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冰山脫離南極大陸冰架 全球變暖人類如何生存?

2020-12-20 探索宇宙說

近年來地球的溫度在逐年升高,科學家分析稱,現在地球的溫度每年平均要升高一度,其實朋友們從今年的高溫就可以感受到,廣大網友集體發聲:今年夏天怎麼這麼熱啊。就拿北方來舉例,山西往年的夏天溫度最高也不過35度,部分地區最高38度,而今年的夏天呢,最近幾天,山西部分地區的溫度最高達到41度,平均也在35度左右,北方溫度都這麼高,可想而知南方那就更是一個火爐了。

地球溫度不斷升高的原因主要還是人類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造成的,雖然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強環境保護,但破壞永遠比保護快,一片森林的形成需要幾十年,上百年,但破壞只需要幾天。

這不剛剛又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了:史上最大冰山脫離南極大陸冰架。這座冰山原先屬於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英國斯旺森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研究人員說,它於7月10日至12日之間從拉森C冰架斷裂。

這座冰山可能將被命名為A68。它的面積為5800平方公裡,接近上海市土地面積,冰層厚度大約350米,總重量約為1萬億噸。這座冰山分離後,拉森C冰架的面積減少了12%。斯旺森大學教授阿德裡安·勒克曼說,這是記錄中最大的冰山之一。

最大冰山記錄由B15冰山保持。它於2000年從南極羅斯冰架脫離,面積比本次脫離的冰山大一倍。

南極我們知道,是一個極冷之地,冰雪覆蓋,南極的冰山一旦全部融化,能讓地球海平面上升70米,到時整個地球恐怕只有極少數的高原地區能夠保留下來,其它地方將全部被淹沒。最近十多年來,科學家觀察到南級的冰塊正在融化,最直觀的反應就是各大冰塊從南級板塊脫離,向海裡移動,冰塊有大有小,而最近這次的冰塊脫離,這塊冰塊的面積就相當於上海市的面積,可想而知是多麼的龐大。

南級冰塊的不斷脫離融化,科學家也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而隨著冰塊的不斷融化,海平面在不斷上升,目前的海平面每年都在升高,海平面的上升就會導致沿海地區洪水不斷,海浪不斷。目前已經有國家準備建設海上移動城市,未來的人類估計大部分都要在海上生存,建造巨大的海上城市這是必然的選擇。

地球陸地面積只佔到29%,未來可能只用1%的陸地面積了,讓我們現在就好好保護環境,雖然改變大趨勢很難,但通過保護環境可以讓地球的溫度上升速度減緩下來。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相關焦點

  • 大冰山正從南極冰架上脫離 面積接近上海
    央廣網北京7月18日消息(記者張奧 實習記者于洋)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一塊巨大的冰山正在從南極拉森C冰架上脫離,從衛星拍攝的圖片來看,裂縫正在加大。這座冰山面積5800平方公裡,比上海市的面積略小。這是目前為止,人類觀測到的南極冰川中脫離最大的一座冰山,目前它已經被命名為A68,它的脫離甚至會改變南極版圖。
  • 萬億噸級巨型冰川從南極大陸冰架斷裂脫落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南極研究所和英國斯旺西大學的科學家們證實,美國和歐洲的衛星都觀測到,一塊重量超過1萬億噸,面積約為6000平方公裡的巨型冰川已經從拉森C冰架脫離,預計將形成有記錄以來最大冰川之一。2017年7月12日,歐洲航天局發布衛星圖象顯示冰山一角,約6000平方公裡。
  • 冰山脫離冰架改變南極版圖
    冰架崩解入海部分形成冰山據了解,南極冰蓋由內陸冰蓋和冰蓋邊緣冰架組成。在海上漂浮的冰架是冰蓋與海洋之間的樞紐,來自南極內陸的冰體通過南極冰蓋的接地線流入海洋形成冰架,漂浮的冰架又為冰蓋提供起支撐。然而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由於冰架應力和受力不均、表面和底部融化程度不同等因素影響,冰架前端會產生裂隙。裂隙不斷生長,最終導致了冰架崩解事件的發生。
  • 一塊重量超過1萬億噸的冰山從南極掉下來 世界地圖可能要重新繪製
    它們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庫,約佔地球上淡水總量的69%。現代冰川在七大洲都有分布,其中總量的近90%都屬於南極冰蓋(大陸冰川)。冰川的質量變化被認為是氣候變化最敏感的指標之一,也是海平面變化的主要來源。由於溫室效應在高緯度地區和高海拔地區格外明顯,地球上的冰川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至於冰架(Ice Shelf),是陸地上的冰川流入海中,並浮在海上的大片水冰。南極洲海岸74%都連接著冰架。
  • 冰山撞島嶼,並不是一場美麗邂逅
    然而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由於冰架應力和受力不均、表面和底部融化程度不同等因素影響,冰架前端會產生裂隙。裂隙不斷生長,最終導致了冰架崩解事件的發生。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生張卓宇告訴記者,在過去20多年間,佔南極外圍海岸線長度74%的冰架不斷崩解退縮,其中包括南極半島的拉森冰架、埃默裡冰架、羅斯冰架、費爾奇納-羅尼冰架等。崩解後的冰架落入海洋的部分就形成了冰山。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冰架崩解日益頻繁,因冰架崩解進入南大洋中的冰山數量顯著上升。
  • 南極大陸冰川: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冰川群,約佔全球淡水總量的72%
    世界上規模最大冰川群大陸冰川通常分布面積巨大,厚度巨大,並呈表面平緩,中間略厚的盾形形態,因此又被稱為冰蓋,南極大陸就是一個巨大的冰蓋,也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冰川群。南極冰蓋南極大陸的冰川總量約佔了地球上所有冰川總量的90%以上,如果覆蓋南極大陸的這些冰完全融化,將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50至60米,全球大部分沿海平原地區都將海水淹沒。
  • 崩出個比上海還大的冰山,南極海岸線將重新劃定
    最近,NASA的科學家捕捉到了一個巨大冰山的近距離影像。這個冰山是今年7月份從著名的拉森-C冰架上分離出來的,也是有史以來崩離的最大冰山之一。
  • 地球最大冰山正「逃離」南極!最北端已經消失,將帶來一系列驚人變化
    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南極大陸似乎變得脆弱不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冰架分崩離析。科學家們今年初曾警告稱,地球上最大的冰山——A68即將脫離南極大陸的束縛,順著洋流漂入大海,最終徹底融化! 這一「警告」,如今已經在NASA衛星拍攝的圖像中已經開始在現實中上演!
  • 南極冰架裂開了一個大口子!15萬隻企鵝因南極巨變死亡
    在最近幾年,南極冰蓋正面臨全球變暖的威脅,南極冰架正在加速碎裂和崩塌。這一切,將使得南極風貌發生徹徹底底的改變,也將全面影響南極的生態。而最近,南極洲一條長達180公裡巨大裂縫或宣告南極冰架的全面消退的開始。這是發生在南極半島拉森C冰架的大裂縫。
  • 南極脫落的冰山,即將與小島發生碰撞,會造成什麼影響?
    南極脫落的冰山,即將與小島發生碰撞,會造成什麼影響?全球變暖的話題總是在被提出之後,維持幾天的熱度就消失不見了,至於全球變暖會帶來哪些嚴重的影響,早就全部拋之腦後,科學家們卻絲毫不敢怠慢,在三年前的7月份,科學家通過遙感衛星觀測到在南極大陸有一座冰山A68,慢慢地從冰架上脫離。
  • 南極冰架下流動著熱水河,冰川學家已經找到熱水的源頭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南極冰川正在進行著不可逆地融化,成為了成千上萬科學家關注的焦點。今年9月26日,美國偵察衛星發現一塊面積超1600平方公裡冰山崩塌,脫離了南極東部的埃默裡冰架。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南極冰架正遭到隱藏在下方的熱水河的破壞。
  • 從南極高溫20℃來了解全球氣候變暖
    除了南極,歐亞大陸北部地區的其他地方也遭受了「不正常的溫暖」襲擊。從挪威、瑞典,芬蘭到俄羅斯,這些地區的平均溫度均高於了平均水平約6C。其中,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剛剛經歷了141年以來,記錄的最暖的1月,平均氣溫約為0℃,比以往同月的平均氣溫高9.3攝氏度。而1月的平均積雪深度只有約7釐米,較過去平均的32釐米少了很多。
  • 八年增長,裂縫終將格陵蘭最大冰川切開,113平方公裡冰山崩塌
    在南北極地區,巍峨挺立的冰川隨處可見,數量多得無法統計,但由於全球變暖影響在加大,如今南北極冰川總數量在減少,每年數億噸冰川融成冰水,近幾年來,多個冰川相繼宣告「死亡」,全球海域面也跟著在升高,或許若干年後,人類再也見不到如此壯觀美景了。
  • 巨型冰山已脫離冰架,正在朝它們撞去
    由於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早在2010年,南極拉森-C冰架的表面,就已經出現巨大裂縫了,當時科學家們就已經對它進行實時監測。最終在2016年11月份的時候,發現斷裂已經變得非常嚴重,斷裂部分即將和拉森-C冰架分離,在2017年7月份,巨型冰山A68正式出現了,整體厚度達到了350米,當它脫離了南極後,南極的版圖也因為巨型冰山A68的出現,而發生了變化。
  • 視頻:南極冰架裂縫進一步擴大 科學家稱巨型冰山「很快」會形成
    一段震撼的新視頻顯示,南極拉森C冰架上的裂隙正變得越來越寬,「很快」便會與冰架徹底脫離,形成一座巨大的冰山。
  • 南極一巨大冰山脫離冰架,或對島上企鵝等生物造成生存威脅
    近日,從南極冰架脫離的巨大冰山在南大西洋的大陸架擱淺,並開始逐漸崩裂。畫面中,在南喬治亞島近海,一塊稍大冰山從巨大的冰山主體分離。冰山可能會阻斷島上動物的覓食路線,或對島上數以百計的企鵝、海豹及信天翁造成生存威脅。
  • 160公裡長冰山在漂移,一個月後或擱淺南喬治亞,擔憂問題來了
    也許是人類生產活動過於頻繁,也許是自然氣候在快速變遷的原因,如今,地球兩極地區在紛紛發生變化,大量冰川融化,大量冰架垮塌,高溫天氣不斷出現,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冰川學家為此心情顯得尤為沉重。 還記得在2017年大垮塌的南極拉森C冰架嗎?
  • 3年前南極脫落的冰山有多可怕?重量達一萬億噸,即將與島嶼相撞
    三年前的七月份,過頂南極大陸的遙感衛星觀測到一座超級冰山A68從南極的拉森C冰架上脫離,其面積達到了約有6000平方公裡,大概是德國首都柏林面積的七倍;重量上超過一萬億噸!
  • 新知|南極2月氣溫破20℃——全球變暖,人類何去何從?
    海洋的總質量達到1.4×10^18噸,而大氣總質量為5×10^15噸,僅為海洋總質量的0.36%左右,且海水比熱容遠大於大氣與陸地表面,因此,海洋的熱儲存能力更強,是全球變化的主要調節器。「海洋變暖客觀上減緩了人類所經歷的全球變暖,如果沒有海洋變暖,地表變暖幅度要大得多。海洋是全球氣候的『穩定器』。」
  • 新知| 南極2月氣溫破20℃——全球變暖,人類何去何從?
    海洋的總質量達到1.4×10^18噸,而大氣總質量為5×10^15噸,僅為海洋總質量的0.36%左右,且海水比熱容遠大於大氣與陸地表面,因此,海洋的熱儲存能力更強,是全球變化的主要調節器。  「海洋變暖客觀上減緩了人類所經歷的全球變暖,如果沒有海洋變暖,地表變暖幅度要大的多。海洋是全球氣候的『穩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