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孩子餵飯吃?別以為這是疼愛孩子,對孩子沒一丁點好處!

2020-12-06 奶嘴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過年的時候,發現一些農村地區總是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場景:一個小孩跑出去玩,身後總是會跟著一個家長端著一碗飯去追著孩子,孩子跑跑鬧鬧,就是不肯好好吃飯,這時候我委婉地去提醒,孩子這麼大了,應該是要學會自己吃飯了。他們卻告訴我說,我們也不想追著孩子餵飯吃,我們只是怕孩子吃不飽、不長個,餵孩子吃飯都那麼瘦小了,假如自己不餵的話,害怕孩子真的會得病。

在現實的生活中,許多小孩處於能夠自己獨立吃飯的情況下,還需要家長去追著餵飯的現象在中國是十分普遍的,對於一部分家長來說給孩子餵飯是在疼愛孩子,其實這是在傷害了孩子。作為家長的我們,除了給孩子提供日常基本的生活需要,還要應該發展孩子自身獨立的能力。

老是長期的追著孩子餵飯?其實這對孩子沒一丁點好處!

1. 失去很多學習探索的機會

老是長期的追著孩子餵飯的父母,其實會導致孩子失去了許多學習和探索的機會,假如父母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吃飯,這時候的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自己去認識食物的形狀和一些特殊的口味,家長給予孩子自己吃飯的機會,他們就會知道麵條是長的,米飯是一粒粒的,有些東西不是勺子可以夾起來的,孩子可以通過自己吃飯的時候,掌握一些餐具的使用要領,能夠通過自己的節奏去感受到吃飯的樂趣。孩子通過自己吃飯,把食物抓進嘴裡,在這個時候,孩子的眼睛大腦四肢在協調著,互相配合,有利於孩子的個性發展。

2.影響孩子自信、獨立的個性建立

許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給孩子餵飯是為了孩子好,孩子不會自己使用餐具,害怕孩子吃不飽,所以要需要家長的餵飯。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自己吃飯是建立自信和獨立的過程,假如家長總是,會自己拿著餐具吃飯,或者擔心孩子的能力不足,導致自己營養不均衡的話,那麼孩子就會因為長期餵飯影響自己的自信和獨立。

家長不願意讓孩子獨立吃飯,非要讓自己去餵孩子的時候,在孩子看來這就是對孩子自身能力的一個質疑,孩子就會漸漸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信任,甚至會產生錯誤的認知,自己吃飯的事情並不是自己來做的,要讓爸爸媽媽來幫助才能吃得了飯,這樣就會產生孩子過分的依賴家長或者是產生懶惰的壞習慣。

即使孩子不會使用筷子,孩子笨拙地抓麵條或者米飯送進嘴巴裡的時候,慢慢的孩子會學會用筷子的這個過程其實是孩子自信和獨立的個性建立,我們要孩子吃飯,不是為了讓孩子吃飽肚子,而是要讓孩子獨立去,自己去吃飯。

3.追著小孩吃東西,小心孩子厭食

2002年,美國心理學者Robert Batsell等人經過研究發現,當小朋友在幼齡時期經常被強迫吃某些食物,比如每天強迫孩子喝蔬菜湯,孩子很快會對這些食物產生厭惡,如果大人的手段強硬或帶威脅毆打等強迫性,孩子還會對食物產生恐懼。長大後,這些長大成年的孩子會尤其討厭這類食物。

假如一些成年人,面對別人強迫自己吃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的話,其實成年人也會感到十分的厭惡,或者會憤怒。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假如大人過分要求孩子必須要吃掉孩子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的話,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產生壓力,孩子就會選擇反抗,容易甚至容易得厭食症。

作為家長要改掉孩子的壞毛病,培養孩子吃飯好習慣

1.針對孩子喜歡的食物,幫助孩子找到喜歡的口味

許多家長會覺得我們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害怕孩子營養不均衡。在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大人遇到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的時候,無論這個東西營養多麼均衡,相信許多大人也會選擇不吃,那麼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去強迫孩子去吃他們不喜歡吃的東西,難道小孩子就會接受了嗎?所以說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儘量不要強迫孩子去吃。

美國賓夕法尼亞心理學家Birch等人做過一項研究,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的時候,會在挑食的孩子面前放上一堆食材,去抓一些食物去吃,嘗試去舔,漸漸的孩子就會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吃,這時候的家長也能清楚地了解到孩子喜歡什麼樣的口味,然後家長就會針對孩子喜歡的口味,給孩子做出一些美味的飯菜,這時候這些挑食的孩子不喜歡吃飯的概率就慢慢下降了。

這時候有家長產生疑問,如果孩子不喜歡的話不給孩子吃,孩子就會挑食嚴重了,導致孩子營養不均衡,孩子不長身體怎麼辦?家長其實不用擔心,我們可以將營養豐富的食物做得讓孩子喜歡吃的樣子,去誘導孩子去吃去嘗試,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點嘗試和觀察孩子,不要一直強迫著孩子一定要吃或者是給孩子強調不吃會有什麼什麼嚴重的後果,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這樣孩子就能漸漸地喜歡上自己一個人吃飯了。

2.不要過多限制孩子,學會放手才是真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媽媽會發現,當自己給孩子餵飯的時候,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想動手動腳,想要搶飯碗或者勺子,這時候作為家長不要過於限制孩子的行為,孩子喜歡這樣動手動腳,證明孩子處於對飯菜的興趣期,這時候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能力,訓練孩子自己用餐。許多家長擔憂孩子能不能吃得進去,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但是在這個時期是關鍵時期,千萬不要阻止孩子,學會放手才是真的愛。

孩子在小的時候有著一定的自主選擇去選擇食物和有能力自己去吃飯,這是一個孩子的在早期成長的過程中的形成個性的標誌,這種訓練方式對孩子的鍛鍊能力有著一定的幫助,可以幫助孩子鍛鍊自身的協調能力和獨立能力。12~18個月之間,被視之為自主吃飯的"黃金誘導期"。 在這段黃金時期裡面孩子喜歡擺弄飯碗或者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但是孩子的手腳和眼睛大腦的協調能力是迅速發展的,他們渴望著自己能夠吃飯,可以自己動手去進食,如果在這個時候家長去控制住孩子給孩子餵飯的話,那麼孩子就會對自主進食的渴望越來越小。

許多家長擔憂孩子在自己吃飯的時候能不能吃得飽,這種擔憂是十分正常的,和家長去選擇餵飯也是十分理解的,但是在寶寶開始有能力的去學會自主進食的時候,作為家長不要過度的去給孩子餵飯,要適當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自主進食,當孩子實在是不能夠自己吃飯的時候,作為家長可以適當地幫助孩子,作為家長應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相信孩子有能力的去面對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餵一頓飯花了兩頓飯的時間,你為什麼還在追著孩子餵飯?
    他先從飯桌前,挪到了沙發上,手裡拿了一個手指積木,媽媽剛剛餵了兩口,寶寶又從沙發換到了地板上,開始玩起了回力車。這回力車一玩起來,可不要緊,孩子跟著車兩頭跑,媽媽就追著孩子兩頭喂。玩了五分鐘以後,孩子又開始回到飯桌,想要吃桌子上的菜,媽媽滿心歡喜,以為寶寶要坐在飯桌旁吃飯了,可是,孩子吃了一口又走開了。孩子不斷移動,媽媽不斷追逐,一頓飯餵了一個多小時,中間幾次用微波爐加熱。
  • 「我吃不下了」,孩子被奶奶強行餵飯,吃飽睡了一覺再沒醒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照顧孩子時,最令家長頭疼的兩件事情無非就是哄睡和餵飯了,想必各位家長對此都會產生一定的共鳴,今天就來談一談關於孩子餵飯的事情。作為家長,我們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或是吃不好,孩子若是不吃飯,要如何長身體呢?所以,每當孩子不願意吃飯的時候,家長總是會忍不住大發雷霆,無論如何都要強行給孩子餵一點飯,為的就是不讓孩子餓肚子,傷了脾胃。
  • 孩子不吃飯,家長就追著餵?快點停止吧,這種吃飯方式對娃沒好處
    而孩子到了可以獨立進食的階段,又出現了不愛吃飯的情況,於是許多家長就選擇餵飯。可是經常餵飯真的好嗎?不妨先來看看給寶寶餵飯都有哪些負面影響。一、注意力被分散,吃飯積極性下降很多情況下,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通常會用手機播放孩子愛看的動畫片或者講孩子愛聽的故事等來吸引他的注意力。
  • 媽媽餵飯做好這5點,再也不做追飯媽
    寶寶吃輔食是從6個月開始的,那時候寶寶還不會走路,餵飯還算比較輕鬆的。到了寶寶周歲以後,孩子能走了,有的還能小跑了,這時候餵寶寶吃飯比健身還累。寶寶一歲以後也不想讓媽媽餵飯了,都喜歡自己吃飯。吃一會玩一會,很多家長就開始追著、逼著孩子吃飯。
  • 這種餵飯方式不可取,致5歲孩子「脾衰竭」,家長別再做錯了
    有了孩子後,才知道做父母有多辛苦,當孩子還是一個小寶寶時,只要能哄住他就可以了,吃飯不用愁,因為寶寶喝奶,而孩子長大後就不同了,我們當家長的要換著方法做吃的,生怕孩子營養更不上,所以出現了追著餵飯、逼著吃飯、吼著打著吃飯的情景,這樣家長累,孩子也難受。
  • 孩子不吃飯,家長就追著餵?快點停止吧,這種吃飯方式對娃沒好處
    而孩子到了可以獨立進食的階段,又出現了不愛吃飯的情況,於是許多家長就選擇餵飯。可是經常餵飯真的好嗎?不妨先來看看給寶寶餵飯都有哪些負面影響。一、注意力被分散,吃飯積極性下降很多情況下,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通常會用手機播放孩子愛看的動畫片或者講孩子愛聽的故事等來吸引他的注意力。
  • 家長別再這樣餵孩子吃飯了,不但辛苦,對孩子健康還有影響
    當孩子想要自己進食時,家長看孩子把飯吃得到處都是,抓得滿手甚至滿身子都是飯粒時,家長為覺得讓孩子吃飯太麻煩了,孩子吃飯後,自己還要做好清潔工作,這無疑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會選擇餵孩子吃飯,這也會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從而不願意好好吃飯。
  • 爺爺奶奶總是給孩子餵飯?給孩子餵飯的壞處家長一定要知道!
    生活中經常見到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給孩子餵飯。那麼,為什麼家長都喜歡給一個能自己吃飯的孩子餵飯呢?理由無非是覺得孩子還小,等她自己慢慢吃完,飯菜都涼了,吃冷的對身體不好;要麼就是嫌孩子自己吃飯會弄得一團糟;再者就是覺得孩子自己吃的不多,怕營養會跟不上,所以多餵點好。而在國外,家長也會關心孩子的飲食,但跟中國的家長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 家長常用的這5種餵飯方式,對寶寶身體發育沒好處,現在改來得及
    做家長的想必在孩子吃飯這件事上都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希望孩子多吃一點。而一些老人帶娃的家庭裡,就會因為給孩子餵飯的事情產生分歧。大多數老人因為太過溺愛孩子,總是由著孩子的性子,比如一邊看電視一邊餵飯,或者孩子這玩一會,那玩一會,而老人在後面追著餵孩子飯。
  • 「湯泡飯」「吃甜食」……這幾種餵飯方式對寶寶危害很大,別不信
    可對於年齡小的孩子而言,可能餵食會較為輕鬆,可當孩子們超過兩歲的年齡,就會集體出現厭食,偏食,不肯吃飯的情況,家長就會無比惆悵,開始想盡辦法想讓孩子多吃一些,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給孩子吃「湯泡飯」,「吃甜食」,家長們都認為這幾種方式能讓孩子多吃一口,多長一點,缺忽略了,這種餵飯方式對寶寶有危害,媽媽們別不信!
  • 家長的中國式「餵飯」,對孩子沒有好處,不懂餵養,純屬害娃害己
    中國式「餵飯」,對孩子沒有好處在育兒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家長在一日三餐中的餵飯現象了,寶寶還小,餵飯正常,當寶寶長大了,家長還跟在小朋友的屁股後面,滿屋子追著跑去餵飯,就太折騰家長了。危害二:太過於依賴父母餵食中國家庭的孩子,不能說是「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但絕對是一口飯一口飯餵大的。家長餵飯容易造成小朋友的過度餵養,長期以往,還會造成小朋友積食。
  • 孩子吃飯必須有人餵,不「餵飯」就不吃?這樣吃飯對胃傷害大
    但有些家長也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必須要家長餵飯,否則孩子就不吃飯,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有些孩子吃飯必須有人喂,不餵飯就不吃?家長錯誤引導有很多一部分的家長喜歡給孩子餵飯,特別是老人,在吃飯的時候總是想要給孩子餵飯,即使孩子能自己吃,老人也願意去主動餵飯。
  • 這種餵飯方式,可能正在傷害孩子的脾胃,中招的父母請及時打住
    「中國式餵飯」通常都是孩子前面跑,你在後面追的情景,那畫面可以用「雞飛狗跳」四個字來形容。這幾乎是大多數家庭的常態。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自己吃飯?1、家長餵飯成習慣孩子吃飯慢,勺子拿不穩,看著都讓人著急,所以很多父母就會直接上手餵孩子吃飯,久而久之,寶貝養成被餵飯的習慣,不僅沒有培養其自己吃飯的意識,還會導致他養成不餵飯就不吃的壞毛病。
  • 但凡學會這點心理知識,孩子也不至於要追著餵飯
    「不吃飯=快樂」型例子之邊吃邊看電視:這是很多家庭常見的現象,例如這個家庭,為了讓孫子吃飯,爺爺手捧手機播動畫片,奶奶鞠著身子餵飯。這給孩子帶來的關於吃飯的真實體驗就是不吃飯是可以讓其他人妥協的手段。「不吃飯=不痛苦」型例子之一吃飯就哭:例如這個家庭,只要一到飯點孩子就各種哭鬧,任你出動衣架甚至是針扎,愣是油鹽不進。這裡的情況複雜一些,被揍一頓是不吃的後果而不是原因,需要細緻的觀察才能發現問題所在。
  • 每次吃飯,爺爺奶奶都追著孩子餵飯怎麼辦?
    我記得有天晚上和老公視頻,老公對我說等以後兒子自己會吃飯,千萬不要追著餵飯,他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拉倒。聽完老公的話我還愣了一下,我就問咋突然說這個了?平時老公不會和我討論育兒問題,原來是老公的公司同事,每次吃飯都追著孩子餵飯,導致老公都看不下去了。
  • 關於輔食的謠言,寶媽們不要輕信,別早早餵孩子「大人飯」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輔食餵養階段存在某些程度上的誤區,比如有些家長可能會在輔食餵養階段就早早的給孩子餵「大人飯」,有些家長還可能會輕信某些輔食餵養的謠言。無論是上述哪種餵養誤區,都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 孩子3歲了還要追著餵飯?當心「養出」3個傷害,後悔也來不及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不愛吃飯,愁的總是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有時候不得不追著孩子餵飯。雖說孩子把飯吃進去了,但這3個隱形的傷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可要重視了!
  • 寶寶多大可以吃大人飯?過早吃不利於孩子健康,父母別再亂餵了
    甜甜剛剛十個月,平時都是由奶奶照顧她,由於奶奶對甜甜非常疼愛,所以媽媽也非常放心。直到有一次她看到婆婆把中午剩的飯菜放在鍋裡一起熱了之後給甜甜吃,才開始擔心起寶寶的照顧問題。只是工作繁忙的她實在沒有辦法自己帶孩子,所以只有把自己的顧慮告訴婆婆,希望婆婆能夠理解。甜甜媽媽因為孩子還小,連一歲都沒到,就過早的吃大人飯,顯然是不太合適。
  • 5歲孩子老是讓媽媽餵飯,如果是你,你會餵嗎?家長怎麼做才好?
    朋友家的寶寶快5歲了,最近吃飯老是讓喂,朋友一貫主張讓她自己吃,反正就是不餵她,婆婆心疼孫女,老是說兒媳婦:「舉手之勞的事情,不要每次都把飯冷涼了再給孩子吃!」朋友有點糾結了:這種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呢?
  • 這些食物別給孩子吃,看似很健康,其實危害很大
    2、孩子吃蝦哮喘發作 一位溫州3歲的孩子,家人本意想著餵蝦子和螃蟹都是好東西,就餵給孩子吃。 結果到了晚上,寶寶全身都起了紅色的大塊斑狀,最後家人去醫院檢查,被醫生判斷為蕁麻疹和哮喘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