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瘻是肛門直腸科常見的一種慢性炎症疾病,全稱為肛門直腸瘻,各個年齡段都可以發病,其中青壯年最為好發,通常男性患者的比例明顯高於女性。
肛瘻不同於痔瘡,得了痔瘡後,如果沒有症狀可以不需要治療,但是肛瘻常常會引起皮膚瘙癢、破口流膿、肛緣腫塊等臨床表現,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可能會引起身體其他不適,危害機體健康。
那麼,肛瘻的常見病因有哪些?患者通常會有哪些臨床症狀?如何進行檢查診斷?下面就簡單的進行介紹,以便於更好的了解肛瘻的相關醫學知識。
臨床上引起肛瘻的原因較多,如直腸肛管外傷、潰瘍性結腸炎、肛裂反覆感染、克羅恩病、白血病、盆腔腫瘤、結核等多種疾病。常見的肛瘻多起源於肛門腺感染形成的肛周膿腫,局部反覆的感染、流膿導致發展為慢性肉芽腫性管道,即為肛瘻。
肛瘻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肛周局部紅腫、脹痛,觸痛明顯,肛周破潰的外口會有膿性、血性、糞汁樣分泌物。症狀反覆發作,遷延日久,少數肛瘻病人還會伴有肛門皮膚溼疹、發熱、貧血等症狀。
肛門的內窺鏡檢查,配合肛門指診、碘油瘻管造影等是臨床診斷肛瘻的常規檢查方法。如果不能確定病因,或者內口位置較難確定,可採用核磁共振進行清晰顯像來明確內口位置和數量,進行鋇劑灌腸或結腸鏡檢查排除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
肛瘻是無法自愈的,臨床診斷後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只有手術切開或切除瘻管,正確處理好內口,才能徹底治療肛瘻。如果肛瘻不及時治療,不管不顧,那麼就會造成很多危害。
繼發感染
長期肛門直腸周圍的化膿性感染,加上膿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對皮膚傷口的反覆刺激作用,如果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很容易使肛瘻患者出現肛門部位的溼疹。
瘻管局部的膿液積聚也可能出現發熱、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狀。當出現繼發感染症狀後,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利於手術創面的癒合修復。
誘發癌變
肛瘻的反覆發作,細菌和感染物不斷刺激竇道,加上患者機體免疫力降低,繼髮結核桿菌等其他病原體感染等,都很容易誘發竇道組織癌變或肛管癌。尤其是高位、複雜性的肛瘻,如果病人對該病的重視不夠,或者感染病灶清除的不徹底,都有可能繼發惡變、危及生命。
肛門失禁
高位複雜性的肛瘻患者,如果疾病遷延不愈,或者出現肛門括約肌的損傷,都會引起肛門失禁的情況出現。肛門失禁會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對病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所以出現肛瘻相關臨床表現後,一定要儘早就醫治療,避免肛瘻引起大便失禁等嚴重併發症。
通過上文對肛瘻的病因、主要臨床症狀、診斷方法、疾病危害等方面的介紹,可以更好的了解肛瘻的相關知識。平時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注意肛周清潔,多吃些蔬菜水果預防便秘,臨床就醫確診後應及時進行瘻管切開等手術治療。只有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才能夠促進肛瘻患者的身體儘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