鮟鱇魚,人們都說這是最醜的魚,我看未必!

2020-12-13 海鮮指南

青島人都熟悉的這種魚,醜得不能再醜。看了這圖,您肯定覺得眼熟,這不是鮟鱇魚嘛!對,這就是青島人說的「介巴子魚」。鮟鱇魚

我們先來說些正經的

鮟鱇魚

就是下圖這種「呆萌」(吃藕chou)的動物………

鮟鱇魚(The Angler Fish)

什麼,你說她醜?

其實也要體諒人家……

海裡面黑不溜秋的

誰能看見誰啊…

大家不都隨便長長……

嚇到你只是無意

別那麼嫌棄人家啦……

人家有好多形態各異的親戚呢……

鮟鱇魚的親戚

好吧,當我沒說……

其實,他們的小baby還是挺可愛的

話不多說,上圖!

鮟鱇魚小baby

看到鮟鱇魚的小baby

不由自主的想到鮟鱇魚的婚姻(交配)

應該說鮟鱇魚的婚姻

是目前小編認知中最有意思的一種方式

生死纏綿的愛情

通常大家對鮟鱇魚的第一印象可能出現在2003年的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中。

鮟鱇魚有著可怕的面容,頭頂發出誘惑獵物的光,一張誇張的大嘴以及鋒利的牙齒。但是這種深海魚類的交配行為和奇怪的異性寄生生活也許更像一部恐怖片而不是卡通片。

曾經有一個老漁民告訴我

我們在海鮮市場上

能夠見到、買到和吃到的鮟鱇魚

統統都是雌魚

當時我很奇怪

雄魚都去了哪裡?

當小編看到

「雄性鮟鱇魚正在爭奪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這一頭銜」

恍然大悟

原來……

雄魚去參加比賽啦!

其實,據華盛頓大學Burke 博物館的館長、鮟鱇魚專家Ted Pietsch表示,雌性安康魚也許要比雄性長60倍,重50萬倍。

網絡上難得一見的雄鮟鱇魚的圖片

當然肯定不是去參加比賽了

那麼雄魚他們去了哪裡?

雄性和雌性鮟鱇魚

都需要經過蛻變才會進入成年期

雌性會長出巨大的牙齒同時變得豐滿

以及生長成熟的眼睛和大鼻孔

雄性也會長大會失去先前的牙齒

取而代之的是一組鉗形的小齒

這排齒狀物出現在它的下巴前端

事實證明

這是雄性安康魚交配的必要裝備

雄性鮟鱇魚一生都在尋找雌性鮟鱇魚。在有些種類中,雄性高度靈敏的嗅覺能夠幫助它們專注尋找雌性信息素。其它的種類中,雄性具有並不發達的鼻孔,它們依靠卓越的視覺來辨別雌性頭上發出的光。

一旦雄性發現了雌性,它便會用牙齒緊緊的鎖住雌性的腹部,然後整個身子顛倒過來。之後二者的生理組織開始相互融合,甚至是兩套循環系統進行連接,但人們並不知道這是如何發生的。

融合之後,雄性會變成雌性的一部分,並且永久依賴雌性的血液系統運輸養分。身為寄主的雌性則會變成自我加肥的雌雄同體。此時的雄性也會生長,並且比那些自由狀態的雄性長得更大。它們仍然活著,只要雌性健在它們就能夠繼續繁殖。

雌性鮟鱇魚實際上在配偶的選擇上沒有任何餘地。在某些安康魚種類中,雌性甚至會成為多個雄性的寄主,有時會攜帶多達八條雄性。

當雌性準備好交配時,二者會同時釋放精子和卵子形成體外受精。即便是一雌多雄的狀態也是如此,精子和卵子的同步釋放可能是通過荷爾蒙調控。

如果在生命的最初幾個月中這些雄性沒有找到雌性的話,那它們的生命便會終結。

條紋鮟鱇魚

在鮟鱇魚的親戚裡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

條紋鮟鱇魚

交尾行為短暫而有趣

雌魚排洩出若干枚成片凝膠狀卵子

用以吸附隨海水浮動的雄魚精子

受精卵上浮到水面數天

再沉落海底

直到胎兒孵化出來

全球十大醜魚大比拼

前面我們說到

海裡面大家都是隨便長長

可是真就有這麼些個不爭氣的魚

長得也太隨便了……

在我們的認知中

鮟鱇魚算是很醜的魚

但是看了下面這幾位

可能你會改變你的想法……

吸血鬼魚(Danionella dracula)

尖牙魚(The Fangtooth)

七鰓鰻

深海怪魚

蜥蜴魚

亞洲羊頭瀨魚(Asian sheepshead wrasse)

一條巨醜無比的鰻魚

銀鮫(The Chimaera Fish)

軟隱棘杜父魚又名水滴魚拉丁學名 Psychrolutes marcidus

看完了這幾位

是不是感覺鮟鱇魚

長得還可以……

相關焦點

  • 鮟鱇魚的獨白:我很醜,但是我很美味!你們都知道嗎?
    鮟鱇魚是沿海地區常見的一種魚。因為它長的太醜人們又叫它魔鬼魚。甚至在以前因為看著太醜漁民們打到它,都把它扔了,而不是去正眼看它一眼。鮟鱇魚正面照,我認為這是它照的最好的可是從日料在國內大火之後,它的身價就倍增了。因為人們終於發現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美味。它一身上下除了鰭和牙齒都可以吃。
  • 揭秘長相奇怪、愛吃軟飯的深海醜魚——鮟鱇魚
    在環境險惡的海洋裡生活,每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生存之道。鮟鱇魚常年居住在200~4000米的深海,自然得想辦法練就一身震懾力十足的本事來防身。深色的皮膚是它的保護色,而肥大的體型和猙獰的一口尖牙利齒則讓它樹立了崇高的威嚴。它的體表沒有鱗片,卻遍布了粗糙起伏的皮質。這樣的形象也難怪人類把它列為醜魚的榜首。
  • 這魚被稱為「海中鵝肝」,取魚肝是個技術活,但很多人嫌它醜
    鮟鱇魚鮟鱇魚,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醜的魚。日本素來就有「關西河豚,關東鮟鱇」的說法,足以證明在會吃的日本人眼裡,鮟鱇魚的美味媲美河豚。要知道河豚可是拿命去吃的魚,鮟鱇魚到底何德何能可以和河豚平起平坐呢?原來,鮟鱇魚不僅魚肉美味,它的魚肝才是一絕。
  • 鮟鱇魚都很醜?人家活在深海的時候明明是小仙女!
    鮟鱇是我從小就從書上讀到的一類魚,對它的印象可能主要是大大的嘴巴、奇怪的長相,還有像提燈一樣的發光器官。在此之前,人們的這些深海魚類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依靠捕撈上來的死亡個體,科學家們從這些標本中鑑定出了超過160個鮟鱇魚物種,而關於它們的視頻記錄真的還很少。
  • 海洋中「最醜的魚」,99%的人沒見過,熬湯又濃又白,奇鮮無比!
    雖然說它是魚類,但是幾乎不怎麼遊泳,靠頭頂的兩個小燈泡「擬餌」每天要吃掉超過自己體重的小魚小蝦,把自己養得肥肥胖胖的。鮟鱇魚通體沒有硬刺,主要是軟骨和軟刺,尤其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鮟鱇魚的魚皮和肉都非常鮮美,皮膚膠質非常豐富,能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是很多愛美的女性朋友所喜歡的,而它的肉質潔白細嫩,也是吃貨們的最愛。
  • 3種因顏值勸退吃貨的魚,營養價值極高,第2種市場上賣的沒腦袋
    這種魚在川渝地區比較常見,作為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河魚,黃顙魚可以說是很多內陸垂釣者最想釣到的美味。在許多長輩看來,野生黃顙魚最為滋補,然而現在大部分火鍋店裡提供的黃顙魚都是養殖的,這才能提供給市場充足的貨源。
  • 鮟鱇魚:魚類中的奇葩上門女婿,論吃軟飯的能力,本魚就沒服過誰
    反正沒有光,這也讓他們它們就隨便長著玩玩兒得了,所以越來越醜。我感覺這個容貌在我們這肯定找不著伴侶了,但在鮟鱇魚這根本不算個事。鮟鱇魚表現了什麼叫做有自信!可以讓愛人心甘情願「吃軟飯」,而且吃到地老天荒!鮟鱇魚的世界裡,每隻雄魚都是上門女婿,而且個個都是軟飯男。
  • 依靠老婆才能生活的雄性,鮟鱇魚
    鮟鱇魚,如果不知道這種魚的朋友。一定以外是「安康」這個詞語,聽起來雖然一樣,但是意思是千差萬別。有可能是最早給這種魚,取名字的人為了圖吉利。去了安康這個相似發音的名字,送給了它們。不過,大家可別被這個名字騙到了。
  • 《創造與魔法》鮟鱇魚怎麼得 鮟鱇魚屬性分享
    創造與魔法鮟鱇魚獲取方法 金槍魚:24,珍珠:12,海帶:19,東星... 創造與魔法鮟鱇魚該怎麼獲取,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是很清楚,那麼具體的獲取方式有哪些呢,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具體的刷新點分享。
  • 「雄鮟鱇魚」動物界最強軟飯王
    大家好,我是一條深海鮟鱇魚,最近我聽說人類出現了個「最強軟飯王」重案組之虎曹達華,把軟飯硬吃發揮到極致,真是我輩楷模,所以我也要跟著介紹下自己-動物界最強軟飯王!普通的雌鮟鱇魚40-80cm,重達幾公斤,而雄的只有雌的幾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最小的甚至1cm以下,不仔細看都看不到我。我小胳膊小腿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抬,在海底惡劣的環境下怎麼生存,只能依靠膀大腰粗的女朋友了(渣男)。
  • 很有新鮮感的日本料理,原來這就是鮟鱇魚肝!
    鮟鱇魚肝配上帶酸的豉油,介乎蛋黃與鵝肝的口感大概因為這道菜是冷盤沒有鵝肝的油膩但也當然沒有油香,其實到現在也不知道這道菜是生的還是熟的。帶酸的豉油非常醒胃魚肝的質感令口感更豐富,未曾在一般連鎖日本餐廳遇上這道菜很有新鮮感,若是再來也會點這個。
  • 你鮟鱇魚肝要不要吃?
    上一次吃鮟鱇魚肝,要追溯到前年冬天,在青芝塢的小院子裡吃的那一餐。其實本來礙於處理鮟鱇魚的麻煩,我倒還不是很想。>「你鮟鱇魚肝要不要吃?」「對…」這是整段對話,然後第二天,魚肝到了,這麼一盆。好在不需要殺魚,我們只需要處裡魚肝上面很明顯的這堆血管和組織。
  • 平潭海鮮名菜丨紅燒鮟鱇魚,「我很醜卻很美味」
    平潭最知名的海鮮市場當屬中埔街了,這裡有大大小小魚鮮店,魚蝦蟹貝品類齊全。最當季的海鮮應該是沿街叫賣的海產品,這些基本都是漁民自產自銷的。當天,我們挑選了一隻來自深海的鮟鱇魚。查詢資料得知,因其獨特的長相也被稱為「海鬼魚」、「蛤蟆魚」、「燈籠魚」,仔細觸摸,它的背鰭上有細長類似鬍鬚的東西,這是它的釣竿。
  • 鮟鱇魚頭上為什麼長「燈籠」,擬餌又是如何發光的?
    鮟鱇魚是什麼魚?了解美食的人或許有所聽聞,"海中鵝肝"——就是鮟鱇魚的肝。而我們今天要提到的鮟鱇魚就是一種還算比較廣為人知的深海魚。就算沒有品嘗過鮟鱇魚的肝,相信不少人在玩一些魚類生態圈題材的古早小遊戲時,也都對鮟鱇魚有著一定的了解——鮟鱇魚的面相醜陋,擁有凸起的眼睛和猙獰的牙齒,而鮟鱇魚頭頂上的一盞小燈籠,則是鮟鱇魚最大的特徵之一。老頭魚、蛤蟆魚、醜婆,等等人們的俗稱,都是專門為鮟鱇魚"定製"的。
  • 因顏值低而被人們錯過的食物,各個其貌不揚,營養價值卻極高
    很多人小的時候都被家長說過,吃飯太愛挑食,後來我們長大了才發現,當初家長買的都是他們愛吃的食物,這雖然是個段子,卻也道出了我們對食物的偏見,有些時候我們因為口感、顏值等原因錯過的動植物,從健康養生的角度來看,其本身可能是個「寶藏」。
  • 鮟鱇魚怎麼做美味呢?廚師長教你技巧,做出來特別給力
    鮟鱇魚我們這裡海邊叫「蛤蟆魚」,別看這魚長得醜,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鮟鱇魚做好了我覺的是非常美味的,也是我最喜歡吃的海魚之一。鮟鱇魚紅燒要不要去魚皮?怎麼做?湯濃後下魚肝、尖椒塊燜至尖椒變軟,加胡椒粉調味,沿鍋邊淋少許白醋出鍋即可。成品圖:【製作要點】鮟鱇魚的表皮有粘液,清洗比較費勁,用開水焯燙一下可以有效的去除,並且可以去掉鮟鱇魚的腥味。海邊漁民也有不焯燙直接入鍋燉的,這個看個人喜好了!鮟鱇魚含水量比較大,所以燉製鮟鱇魚時湯要少加一些,一般佔鮟鱇魚的四分之一即可。
  • 醜出天際 卻有一塊無比美味的肝 冬天 鮟鱇魚的季節到了
    這就是雄魚本期食材 鮟鱇魚 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冬天是最肥美的時節,魚肝尤其美味。雌鮟鱇魚頭部長著一根會發光的「釣竿」,引誘別的魚自投羅網,這其實是它的第一背鰭。 鮟鱇魚肝刺身 一條分量足夠的鮟鱇魚,魚肝佔到接近總體重的1/4。陳偉介紹,現在物流發達,工業細分,有專門的鮟鱇魚肝賣。那樣的魚肝都是經過速凍處理,口感依舊細膩,但是腥味就難以去除。如果為了節約成本買速凍的魚肝,建議做成醋物比較好。而如果想體會刺身這樣的吃法,還得像他這樣,買一條大魚來,現殺現取。
  • 冬季多吃魚,吃魚就吃這4種,目前很難人工養殖,都是野生海魚!
    關注我,每天精彩不斷!導讀:冬季多吃魚,吃魚就吃這4種,目前很難人工養殖,都是野生海魚!生活在海邊的最大好處大概就是有吃不完的海鮮吧!因為從小生活在海邊,所以各種種類的海鮮都吃過不少。有意思的是,我們這裡買海鮮不會在超市買,很少在市場買,而是喜歡起個大早在漁港碼頭買,早上那裡的魚都是剛打撈上來的新鮮魚,肉質肥美價格實惠,最關鍵那些都是剛打撈上來的野生魚,能買到野生魚才是最主要的。因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魚都是人工養殖的,海魚也好,淡水魚也罷,都有很多。這些養殖魚雖然量大實惠,但是口感和營養遠不如野生的好,所以吃魚就要吃野生魚。
  • 買魚時,懂行人專挑這5種魚,目前無法人工養殖,都是純野生的
    一、馬鮫魚馬鮫魚分布在我國東海、黃海和渤海地區,肉多刺少、口感鮮美,有「魚中極品」之稱,尤其是魚尾味道極佳。馬鮫魚上岸後會立刻死亡,市場上很難看到活的馬鮫,多是放在冰櫃裡的冷凍魚,一斤售價20到40元不等。馬鮫魚對生長環境要求嚴苛、成活率低,比起養殖人們更喜歡從海裡捕撈。
  • 鮟鱇魚的六種做法,有清蒸,有紅燒,有燉湯,可中可西,請收好
    我是喜歡鮟鱇魚的,不因為日料,也不因為西餐,只因為鮟鱇魚特別廉價,不但廉價,重要的是非常好吃,肉質Q彈,清甜爽滑,饕餮們形容那是窮人的龍蝦,我看比龍蝦肉還鮮美,可惜了,那些以貌取魚的人。鮟鱇魚醜得讓好多人嫌棄,大嘴巴,滿嘴鋒利的牙齒,恐怖得就像魔鬼魚,而滿身癩蛤蟆似的粘液和疙瘩,也讓人起雞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