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官宣!
從全球傳來
重磅大大大消息!
全球最新最權威發布!
世界城市2020全球等級排名!
廈門衝鴨!!
逆勢上揚!!
強勢躋身——
世界二線大都市!
近日,由GaWC(「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網絡)編制的《世界城市名冊2020》(GaWC2020)正式對外發布,我國共有27個城市入選該榜單,廈門實現了逆勢上揚,排名連跳7名,當選第二梯隊世界城市。
GaWC是什麼組織?
很厲害嗎?
一起漲知識!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評級機構之一,GaWC自2000年以來每2年或4年發布一次世界城市排名,至今共發布了8次,上一次發布是在2018年。
這份榜單則被認為是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排名,GaWC根據銀行、保險、法律、諮詢管理、廣告和會計這六大高級生產性服務業機構在世界700多座城市中的分布,將世界城市分為Alpha(一線城市)、Beta(二線城市)、Gamma(三線城市)、Sufficiency(自給自足城市)四大等級,以表明城市在全球化經濟中的位置及融入度。
GaWC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中國)
廈門獲評世界二線大都市!
6座中國城市躋身全球一線
Alpha+:香港、北京、上海
Alpha-:深圳、臺北、廣州
廈門獲評全球二線大都市!
Beta+:成都
Beta:天津、南京、重慶、杭州
Beta-:武漢、長沙、廈門、鄭州、瀋陽、西安、大連、濟南
廈門完成跳級,逆勢上揚!
分析GaWC 2020排名變化不難發現,部分中國城市或因受疫情影響,排名出現下滑現象。廈門在此環境下仍保持穩中前進,與2018年排名相比,整整上升了7個位次。
作為全球公信力最高城市等級排名
此前,廈門僅是「三線中」城市
2018年
廈門連跳2級完成進階!
以及
廈門從2012年的第五大檔249名
提升到2016年的第三大檔172名
再到2018年晉升二線
到2020年連跳7名
更上一層樓
進步神速!
2020年我國有27個城市入選世界城市名冊,從排名上看,廈門位居中國城市第14位,成為福建唯一入選城市。
注意
這裡的一線、二線、三線是
世界級!
對於任何一個城市來說
能躋身GaWC榜單
都是至高殊榮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GaWC)世界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球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
簡單來說
這份等級榜單的含金量
高!
很高!
非常高!
今天
正式對外發布!
廈門2020全球版城市簡歷!
新鮮出爐!
中文名:廈門
父母:中國-福建省
成員:思明區、湖裡區、海滄區、集美區、同安區、翔安區
英文名:Xiamen、Amoy、Hsiamen(舊稱)
別名:鷺島、新城、禾島、嘉禾裡、嘉禾嶼、中左所、廈門城、思明州
電話區號:0592
郵編:361000
車牌代碼:閩D
語言:普通話、閩南語
市花、市樹:三角梅,鳳凰木
we are 廈門
《2020年廈門城市形象宣傳片》
全新上線!
發車!
感受廈門城市飆升飛速度
廈門經濟持續增長!
廈門2020年上半年
經濟「成績單」出爐
經濟社會發展加速回暖
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6%!
實現轉正
2020年上半年,廈門經濟成績單概覽——
與全省相比,大部分指標好於全省,5項指標全省前三:實際使用外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1。
財政總收入、地方級收入增幅均排名全省第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名全省第3。
與一季度相比,10項主要指標穩中向好:GDP、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項指標由負轉正。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降幅收窄,進出口總額、實際使用外資增速進一步提高,居民消費價格維持合理區間。
廈門名聲大噪,國際影響力飆升!
2020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外界低迷頹廢局勢下
廈門對外依然紅火
不斷獲得各項肯定和殊榮
一項項榮譽、大事件紛至沓來!!
中國副省級城市形象傳播影響力排名
廈門城市形象美譽度
排名全國第一!
▼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
《2020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
廈門榮獲全國第一!
▼
廈門上榜!
2020「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
打造東南「不夜城」
廈門榮獲
夜間經濟十佳旅遊城市
▼
「中國政府透明度指數報告(2019)」出爐
在全國49市中
廈門排名第一!
▼
《2019中國內地及港澳臺宜居城市排名》
調查結果公布
廈門位列全國第三
▼
央媒報導,廈門當選
改革開放最成功40城
▼
廈門榮獲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稱呼!
▼
廈門交通便利,未來3年開掛!
廈門市政府最新通知下發
擬斥資2150億元!
呼之欲出,提升規格
廈門全力打造
「國際交通綜合樞紐」
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
按照《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交通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廈門計劃到2022年底,推動181個交通提升項目建設,完成總投資約2150億元,其中2020年擬完成投資182.36億元。
廈門交大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旨在「用3年時間著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形成區域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和城市高品質交通網絡,為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島內交通大提升
密路網
島內3年計劃實施15個項目,包括推動快速路系統交通組織優化,開展本島東部快速銜接通道提升規劃,開工建設新濱海路,改善醫院、學校等重點區域周邊交通,推動成功大道-蓮前路節點改造工程實施等。
優公交
打造機場、火車站、碼頭、軌道、BRT、常規公交相互銜接的公共運輸樞紐,建設軌道3號線南延段,結合軌道交通1、2、3號線站點,推動郵輪城、雙十中學、溼地公園等一批公交場站建設。
另外,推動郵輪中心、溼地公園、體育中心等8個軌道站點銜接至周邊大型公建設施地下空間,推動湖裡、石村兩個大型公交生活生產基地建設。
宜慢行
構築高品質步行骨架系統,完善重點片區立體步行系統,推進「人車分離系統」建設。推動建設萬石山山海步道、文屏路-狐尾山步道等9條健康步道。
增泊位
在城市老城區,結合學校、公園等場所進行資源挖潛,適度建設公共停車設施;在新開發片區完善公共停車設施配套。計劃新增13座設施,泊位3327個。
新基建
推動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加快構建出行及服務的智慧交通體系,促進5G車路協同系統、城市公交智慧系統等新業態模式發展。
島外交通大發展
強樞紐
將翔安新機場打造成為通達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強化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構築銜接順暢區域鐵路樞紐。
其中包括規劃前場鐵路貨場及物流園區,布局內厝公路場站及物流園區。加快推進福廈高鐵建設、廈漳泉城際鐵路R1線前期和建設等工作,推進渝長廈高鐵、昌廈高鐵、興泉鐵路、福廈動車翔安站前期工作。
密路網
推動廈門大橋「四改六」、海滄大橋加固工程等開工建設,推動第二東通道、海滄疏港通道、翔安機場快速路北段(瀋海高速—翔安南路)等建成通車。
同時加快建設環東海域新城、馬鑾灣新城、翔安機場等重點發展片區主幹路網,加快完善翔安機場、廈門北站、海滄港區等樞紐,及同安直達本島便捷交通路網體系。
優公交
將加快軌道交通3、4、6號線建設,同步完善站點周邊公共運輸設施;推動杏錦路、集美中心、海滄商務中心、馬鑾中心、翔安行政中心、浦邊等軌道站點周邊公交場站建設,適時啟動慈濟、河南山、鳳崗、新體育中心等公交場站建設。
宜慢行
全面整治改造島外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設施,實現慢行道路的連續、通暢、無障礙,並與城市綠道、重要公園廣場相銜接。
增泊位
統籌利用新改建城市道路、廣場、公園、綠地以及學校、醫院、體育場館、車站、港口碼頭等公共設施地下空間,布局建設公共停車設施。計劃新增35座,泊位7471個。
廈門新機場將打造成國際航空樞紐
去年5月13日,廈門新機場成功立項,實現重大突破,相關片區配套建設按下「加速鍵」,區域交通樞紐優勢日益凸顯,廈門新機場片區交通集疏運體系今年將具雛形。
作為區域樞紐機場、重要門戶機場、海峽兩岸交流的主要機場,廈門新機場將著力打造成為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與創新型航空新城。
廈門新機場(翔安機場)效果圖
廈門新機場片區交通集疏運體系的目標是構建「市域半小時交通圈、廈漳泉1小時交通圈、閩西南1.5小時交通圈」,這將使新機場具有更強的輻射、吸附和服務能力,更好地發揮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廈門城市地標強勢崛起!
世茂海峽大廈
▼
財富中心
▼
觀音山商務運營中心
▼
凱賓斯基
▼
廈門中心大廈
▼
杏林灣運營大廈
▼
98金鑰匙
▼
國際會展中心
▼
東渡國際郵輪碼頭
▼
鄭成功雕像
▼
白鷺女神雕像
▼
廈門美景流連忘返,網紅景點層出不窮!
鼓浪嶼
▼
中山路
▼
龍舟池
▼
沙坡尾
▼
馬蜂窩用戶@OS 心裡話
五緣灣
▼
曾厝垵
▼
途牛用戶@林愛念念
貓咪博物館
▼
途牛用戶@林愛念念
演武大橋觀景臺
離海平面最近的橋梁
▼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雲上廈門
登上廈門最高點
▼
圖片來源:馬蜂窩用戶@旅品廈門站
鼓浪嶼鼓新路18號
最美轉角
▼
圖片來源:王小喵
聯發華美空間
懷舊、復古工業風
▼
泡泡屋
唯美小清新
▼
地鐵一號線
全國首條海景地鐵
▼
廈門,文化遺產璀璨奪目!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鼓浪嶼
▼
手工絕技漆線雕
▼
說唱表演答嘴鼓
凝聚閩南人民的語言智慧
▼
傳統音樂「活化石」南音
▼
「閩南文化的典型代表」高甲戲
▼
盛大民俗活動保生大帝信俗
▼
廈門,有逛不完的公園!
廈門島內外公園數量100+
每個公園顏值超高,風景絕佳
廈門,有吃不盡的美食!
在廈門可以隨時
海鮮吃到撐
水果吃到飽
各種小吃吃到扶牆出來
特產更是琳琅滿足,swag~
/廈門/
從昔日小漁村
躋身世界二線大都市
顏值與實力並存
一路見證成長
請將這份榮譽傳播出去
海上花園,擁抱未來
綜合來源:海峽導報、每日經濟新聞、廈門日報、廈門廣電、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