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黃鎣
"《浩蕩》是一部非常勵志的優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用網絡文學記錄時代。"
4 月 23 日晚,由中宣部指導、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組織評選出的 37 種 2019 年度 " 中國好書 " 在央視正式發布,河北網絡作家何常在的《浩蕩》榜上有名,當晚主持人向全國觀眾傾情推介這部佳作。
獲獎:開心感激也深感責任在肩
70 後的何常在現定居石家莊。在新人輩出的網文圈,何常在成名已久,是網絡文學百強大神之一。他的《問鼎》系列單本最高銷量突破 50 萬冊,他的《交手》系列,以及以馬雲、馬化騰等人事跡為參考的《謀局者》系列,都創造了數十萬套的暢銷佳績。因此何常在每開新文必然引發關注,《浩蕩》更是備受矚目。
《浩蕩》橫跨 21 年,以深圳改革開放為大背景,以華為、順豐等優秀企業為參考,以三個主要人物在深圳的成長軌跡和感情經歷為主線,展示了一代人的拼搏精神。2018 年該書在網上連載前,就成功入圍 2018 年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選題名單,去年《浩蕩》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協聯合推介的 " 慶祝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 " 暨 2019 年度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名單。如今入選 " 中國好書 ",評委的推薦理由是:" 勵志的個人傳奇故事與經濟騰飛的時代步伐緊密交織,再現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作品以網絡文學特有的敏銳度和現實感,準確地把握住了時代風雲激蕩的脈搏,向乘風破浪的弄潮兒致敬。"
" 創作《浩蕩》緣於五六年前的一次深圳之行,之後醞釀了三年。" 經常去深圳的何常在原本對這個城市的印象很淺,直到五六年前當地一個朋友邀他過去相聚:" 也就呆了三天,但聽朋友講到了他從 90 年代初期來到深圳之後的經歷,以及他親眼目睹了深圳從富到強的過程。他對深圳的感情和親歷的歷史讓我激動,他的心路歷程更是讓我震撼,由此,相識已久神交多年的深圳,終於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我得以一步邁入,從此和深圳結下了良緣。對一個城市產生感情是先對這個城市的人產生感情,此話不假。" 又去了深圳數十次,聽到更多人的講述後,何常在心中激蕩不已沉澱已久的故事慢慢成型,2018 年 8 月現實題材作品《浩蕩》在網上開始發布,去年連載完畢,同時第一部實體書正式出版。目前小說的影視改編也在運作中。
很多讀者喜歡何常在,源於他的書不僅故事好看,充盈著浩然正氣、家國情懷,再就是真實。像《浩蕩》就融入了朋友們的親身經歷," 包括何潮和曹啟倫鬥智鬥勇的橋段,曹啟倫排隊購買股票的部分,還有何潮在華強北擺攤等都來自朋友們的講述。不過,《浩蕩》創作中最難把握的部分是真實和虛構的平衡,以及時代大勢和個人命運的無縫結合。每個人都是時代的一部分,不可避免會被時代的趨勢帶動,或前進,或後退,或沉浮,或飛揚。"
對於此次獲獎,何常在開心之餘很感激,也深感責任在肩:" 每次獲獎都是沉甸甸的鼓勵,激勵我更加珍惜手中的筆,以便更好地書寫浩蕩的時代和時代的傳奇。"
收穫:十多年網絡寫作學會了和讀者捉迷藏
從報社記者到機關公務員、從詩人到美文作家再到網文作家 ……《浩蕩》成功的背後,是何常在深耕網文十多年的努力與付出。
早年何常在寫詩寫散文,其詩歌刊登於《星星詩刊》和《詩神》等,還曾是《讀者》首批籤約作家之一。2009 選擇進入網文圈,何常在的理由是:" 在雜誌上發表文章有篇幅限制,難以承載更宏大或更波瀾壯闊的故事,而網絡小說空間大,可延續性強。"
進入網文圈十多年,從日更三千到六千再到過萬,何常在殺出重圍屢獲大獎,也成為了網友心中的網文大神。他的最大收穫是:" 學會了和讀者的互動,學會了和讀者捉迷藏比挖坑,也結交了無數朋友。"
或許是骨子裡的不安分,或許是想要不斷挑戰自己,何常在一直在不同題材之間跳躍,總是樂於創新和改變。特別是在玄幻和仙俠等流行的 2010 年,何常在轉向現實題材。一方面是自覺這更適合自覺,再就是責任感。" 不管是從純文學到通俗文學的轉變,還是從通俗文學到網絡文學的跨越,我個人的經曆始終跟隨時代前進,所以我的大部分作品都側重於現實題材,確實也是一種創作自覺。隨著網絡文學 20 年來慢慢步入了成熟期,作為最受益於改革開放的網絡文學來說,多一些對現實的感觸和記錄,也是身為網絡作家的使命。也想證明,網絡作家其實也是一個有時代責任感有擔任的作家群體。"
如今的何常在身兼網絡作家和暢銷書作家雙重身份,他認為網絡寫作自有優勢," 網站是一本書宣傳的一部分,現在電子閱讀是主流,網絡的讀者更多,也更有利於互動和交流。寫作從來不是個人行為,需要有人欣賞有人鼓勵,才能走得更遠。寫作其實和與人交流沒有太大區別,要知道對方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在哪裡,才能做到說服對方。"
對於那些也想進入網文圈的青少年,何常在的建議是:" 首先要真心地熱愛寫作事業。寫作是一個需要毅力和堅持的枯燥的工作。其次還要有天賦,天賦是能不能寫出爆款的必要條件之一。最後要對自己定位準確,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板,揚長避短。"
幕後:每天要寫七八個小時
近年來,專職寫作的何常在有意放慢了個人寫作節奏,只為能出更多精品。他的日常就是讀書、寫作、散步,尤其是那些萬人空巷的節假日,是屬於他的最佳寫作時間。" 我寫作時間比較規律,早上 6 點半左右起床,看會新聞瀏覽下需要的知識,9 點開始寫作,一天寫七八個小時。"
網文圈競爭激烈,寫作也難免會卡文,遇到瓶頸期,何常在的堅持秘訣,一是告訴自己作為男人要承擔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除了前進別無選擇。他的排解方式還有種菜、旅遊和開車兜風:" 壓力大時,全國到處走走,畢竟朋友多讀者多,走一走看一看,既加深了友情,又開闊了視野,還增加了素材。" 他對自己的獎勵就是每年買一臺新電腦," 新電腦到手後,我就會對自己說,從現在開始,新電腦不寫夠 100 萬字就是對新電腦的不尊重。"
【人物名片】
何常在,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魯迅文學院第 25 屆高研班學員、河北省作協主席團成員。代表作有:網絡小說《男人都是孩子》《浩蕩》《朝堂》《命師》《人間仙路》等,暢銷書《浩蕩》系列、《交手》系列(銷量超過百萬冊)、《朝堂》系列、《運作》系列、《問鼎記》系列、《謀局者》系列、《正道》系列、《勝算》系列、《高手對決》、《武動蒼穹》系列、《契機》、《逆襲》等共計四十餘本。被譽為國內現實題材小說網絡作家中的旗杆人物。入選第二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浩蕩》入選中國作協 2018 年度重點扶持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唯一網絡小說。《浩蕩》入選 2018 年度網絡小說排行榜。《浩蕩》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推介的 25 部 " 慶祝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 " 主題網絡文學作品暨 2019 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浩蕩》入選 2019 年度中國好書榜。當當網第五屆影響力作家榜小說榜上榜作家。《朝堂》榮獲第十三屆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多部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來源:燕趙晚報ZAKER石家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