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念佛就是積德,教人念佛就是行善

2020-12-12 非凡之音

念佛,即念誦佛的名號,是對佛的恭敬與讚嘆。

虛空法界有無量世界,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也許有人不知道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的名字,但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阿彌陀佛的名號。許多人都不知道人類世界所在的大千世界叫作娑婆世界,但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

這實在是很有意思的現象,人們對自己所在大千世界和佛教教主的熟悉程度遠不如對十萬億個大千世界以外的西方極樂世界及其教主阿彌陀佛的了解。

尤其是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可謂人盡皆知,無論信佛與否,人們都或多或少地念過這一句佛號。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如此為人們所熟知呢?

阿彌陀佛信仰的廣為流行,要感恩於釋迦牟尼佛的慈悲開示和淨土宗歷代高僧大德的大力弘揚。

淨土三經

佛陀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等經典中介紹了阿彌陀佛在因地時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以及經過積功累德所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宗的高僧大德們則根據這幾部經典,發現並總結出了靠念誦阿彌陀佛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

根據淨土諸經的描述,西方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清淨佛土,那裡沒有惡趣,只有莊嚴美好,而且門檻很低,如果有人願意去,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在臨命終時得到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的接引。

佛教講普度眾生,可眾生根器有利鈍、慧根有深淺,許多人在無上甚深的佛法面前不得門路、望而卻步。淨土念佛法門的安立,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真正使普度眾生成為了可能。

阿彌陀佛

一句佛號,看似簡單,實則含藏著阿彌陀佛的無量功德與大悲願力。淨土念佛法門是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接引而橫出三界,靠的是他力,而不是自力。這不是說眾生不需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就等著別人幫助。而是因為自己在了生脫死的大事上做不了主,所以才依靠阿彌陀佛他老人家幫忙。

總有好事之徒或閒著沒事之人譏諷念佛人,說有念佛的工夫還不如去行善。他們哪裡知道,念佛就是積德,教人念佛就是行善。

蓮花

佛陀在宣講《阿彌陀經》時,十方諸佛都來作證,都來讚嘆。因為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念一佛就等於念一切佛。十方諸佛做榜樣,都稱讚阿彌陀佛的功德。念誦阿彌陀佛名號,就是跟十方諸佛學習,也是稱讚阿彌陀佛的無量功德。所以說念佛是積德,積的不是小德,而是像虛空法界那麼廣闊的大德。

有好事不能一人獨享,而要與眾人分享。教人念佛,就是幫助他人了生脫死、離苦得樂,因而是在行善,行的不是小善,而是像須彌山一樣高廣的大善。

西方三聖中,阿彌陀佛代表無量光明與無量壽命,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中介紹了自己修行的念佛圓通法門,說明真正的智慧是念佛。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也來輔佐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淨土,說明真正的慈悲是教人念佛。

西方三聖

念佛之人向西方三聖學習慈悲與智慧,自然會在生活中積德行善,利樂有情。念佛與行善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積德行善固然很好,但也只是在修人天福報。即使來世做了大富大貴之人或享受天福的天人,也仍然沒有出離三界,仍舊要生死流轉。

佛法,是究竟解脫之法;佛道,是徹底覺悟之道。念佛,是殊勝方便法門。積德行善之人得遇佛法,得聞念佛法門,就獲得了一生成就的可能。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念佛不離行善,行善不離念佛。念佛就是行善,行善就是念佛。念佛為了離苦得樂,行善為了幫助他人離苦得樂。

念佛

有人說:「那麼多人念佛,佛難道不會煩嗎?」這實際上是以凡夫之心度佛菩薩之腹,是不懂佛法、不懂念佛法門的表現。

阿彌陀佛既然發下大願,自然就歡迎眾生念誦他的名號,不但不會厭煩,反而會很歡喜。多一個人念佛,阿彌陀佛就可以多幫助一個人脫離苦海。完全為普度眾生著想,這才真正是佛的境界。

積德行善,老實念佛。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作者:襲非凡(非凡之音)

深入經藏,演暢法音,匡扶世道淨人心。

(本文系原創首發,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在家念佛人也可功夫成片,能念佛者人中芬陀利華!事中念佛二十句
    看到《淨土聖賢錄》中成功往生的聖賢們,讓我們相信淨土法門真是易行法門,只要深信切願彌陀淨土,老實念佛,臨終必定依佛願力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在家人由於有許多事務性的工作要做,很多修淨土法門的在家人總是找各種藉口不努力念佛。實際上,只要深信切願,在事中依然可以有大量的時間念佛,只要堅持下去,極有可能讓念佛的功夫不斷加深,乃至功夫成片。
  • 淨土法門:念佛,是開啟西方極樂世界大門的密碼,這麼念佛最靈驗
    而要成佛,則必須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長養智慧,利益眾生,也就是所謂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佛陀滅度久矣,留下浩如煙海的佛教經典,如清涼法藥祛除眾生因貪嗔痴三毒而生的熱惱。怎奈末法時節,眾生福薄慧淺,上根利智之人日少,在面對無上甚深的佛法時,不少人都不得門路,故望而卻步。
  • 淨土法門:彌陀本願,稱名念佛
    許多初入佛門之人常問:能夠相應於當今時代、當今處所、當今的根機是什麼法門呢?佛法雖然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是能夠適應我們娑婆世界末法眾生的,只有一個法門,就是彌陀本願稱名念佛。彌陀皆本願,稱名常念佛對於初入佛門的人會問: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什麼呢?就是稱念彌陀名號。對於念佛,古代有不同的解釋,一般來講,有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
  • 佛教:為什麼念佛就是好人善人?念佛真的能放下執念嗎?
    人為什麼不容易放下呢?就是把自己定位為主人,我什麼都要關心,什麼都要去負責,什麼都要去操勞,你成了主人,就完了!當我們知道是要往生西方淨土的人,我們的生命不在這個世間,我們真正的生命在極樂世界!那就可以逍遙自在,輕鬆過日子了。
  • 淨宗法師:為何不標榜「持戒念佛」?
    二、為普攝群機,無遺漏故念佛的法門,有受戒、沒有受戒,出家、在家,清淨持戒、不能清淨持戒,甚至是行善還是造惡,是人道眾生還是三惡道眾生,通通都在阿彌陀佛的救度範圍之內。所以,為了普攝群機、無一遺漏,就不單提一方。如果我們提「要持戒」,那麼很多人做不到就會說「那我能不能念佛?」
  • 淨土法門:疾病與念佛
    我們會在這裡出生,就是有病苦的共業,像北俱蘆洲的人就不會生病,每個人都能健康活到1000歲。也許有人會羨慕,其實不要羨慕,為什麼?因為北俱蘆洲沒有佛法。我們雖然會生病,但能遇到佛法,病苦反而成了求解脫的動力。
  • 我們還有幾十年的壽命,哪裡能天天念佛求往生呢?這個問題你要懂
    淨業三福既是信願念佛人求生極樂的基礎,也是教化人民,淨化世間的綱領。「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世間福德,稱為世福,又叫世善。行世間善就是「眾善奉行」,是做人的人倫道德。若不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失去了做人的本分。慈心不殺就是和諧共存。
  • 在家念佛的講究!
    由於念佛之人根性不同,有的人一心不亂,有的禪境下來要很長的時間,我們以七為準,但我們淨土一門,要盡形壽執持,要用一世來信願持名,才能決定往生。有的人以一的狀態來入定,接著冥想禪修以此觀心,修的一顆淨心,明心,面對心態的渾濁和清澈差別的告誡。佛法是心地法門,要在修心上下功夫,當達到並保持「一」,心就會體現出清淨了。
  • 「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這啥意思?其實是老祖宗的智慧!
    在我國,本土道教和佛教是非常受人歡迎的,有人信道,有人信佛。有的總喜歡吃齋念佛,想藉此為以後積德,但我比較喜歡隱於山林的道人,他們仙風道骨,有著超凡脫俗的氣息。說起吃齋念佛和行善積德,我突然想起了一句古話,覺得很有道理,就寫下心得給大家一起分享下。
  • 從歌手韓紅的大慈善 看農村念經念佛的意義
    從歌手韓紅的大慈善 看農村念經念佛的意義這次疫情,讓人記憶深刻的二個人:我們民族的脊梁、偉大的終南山院士;和令人肅然起敬的歌手韓紅大姐的慈善事業。在農村有許多虔誠的信佛的人,一有空就念經。象心經、阿彌陀經都能背誦,金剛經相當熟練。我問他們知道經文的意思嗎?他們說不知道。我奶奶一個字都不認識,天天拿著佛珠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我認為奶奶念佛還是有意義的,至少可以讓自己六根清淨,忘記生活中的煩惱。
  • 無常觀很深的人,才會老實念佛!
    原創:阿彌陀佛與我同行作者:慧淨法師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我們學佛就要了解無常,深刻地思考無常。什麼叫老實念佛的人?對無常有深刻觀念的人,才會真正老實地念佛。有無常觀,無常觀深的人,才是老實的學佛人。「無常」是什意思?
  • 夢中念佛救母脫險
    林看治臺中蓮社霧峰布教所,有一位最虔誠念佛的蓮友,姓侯名英滿,又名銀笑。現年三十八歲,原籍在南部新營的鄉村,四年前隨夫移居來霧峰草湖村。此女宿植德本,聞淨土法門後,信心堅固,早晚二課,未曾間斷,大有心不離佛,佛不離心的勝妙功夫,所以才獲得在夢中念佛,救她母親脫離兇險的感應。八月一日是布教所講經的日期,英滿蓮友向大家講述她的靈感經過。
  • 念佛好處多:佛友念佛得子
    也就是說,他們想有一個孩子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難很多。然而,奇蹟發生了。全家吃素念佛不到一個月,大概在5月下旬的時候,她的侄媳婦忽然有一天有嘔吐的症狀,像極了懷孕的情況。她自己測了三次,不敢相信,然後又到醫院一檢查,真的懷孕了。這麼快速,這麼突然!在杭州工作的侄媳婦打電話給她的婆婆,她的婆婆也很高興。
  • 彌陀贊——念佛法門
    其參禪的人,藉口教外別傳,不知道離開教而去參學是邪因,離開經教去悟是邪解。」既不散亂也不沉沒,這樣去持名念佛,就是在事上能一心精進。事上能一心精進念佛,必定能往生淨土,如果能進一步達到理上一心,精進念佛,那麼就可以提高往生的品位」。
  • 掌握念佛「9次10聲法」,5個益處早知道
    當代高僧淨空法師告訴人們念佛一個簡單有效的念佛方法,就是「9次10聲念法」,只要堅持用心念,吉祥如意定會伴你度過美好明光。如果你不信就試試,如果你還沒有開始,什麼時候開始也不遲,阿彌陀佛!什麼是「9次10聲念法」?
  • 淨土法門:不可以小看念佛堂,如理如法的念佛堂比大道場殊勝莊嚴
    許許多多成就的人,他用了多少時間?三年到五年,這不是上根人,什麼叫上根人!好像是三、四年前,深圳黃忠昌居士,三十才出頭,很年輕,聽到這個法門,他就發心閉關專修,閉關三年。他在閉關三年當中,每天一部《無量壽經》,佛號不間斷。那時候來問我,我用諦閒老和尚教念佛人修行的方法,老和尚的方法真的叫善巧方便,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念。
  • 念佛悠悠泛泛,很難真正相應,到底是什麼原因?
    常見許多人念佛悠悠泛泛,很難真正相應,到底是何原因呢?為什麼念佛人很難真正相應?或者更廣地講,為什麼有些人學佛幾十年,都沒有明顯的改變?我們這裡主要是從修學淨土的行人上來講,原因大致有三方面。第一、沒有如理深入聞思淨土教理不知修學淨土法門的道次第是:聞思-勝解-信-願-行-三昧。前前為因,後後為果。故必先從源頭聞思上下手,才算用功用對地方,否則勞而無功。因為他沒有如理深入地聞思淨土教理,沒有在聞思淨土教理之處下功夫。
  • 念佛不需有任何計較,傻傻念著佛報自來
    久:有些人說念佛時間長修行好,這就是時間久了。近:剛學佛,甚至臨終才念佛,這就很短暫。我們念佛的人,不用問時間長短,你修行時間長,那是你福報好,因緣好;我修行短,那是我個人的因緣、善根。每個人遇到佛法的緣分不同,只要遇到淨土法門,就遇無空過。《往生論》講:「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任何時候,只要遇到淨土法門,不管時間長短,往生大事都決定。
  • 劉素雲老師修行念佛語錄-念佛偈
    學佛的人要拓開心量,心大,量大,法才大。把自己舍掉了,念佛就是兩個字 ' 老實 』 ,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學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求生淨土。除此之外,一無所求,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就是我的任務,我今天要做的事就是這個。積福積德不積財,積財是個大禍害。劉素雲老師給兒女的遺囑:媽媽一生清貧,沒有給你們留下任何財富,如果說媽媽能給你們留下什麼,就是四個字阿彌陀佛。
  • 念佛感應錄:念佛,坐著往生
    宜蘭有一位年老菩薩,每天都念佛十萬聲。她很簡單,只念佛,因為她不識字,其他的什麼誦經都不會。老菩薩原來是一般民間信仰,每年會跟著人家搭遊覽車,到臺灣島繞一圈去拜拜,叫「進香團」,也就是一般所稱的世間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