭選擇了併入加拿大。

▲第二次公投結果,「入加」支持率超過半數

兩次世界大戰嚴重破壞了紐芬蘭的經濟,人口流失嚴重,加之紐芬蘭經濟結構單一。若選擇獨立,紐芬蘭的發展面臨重重困境。

反觀加拿大,在二戰前後全面完成了工業化。阿爾伯塔省等地發現了油頁巖等工業資源,二戰中加拿大通過向交戰國輸出油頁巖等工業原料以及糧食等,換取了大量的戰爭財富,一舉成為了舉足輕重的工農業大國。

加拿大擁有更加良好的福利基礎,這正是紐芬蘭所不具備的。加拿大具備了接收紐芬蘭,承擔為其輸血的能力。對於當時的紐芬蘭來說,併入加拿大已經是最佳選擇。

▲加拿大代表團與紐芬蘭代表團談判

1949年3月1日,紐芬蘭併入加拿大,成為了加拿大的第十個省(2002年,改名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紐芬蘭的加入完成了加拿大領土的最後一塊拼圖,為加拿大成為世界國土面積第二大國的奠定了基礎。

▲紐芬蘭地方長官斯摩爾伍德籤署入加協議書

紐芬蘭經濟一直依賴漁業,20世紀下半葉,長期以來的鱈魚過度捕撈,導致漁業資源大幅減少,紐芬蘭漁場已經「名實存亡」。為了抵消過度捕撈導致全球漁業資源急劇減少的影響,從1992年開始加拿大實行休漁政策,當地也開始經濟轉型。

進入21世紀以來,紐芬蘭以及海域附近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經濟也逐漸從漁業向旅遊業、礦業方向發展,走出了經濟頹勢,財政終於出現盈餘,逐漸擺脫了「累贅省份」的形象。

長期作者|雄鷹

虎撲足球原創作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未經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原標題:《紐芬蘭為什麼放棄獨立,加入加拿大聯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紐芬蘭為什麼放棄獨立,加入加拿大聯邦
    不過,紐芬蘭是加拿大最年輕的省份,歸屬於加拿大的時間只有短短71年。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位置 歷史上,紐芬蘭和加拿大雖同為英國的殖民地,但長期以來是相互獨立、互不隸屬的。1867年,英國率先在加拿大建立自治領,此後又分別賦予澳大利亞、紐西蘭、紐芬蘭以及南非自治領的地位。
  • 加入加拿大聯邦:因負債過高而被收購的紐芬蘭
    加入加拿大聯邦:因負債過高而被收購的紐芬蘭 負債是企業資金的重要來源。17世紀「不列顛貿易委員會」甚至一度認為,在財富和安全上,紐芬蘭的重要性大於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的總和。1832年,英國在紐芬蘭建立民選議會,1854年起紐芬蘭獲得責任政府。加拿大獨立之後,一直想把紐芬蘭併入其領土,被紐芬蘭人斷然拒絕。在此後的歲月中,加拿大多次向紐芬蘭伸出橄欖枝,但同樣遭到了紐芬蘭人的拒絕。
  • 加拿大的漁業中心—紐芬蘭
    紐芬蘭,是加拿大最東邊的一個省,與愛德華王子島省、新不倫瑞克省以及新斯科舍省都是北美洲東海岸外的島嶼,並稱為大西洋四省,屬於加拿大的十省之一。1949年3月31日以「紐芬蘭」名義加入了加拿大。成為加入加拿大聯邦的最後一個省,被譽為加拿大最年輕的省。
  • 加拿大最大的省,差點獨立,如果不是因為它,美國可能是個超級大聯邦
    1995年10月30日魁北克第二次關於獨立問題的公投再次未被通過,這一次,雙方選票非常接近,50.6%的人反對,49.4%的人贊成,整體加拿大都出了一把冷汗。為此加拿大聯邦最高法院1998年判決,一個省無權單方面脫離聯邦,不論聯邦憲法還是國際法都不允許魁北克單方面脫離。國會在2000年又通過了《清晰法》,對一個省的"獨立公投"作了重重苛刻限制。
  • 加拿大紐芬蘭省國際畢業生企業家籤證!
    2018年7月30日,加拿大紐芬蘭省(Newfoundland )以及拉布拉多地區(Labrador,加拿大東部一地區)公布了兩種新的企業家省提名。一種是針對紐芬蘭省兩所主要教育機構的國際畢業生的省提名,簡稱國際畢業生企業家類(The International Graduate Entrepreneur Category )以及拉布拉多地區);另一種是針對打算在紐芬蘭省以及拉布拉多地區創辦企業、加入現有企業、或接管當地企業的企業家
  • 愛德華王子島:加拿大聯邦起源地卻缺席初創者名單
    據說是為了給當時正如火如荼的魁北克獨立運動以警示,所以給這座連接聯邦誕生地和陸地的大橋,起了個「聯邦大橋」的名字。1997年這座橋建成時,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現在早已被中國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和青島膠州灣大橋超越。  從聯邦大橋進入愛德華王子島後,一路上海島風光、田園詩畫、美不勝收。當地島民以農業、漁業為主,附近海域盛產龍蝦。
  • 為什麼加拿大北極蝦安全:專訪紐芬蘭勝利號生產經理Bob!
    為回應廣大中國消費者關切,加拿大北極蝦生產商協會最近連續進行了報導: 為什麼加拿大北極蝦最安全:專訪紐芬蘭猞猁號三管輪Brad Keeping! 為什麼加拿大北極蝦最安全:專訪大西洋企業號甲板水手Andrew Green! 加拿大北極蝦協會總裁:到目前北極蝦捕撈漁船沒有任何人感染新冠病毒!
  • 紐芬蘭是加拿大海域最早被發現、最早被佔領的地方
    紐芬蘭是加拿大海域最早被發現、最早被佔領的地方,雖然在1713年烏得勒支條約中被劃歸英國,但英法以及英美關於細芬蘭捕魚業的爭執糾紛在整個19世紀中一直未停。紐芬蘭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之ー,在經濟上對英國十分重要,尤其對於英國船隻運輸業和捕魚業的重要性更為顯著。
  • 加拿大版圖變遷,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北冰洋,直到1949年才完成
    於是在1871年7月20日正式加入加拿大聯邦,成為加拿大第六個省份,至此加拿大的南部與美國的邊界全部確定。4、1873年,英屬愛德華王子島加入1871年,愛德華王子島的殖民政府開始在島上修建鐵路,可以想像,即便是到現在這個5000多平方公裡的島嶼上也只有14萬人,想要修建鐵路的下場,因此殖民政府背負了大量的債務,逼不得已下只好同意加入加拿大聯邦,債務也由聯邦政府承擔。
  • AIPP知識-加拿大最年輕的省: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簡稱NL省)位於加拿大東北角,加拿大大西洋四省之一,是拉布拉多犬的故鄉。全省54萬居民分布於大西洋沿岸的小城市,多以漁業、造紙工業為生。
  • 出發:紐芬蘭!加拿大帝國最新的邊疆!向東!再向東!
    加拿大著名的Atlantic Canada四省中,面積最大的省份就是紐芬蘭島,其面積比另外三省的總和還要大(新斯科舍省、新不倫瑞克、愛德華王子島),作為最後一個加入加拿大聯邦的省份,紐芬蘭甚至並不為許多加拿大人所熟知,即使在其他三個海洋省份,也鮮有人踏足這裡,更別說遠在魁北克和安大略乃至加拿大西部地區的人們
  • 手繪消失的國度紐芬蘭,國際版的小蝌蚪找媽媽
    不要笑,給個殖民地地位已經是很抬舉紐芬蘭了,為什麼這麼說?就在這一時期,身旁的加拿大已經開始申請成為大英帝國的自治領,連軍事都有自己的自治權,由於地緣因素,加拿大在1869年的時候問紐芬蘭人:「你們願意加入我們嗎?」結果紐芬蘭通過全民投票後的結果是:「我們不加入,英國才是我們的媽媽」。
  • 大西洋四省之紐芬蘭省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英語: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法語:Terre-Neuve-et-Labrador,舊稱「紐芬蘭省」)。紐芬蘭省位於加拿大東北角,包括紐芬蘭及拉布拉多,由於加入加拿大聯邦時間比較晚,被稱為是加拿大較年輕的省份。
  • 無需工作不用打分的加拿大寶藏省-紐芬蘭省
    寶藏移民項目 作為大西洋四省中最大的省份,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備受新移民的青睞,主推的移民項目也是門類豐富。所以找到滿足條件並願意提供全職永久job offer的僱主是申請紐芬蘭省移民的前提。 NLPNP紐省省提名移民「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提名計劃」(簡稱NLPNP)是一個移民項目,也叫NLPNP省提名計劃。由紐省(也可稱NL省)管理,在與聯邦政府的協議下運作。
  • 紐芬蘭鱈魚:成就英國殖民霸業第一桶金,如何今天陷入資源枯竭?
    ▲19世紀末期紐芬蘭島居民捕鱈魚的場景英國曾經試圖通過從自己的國家預算中撥出一部分幫助紐芬蘭償還債務,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經濟受到重創,迫使債臺高築的紐芬蘭加入加拿大聯邦,成為了加拿大的第十個省。後來,紐芬蘭和拉布拉多半島東部地區結合起來,並稱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
  • 加拿大紐芬蘭至努納武特光纜系統SednaLink籌建
    【電纜網訊】加拿大通訊社消息,位於多倫多CanArctic Inuit Networks近日表示,將耗資1.07億美元建設一條連接紐芬蘭的克拉倫維爾至努納武特地區首府伊卡盧伊特的光纖網絡系統SednaLink,全長超過2000千米。
  • 加拿大998萬平方公裡版圖,是如何形成的?
    從法律地位上說,此時的加拿大聯邦仍舊是英國王室下轄的自治領,不僅其元首是英國女王,而且加拿大不具備外交獨立權。然而不管怎麼說,《英屬北美法案》邁出了加拿大獨立的第一步,因此7月1日也被後人視為加拿大國慶日。起初英國成立加拿大聯邦的主要用意是抵制美國向北擴張,畢竟深陷歐洲事務的英國不可能將大部精力投入北美大陸,但無意間卻為世界塑造出一個僅次於俄羅斯的領土大國。
  • 加拿大總理承認魁北克屬於聯邦內獨立國家(圖)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加拿大《環球華報》報導,加拿大聯邦總理哈珀當地時間22日在國會眾院語出驚人,他表示,承認魁北克是一個國家,但是屬於加拿大聯邦之內。  哈珀在眾院表示,他將發起一項提案,承認魁北克人在加拿大聯邦下面組成的國家。哈珀說,「我們的立場非常清楚。魁北克人可以在加拿大內部組成一個國家嗎?答案是:是的。
  • 加拿大紐芬蘭 風景在路上
    紐芬蘭島是加拿大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and Labrador)的一部分,與拉布拉多半島在聖勞倫斯灣(Gulf of St. Lawrence)兩岸相隔而望。直到1949年,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才正式成為加拿大的一員,雖然和溫哥華、多倫多、魁北克這些如雷貫耳的大城市相比,這個「加拿大最年輕的省」的名氣要小得多,但其獨特的氣候條件(寒流削弱了大西洋的暖流),不僅使這裡成了夏季涼爽,冬季溫和的度假勝地。更讓鱈魚、北極蝦、雪蟹、龍蝦等深海美味在這裡聚集,讓加拿大,乃至全世界海鮮崇拜者為之垂涎。
  • 加拿大這個省為什麼要獨立?
    針對魁獨活動,加拿大聯邦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大棒加糖衣炮彈軟硬兼施,強硬處理分裂活動,同時下放自治權。嚴厲制裁。● 外交行動:1967年戴高樂發表煽動魁獨演說後,加拿大立即宣布戴高樂為「不受歡迎的人」,加拿大與法國關係即刻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