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廣東江門這些老舊小區大變樣,秘訣是……

2020-12-14 中國文明網

「喜茶地」江邊裡迎來升級改造、 

「歷史文化街區」啟明裡啟動二期工程建設 

…… 

日前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2020年老舊社區改造方案 

正式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引發市民熱議 

  因地制宜改造,以點帶面提升,以創新贏民心,是江門老舊小區順利實現「逆生長」的秘訣。從2018年著手改造臨街老舊建築外立面,到2019年完成10個試點小區改造,再到2020年內推進50個老舊小區改造,這項工作在補齊民生短板、逐步提標擴面的同時,還打造出啟明裡、「彩虹村」等新晉「網紅打卡點」,獲得居民認可,也引來社會廣泛關注。今年9月,2020年全省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工作會議在江門市召開,與會專家紛紛點讚「江門經驗」,工作成效也被住建部官網轉載推廣。 

  隨著城鎮化建設進入「下半場」,城市發展從擴張走向存量優化,老舊小區改造成為江門市加快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助推器」。作為廣東省老舊小區改造四個試點城市之一,「江門模式」的改造有哪些獨到的巧思和秘訣?記者進行了走訪。 

秘訣1 

活化利用 百年街區實現「逆生長」 

青磚房、石板路 

走在啟明裡的小巷中 

仍能觸摸到當年「老江門」的模樣 

「既復古又時尚,非常有韻味。」 

改造後的啟明裡給市民王小姐 

留下深刻印象 

位於蓬江區長堤歷史風貌區東側的啟明裡 

是江門市中心城區的 

13個華僑古村落之一 

可謂江門最「老」的老舊小區 

  「這裡許多房屋有著逾百年歷史,融合了傳統嶺南風格和西方建築特點,風格獨特,但區域整體基礎設施欠帳較多,住戶外遷,活力日漸不足。」 

  江門市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提質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該片區歷史資源豐富的特點,其改造策略是通過政府前期投入改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同時注重修繕保護歷史建築,以「民生為先、修舊如舊、活化利用、留住鄉愁」的原則推進。 

  2019年10月,啟明裡一期改造工程動工。此後,內街裡巷地下管道被重新鋪設、「三線」下地、道路重修、實施交通微循環,使其適應現代社會的商住需求,吸引特色餐飲、文創產業商家紛紛進駐,百年街區成了鬧市中的「新網紅」。每逢周末、節假日,不少市民遊客都喜歡到這裡「打卡」,感受濃厚的嶺南僑鄉文化。 

引入結合傳統文化元素的潮流餐飲、體驗店意向圖。 

隨著蓬江區2020年老舊社區改造方案出爐 

啟明裡二期改造也被提上日程 

根據方案 二期工程將延續 

傳統和現代融合的改造風格 

打造集休閒娛樂和文化體驗於一體的 

遊覽參觀路線

市民體驗學習傳統民建技藝 

  其中,江門市非遺文化展覽體驗館將落戶在此,作為重點文創工程,將整合江門市及周邊其他嶺南地區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同時,遊覽參觀路線末端計劃設置文化體驗廣場,以綠化景觀和文化藝術雕塑為主,結合周邊的體驗商鋪,打造一系列非遺文化體驗設施,如「銅蝦」製作、親子「宮燈」作坊等,豐富市民遊客的文化體驗。 

秘訣2 

聯動發展 建「網紅天橋」吸引人氣 

同屬華僑古村落之一的 

江邊裡街區也將迎來改造

市民駐足觀看江邊裡的改造計劃。 

  這裡距啟明裡僅一路之隔,聚集了各類美食、茶飲、時裝店,是許多江門年輕人創業的「第一站」。如今名聲在外的「喜茶」正是在此發跡,因此江邊裡又被稱為「喜茶地」「創業街」。 

  「這裡以前是江門最旺的街區之一,吃喝玩樂一應俱全。不過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大家都轉向環境更好的新商圈消費了。」江邊社區黨委書記丘國榮表示。 

  記者在江邊裡內街走訪發現,這裡雖然略顯老舊,商店裡的顧客也不多,但美食和茶飲依舊深受市民歡迎,大部分時間都能看到忙碌的外賣騎手來回穿梭取貨。「沒想到家門口就要變成『網紅地』了, 很期待!」目前,江邊裡的改造方案及效果圖已在內街兩側的出入口展出,讓周邊的街坊和商鋪店主欣喜不已。 

  根據改造方案: 

  江邊裡路面將進行瀝青鋪設,重新統籌規劃停車位,並對人行道統一鋪裝,改變路面停車混亂、人行道高低不平的現狀; 

  在保留現有商鋪外立面廣告牌的同時,上方統一設置穿孔板、柵格等裝飾廊架,並將「三線」管道統一整合到廊架背後,形成整潔、有序的城市街區風貌。 

  此外,還將新建「網紅天橋」連通啟明裡和江華一路,以此吸引人氣。蓬江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造工程計劃於明年春節前建設完成,為市民送上一份「春節大禮包」。 

  居民陳金逢對改造非常支持:「最近幾年江邊裡的環境一直在變好,新建了乾淨寬敞的公廁、新增了許多垃圾分類收集點。這次改造後,停車難的問題也將大大緩解,生活會越來越方便。」 

秘訣3 

創意加持 居民過上多彩生活 

因地制宜改造、以點帶面提升 

是江門市在老舊小區改造探索中 

重要的破題之策 

這一理念不僅在啟明裡、江邊裡的 

聯動活化中體現 

也在江海區得到驗證 

  2018年以來,江門市持續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工程,隨著市兒童公園、城央綠廊、江海雲道等惠民工程相繼落戶江海區,身處其中的橫坑村也迎來「大變身」。 

  「改造除了著力解決當地群眾關心的問題,還採用了活潑絢麗的外觀設計,使該村外觀與周邊的環境、旅遊氛圍相協調。」市提質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改造一方面對村內道路進行修復,清疏下水道,新增、升級公共綠地,增加公共服務設施;另一方面,在徵得村民同意後,將120多棟房屋牆面塗上五彩顏色,打造市兒童公園旁的「童話世界」。 

  這樣的「微改造」,讓橫坑村從破舊的城中村變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市民更形象地稱其為「彩虹村」。如今,慕名前來的遊客越來越多,不少居民做起了小買賣,村內咖啡廳、餐飲、服裝等商鋪漸增,居民過上了多姿多彩的小康生活。 

秘訣4

存量更新 讓居民「出門見園」 

  據統計,目前江門全市2000年前建成老舊小區約250個,戶數約22萬戶,樓棟約1萬棟,整體來看情況各異,從區位、交通、建築、環境到歷史、文化、人群等千差萬別,每個小區都通過政府運作打造成「網紅地」,既無資金,也不現實。

東倉裡口袋公園花圃有環形座椅供市民休整。

  為此,江門市聚焦老舊小區周邊 

  現有存量空間和居民的共性需求 

  以口袋公園建設為城市更新的抓手 

  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口袋公園投資不高,且具有選址易、見效快的特點,在投資建設環節的效率較高、好操作,能夠迅速回應和滿足群眾訴求。」市提質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口袋公園主要利用邊角地、零碎綠地等地塊進行改造建設,通過賦予其鄰裡交流、街頭休閒等功能,激活地塊的功能活力和潛在價值。 

市民在雅怡口袋公園晨練。

  目前, 

  江門市已建成口袋公園42個 

  通過科學規劃 

  一批主題鮮明、綠量充足、 

  功能完善、親民便民的 

  口袋公園出現在老舊小區周邊 

  滿足了居民綠色休閒的需求,廣受好評  

  如新會區北園新村口袋公園以黨建為主題,公園背景牆融入了黨旗、標語、浮雕等黨建和廉政元素,利用地塊原有樹木打造林蔭廣場,並設置高低錯落的座椅環繞,適當搭配灌木及地被植物,豐富公園的層次感,既滿足了居民的休閒需求,更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揚正能量,讓黨建文化真正貼近生活、走進群眾。  

  「走出家門就有這樣精緻的公園,太棒了!」在此休閒的市民梁先生忍不住點讚。據悉,一園一特色,是江門市口袋公園建設的突出理念,各處公園在設計初始便融入當地文化元素與精神內涵,從細節著手,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秘訣5

全局謀劃 帶動各方力量參與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繫著發展 

要把事情辦得「叫好又叫座」 

做好全局謀劃至關重要

  據介紹,2018年江門市啟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時,就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點工作任務納入行動計劃,以市級統籌謀劃、各市(區)具體實施、上下聯動推進項目建設的工作格局,高位推進。  

  「老舊小區改造全面融入城市提質大框架後,既緊扣全局,又避免重複建設和資金浪費。」市提質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具體工作中:   

育德社區加裝電梯的居民樓。

  據介紹,目前江門市老舊小區改造按照基礎民生類、功能完善類和綜合提升類細分為50項改造內容並逐項明確建設標準,各小區可結合實際「下單點菜」。 

  其中: 

  中央補助及政府財政投入對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民生類項目予以重點支持; 

  功能完善類項目如加裝電梯、停車庫(場)等,予以適當支持; 

  綜合提升類如託幼撫幼、家政保潔等,則以市場化運作為主,政府在資源統籌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以政策支持、政府投入撬動各部門各行業的資金、資源,以及居民資金力量廣泛參與,是江門市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實踐。如今,江門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已初步形成政府、居民及社會力量合理共擔的局面,不僅服務供給進一步豐富,更成了穩投資、擴內需、促消費的有力抓手。 

秘訣6 

良性互動 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事關千家萬戶,事情千頭萬緒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 

綜合、細緻、複雜的系統工程 

如何與居民形成良性互動 

為建立長效管護機制打好基礎? 

江門的答案是黨建引領 

北門社區建立了志願者服務中心。

  在新會區北門社區,一條長約300米的黨員群眾服務街匯聚了黨員服務中心、志願者服務中心、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和利民康園中心,還有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公安自助便民服務廳、社區共享空間等進駐,能夠為居民提供文化、助老、幫困、日常事務辦理等各類服務。 

  「改造在黨建引領、群眾以及社會力量的參與下推進順利。目前,道路『白改黑』、口袋公園建設、增加停車位等工作已經順利完成。」北門社區黨委副書記陳賢璇表示,依託黨員群眾服務街,社區已形成「十分鐘服務圈」,通過「社區工作者+社工+義工」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多元共治」,為老舊小區後續管護打下基礎。 

  在蓬江區育德社區,老舊小區的管護機制也充分彰顯黨建引領的時代特色。該社區建立了「社區黨委+業委會+在職黨員樓長+業主代表」四方聯動機制,定期開展聯席議事會,對社區環境衛生、停車管理、電梯加裝等議題進行共商共治。 

  市提質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江門市已出臺《江門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指導意見》《江門市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方案》等政策指引文件,以及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流程指引等配套指導文件,在老舊小區項目審批、財稅金融、公共服務配套、考核監督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還將陸續推出,逐步形成政策體系和長效管護機制,統籌指導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加快推進,也為全省乃至全國老舊小區改造提供參考。(來源:江門日報記者 梁佳欣 通訊員 陳威 邱磊)

相關焦點

  • 靚!江門這些老舊小區大變樣,秘訣是……
    正式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引發市民熱議 往期報導:因地制宜改造,以點帶面提升,以創新贏民心,是江門老舊小區順利實現「逆生長」的秘訣。從2018年著手改造臨街老舊建築外立面,到2019年完成10個試點小區改造,再到2020年內推進50個老舊小區改造,這項工作在補齊民生短板、逐步提標擴面的同時,還打造出啟明裡、「彩虹村」等新晉「網紅打卡點」,獲得居民認可,也引來社會廣泛關注。今年9月,2020年全省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與會專家紛紛點讚「江門經驗」,工作成效也被住建部官網轉載推廣。
  • 靚!沙坪老舊小區大變樣!每一個角落都是故事…
    靚!沙坪老舊小區大變樣!當老舊小區遇上彩虹色時尚感up up up!興業社區在興業社區,不少建築物外牆都畫上新的牆繪。這些牆繪以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節日、鶴味文化等元素為主題,為城區增添了新的景觀。
  • 萬州這些老舊小區將要大變樣!
    現在萬州老舊小區正在進行改造,想知道老舊小區展現新貌是什麼樣的嗎?「以前院壩到處都是坑坑窪窪,一下雨就容易積水長青苔,我們這些歲數大的人出門生怕摔倒了。不過現在重新鋪上了混凝土,出門放心多了。」在小區內住了20多年的鄧女士告訴小編,雖然現在這改造工作還沒結束,小區就已經大變樣了,樓梯間壞掉的欄杆也重新換了,還裝上了聲控燈,
  • 這個老舊小區將大變樣!
    這個老舊小區將大變樣! 晉城這個老小區要大變樣啦
  • 今年寧波這些老舊小區將大變樣!涉及江北、鎮海、北侖、鄞州、奉化...
    江北區今年計劃改造16個老舊小區今年,寧波市江北區共有16個老舊小區列入改造,涉及改造房屋682幢,居民1.88萬戶。鎮海區今年計劃改造16個老舊小區鎮海區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已經確定——全年計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6個,總建築面積73.2萬平方米,涵蓋戶數9861戶。這16個老舊小區,分布在招寶山、莊市、蛟川和駱駝四個街道。
  • 洛陽又有新規劃、大批老舊小區改造、地標大變樣……
    @洛陽人 最新消息 洛陽將發生大變化 一批地標大變樣、一批新規劃出爐 新增地標 關於拆遷、老舊小區改造也傳來最新消息 這些都與生活在洛陽的你息息相關 快來跟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江門經驗」獲點讚
    全省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工作會議當天,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改委、財政廳、民政廳、自然資源廳以及各地級市、縣(市)具體負責同志組成的觀摩團實地考察了我市新會區北門社區、江海區富橫社區、蓬江區啟明裡、育德社區等改造項目。惠州市惠東縣住建局局長趙立表示,江門的老舊小區改造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充分考察了各小區的實際情況和周邊資源,做到了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 江門開放式老舊小區實行交通改造,停車要注意這些!
    停車難、停車亂困擾著不少江門街坊好消息來啦~我市三區的開放式老舊小區道路交通標誌標線進行完善近日,記者從交警部門獲悉,為解決老舊城區停車難、停車秩序混亂的問題,江門交警聯合轄區街道辦、社區積極探索開放式老舊小區停車管理方案,大力推進開放式老舊小區的交通改造。
  • 江門:老舊小區改造惠及6萬多戶
    9月14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江門市召開2020年全省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工作會議,會議當天,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以及各地級市、縣(市)具體負責人組成的觀摩團實地考察了江門市新會區北門社區、江海區富橫社區、蓬江區啟明裡、育德社區等改造項目。
  • 長沙123個老舊小區,大變樣!
    長沙123個老舊小區提改基本完工景灣小區新增近百停車位家門口蝶變升級提質改造涉及房屋700棟惠及居民2萬戶記者從長沙市人居環境局獲悉,今年全市計劃完成的123個老舊小區提質改造任務,目前已經基本完工,劃分停車位、老樓「穿新衣」、道路翻新,綠化提質,新一批老舊小區完成蛻變,人居環境大幅改善。
  • 江門老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6萬多戶
    本月14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在江門市召開2020年全省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工作會議,會議指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是國家部署的重要民生工程,是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擴大有效內需的重要手段
  • 民生導向 模式創新 政策引領 老舊小區改造的江門實踐
    從福建來到江門謀生多年的羅祖海感慨道,這兩年小區變化很大,環境整潔了、車位多了、設施齊全,在這裡生活很幸福。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參與感,源於江門市城市品質提升行動的重點任務——老舊小區改造。,逐步形成「江門實踐」。
  • 大變樣!江門這些社區發生喜人變化,街坊們紛紛點讚!
    破損的信箱既不美觀,又存在安全隱患,如記者走訪的蓬江區竹排街、浮石路、良化東等老舊居民社區,這裡的樓宇有不少存在這些問題。對此,蓬江區環市街道狠抓整改,通過拆除廢舊信箱,統一安裝新信箱,較好地改善了城市形象,讓老舊小區變得整潔清爽,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 長興這些老舊小區正在「大變身」
    是市容市貌從整潔到宜人的轉變,是基礎設施從有到優的提升,更是老百姓從家有所居到居有所樂的質變......老舊小區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頑疾,如何讓文明城市的成果延伸到千家萬戶的門口?來看這場老舊小區的「革命」。  今年5月以來,新世界莊園北區住戶王佩每天進出小區時都多了一件事,就是關注一下小區改造工程的建設進度。
  • 玉山:老舊小區大變樣 群眾生活更舒暢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玉山縣堅持為人民謀幸福,以改善城區老舊小區業主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突破,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
  • 美麗無錫我的家 | 老新村,大變樣!
    美麗無錫我的家 | 老新村,大變樣!今年以來我市繼續大力推進實施宜居住區改造這一民生工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提升進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讓政策紅利惠及市民百姓大變樣
  • 老舊小區改造,你居住的小區是否也有這樣的變化?
    老舊小區變靚了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陳舊、環境髒亂差在過去是普遍的現象。而此次改造後,整潔的小區道路、修葺一新的樓房、新建的活動廣場、別致的「口袋」公園都讓我們眼前一亮。居住在老舊小區的居民夜間出行沒有照明,是困擾大家的一個老問題。即使有路燈,由於年久失修,大都已經無法正常使用。在很多改造後的小區,都安裝了路燈,居民夜間出行照明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 河北峰峰礦區這些老舊小區實現華麗蛻變
    宋奶奶開心地說,自己居住多年的小區大變樣:多年黃土漫天的路進行了硬化,居民樓重新粉刷,還安裝了健身器材,以往亂扯亂掛的「蜘蛛網」也都埋到了地下,小區內還設計了文化牆,小區內秩序井然,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滏陽新村小區曾是峰峰礦區的第一個成型小區,居民們都以居住在滏陽小區而自豪。
  • 「建築界」創意加持老舊小區改造,「江門模式」獲得居民點讚
    因地制宜改造、以點帶面提升 ,是江門市在老舊小區改造探索中重要的破題之策,在今年來的老舊小區改造中,江門市通過創意加持,讓居民過上多彩生活。2018年以來,江門市持續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工程,隨著市兒童公園、城央綠廊、江海雲道等惠民工程相繼落戶江海區,身處其中的橫坑村也迎來「大變身」。「改造除了著力解決當地群眾關心的問題,還採用了活潑絢麗的外觀設計,使該村外觀與周邊的環境、旅遊氛圍相協調。」
  • 江蘇-無錫~市區92個老新村大變樣!
    我市繼續大力推進實施宜居住區改造這一民生工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提升進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讓政策紅利惠及市民百姓 大變樣市區92個老新村月底就將大變樣!約2.6萬戶老舊小區居民將受益!南北蘭園都存在房屋老舊滲水牆麵粉刷層脫落道路坑窪等安全隱患同時伴有雜草叢生缺少健身設施停車難、無物業管理等諸多老舊小區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