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武則天,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個厲害的角色。她的存在簡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後來的太平公主,韋後都想紛紛效仿但是最後都被收拾得乾乾淨淨。只有她這個千古第一的女皇帝,不僅延續了唐朝的繁榮發展,還給女權主義崛起做了一個很好的代言人。有人說,其實她最後能走上這個位置,離不開一個人的功勞,他就是唐高宗。沒有他的一紙詔書,這武氏想當皇帝都難。
大家都知道,這唐高宗一出生就體質不好,有一點傷風感冒就不得了。每每到了他該執政的時候,這身體都支撐不住處理朝政的壓力。這就使得像武則天這樣的人有了機會,到了顯慶五年(660年)的時候,高宗患上頭風之疾,整天頭暈目眩的,根本就不能處理國家大事。而身邊又沒有一個可以信得過的人,於是就憑藉著多年的共同生活的經驗和之前在一起料理事物的觀察,決定要武則天來幫忙管理。這個主意一出就遭到了宰相反對。因為當主流的儒家思想,是反對女人幹政的。怎麼能一下子就容忍武則天這樣一個後宮之輩來隨意登臺呢?於是唐高宗只好作罷。
雖然這一次武則天沒有登場,但是卻要她徹底看清了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她要是要掌握權力,就要除掉擋在她前面的每一個絆腳石。而這阻礙她執政黨們的不是某一個,而是整個宰相集團。於是他就從基層抓起,慢慢的組建了自己的內閣,招攬一批號稱「北門學士」的人,這些人表面上說是在一起編書,但其實是借著編書的幌子在討論國家大事,悄悄形成自己的勢力。等到唐高宗去世以後,他的兒子李哲監國。而武則天在這段時間裡幹了不少事情,一方面對李唐宗室的那部分好吃的好玩的款待著,另一方面又把朝廷的文武官員都安排成自己的人。直到當太子李哲繼位之後,發現已經根本沒法安排自己的人,就連自己的老婆韋皇后也是在他當太子時武則天給他娶的。這李哲一看大事不妙身邊的人全是眼線還得了。
於是就想安排自己的老丈人當宰相,要知道在唐朝想把一個刺史提為宰相可不容易。於是他去找首席宰相裴炎去商量,可是這個裴炎不但不徵求意見,還把事情告訴了武則天。這可是要武則天抓住了把柄,於是她要她手下的那些文官起草詔書,帶著羽林軍在朝堂上當場拿下了李哲,廢為廬陵王。要他的弟弟李旦當皇帝,朝政害死掌握在武則天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