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2021-02-18 淨覺心雨


1、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2、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迴向死亡。絕頂聰明矜世智,嘆他於此總茫茫。

3、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4、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5、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那一月,我轉過所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見。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喜樂平安。

6、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7、笑那浮華落盡,月色如洗。笑那悄然而逝,飛花萬盞。

8、我是佛前一朵蓮花,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悟,我不是普度眾生的佛,我來尋我今生的情。

9、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麼辦?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10、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11、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12、一個把帽子戴在頭,一個把辮子甩背後,一個說請你慢慢走,一個說請把步兒留,一個說心兒莫難受,一個說很快會聚首。

13、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佛曰:這是一個娑婆世界,娑婆即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14、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不棄。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15、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16、在那高高的東方山頂,升起一輪皎潔的月亮,瑪吉阿米的臉龐,浮現在我心上。

17、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18、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相關焦點

  •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雪域最美情郎」——倉央嘉措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雪域最美情郎」——倉央嘉措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摘自《倉央嘉措情歌》公元17世紀末期,在西藏歷史上誕生了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宗教領袖,倉央嘉措。人們無比虔誠的叩拜著他,可是他無法成為佛前的那朵供奉千年的青蓮,他做不到一生長伴孤燈,他曾向著佛發問,他問佛我可是你,佛說你是人世間的佛,我是曾經的你。「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愛的太真,太痴
    不負如來不負卿清 倉央嘉措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詩人是西藏第六世的達賴喇嘛,俗稱「藏王桑傑嘉措為了繼續維護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的政務和權利,在羅桑嘉措過世後,密不發喪,對外號稱喇嘛已「入定」,一切事務有他全權負責。一方面擔心日後東窗事發,所以去了這個偏遠的小山村,尋找靈童。而倉央嘉措就是這個被他選中的轉世靈童,他的一生從此發生了變化。
  • 六世達賴能寫出「不負如來不負卿」,為何布達拉宮沒有他的靈塔?
    六世達賴能寫出「不負如來不負卿」,為何布達拉宮沒有他的靈塔?西藏達賴傳承方式比較特別,大多都是前一代的達賴在圓寂之前,指認某個家庭的孩童為下一任的加班人,隨後這個孩童就會被接回布達拉宮準備冊封儀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一首「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但凡和文藝扯上關係的,心思大多比較細膩、敏感,倉央嘉措14歲入布達拉宮,可由於已經是懂事的年齡,讓倉央嘉措對紅塵頗為流量,大量的情詩就是他對紅塵留戀最好的證明。也是因為太過迷戀紅塵,讓他也是擺脫不了世俗對他的牽絆。
  • 強推五本超高流量小說: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強推五本超高流量小說: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大家好,我是你們人見人愛的瘦瘦。今天瘦瘦又來給大家分享福利啦·《薔薇航班》——作者:長宇宙內容摘抄:響起的時候,舒以安正在翻譯一篇長長的法文合同,滿目的專業名詞看的她頭疼,她緩了一會兒才苦著臉接起手邊的電話。
  • 倉央嘉措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驚豔了時光,其實上半句更美
    >神秘的雪域高原一直是人們讚揚的聖地,也是很多人心中的聖地,尤其是神秘的布達拉宮更是無數人朝聖之地,西藏是藏傳佛教的發源地,而布達拉宮承載了這一切,特別是清朝時期藏傳佛教達到了頂峰,而在藏傳佛教中有一個流傳了三百多年的故事,這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而主人公就是大家熟知的倉央嘉措, 雖說歷史關於他的記載寥寥數語,但是他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唯美的情詩,所以人們將他稱為「痴僧」,尤其是那句「不負如來不負卿
  • 回首這廣袤的沃野,耳畔迴響起多情詩人倉央嘉措的詩歌
    布達拉宮,這座宏偉的殿堂,西藏的文化符號,一千多年前,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婚房,如今成為了世人的心馳神往:藍天白雲之下,紅黃白三色渲染,巍峨高聳,金碧輝煌,鎏金寶幢,紅色經幡,白色宮牆,氣魄雄偉,好不壯觀;店內盛放了諸多文物珍寶,唐卡、佛像、印璽、經卷、法器、舍利、金冊金印等,價值連城。西藏的特產有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等。
  • 不負如來不負卿,這麼美的句子到底是誰寫的?大部分人都誤解了!
    如果說「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是苦苦的相思,那麼「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便是深沉的哀豔,它們都代表著長久的思念;「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苦於無法相見卻又能堅守,這份愛讓人心癢難止,又讓人忘返流連。這些感情雖然令人寂寞難捱,但終究是可以實現的,即使是鵲橋相會等待一年只為一面,那也是有所期盼的。
  • 倉央嘉措說「不負如來不負卿」,上半句更美,驚豔世間三百多年
    但讓人們相對感興味的,並不是他的六世達賴喇嘛身份,反而是他身為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曾寫出許多與佛家格格不入的「情詩」。他自己也為此被人們稱為「痴僧」,特別是《六世達賴》詩中,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更為將痴情寫得淋漓盡致。
  •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溫情且世間最美的情郎
    原創首發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溫情且世間最美的情郎他一生只喜歡寫情詩,字字珠璣,句句驚豔,意境很唯美,有些詩美到令人心碎,倍受後人追捧。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1682年,五世達賴羅桑嘉措圓寂,他的親信弟子桑傑嘉措,為了繼續利用五世達賴的權威掌管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事務,秘不發喪,只向外界宣布,羅桑嘉措已「入定」,將無限期地修行,謝絕來訪,今後一切事務均由他負責處理。桑傑嘉措一面欺瞞僧侶民眾和康熙皇帝,一面迅速派人到民間尋找轉世靈童,它日一旦真相敗露,也能馬上迎六世達賴入宮。
  • 倉央嘉措四首詩,不負如來不負卿
    >守門的狗兒你比人還機靈別說我黃昏出去別說我拂曉才歸人家說我的閒話自以說得不差少年我輕盈步履曾走過女店主家常想活佛面孔從不展現眼前沒想情人容顏時時映在心中住在布達拉宮我是持明倉央嘉措住在山下拉薩但被選為達賴喇嘛,便註定了命運的不平凡。尤其是對從小生活在自由藍天下的人,從小生活在情歌、酒歌之鄉的人來說,15歲驟然被請入布達拉宮,他是註定要叛逆的。天性追求浪漫與自由,不拘泥於清規戒律,他終是過上了俗人佛人的雙重生活。進入布達拉宮之後,他成為達賴懶嘛的日子並不好過,抑鬱、苦悶像時刻籠罩著的烏雲密布,與宮外的藍天白雲極不相稱。
  • 世間深情無數多,卻只有一個倉央嘉措 僧人的情詩,感天動地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朝聖的路上,轉經和匍匐禱告的人,來來往往。來世遙不可及,可求的大概也只是今生的一份牽掛,一個念想,一場相遇,或者,一個人吧。【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 倉央嘉措最美最經典8首情詩,句句入心,讀了欲罷不能,淚雨潸襟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可他也是個情種。活佛的身份使他無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於世俗禮。相傳倉央嘉措在家鄉曾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
  • 不敢表白?這樣做,絕對讓人冒粉紅泡泡
    哈嘍~大家好有了喜歡的人不敢表白怎麼辦呢?這樣做,絕對事半功倍。一、利用情詩。也許你會感覺老土,但是,女生都是感性動物,哪個少女心中沒有一個浪漫的夢呢?至少在小編看來,情詩最是浪漫。來看看那些名人都是怎麼表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