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發現金飾變現難保值 原來是一筆賠本買賣
自4月中旬以來,國際黃金價格下跌,不少市民趁低價買入黃金首飾,想著既可以佩戴,又有保值升值的空間,即便急需錢用,也能變現。的確,黃金作為「世界通用貨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事實上黃金飾品變現,實現保值增值的功能卻沒有那麼容易,甚至是以舊換新都要貼錢才能換。
記者找到一個23克的千足金手鐲,購買時連工費一起每克410元,總價為9430元。5月7日,記者帶著這個手鐲,走訪了省城各大銀行、商場、典當行、街頭回收店發現,無論是以舊換新,還是變現,對消費者來說,不僅談不上保值增值,反而是一個賠本買賣。
A 以舊換新劃不划算比比看
六福珠寶:多了6.9克卻要多付3648.2元
7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省城親賢街某大型商場一層的首飾區,六福珠寶的工作人員稱:「我們只能以舊換新,不能兌現。」據其介紹:只要是該品牌的黃金首飾,不計損耗,但其他品牌的黃金要扣3%的損耗,另外還會收取30元/克的舊金處理費,換的新首飾克重至少是舊首飾的1.3倍才可以。
隨後,工作人員按以舊換新給記者算了算,按照該品牌當日金價392元/克、舊金價362元/克計算,除去損耗23×3%=0.69克,至少換23×1.3=29.9克的新首飾,那麼要再付29.9×392-22.31×362=3644.6元,新首飾的工費按克另算。據此計算,新首飾比舊首飾僅僅多了6.9克,卻要多付3648.2元,不計工費的話,新增加的黃金價格為528.2元/克。
CC卡美:置換等重首飾多付1364.6元
在位於省城開化寺某大型商場的CC卡美珠寶專櫃內,工作人員介紹稱,目前只能以舊換新,該品牌的黃金首飾扣除4%的損耗,如果是其他品牌,則會統一扣除9%的損耗,再根據品類不同,扣除5%—8%的品類損耗(其中黃金手鐲扣8%),之後再衝抵新金的克數,但是對新金的重量既沒有要求,也沒有工費。
據此計算,23克的千足金手鐲會扣除17%的損耗,減少了3.91克,按照該品牌當日的金價349元/克,即使再買同樣23克的新首飾,也得多付1364.6元。
中國黃金:除去工費還要多付1321.4元
在省城開化寺街的中國黃金門店,工作人員表示黃金回購按稱重計算,當天的回購價為280元/克。以舊換新至少要和原飾品的克數一樣重,此外還要扣12%—15%的損耗,以該品牌當天黃金飾品價格383元/克計算,再補差價,工費另計,每克8元—12元不等。記者算了一下,損耗按23×15%=3.45克計算,如果買23克重的黃金首飾,除去工費還要多付1321.4元。
五一金店:扣除2.3克損耗損失1336.3元
記者在省城五一廣場的五一金店看到,醒目的金價牌上寫著黃金以舊換新的價格和當天的黃金回收價。工作人員介紹稱,以舊換新並不要求克重,該店出售的黃金飾品扣4%的折舊費,外店的黃金飾品要扣10%的損耗,工費8元/克,當日金價391元/克。據此計算,23克的黃金手鐲折舊後減少2.3克,即使購買20.7克的黃金首飾,按照當日金價不計工費計算,也要損失1336.3元。
B 黃金飾品回購渠道窄損失大
金店:回購損失不小
5月7日上午,在位於省城親賢街某大型商場一層的周大福專櫃,櫃員告訴記者,黃金回購不計損耗,除購買時的工藝費不計外,回購價還要低很多。「按今天黃金回購價280元/克左右計算,23克的千足金手鐲,回購價在6400元左右。」工作人員說。據此計算,購買時的價錢410元/克,減去280元/克的回購價,戴了兩年,相當於損失了2990元。
記者來到位於省城新建路的宏藝珠寶,工作人員介紹,如果有宏藝的發票,黃金回購價為282元/克,如果沒有發票,黃金回購價為272元/克。「成色達標才能按此價格回購,所以還要看到實物黃金才能定價。」工作人員說,如果按實際稱重的克數計算,當天無發票的黃金回收價為272元/克,23克的手鐲可以折現金6256元,與購買時的9430元相比,少了3174元。
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一些街邊經營首飾的小店,也有黃金回購的業務,近期的回購價多在200元/克左右,按實際稱重的克數來計算,不計損耗。
典當行:死當損失3680元
記者來到位於省城長風橋東的金通典當行。「黃金只能做活當,也就是說只能抵押,我們並不回購。」據工作人員介紹,按照黃金的實際稱重抵現,並不計損耗。按當天的抵押金價270元/克計算,23克黃金能支取6210元的現金,按4分利計算,利息為248元/月。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省城親賢北街佳地花園西側的聯銀典當行。「我們會按當天國際黃金交易所的價格進行典當,以今天的金價250元/克計算,你最多可以支取現金5750元。按3分利計算,一個月的利息是173元。」據工作人員介紹,也可以做死當,按照實際稱重的克數給付現金即5750元,與購買時的價錢相比,縮水了3680元。
銀行:大部分不回收金飾品
在省城交通銀行文源巷支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銀行不做金飾兌現,只能兌現由交通銀行發行的投資型金條,回收價格按當日實時黃金價格減去3元/克的手續費執行,當日的實時黃金價為297.15元/克。
記者走訪發現,省城大部分銀行都只回購自家發行的投資金條,均不能跨行兌換,而且各家銀行的回購價格也不相同。浦發銀行對其自有品牌金條回購是在當日實時黃金回購價基礎上,每克減2元;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對自有品牌的黃金回購,是在當日實時黃金回購價基礎上,每克減4元。
記者了解到,中國工商銀行大營盤支行從去年開通回購黃金飾品業務,將黃金的回購範圍從原有的自有品牌投資金條擴展到所有足金(即黃金成色99%)及以上黃金。據該行工作人員介紹,不管是從其他銀行購買的實物黃金還是從金店購買的首飾,只要成色符合標準都會回購。「顧客如果要變現,需要將黃金放入熔爐的坩堝中熔化,再將重新凝固成的黃金放進光譜儀裡測定好成色後進行稱量回購。」工作人員說,「但這樣做也是有風險的,如果熔化後的黃金不達標,那就沒有辦法恢復原樣了。」
C 金飾非投資品不利於保值增值
記者走訪一圈下來發現,黃金手鐲未能以合適的價格以舊換新或者直接變現,而且損失少則千餘元,多則三四千元,並未實現黃金的保值增值功能。 就此問題,記者電話採訪了中國黃金投資分析師餘耀先生,他表示:黃金飾品不屬於投資品種的範疇,雖然原材料是黃金,但它實屬於商品,因此必然會遵循價值規律,從而附加社會勞動價值,即首飾的工藝費。」
餘耀稱,一般來說,購買黃金首飾,常常因工藝費較高而不利於保值增值,千足金價格的漲幅短期內很難高過黃金首飾的工藝費。因此想要實現黃金的保值,最好的選擇是投資金條。
據浦發銀行理財顧問李敏介紹,如果純粹投資的話,可以直接購買各銀行自有品牌的投資金條,通常售價和回收價格均與當天金價相差不大,更利於保值,而工藝費相對高一些的收藏金條或藝術金條則因售價偏高而不利於保值。如需留作收藏或饋贈親朋使用,則可以選擇題材性產品,如祈福、生肖、婚慶等產品,甚至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如金碗、金筷、金杯、金梳、金壺以及金瓶等。一般而言,除了發票和鑑定證書外,黃金收藏品還配有收藏證書,並有產品編號。所有產品在出廠之前已經通過質監部門嚴格檢測,其鑑定證書均由國家級鑑定機構出具,與產品一一對應。
不過,對於已經購買金飾的消費者,也不必灰心。山西省珠寶首飾質檢站站長史偉稱,如果不考慮變現的話,黃金銷售商推出的以舊換新服務能夠最大限度幫購買者省錢,這也算變相地幫消費者購買的金飾做了保值功課。所以在購買黃金首飾後完好地保留髮票,對於日後的以舊換新會有意義。(記者 賀淑寧 李春澤)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