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義偉就任日本新首相,已經滿了10天。這10天中,他幹了些什麼?我們逐漸地發現,以前這位只是在記者會上念念稿子,偶爾抬頭看幾眼記者的柔弱男人,已經出乎意料地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力度之大,令人刮目相看。
菅義偉推出的這一系列改革措施,可以稱為「菅義偉經濟學」。
7年前,安倍晉三擔任首相,宣布了「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分別是:倡導寬鬆的貨幣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以及刺激經濟增長的結構性改革。
當時,安倍在國內和國際多邊場合一再宣傳「安倍經濟學」,使「安倍經濟學」名聲大噪。在安倍執政的近8年中,東京股市從8000日元猛增到2萬2000日元,90%以上的大型企業實現了連年盈利。失業率和就業率均創下泡沫經濟崩潰以來的最好記錄。
但是,「安倍經濟學」進入改革深水期後,發現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發展後勁明顯不足。再加上一場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直接燙平了安倍經濟學取得的一些成果。
當這一攤子交給菅義偉的時候,菅義偉一方面表示要繼承安倍內閣的路線方針,另一方面,菅義偉實施了大膽的「以改革驅動經濟發展」的戰略,這一戰略就成了 「菅義偉經濟學」的核心。
那麼,「菅義偉經濟學」到底有哪些內容?
第一,是行政改革。
「凡是國民認為不合理的政策與做法,都必須改革」,這是日本新任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說的話。而他之所以有這一底氣說出這句話,是因為菅義偉說了一句話:「我是創造者,河野則要扮演破壞者」。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說明了河野雖為一員大臣,但是他的權力與作用,完全類同於副總理,可以凌駕於其他大臣之上,對各中央機關發號施令。
河野也是這麼做的。短短的幾天時間,河野發動了廢除印章的運動,從中央機關開始做起,廢除層層蓋印的制度,實現審批簡易化,行政快捷化,最大限度地改變國家機關的官僚化,提高機關的工作效率和政策的決斷力。他還公開批評文部科學省的幹部,直截了當地說:「你幹不好的話,可以讓給別人來幹。」嚇得這些官僚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河野本人還通過推特,開設了「行政改革110」報警窗口,呼籲國民在他的推特上直接舉報政府機關的不合理不作為做法。
通過強有力的行政改革,讓日本各機關的服務與決策快速化、組織體系透明化、民眾辦事簡易化,建設一個高效親民的新政府,更好地服務經濟,普惠民生。
第二,是社會智能化。
菅義偉宣布,中央成立「數碼廳」,將分散在各中央機關的IT、AI等數碼產業的政策、預算和實體等統統統合到「數碼廳」,由這一新機構來統籌日本IT、人工智慧(AI)、物聯網等產業的政策制訂與資金鼓勵、行政指導。
雖然「廳」比「省」(中央部委)矮了半截,但是菅義偉對外宣布,「數碼廳」直屬於首相管理,是首相實施改革的「別動隊」,這就決定了「數碼廳」在菅義偉內閣中的特殊地位。
菅義偉之所以要設置「數碼廳」,是因為他在擔任安倍內閣大管家時,看到政府因為沒有建立起政府與國民之間的電子信息系統,導致政府發給每位國民10萬日元政府補助金,整整發了3個月。
所以,設置「數碼廳」不只是為了實現政府機關辦公IT化,更重要的是把日本建成智能社會。尤其是在IT、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要統籌和鼓勵相關企業追趕中美,讓IT、AI產業成為日本經濟的新起爆劑。
第三,大幅降低手機上網費。
日本的手機上網費價格之高,在西方國家城市中,僅次於紐約,排名第二。菅義偉公開表示,軟銀通信、NTT-DOCOMO、AU三家移動通信公司瓜分了全國市場,手機網絡利潤空間至少有50%,高額的上網費令國民負擔加重,也嚴重阻礙了社會IT化的進程。
菅義偉擔任過總務大臣,總務大臣分管通信事業,因此他對於通信市場的狀況,也可謂是了如指掌。他在就任首相的記者會上明確表示,總務大臣必須要承擔起責任,大幅降低手機上網費。
日本人一個月手機的使用費,一般需要1萬日元(約650元人民幣),同時家庭的無線上網費,一個月也需要5000日元左右(約322元人民幣)。如果一家三口能夠減少50%的上網費的話,那麼多出來的錢,足可以支撐一家人一個星期的生活費。
通過大幅降低手機上網費,來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市場,這是菅義偉的算盤。
第四,重組地方銀行。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之後,企業對於銀行的依賴度降低,導致銀行有錢無處貸,經營業績惡化。而地方銀行本來就承擔著振興地方經濟,實現經濟新生的責任。但是,最終因為業績惡化而失去了作為地方經濟支柱的功能,使得日本地方經濟在最近幾年間毫無起色。
菅義偉上臺後不久,就與日本銀行行長舉行了會談,要求日本銀行支持地方銀行的相互兼併,努力實施重組,通過重組,來壯大地方金融,為地方經濟的振興保駕護航。
如果說,安倍經濟學有三支箭的話,菅義偉經濟學則多了一支箭。不僅如此,菅義偉經濟學的四支箭,比安倍經濟學更具體、更明確、更有可視性。
至於能否成功,就要看菅義偉首相的手腕。這四支箭射成功了,菅義偉內閣便會成為長命內閣,不然,到了明年9月,就要喊「沙揚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