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旺蒼籍科學家張文敬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20-12-18 封面新聞

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科院研究員、著名冰川學家、資深科普作家、旺蒼籍科學家張文敬撰寫的系列冰川科普叢書《科學家帶你去探險》,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張文敬此次獲獎的系列叢書包括《走進多彩的冰川世界》、《說不盡的北極故事》、《探秘大香格裡拉》和《挺近地球無人區》,由人民郵電出版社與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合作,於2011年9月推出。次年獲第二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金獎。

據張文敬介紹,叢書的出爐是為利用原創科普為陣地,為宣傳美麗的自然文化和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添磚加瓦。其中《走進多彩的冰川世界》和《說不盡的北極故事》由其撰寫。《走進多彩的冰川世 界》不僅記述了自己在西藏、青海、新疆從事冰川科學探險活動的所見所聞,還記錄有中國西部壯美的山川、豐富多彩的文化與風土人情。《說不盡的北極故事》以他親歷的形式記述了參加北極科學考察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講述了眼中北極地區的風土人情、科學發現以及很多鮮為人知的探險故事。(陳紹海 封面新聞記者劉彥谷)

人物名片:

張文敬,旺蒼縣五權鎮人,1970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先後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所副研究員、研究員,西藏自治區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甘肅省登山協會副主席,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青藏高原研究會理事,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1998年在西藏南迦巴瓦峰科學考察論文中準確地表述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最雄偉最深邃的大峽谷,並首次提出和論證了西藏帕隆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三大峽谷。曾發表100餘篇科研論文,近百篇科普散文,專著或合著12部,其中《神奇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青藏高原二萬裡》、《雅魯藏布大峽谷冰川考察記》獲中宣部、文化部、科技部、廣電部、中國科協、中國作家 協會等頌發的全國優秀科普一等獎和三等獎。

相關焦點

  • 四川真行 29 個項目(人選)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四川省主持和參與完成的 28個項目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1人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其中,獲獎的項目(人選)九成來自成都。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電子科技大學主持完成的3個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 楊勇平團隊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北極星大氣網訊: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會議。華北電力大學楊勇平教授主持完成的「新型多溫區SCR脫硝催化劑與低能耗脫硝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楊勇平教授團隊參加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並領獎。
  • 天路重工榮獲泰安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6月28日上午,泰安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表彰為泰安市科技事業和專利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會上,宣讀了2018年度科學技術獎勵和專利獎勵的《決定》,山東天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報送的「基於實時監測的高速液壓可調衝擊夯實裝備」榮獲泰安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90後小哥哥成國家科技進步獎最年輕得主 他的秘訣是從小博覽群書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人文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出生於1991年的馮礎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成為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最年輕的項目參與人。
  • 民革黨員周旭一企業項目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民革黨員周旭一企業項目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20-07-22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信義玻璃獲得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東莞2012年5月25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日前,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結果揭曉,由信義玻璃旗下的信義光伏產業(安徽)控股有限公司、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太陽能電池用微鐵高透過率玻璃成套技術及產業化開發」成果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百度機器翻譯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圖)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日在京舉行,百度憑藉機器翻譯項目,獲頒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設立,屬於我國最高級別的科技獎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授予在各個領域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此前獲獎的「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鐵路」等成果舉世矚目、彪炳史冊。
  • 東陽籍博士馬紫峰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今天(1月8日)上午,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 錢七虎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為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首次安全評估...
    景區供圖紅網時刻1月9日訊(通訊員 羅克文)8日,著名防護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錢七虎主要從事防護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巖石力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多次主持、參加國家大型工程項目的設計方案評審、論證工作。2015年,其參加並主持首次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安全評審會,為這座被BBC譽為體現中國製造力量的大橋注入科技力量。
  • 富氧水研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他們的《特殊環境缺氧防治新技術及應用》項目也榮獲了200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2006年、2007年分別獲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獲國家專利7項, 2002和2004年兩次被列為中華醫學會繼續醫學教育重大推廣項目。  《特殊環境缺氧防治新技術及應用》項目對口服高氧液的功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航空工業安大技術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日,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收到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證書,安大與西北工業大學聯合研發的「複雜薄壁環件精確輾軋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成果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2012年榮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3年榮獲工信部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2014年榮獲中國航空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歷時13年的時間,該項目突破了9項核心關鍵技術,建立了複雜薄壁環件精確輾軋技術體系,取得了授權發明專利49項,制定了國家標準2項,獲得軟體著作權3項,滿足了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對精密環件的大量需求,並打開了外貿出口的大門,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貴州安大公司技術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日,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收到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證書,安大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聯合研發的「複雜薄壁環件精確輾軋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最終,他們力克萬難,突破了技術封鎖,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喜人的成績,該項目2012年榮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3年榮獲工信部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2014年榮獲中國航空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 硬核榮譽|優易數據旗下迅鰩科技首席科學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電子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優易數據旗下公司迅鰩科技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張小松榮獲2019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80後」樂清人林旭川,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此次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5項。而在這些獎項中,也有一位樂清人的身影,他就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林旭川。
  • 走進深藍丨這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提名
    齊魯網5月22日訊 近期,「海洋牧場生境與生物資源修復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提名通過人物專訪與紀實短片相結合的節目形態,宣傳海洋科技發展進步,海洋文化傳承,海洋環境資源建設等。節目每周六晚21:10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播出。
  • 「石青雲女科學家科技沙龍」圓滿結束,第一屆石青雲女科學家青年獎...
    她作為第一完成人獲 2014 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2 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 2015 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發表學術論文 206 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35 項。她當選並連任全球 IEEE RAS (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管理委員會委員(RAS 主要理事機構,委員會成員 18 人,全球會員 1 萬 4 千人),為中國籍學者首次當選和連任。
  • 張文敬:講不完的北極故事
    (原標題:張文敬:講不完的北極故事) 本報記者 吳亦錚 文/圖
  • 【搶鮮看】依靠科技進步!中建三局獲18項科學技術獎
    【搶鮮看】依靠科技進步!中建三局獲18項科學技術獎 2020-12-14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陳平教授領銜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張陳平教授領銜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20-01-10 1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石油三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
    來自中石油集團公司消息,在日前揭曉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榜單上,中石油三項成果上榜。其中,依託國家和中石油重大科技專項的「古老碳酸鹽巖勘探理論技術創新與安嶽特大型氣田重大發現」和「大型乙烯裝置成套工藝技術、關鍵裝備與工業應用」兩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石油參與完成的「複雜結構井特種鑽井液及工業化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