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曉平:廣州黃大仙祠與三水鄭家
黃大仙是香港華人的主流信仰,這個信仰乃是近代「本土主義」運動的產物,其真正源頭在廣州,昭示省港文化之間有著直接的血脈關係。1899-1913年間,廣州黃大仙祠成功塑造了黃大仙「有求必應」的形象,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的三個兒子有重要貢獻。這一段無意中被掩蓋的歷史,值得加以「復原」。
-
三水鄭家與廣州黃大仙祠的興衰
→1916年的廣州黃大仙祠建築。 資料圖片 □ 陳曉平(廣州/學者)九龍黃大仙祠為香港民間信仰的突出代表,名動海內外。黃大仙祠起源於1897年廣州番禺大嶺村普濟壇、1899年建成的芳村花地黃大仙祠。正是在1899-1913年間,廣州黃大仙祠「香火極盛,傾動一時」,成功塑造了黃大仙「有求必應」的靈驗形象,才有了後來在香港的輝煌。1913年廣州黃大仙祠改作他用,這15年間的歷史也逐漸模糊,其間三水鄭家的貢獻也湮沒無聞。
-
2020廣州黃大仙祠開放時間一覽
2020廣州黃大仙祠開放時間:每天8:00-17:30 開放範圍 黃大仙祠除殿堂內部不對外,其餘全部開放,信眾須在殿外朝拜。通過粵省事宗教場所預約平臺預約哪一天哪一個時段的進觀名額,每日限額2000,額滿為止。預約成功後,要在預約的時段提前來宮觀,經査驗「兩碼一測」(預約碼、健康碼、測體溫),符合規定方可購票入觀。特殊人群無法預約,可以採取現場預約方式入觀。
-
地道廣州 | 還原 廣州黃大仙祠 的本來面目
不過,可能並非所有人都了解,長年香火鼎盛的香港赤松黃大仙祠,是源自百年前的廣州芳村。@文仔哥哥 認為,這應該是廣州赤松黃大仙祠得以於20世紀90年代末在芳村重建的重要原因之一。廣州芳村 赤松黃大仙祠 不知各位看官是否發覺,重建後的廣州赤松黃大仙祠,外觀與香港赤松黃大仙祠形同孿生。@文仔哥哥 判斷,這應該是前者對後者進行了簡單粗暴的「Ctrl C+Ctrl V」操作後的結果。那麼,原本的 廣州芳村黃大仙祠 究竟長什麼樣?且看下圖!
-
2020廣州黃大仙祠要預約嗎?在哪預約?
通過粵省事宗教場所預約平臺預約哪一天哪一個時段的進觀名額,每日限額2000,額滿為止。預約成功後,要在預約的時段提前來宮觀,經査驗「兩碼一測」(預約碼、健康碼、測體溫),符合規定方可購票入觀。特殊人群無法預約,可以採取現場預約方式入觀。
-
廣州黃大仙祠重建緣起\王兆慶
南粵最早的黃大仙祠,則在廣州芳村,該祠始建於清代光緒己亥年(公元一八九九年),曾於一九○四年得各界善眾集資修建,但不久即毀於戰亂。 香港的黃大仙祠,是在距今將近一百年前,由普慶壇道長梁仁庵於一九一五年由芳村移壇香港(一說系從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到港)。廣州芳村黃大仙祠系粵人奉祀黃大仙之始,則是不爭的事實。
-
2020廣州黃大仙祠怎麼預約?附預約指南
按照廣州市疫情防控總體形勢,通過各級相關政府部門評估許可,為滿足遊客信眾進香禮神需求,廣州道教黃大仙祠6月30日起有序分階段地恢復道觀參拜及遊覽。 根據宮觀實際情況,大眾採取網上或現場掃碼預約,購票的方式入觀,免票按相關規定執行。
-
2020廣州黃大仙祠現在有開嗎?
按照廣州市疫情防控總體形勢,通過各級相關政府部門評估許可,為滿足遊客信眾進香禮神需求,廣州道教黃大仙祠6月30日起有序分階段地恢復道觀參拜及遊覽。通過粵省事宗教場所預約平臺預約哪一天哪一個時段的進觀名額,每日限額2000,額滿為止。預約成功後,要在預約的時段提前來宮觀,經査驗「兩碼一測」(預約碼、健康碼、測體溫),符合規定方可購票入觀。特殊人群無法預約,可以採取現場預約方式入觀。
-
黃大仙祠,廣州那的啊,不要搞錯了
很早就聽說去香港旅遊,有個地方非去不可,那就是黃大仙祠。但是,小夥伴們不要激動,今天帶來的不是香港黃大仙祠,而是羊城廣州黃大仙祠!其實在廣州,拜黃大仙的習俗一樣很盛行。黃大仙祠位於芳村,別說找不到,你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前往。當到達附近時,就能看到很多售賣祭品的,看來還真是比較旺啊。
-
春節剪影:廣州市民到黃大仙祠許願祈福
春節剪影:廣州市民到黃大仙祠許願祈福 來源:人民網 2014年02月05日10:26 香火鼎盛的黃大仙祠。鍾哲 攝 廣州道教黃大仙祠是廣州市民春節許願祈福的熱門地點,每年春節,都會有很多市民、信眾從廣東各地來到廣州芳村,到黃大仙像前插上一束線香,祈求新的一年能身體健康,萬事順利。
-
香港遊記:黃大仙祠
「我要去黃大仙祠」,我告訴師傅目的地。可這位看起來有60歲左右的師傅卻不停地搖頭,看來,普通話,他聽不明白。可他的港式粵語,我也聽不懂。怎麼辦?這位師傅很聰明,他拿出紙筆,示意我寫給他看。於是,我認認真真地寫上了「黃大仙祠」,這下,他明白了。
-
2020年6月30日起廣州黃大仙祠恢復開放
按照廣州市疫情防控總體形勢,通過各級相關政府部門評估許可,為滿足遊客信眾進香禮神需求,廣州道教黃大仙祠6月30日起有序分階段地恢復道觀參拜及遊覽。 二、開放範圍 黃大仙祠除殿堂內部不對外,其餘全部開放,信眾須在殿外朝拜。 三、全天限額與分時限流 每天限額2000人。後期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適時調整限額限流人數。
-
芳村景點之「醉觀公園」「黃大仙祠」
(圖為:小蓬仙館外貌)芳村景點之黃大仙祠 廣州黃大仙祠始建於清代1899年,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宗教聖地,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對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以至港澳各地有極大影響。現在祠內仍保存當年黃大仙祠的石柱、石刻、對聯,從這些現存的文物中,我們可見當年廣州黃大仙祠是相當宏偉,建築相當精湛。
-
遼寧文化旅遊:黃大仙祠的廟會是以供奉
在珠三角、港、澳等地的群眾中,黃大仙享有較高的聲譽。其北派的作風中,又融合了不少嶺南文化,每年的黃大仙廟會都必不可少粵劇、舞獅等嶺南生活元素。現在,作為聯繫國人信仰的紐帶,黃大仙祠已走出國門供身在海外的華僑祭拜。眾所周知,廣州是一個人口綜合度極高的城市,除了土生土長的廣州人,這裡還有潮汕人梅州人、湖南人、河南人,也有墨西哥人、阿拉伯人、非洲人。
-
廣州番禺擬建大型黃大仙祠 已獲規劃局審批通過
番禺擬建大型黃大仙祠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番禺大嶺村內將新建一座佔地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黃大仙祠,作為該村打造菩山宗教祈福旅遊主題節點。最近,該項目規劃通過了廣州市規委會會議審批。 根據規劃,黃大仙祠選址於大嶺村菩山東側,現狀為農用棚架和林地。
-
集傳統風俗,文化,藝術和旅遊為一體,廣東省廣州黃大仙祠
黃大仙祠,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芳村的花地村。始建於清朝己亥年,即公元1899年,並於1904年得各界熱心人士捐款重修。當年這裡地勢雖偏僻,但曾是廣州的宗教聖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對廣州市區及珠江三角洲一帶有極大的影響。黃大仙祠是一個集傳統風俗、文化、藝術和旅遊為一體的旅遊寺廟景觀。
-
探訪黃大仙祠鼎盛香火背後的寧靜
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者嗇色園黃大仙祠,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乃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所以後人建祠供奉之。黃大仙祠在1966年從廣州遷到九龍,佔地約一萬八千平方米,主要分成兩部分,大殿及從心苑及九龍壁花園,相傳祠內的黃大仙「有求必應」,所以香火十分鼎盛。但是它吸引我的並不是殿前的煙霧繚繞,而是殿後的寧靜清幽。在香港林立的石屎之中,能有這麼一片淨地倒是非常難得。黃大仙祠不用買門票,只需憑心多少給些香火錢就能進去。這也是國內旅行團喜歡納其入必遊路線的原因之一。
-
香港黃大仙祠地圖與祭拜路線攻略介紹
黃大仙祠,在中國有兩個,分別是廣州黃大仙祠和香港黃大仙祠,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1] ,始建於1945年,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廣州黃大仙祠[2] 始建於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是廣州宗教聖地之一。
-
遊黃大仙祠,聽黃大仙故事,原來南北信仰文化差異這麼大
遊黃大仙祠,聽黃大仙故事,原來南北信仰文化差異這麼大文圖/二指禪掌門前一段時間去廣州,聽說有個黃大仙祠在芳村,跑去過看了一下。據說,黃大仙祠,在中國有兩個,分別是廣州黃大仙祠和香港黃大仙祠,民間傳說中的黃大仙樂於助人,有求必應,普濟勸善,故極受人民群眾的歡迎和愛戴。黃大仙,在北方就是指黃鼠狼,我以為這裡頭也是如此。不過,一問才知道,此黃大仙非彼黃大仙。這裡供奉的黃大仙和黃鼠狼先生沒有一點關係。
-
【記憶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 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廟宇
黃大仙祠,在中國有兩個,分別是廣州黃大仙祠和香港黃大仙祠,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45年,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歡迎關注【瑞視覺】百家號,王子瑞每天為您奉獻獨特視角的新聞紀實影像大餐!歡迎提供新聞紀實拍攝線索和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