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兩首詩寫雪,為何風格截然不同

2020-12-25 讀書工

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重在關注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因而他純粹寫景,寫風花雪月的詩作不多。這也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大環境大氣候有關。

杜甫是有遠大抱負的。然而他一生最美好的時光,他寶貴的青春年華卻遇上了安史之亂。戰火紛飛,政局動蕩,仕途不順,這樣對他整個的人生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除開早年家境比較殷實以外,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是在艱難困苦、顛沛流離中度過的。只有在成都時有那麼短暫的幾年,生活還算安定,心情也比較放鬆。

所以在這個時期寫了一些輕鬆愉快的詩歌,如《江畔獨步尋花》,他雖然此時心頭也有棄官的壓抑,但總算還在嚴武的幕府上謀了一個職業。

嚴武不但在生活上予以接濟,而且還給他申報了一個工部員外郎的頭銜。這個時候杜甫也有了自己的草堂,有了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杜甫的草堂就建在浣花溪畔,杜甫詩裡有時也稱為錦江,如「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有時又稱為清江,如「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這裡的江水沿著岷江經三峽可以直通到東吳。我們讀他的詩《絕句》就知道草堂環境的概況,杜甫是把門前這條江水引以為豪的。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這也是杜甫一首輕快地寫到了雪的詩句。雖然這不是眼前下雪,而是從自己的草堂望出去,看到西北終年不化的雪山。

而且還有那麼多的船隻停泊在門口,他們也許來自萬裡之外的東吳。那個時候陸路交通不發達,要出行走水路才方便。

杜甫寫這首詩時是764年,可以看出安史之亂平息以後,交通運輸等設施已經在逐漸恢復,杜甫因此有一種安定後的喜悅。

但是杜甫大多數時候是沉重的,他看到時局動蕩,戰亂頻仍,百姓流離失所,他的心情就很痛苦。這個時候他看到下雪,雪花裡也帶著慘澹和憂愁。下面我們就來看他的另一首詩《對雪》。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這首詩寫於至德元載即756年,正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第二年,叛軍攻入長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寧武即位,是為唐肅宗。

杜甫簡單安置了家事以後,前往寧武投奔唐肅宗,不料半路被叛軍抓住解回了淪陷後的長安。由於他沒有在唐玄宗那裡做大官,當時還沒有名氣,所以沒有像李白王維那樣引起安祿山的注意。

這首詩就是他禁錮在長安期間,看到下雪觸景生情而寫的。第一句「戰哭多新鬼」,就是指宰相唐琯率領四五萬唐軍在陳陶斜和青坂同叛軍作戰,結果大敗,四五萬人都變成了冤魂。

總是打敗仗,看來一下子收復長安是沒有希望了。所以「愁吟獨老翁」,他杜甫被囚禁在長安,眼看著叛軍胡作非為,他也沒有辦法,只有寫寫詩發洩心中的憂愁。

頷聯寫長安的大雪,接近傍晚,天色更加陰暗,亂雲籠罩在京城的上空,雪花在寒風中飛舞盤旋。杜甫的愁緒仿佛和這些冰冷悲涼的雪花融合為了一體。

昔日是借酒消愁,現在連裝酒的葫蘆瓢都拋棄了,杯子裡還哪有一點綠酒。火爐還在,但燒火取暖卻只是一種想像。「爐存火似紅」,一個「似」字正寫出了詩人的幻覺,反映了雪夜的寒冷難耐。

尾聯說「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一直得不到各州近來平叛的消息,也不知道自己的兄弟親人散失到何處,所以只能獨自悶坐,像晉人殷浩那樣對著空中比比劃劃了。

相傳晉人殷浩因為治軍不力被罷免職務,他對處理不服氣,思想糾結,常常自言自語,並用手指在空中書寫「咄咄怪事」,以表達自己的不滿。這裡杜甫是用來表達自己憤激的心情。

總的來說,上面的兩首詩歌都寫到了雪,風格卻截然不同。那是因為杜甫是一個始終在思考、在憂慮的詩人。時局安定,民眾安居樂業,他就高興;政局動蕩,民不聊生,他就憂心忡忡。

而《對雪》正是寫在安史之亂的戰火硝煙中,詩人焦急憂慮,所以詩歌風格沉鬱頓挫;《絕句》寫於安史之亂平息之後,社會秩序在逐漸恢復,詩人心情放鬆,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山水田園式的格調。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杜甫兩首詩寫雪,為何風格截然不同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也是杜甫一首輕快地寫到了雪的詩句。雖然這不是眼前下雪,而是從自己的草堂望出去,看到西北終年不化的雪山。杜甫寫這首詩時是764年,可以看出安史之亂平息以後,交通運輸等設施已經在逐漸恢復,杜甫因此有一種安定後的喜悅。但是杜甫大多數時候是沉重的,他看到時局動蕩,戰亂頻仍,百姓流離失所,他的心情就很痛苦。這個時候他看到下雪,雪花裡也帶著慘澹和憂愁。下面我們就來看他的另一首詩《對雪》。
  • 杜甫兩首詩寫雪,為何風格截然不同
    我們讀他的詩《絕句》就知道草堂環境的概況,杜甫是把門前這條江水引以為豪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也是杜甫一首輕快地寫到了雪的詩句。雖然這不是眼前下雪,而是從自己的草堂望出去,看到西北終年不化的雪山。
  • 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只給杜甫回了兩首
    」(聞一多《唐詩雜論》)兩個偉大的詩人有了交集,按照咱詩詞圈的慣例,得互相贈詩,於是,人們發現,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寫給杜甫的,可確定只有兩首,這個,就有點尷尬了。而李白寫給杜甫的,找來找去只有兩首,《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還有一首《戲贈杜甫》,但這首詩有爭議,恐是偽作,隱娘就沒算在裡面了。杜甫:自你走後,為你寫詩有人說,他倆是塑料友情。
  • 鄰居常來偷棗,杜甫寫一首詩,因為這首詩太失水準反而流傳千年
    杜甫與李白被稱之為李、杜,但他們的詩風卻截然不同,李白詩風飄逸、豪邁,而杜甫卻是沉鬱頓挫、鍊字對仗、內容深遠,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叫有深度。杜甫一生創作出了許多著名的詩句,甚至有很多千古絕唱式的詩。杜甫大失水準的一首詩然而,強如杜甫也有"水文"的時候,杜甫曾經寫過一首名為《又呈吳郎》的詩,曾經引來一片罵聲,甚至有些人認為這就是一首打油詩。杜甫到底是寫了一首什麼樣的詩,導致世人如此評價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寫的是什麼。
  • 杜甫的兩首小詩,一幅春天的圖畫
    杜甫生活在盛唐末期,社會矛盾突出,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同時他又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累世為官,為官是「素業」,有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深受儒家入世思想影響,人格高尚,憂國憂民。他的詩多描寫多社會動蕩、反映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從而形成了他「沉鬱頓挫」的風格,因而被譽為「詩史」絕句二首(其一)唐 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 杜甫的兩首詩,寫出中秋節的寂寞
    唐代宗大曆二年即767年,杜甫寓住夔州,正好是中秋節,想起京城長安,想起失散的家人,於是寫下了五律兩首。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這首詩首聯寫月色。中秋之夜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所以說是滿月。
  • 李白非常孤獨的兩首詩,寫得很是唯美,把孤獨描寫的淋漓盡致!
    李白可以說唐朝與眾不同一位詩人,放蕩不羈,從不拘泥於小節,他一輩子給人印象,那就是到處遊山玩水,然後累了就坐下來寫詩,而且還寫得那麼好,真是令人羨慕不已。而且他杜甫還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對於李白的評價,」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 親戚請吃生魚片,杜甫寫了首詩說太殘忍,字字引人深思
    而自古以來的文人墨客,把魚用作素材來寫了的詩句也不少。無論是唐朝詩人張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還是蘇軾的「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又或者是範仲淹的「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無論是寫景,還是寫味,無不給人以淋漓盡致,意猶未盡的美好享受。今天我們要說到的是詩聖杜甫的一首跟魚有關的詩。這首詩是杜甫在牽居成都後,送好朋友坐船離開時,在綿陽而作。
  • 杜甫寫「雪」唐詩4首,世事蒼涼,一生飄零,他仍心存期盼!
    杜甫寫人世,所有的悲,所有的痛,都他都看透,所以初讀會有少了希望的感覺。杜甫寫雪也是如此,但也有例外,世事滿目蒼涼,一生飄零如雪,杜甫還是心存期盼。本文就為大家介紹杜甫4首寫雪的古詩詞,1、《對雪》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 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為何只回了兩首?專家的解釋讓人笑哭
    (聞一多《唐詩雜論》)兩個偉大的詩人有了交集,按照咱詩詞圈的慣例,得互相贈詩。於是,人們發現,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寫給杜甫的,可確定只有兩首,這個,就有點尷尬了。而李白寫給杜甫的,找來找去只有兩首,《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還有一首《戲贈杜甫》,但這首詩有爭議,恐是偽作,江山就沒算在裡面了。難道李白與杜甫真的是「塑料友情」嗎?
  • 杜甫給李白寫了15首詩,為何李白卻只回2首,這一原因很現實!
    杜甫給李白寫了15首詩,為何李白給杜甫的卻只有2首,這一原因很現實!李白和杜甫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兩位詩人,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兩人都是唐詩的兩座高峰,並且,兩個人還是關係很好的忘年交,杜甫更是寫了很多詩送給李白。
  • 這首詩風格就截然不同,完全可以比肩杜甫
    在李商隱的詩中,風格最具特色的就是無題詩。這類詩是唐詩裡為數不多地能從南朝宮體詩中吸收養分而不流於浮豔,卻能濃豔纏綿,動人肺腑者。李商隱的無題詩到底有多少首?這個事情到現在也沒見個分曉。不過要是你以為李商隱的詩風格都和無題詩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聯繫那就大錯特錯了,李商隱的詩不僅能濃豔深情,也能瑰麗奇詭,更能沉鬱頓挫,在唐代近體詩的發展過程中,如果杜甫是最高的那座裡程碑,第二則非李商隱莫屬,其成就超越與他齊名的杜牧和溫庭筠遠甚。
  • 杜甫沉迷安樂,還是懷念盛唐,兩首詩寫出他在長安當官時的無奈
    △ 杜甫的詩為何越來越消沉?這時杜甫的詩中再度經常出現「曲江」的字眼。如「曲江二首」,「曲江對酒」,「曲江對雨」和「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等詩篇。曲江,在杜陵在杜陵西北五裡,杜甫在長安求官時期,曾經在此安家。並且曲江唐朝京城士大夫經常遊玩之處,此地花卉環列,煙水明媚,是都人喜好的遊賞之處。杜甫此時心情鬱悶,但是又無計可施,唯有或在曲江徘徊行吟,或跟朋友宴飲而已。=今天解讀的兩首作品,可從中窺見杜甫的小心思。
  • 杜甫夢見李白,一連寫了兩首詩,一首寫神性,一首寫人性
    李白和杜甫構築了大唐詩壇的兩座難以超越的豐碑,李白和杜甫的友誼也締造了一段盛世佳話。初遇的那一年,李白44歲,杜甫33歲,一個是文化圈的國民偶像;一個默默無聞的未來之星。能與偶像一起談詩喝酒,杜甫感到無比激動。從那之後,杜甫的心中就再也沒有忘記過他的白哥。
  • 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只給杜甫回了兩首
    」(聞一多《唐詩雜論》)兩個偉大的詩人有了交集,按照咱詩詞圈的慣例,得互相贈詩,於是,人們發現,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寫給杜甫的,可確定只有兩首,這個,就有點尷尬了。而李白寫給杜甫的,找來找去只有兩首,《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還有一首《戲贈杜甫》,但這首詩有爭議,恐是偽作,隱娘就沒算在裡面了。杜甫:自你走後,為你寫詩有人說,他倆是塑料友情。
  • 兩首端午節詩詞一首是杜甫的一首是蘇軾的 你們喜歡哪一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首端午節詩詞一首是杜甫的一首是蘇軾的 你們喜歡哪一首 世人皆知,杜甫是盛唐詩壇裡可與詩仙李白齊肩的一位詩人,在群星閃耀的唐代歷史長河裡,他的仁政思想早已超脫了時限,影響著千秋萬代。
  • 杜甫這首詩,寫思卻不見一個「思」字,不愧為千古名篇
    杜甫的詩風格多樣,因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所以他的詩大多反映的是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以及百姓的疾苦。杜甫一生寫下1500多首詩,很多都是傳頌千古的名篇。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詩就是杜甫的《月夜》。月夜唐代: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 聽BBC莎劇腔讀杜甫詩張姿勢了,這兩首竟然有相同的「對寫法」
    最近,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記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火了一陣。片中精選了杜甫平生有代表性的詩篇翻譯為英文,並由英國演員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en),用深沉優雅的莎劇腔朗誦出來。在十多首詩中,我們注意到其中的兩首,其中一首是《月夜》。我們來看看。
  • 莫言遊覽景區,一連寫了兩首詩:一首大氣磅礴,一首令人會心一笑
    比如當年為了誇自己老家的包子,他寫的打油詩「韭菜爐包肥肉丁,白面烙餅卷大蔥。再加一碟豆瓣醬,想不快樂也不中」,就曾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不過打油詩寫多了,筆者覺得多少有點兒配不上諾貝爾得主的身份。好在近幾年莫言對古體詩有了興趣,不但專門找大師學,還經常在網上曬自己寫的七律。
  • 杜甫的兩首小詩,一幅春天的圖畫
    杜甫生活在盛唐末期,社會矛盾突出,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同時他又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累世為官,為官是「素業」,有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深受儒家入世思想影響,人格高尚,憂國憂民。他的詩多描寫多社會動蕩、反映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從而形成了他「沉鬱頓挫」的風格,因而被譽為「詩史」絕句二首(其一)唐 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