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哈德遜迫降」事件?在2009年1月15日,一架客機從美國紐約起飛後,飛機上兩具引擎都撞上飛鳥而失去了動力,在無法折返機場的情況下,飛機飛進了哈德遜河河道上空,並以滑翔方式緩緩下降。飛機機尾首先觸水,其後以機腹接觸水面滑行,飛機左側的一號引擎在水面滑行期間脫落沉入河底。最後,飛機於曼克頓附近停止滑行,機身大致保持完整,且無人傷亡。
「哈德遜迫降」事件
而今天的這部佳片,也是一部與迫降有關的電影。同樣,電影中的飛機也成功迫降了,但是過程中的驚險程度卻是我們想像不到的,這部佳片就是2012年的美國電影,《迫降航班》。
《迫降航班》(2012)海報
既然講的是迫降的故事,那麼《迫降航班》這部電影的一大看點,莫過於扣人心弦的空難部分了。在登上飛機的那一刻,影片就將觀眾帶入了一個狹小的空間。當鏡頭隨著飛機的顛簸開始劇烈搖晃,觀眾的心也像在這架迫降的航班上一樣,血壓驟升。在飛機減速板被卡住的情況下,客機急速下墜,常規的迫降方式會導致飛機來個倒栽蔥,後果可想而知。而機長在這時候選擇將機身翻轉,這種聞所未聞的迫降方式,終於讓觀眾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影片中的惠特克機長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他打破常規,處理了飛行手冊裡無法參考的航空器特情,在事後調查的時候,美國空軍曾試圖模擬惠特克機長的迫降方式,但20次嘗試都失敗了。
《迫降航班》劇照
《迫降航班》劇照
《迫降航班》劇照
可以說,本片迫降前的驚險度足以載入影史,而當一切回歸平靜之後,本片將鏡頭對準了地面上的故事。看過電影之後,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飛機降落的這一刻,就像是電影的轉折點,之前讓我們擔驚受怕的畫面戛然止住,撲面而來的則是值得細細沉思的劇情。
《迫降航班》劇照
在2013年,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上,《迫降航班》獲得了兩個提名,一個是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另一個就是最佳男主角提名,而奧斯卡提名,對於飾演惠特克機長的丹澤爾·華盛頓來說,都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因為這位丹澤爾·華盛頓,可以算得上是奧斯卡最喜愛的黑人男演員了,四次被提名,兩次捧得小金人,連老戲骨摩根·弗裡曼都比不上他的記錄。在好萊塢甚至流傳著一句話,丹澤爾·華盛頓不是一個偉大的黑人,而是一個有著黑色皮膚的偉大的人。
丹澤爾·華盛頓
從80年代踏入電影圈以來,丹澤爾·華盛頓絕對可以算是電影品質的保證,出道以來的所有作品,在影評網站上的評分都不低,而若是拿他的經典作品,1993年的《費城故事》和2000年《光輝歲月》,與新作2014年的《伸冤人》來對比,不論是劇情演技還是觀賞性,這些作品的水準幾十年依然保持一致。
《迫降航班》這部電影不止只有丹澤爾·華盛頓這位大牌,更重量級的人物是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或許你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阿甘正傳》上,但是你知道嗎,自從2000年與湯姆·漢克斯合作了《荒島餘生》後,羅伯特·澤米吉斯已經有12年沒拍過真人電影。
羅伯特·澤米吉斯
沒錯,在這期間澤米吉斯一直致力於拍攝「動作捕捉」動畫,比如《極地特快》《貝奧武夫》《聖誕頌歌》等等,2012年的《迫降航班》是這位「動作捕捉帝」第一次回歸真人電影。
而令人意外的是,《迫降航班》的製造成本只有3100萬美元,與動作捕捉類電影動輒上億的成本比起來簡直就是零頭,更不用說,這個數字甚至都是澤米吉斯自1980年代之後拍攝成本最少的一次了。
《迫降航班》劇照
不僅電影類型不同,成本降低,對澤米吉斯來說更為重要的挑戰是,電影人物塑造的不同。在《迫降航班》中,他不再塑造毫無缺陷的英雄,而是灰色地帶上的傢伙,他們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好人,也不是什麼壞人,而觀眾怎麼判斷,完全是他們的選擇。
《迫降航班》劇照
《迫降航班》劇照
《迫降航班》中除了緊張的事故,還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那就是在飛機安全降落之後,人心是否也能安全放下呢?其實電影只是電影,它們用戲劇化的方式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體驗,雖然空難電影那麼多,但我們更要相信,飛機是安全的交通方式,無需把驚險的電影情節和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年末了,希望每個人都能快樂平安的到家,然後帶著娛樂的精神,一起走進今天的佳片,《迫降航班》。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推介人:演員海鈴,嘉賓:機長張德祥,知名作家王斌以及中國電影資料館副研究員左衡為大家帶來美國電影《迫降航班》。
開場
推介人:演員 「小綠籬」海鈴
嘉賓:機長 張德祥
嘉賓: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左衡
嘉賓:作家 王斌
左起:王斌 左衡 海鈴
現場:「X」挑戰
CCTV-電影頻道《佳片有約》
播出時間:1月23日周六晚上22:01與您相約電影《迫降航班》
1月24日周日下午14:48影評版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