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陳彬
日前,網上有消息稱,「對於有些計程車師傅在車內放置了兩個以上手機來搶單,北京市交管局稱為消除安全隱患,每車每人只限使用一款叫車軟體……一旦該規定大規模推行,還將導致『嘀嘀』與『快的』競爭更加劇烈。」
昨天,北京市交管局通過其官方微博「北京交警」稱該局並未發布過此類消息。記者隨後從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了解到,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春節前下達了《關於出租汽車安全運營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提到每輛出租汽車只允許安裝一個手機叫車終端的要求。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和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隸屬於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並非北京市交管局。
本報訊(記者 匡小穎)日前,網上有消息稱北京市交管局出臺新規定,要求每輛計程車每名出租司機只限使用一款叫車軟體。昨天,北京市交管局對此消息予以否認。不過,記者隨後從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了解到,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下達了《關於出租汽車安全運營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提到每輛出租汽車只允許安裝一個手機叫車終端的要求。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和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隸屬於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並非北京市交管局。
據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相關人員介紹,春節前市運管局徵詢執法總隊意見後下達了《關於出租汽車安全運營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稱,為規範電召服務運營行為,確保出租汽車運營服務安全,結合近期出現的駕駛員車內安裝多個手機叫車終端的情況,提出每輛出租汽車只允許安裝一個手機叫車終端的要求。而且要求出租汽車企業即日起組織開展一次針對本企業出租汽車駕駛員使用手機叫車終端情況的大檢查,對車內安裝多個手機叫車終端的問題,立即進行整改規範,嚴格執行「一車一終端」的規定。
市交通委運輸局、市交通執法總隊將加強對此的監管工作,發現出租汽車安裝多個手機叫車終端的問題,對其情況進行登記核錄,並責成出租汽車企業組織整改。對不規範使用手機叫車終端且整改不力的,追究企業的主體責任,並將納入企業主體責任考核內容。
市交通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與電商競爭無關,主要考慮司機用多款軟體攬活,可能因時間衝突出現「挑活」現象,同時對行車安全不利。執法總隊將對司機使用軟體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對違規者進行勸阻。
記者調查
「我的收入會受影響」
只能使用一個打車軟體,這對於出租司機來說會有什麼影響呢?北青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其中一些善於利用打車軟體搶單的出租司機認為收入會受影響,但是一些司機也承認多種打車軟體的同時使用,對正在駕駛計程車的司機來說的確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我是「搶單高手」
「收入會受到影響」
「對那些搶單高手而言肯定有影響。」還沒聽說過該政策的龍慶峽計程車公司的趙師傅認為,該政策對於那些擅長搶單的司機收入肯定會造成一定影響,因為他們能熟練使用兩個軟體不停地搶單。如果只能使用一款軟體,可能會讓他們損失一部分收入。
萬泉緣計程車公司的馬師傅說,他還沒聽說過這個政策。他認為這對於計程車司機的收入肯定是有影響的。
「同時用兩款打車軟體機會更多。」他舉例說,如果送乘客去五環外的偏僻路段,使用一款軟體就不一定能夠找到合適的乘客,也許只能空車往城裡開,而兩款軟體同時使用會讓接單的概率更大。
他還說,使用一款打車軟體的前提下,他通過打車軟體所掙的收入可能會縮水一半。「我會選擇快的。」馬師傅說,現在滴滴打車的使用乘客多,但搶單很困難。而使用快的搶單會更方便一些。
我不善搶單
「用幾個對我都一樣」
「用哪個都一樣,沒啥影響。」北方計程車公司的冷師傅說,車隊前幾天開會,會上車隊隊長告訴大家,同時使用兩款打車軟體的司機必須卸掉其中一款。「我認為沒啥影響」,提到只能使用一款軟體的影響,冷師傅不以為然地說,用哪款打車軟體都一樣,使用過多的軟體反而會手忙腳亂。他說,這個政策對他的收入影響很微弱,因為他一天也就搶單四五次,而且不一定每次都是大活。
與冷師傅不同,新月聯合計程車公司的沈師傅並沒有聽說這一政策。但兩款軟體都在使用的他跟冷師傅一樣,也覺得政策對於他的收入等方面不會產生什麼實質影響。「我一天也就是搶3個單。」他說,自己只有在出車、收車時間能夠搶上幾單,在高峰期根本嘗不到打車軟體的「甜頭」。
我們都是「的哥」
最好沒有安全隱患
使用打車軟體是否會造成安全隱患?「別說裝兩三個,裝一個都有安全問題。」趙師傅說,很多司機在載客的同時開著打車軟體,並時不時地關注一下,很容易導致精神不集中。此外,面對大活的「誘惑」,有些司機還會產生急躁情緒。打車軟體不間斷的提醒聲如同噪音一般,也會干擾司機的注意力。
「打車軟體擴張太快,很容易擾亂市場。」沈師傅說,對打車軟體進行限制也未嘗不可。如果大部分司機都靠接單掙錢,很多不會使用軟體的乘客就只能「目送」一個個空車「揚長而去」。
文/本報記者 楊琳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聲音
軟體公司 新規不是管我的
快的打車公關總監葉耘表示,昨日在網上看到的消息,當時也不清楚是不是官方消息。葉耘稱,這個新規並不是針對打車軟體的,而是司機的,主要看司機怎麼選擇,估計一段時間內還是有很多司機用兩款或兩款以上,看執法部門怎麼執行吧。
有觀點認為,新規實施會引起嘀嘀、快的兩家打車軟體公司競爭加劇,兩家軟體公司對此都不予置評。最近幾日,兩家軟體公司的競爭可以說是進入白熱化。17日零點起,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攜10億元重磅出擊。同日,快的打車和支付寶錢包也宣布,從自動升級獎勵方案。前天,打車軟體競爭再度升級。快的打車給出乘客每單11元的補貼,嘀嘀打車和微信支付又宣布,18日零點開啟遊戲補貼,使用嘀嘀打車並且微信支付每次能隨機獲得12-20元不等高額補貼。支付寶錢包和快的打車迅速跟進,永遠要比同行多補貼1塊錢。
出租公司 我們怎麼管?
嚴格來說計程車司機在行駛過程中不能接打電話、發簡訊,禁止一切在手機屏幕上的操作,這是出租公司的要求,也是交通法規對所有機動車駕駛人的要求。出租公司對司機搶單的要求是停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再搶單。而且搶單之後一定不能爽約,避免和乘客之間產生誤會。
出於安全考慮,只允許司機用一個軟體,漁陽出租相關負責人表示理解,而且年前確實收到了關於電召服務的相關文件,但關於企業監管的細節還不太明確。該負責人介紹,漁陽是與嘀嘀打車合作,當時僅與一家合作,也是考慮到一家比較容易管理。因此企業所屬車輛只安裝了一種軟體嘀嘀打車,司機用軟體在公司也有備案。
「但是我們也很難保證司機不安別的軟體,一個手機應該也是允許下兩個軟體的吧。我們不太好查,總不能說你把你手機拿來給我看看,好像不太合適。」該負責人認為,新規對於企業來說,監管難度比較大,不太容易執行。打車軟體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它的好和壞還沒有完全暴露,對於管理者來說要求也比較高。
文/本報記者 匡小穎
關注
限用打車軟體
乘客能否受益?
計程車司機群體對於新政有著不同的看法,乘客群體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慣用打車軟體預約的乘客擔心打車難度會提高,伴隨打車軟體競爭而來的「福利」會減少。而路邊「招手族」則認為新政對他們起碼沒有壞處。
「我對新政有點擔憂。」經常打車回家的楊女士說,最近兩款打車軟體競爭呈如火如荼之勢,乘客只要熟悉打車軟體並完成相關操作,都會收到一些「漁翁之利」。在個人打車支出方面,會省去一些開銷。「新政實施,不知道打車軟體還有沒有優惠。」楊女士不知道她還能不能「坐收」打車軟體競爭帶來的「福利」。
羅先生說,他居住的地方較偏僻,平時經過的計程車就不多。如果新政實施,他打到車的概率難免會降低,他只能兩款軟體同時使用,才能提高效率。「對我而言比以前麻煩了。」
「起碼對我沒壞處。」劉先生是位打車「招手族」,他總覺得操作打車軟體太麻煩,沒有「揮一揮手」那般簡單。對於新政,他覺得如果新政能夠遏制住打車軟體的增長趨勢,讓司機多拉一些他這樣的「招手族」,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可不喜歡看著空車駛過我身邊的感覺。」
文/本報記者 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