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裡的極品中國文物,美到心痛!

2021-02-19 古玩鑫


點擊上方古玩鑫,關注古玩收藏辨偽知識平臺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說到大英博物館,館藏之豐富是讓人不得不膜拜的,但是它的館藏珍品來源卻在一定程度上會讓我們的內心非常矛盾。例如,大英博物館內的木乃伊藏品是除去埃及之外世界排名第一的,那麼來源自然不言而喻。而說到館藏的中國國寶,就更讓人不由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歷史。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館

大英博物館對中國文物的介紹第一句話是這樣寫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館

這是一個世界頂級藝術品聚集地,匯集了世界文明古國埃及、希臘、羅馬和東方藝術的文物寶庫,在大英博物館,你看到的是全人類文明的精華。望著陳列的稀世珍寶,恍惚間仿佛來到了中國的故宮。徜徉其中,猶如穿越中國上下五千年時空隧道。

▲著名的易縣遼代三彩羅漢

三彩羅漢背後的敦煌壁畫,其割痕雖猶可見,卻難掩其久遠的鮮麗及三位「濃麗豐肥」菩薩的雍容華貴。

《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是尚能見到的中國最早專業畫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一直是歷代宮廷收藏的珍品。現在世界上只剩兩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筆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館中的這件摹本。

它本為清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盜出並攜往國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成為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稱之為「鎮館之寶」毫不為過。

▲東晉 顧愷之(傳)《女史箴圖》(唐摹本)

英國國家博物館的33號展廳是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與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該博物館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在英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2萬3千件中國歷代稀世珍寶中,有兩件是中國的頂級國寶。一件是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另一件是敦煌壁畫,其割痕雖猶可見,卻難掩其久遠的鮮麗及三位「濃麗豐肥」菩薩的雍容華貴。

1856年到1932年間,多個所謂的「西方探險家」以科學考察為名深入中國西北地區達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獻文物。其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在敦煌藏經洞劫掠的文物最多。

敦煌壁畫

青銅器

玉器

宋瓷

元瓷

明瓷

這些精美的藝術作品,讓我們懷想起那些遙遠的記憶,一個民族文明的記憶,先祖的記憶。很多中國參觀者看著那些祖先的傑作會情不自禁地感慨:何時歸故裡?

一位參觀過大英博物館的中國人曾寫道,參觀這裡「使人想起圓明園那場浩劫的大火、莫高窟前英國『冒險家』劫掠的車轍和兩百年來中華瑰寶流失海外的沉浮跌宕」。

其實,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古埃及、希臘和羅馬等輝煌文明的遺物,何嘗又不是有著類似的命運。魯迅曾說,不能自保者也保不住祖先的遺物,單單怪罪「 王道士」對反思保護文化遺產是遠遠不夠的。或許我們更該做的是通過這些中華文明的偉大瑰寶,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為東方文明的復興盡一份綿薄之力,讓民族的瑰寶能夠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傳承。

尋一位愛古玩的人做朋友吧!

或許就在你的身邊。

長按識別二維碼

與古玩鑫在線交流古董

微信:guwan814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瓷器,每一件都美到心痛!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也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總量高達2.3萬件。大英博物館所藏中國文物囊括了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樂大典》等超級國寶,可謂門類齊全,時間則跨越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
  • 大英博物館200多年,藏品800萬件,2萬來自中國,美到讓人心痛
    不由得又心聲感嘆,這樣的博物館為何我們沒有?除了羨慕大英博物館藏品之豐富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2萬多件來自中國的珍貴藝術品文物。首先來聊一下大英博物館的歷史,雖然前面有「大英」兩個字但是大英博物館並不是英國政府設立的,而是和一位叫做漢斯.斯隆的英國醫生有著莫大的關係。這位漢斯醫生不但醫術高明並且還是一位十分狂熱的藝術品收藏家。
  • 令國人愛恨交織的大英博物館,裡面的中國文物美到令人心痛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該館成立於1753年,擁有藏品800多萬件。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開始正式對公眾開放,位列世界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館之一,擁有800多萬件藏品,鎮館之寶是羅塞塔石碑和帕特農神廟石雕。大英博物館的藏品部分來自英帝國鼎盛時期全世界的掠奪,部分來自私人捐贈,這裡收藏著上下幾千年全人類文明的精華。
  • 大英博物館裡的那些中國頂級文物
    印象中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相信很多人有著相似的觀念 ,但當你走進大英博物館第33號展廳中國文物廳,你會發現我們的先人是在七千年前就開始創造文明,製造藝術品,目前在中國文物廳以年代劃分展品,從公元前5000年至新中國成立,它所展出的中國文物,跨越了整個中華民族歷史長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
  • 藏在別人家的國寶,大英博物館藏中國文物,美到讓人心痛!
    因為疫情,大英博物館於2020年3月18日起暫停對公眾開放。 我們熟知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
  • 我在大英博物館修文物
    對,就是那個擁有265年歷史,藏有800多萬件文物珍品,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那在這樣一個博物館裡修文物又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大學期間還一直堅持利用課餘時間到博物館做志願者,曾經在南京市博物館負責講解館藏文物, 在上海博物館固化臨摹部門實習,南藝美術館做志願者等等。
  • 賞析: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我在大英博物館修文物」
    我最早也是通過海外媒體的介紹文章,才結識了這位在全球博物館行業聲名遐邇、被譽為「海外中國古畫修復大師第一人」的傳奇人物。中國遊客越來越多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著名博物館。目前館藏珍品1300多萬件,其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一)
    大英博物館就是英國國家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築,十分壯觀。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目前,英國國家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以上。由於空間的限制,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 大英博物館內的中國文物(圖)
    見習記者 李超然   大英博物館,這座人類文明的寶庫,自成立之初就是世界博物館界的翹楚。現在,在大英博物館中,收藏了800萬件來自不同地區,代表不同文化的珍貴文物。進入大英博物館,就像進入了一條人類歷史的長河,你可以通過館藏的文物追根溯源,一點一滴地了解文明的演變和時代的變遷。
  • 國博發布新書,帶讀者「參觀」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今日在國家博物館首發。該書是目前刊布大英博物館中國古代文物藏品最多的一本書。資料圖 白繼開 攝《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劃出版的一套大型圖說叢書。
  • 收藏在國外博物館瓷器和青花瓷,大英博物館瓷器的「前世記憶」
    中國瓷器精美,在世界上久負盛名,技藝之高常常是讓世人瞠目結舌的。現藏於葡萄牙裡斯本博物館的中國產「青花執壺」,注意看上面是帶有紋章的,這紋章是葡萄牙曼紐埃爾一世的,可見,當時中國瓷器對歐洲的影響力有多大。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但是更多的文物流失則是滿清無能所致,在清朝中後期,西方國家日趨強大,而清朝的統治者則故步自封,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無法自拔,導致國力衰敗,讓西方列強一次又一次地侵略,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在侵略的過程中帶走了大量的中國文物,這些可都是無價之寶。
  •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說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種體現,古董文物算是文化體現的一份子了。很多人喜歡古董文物,而聊到它,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專業人士,大家都稱他為馬爺(馬未都)。馬未都收藏的文物到底有多少,據外人透露他自己也數不清楚,光幾個庫房裡的東西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而且還有一些都放到了他的觀復博物館裡。說起他與古董的故事,馬未都不止一次提到過自己與國外一些文物之間發生的故事。
  • 大英博物館國博開展含中國文物 海外流失文物如何被「洗白」
    大英博物館 收藏兩萬三千件中國文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6年披露,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還不算各國私人藏有的10倍於這個數字的中國文物),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
  •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來中國!「你可知大英,不是我真姓?」
    朵朵:今天,中國國家博物館公布了《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特展的文物名單
  • 大英博物館兩萬多中國文物中,如何挑選出260件文物
    「閉關」一段時間後,4月1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恢復開館,並舉辦了三場活動——《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首發式、「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
  • 多圖實拍:打卡大英博物館,裡頭的中國珍寶,美
    有統計稱如果大英博物館每年把展出的藏品更換一遍需要一百多年才能全部展完古希臘式主樓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四大博物館之一明亮的大中庭據統計,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所有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探秘大英博物館珍貴文物展的「國寶」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開展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來源:中新網)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3月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從3月2日到5月31日向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