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寶昌:讀懂宣德時期青花瓷,這幾點鑑定方法簡單方便,記得收藏

2020-12-19 騰訊網

明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有「開一代未有之奇"之稱,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和永樂青花瓷器並稱永宣,又被稱為宣青,是我國名貴的青花瓷之一。

市場價值逐年上漲

有關注的宣德瓷器的藏友們肯定還記得在2011年5月的內地春拍中,一件宣德青花海水白龍紋扁瓶,以8000萬元起拍,經過幾十輪的競拍,最終以2.24億元人民幣成交,創下了截止目前為止宣德青花瓷成交價格的最高紀錄。而且隨著宣德青花市場行情的屢創新高,明宣德青花大碗的拍賣價格也隨之逐年上漲。

宣德青花海水白龍紋扁瓶

說這些官話藏友們也看煩了,那我們就今天來點通俗易懂的。因筆者我自身是一位業內資深古玩經紀人若你手上有珍品瓷器困於出手,想找正規平臺參加拍賣,有緣者可與筆者聯絡壹叄玖,貳貳壹玖,叄伍伍壹不成交無任何前期費用。話不多說直接上我們的鑑定步驟。辨別一件瓷器的好壞看市場價值,器型,完整度,但是辨別瓷器的真假就得了解更多了,所以從以下幾方面來了解。

鑑定特徵

一,胎土

有看過筆者寫的元明青花都了解,明前期的胎土都是使用麻倉土。但是此時的麻倉土又要比元代的麻倉土更為精製,為什麼那麼說呢?因為當時國力強勁,不惜工本,淘洗到位,陳腐時間長,所以瓷胎多數潔白無瑕。

至於火石紅的問題,少數保管不當的宣德瓷器也出現了火石紅,這是因為它形成於二次氧化的結果,胎裡的鐵在還原氣氛中應呈現青白色,在爐內接觸到氧,才能產生火石紅,這是火石紅形成的機理,但不能成為定例。

二,釉面——亮青釉,橘皮釉

宣德青花釉面分為亮青釉和橘皮釉,亮青釉釉水肥厚,白中閃青,特別是瓷器的底部和積釉處,多有一種淡湖水綠色,肥厚滋潤、光澤均勻柔和,而且宣德瓷多有橘皮紋,就是釉面有一種類似於橘子皮的細小棕眼。一般無款帶橘皮紋者為宣德瓷器。

三,青料——蘇麻離青,國產青料

我們都知道宣德青花的特點發色濃豔,並且釉面看上去帶有黑色的斑點。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宣德年間使用的青料大部分是「蘇泥勃青」料,青花上有金屬光澤的黑斑,在盤上青料濃厚的部分有自然形成的鐵鏽疤痕,下凹深入胎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咬胎現象。這也就成為我們後面鑑定宣德青花瓷器的一個重要特徵。

當然也有一部分宣德青花使用國產青料,其特點是青花發色淡雅,少有暈散和結晶斑。這件宣德青花天球瓶上的青花色澤淡雅,當為使用國產青料描繪而成。

青花纏枝花紋天球瓶

四,畫工紋飾

我們了解到明成化青花瓷器它的色澤明顯感覺淡雅一些,用我們現在畫家來講是有水墨畫風格,因為使用的是雙勾平塗技法。而宣德瓷器青花因為採用繪畫手法是小筆觸,由於筆小蘸料有限,需不斷重新蘸料繪畫,這樣就使得紋飾留下許多深淺濃淡的筆觸痕。出窯的作品具有濃淡的層次感。

在紋飾上宣德青花瓷一直都是以紋飾取勝,紋飾畫得十分規矩,從不出邊線。紋飾取材範圍比較廣闊,花鳥魚蟲,人物山水無所不有。主要紋樣是纏枝和折枝花卉。人物紋由於受蘇麻離青原料易暈散的限制,燒造的不是很多。

五,釉面氣泡老化

宣德青花瓷的釉面氣泡密集,大小不一,呈乳濁狀。琢器的器裡釉汁流淌不均,可見垂流痕。清代仿宣德器中,特別多乳濁現象。雍正時仿宣德器最多,但釉色青中泛白,釉泡大小一致而無層次

當然,宣德青花瓷的鑑定,絕非三言兩語就可說得清楚。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感謝各位看官,喜歡的麻煩點讚收藏加關注,後續還會持續更新,我是喜歡文物,愛好收藏,中意古玩的話天下說收藏,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耿寶昌:宣德青花到代看這幾點特徵!你手中的宣德青花值幾個億?
    瓷器收藏,一般分為高古瓷和明清瓷兩大門派。高古瓷研究以馮先銘,陳萬裡先生為泰鬥,明清瓷器鑑定則以孫瀛洲,耿寶昌師徒為掌門。玩瓷器的藏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他們的影響說到瓷器鑑定,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知道,耿寶昌老先生在古瓷器鑑定這方面的成就之高,在《明清瓷器鑑定》耿老整理描繪了非常多的宣德瓷器器型介紹,看已經十分完備,但在今天更深入的研究看來,還是有不少滄海遺珠,未被選進。
  •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
    據文獻記載,洪武時期曾在景德鎮珠山設立御窯廣,其設立年代有兩說:一為洪武二年,一為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1402年)。但無論御窯廠建立與否或建立在何年,賴以瓷業為生的景德鎮,這期間不可能停止瓷業生產,尤其是已經嶄露頭角成為主要商品瓷的青花瓷的生產,更不可能停息。
  • 宣德時期的青花瓷該怎麼辨別
    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和永樂青花瓷器並稱永宣,又被稱為宣青,是我國名貴的青花瓷之一,宣德青花,承接了永樂青花瓷器的輝煌,由於鄭和在永樂期間多次下西洋,帶回來了不少青花瓷彩繪所需要的蘇麻離青,所以早期宣德青花瓷都是採用進口材料燒制的
  •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的六種方法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想必收藏愛好者都已有所了解,明永樂青花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永樂時期瓷器在我國的陶瓷工藝史上,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佔有特殊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那麼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永樂青花瓷。
  • 耿寶昌:永樂青花鑑定四大基本細節,牢記這些特徵,讀懂文物
    對於永樂宣德青花瓷器文物的喜好,應該是每一個愛收藏的朋友心中的痛!筆者著文三百,卻很難下筆對於此時期的瓷器文物進行深刻的論寫,原因無他,王冠太貴,不堪其重!永樂宣德時期是我國瓷業生產的頂峰。遑論是否為西紅寶石入釉的鮮紅祭器,就是那種以蘇麻離青為飾的青花瓷文物,就已經是國之瑰寶,為世人珍視了。
  • 讀懂文物:細談永樂青花,永樂青花的鑑定有這幾點特徵
    永樂朝的時候可是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在那個時候不管是軍事還是手工業都有一定的發展。我們的瓷器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 青花瓷鑑定收藏指南,從唐代到近代青花瓷知識大全
    青花瓷位居景德鎮四大名瓷之首,被譽為人間瑰寶。在中國各類瓷器中,青花瓷的人氣和收藏指數最高。據統計,中國最貴的十件瓷器中,青花瓷獨佔六件,其中,最貴的一件青花瓷是2012年拍得11億港幣的青花九龍缸,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拍賣價格最高的一件瓷器,至今依然未曾超越。青花瓷在收藏界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 永樂青花瓷鑑定這四個細節不可不知道,謹記這四點,和寶物說話
    關鍵詞:永樂青花瓷鑑定明永樂宣德時期是中國制瓷業的巔峰時期。不論是以西紅寶石入釉的鮮紅祭器,就是以蘇麻離青為飾的青花瓷物,這些都是奇葩,也是國之瑰寶,備受喜愛。但是幾百年來,永樂宣德器物,都束之高閣,珍藏在皇宮內院,十分稀少。想看全貌卻不得,都不能看到珍貴之器本身,又怎麼說收藏呢?但隨著科技進步,網絡發達。一直讓研究學者沒有辦法看到的文物名器,現在都可以利用數位相機等千萬級別的像素用電腦掃描,讓世人看到。也就是這些照片,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文物鑑定的謎題。
  • 永樂青花瓷不可仿製的四大鑑定特點
    青花瓷器起源於唐代,從元代時期開始工藝成熟並盛行,明太祖時期百廢待興,制瓷業徘徊在低谷,明朝永樂時期國泰民安,經濟也有所發展,瓷器製造業開始步入正軌,青花瓷開始迎來又一春,在元代青花瓷器主要用於出口,國內市場數量較少,這時期關於青花瓷的文獻記載還沒有,然而從明朝永樂開始,青花瓷器的製作已經逐漸成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永樂時期景德鎮青花瓷在元青花的基礎上有所繼承和創新
  • 記住這些特徵,在明初民窯青花瓷鑑定方面,你就是半個專家
    明初民窯青花瓷的範圍是什麼?根據一些學者的著作,將明代民窯的青花瓷分為明初、明中期和明末三個階段,明初指洪武、經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至天順朝,簡單來說就是朱家的前四代人,不到100年時間,這段時間也是明代民窯的恢復和發展階段,之前是延續多年的戰爭。
  • 有人說成化青花冠絕天下,四點教你如何入門鑑別成化青花瓷必收藏
    關鍵詞:成化青花瓷說到青花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元青花、宣德青花。尤其是元青花,近幾年因為市場原因,大有超越青花大佬宣德青花的勢頭。但是不管從胎、釉、彩的精美還是說從器型,紋飾的複雜多樣,個人覺得元青花是比不上宣德青花的。哪怕到現在,不管是官窯還是民窯元青花,至正型標準器都不是特別標準的,當然這個是我的個人觀點,因為至正器型到底是不是標準器,現在都沒有解答。今天的主角是成化青花瓷,精緻程度不輸永樂宣德,稀少的存世數量。歷來都說物以稀為貴,物以精為貴。
  • 明朝洪武、永樂、宣德的青花瓷,都有什麼特點?本文帶你簡單了解
    青花瓷作為瓷器中的佼佼者當然也不例外。明朝洪武、永樂、宣德年間是青花瓷發展的重要時期,該時期的青花瓷又具備怎樣的特點呢?明洪武 青花雲龍紋盤此外,通過國內外一些傳世的洪武年間青花瓷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的青花色澤偏於暗黑,在圖紋裝飾方面,一改元朝花紋滿、層次多的風格,實行留空白;洪武年間的青花瓷菊花紋使用較多
  • 元明清青花瓷拍賣頻現高價 文房四寶受歡迎(圖)
    在中國瓷雜藝術品收藏市場上,青花瓷表現一直都比較突出,部分精品的身價隨著時間沉澱,更是成倍上漲。其中,元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精品經常能拍出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高價。  對此,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副會長江建平表示,元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目前市場行情火熱,極具升值潛力,尤其是文房四寶、瓶件等適合書房擺設的瓷器,深受藏家歡迎。
  • 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瓷器為什麼最受藏友青睞
    明代的青花瓷器歷來都深受藏家的喜愛,也有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明代青花料的使用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永樂時期、宣德時期是以色彩豐富的進口彩料「蘇泥勃青」為主要的彩料。永樂和宣德時期,當時明朝經濟繁榮,所以瓷器在燒制的過程中精益求精,特別是官窯的青花瓷無論是選料還是做工上,都精益求精,代表了青花瓷的最高成就。
  • 青花瓷鑑定的關鍵——認識蘇麻離青料
    青花瓷是景德鎮傳統四大瓷器之首,也是中國瓷器主流珍品之一,價值連城。從古至今,如何鑑定青花瓷就倍受人關注,今天燕子就給大家推薦一個重要的鑑定方法。我們都知道,青花瓷屬於釉下彩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可免費送拍保利,嘉德,蘇富比,藏品前期涉及每件200鑑定門檻,接受不了勿擾!,因為朱元璋的朱指紅色,而且洪武的洪跟紅諧音,所以朱元璋對釉裡紅極為喜愛,故宮的洪武瓷器有100多件,80%都是釉裡紅,不過洪武時期的瓷器有一個特點,就是發色都會偏黑一點,不管是青花還是釉裡紅,這個時期已經能夠自如地運用線描方法繪製紋飾,裝飾以線描為主,基本沒有元代釉裡紅使用大塊地紅色作為裝飾地方法,因為技術成熟,紋飾的繪製都非常生動形象,粗細有致,點染塗抹一氣呵成,表現出工匠純熟的技藝和完美的才能
  • 銅香爐歷史介紹與大明宣德銅香爐鑑定方法
    一直以來,香爐收藏的目標年代都集中在宋、元、明、清四朝,但宋元明清香爐各有不同。宋代之前,香爐作為我國古代傳統的實用器主要是用青銅和陶製成;漢代以後,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尤其是在宋代,制瓷業蓬勃發展,名窯輩出,各種仿銅式瓷香爐紛紛問世。其中包括了鼎式香爐、鬲式香爐、奩式香爐(奩,音同「連」)、魚耳香爐、三足香爐等多種樣式。
  • 馬未都說收藏:明宣德時,一件花瓶摔成了兩半,結果……
    養心殿半壁瓶據傳,明宣德時,一窯瓷器燒成,其中一件花瓶胎質細膩,色彩純正,是難得一見的精品。大概是因為太興奮了,窯工在搬運花瓶時,一不小心,竟然把它摔成了兩半,窯工心疼極了。據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記載,壁瓶造型最早出現在晚明萬曆時期。器型有半月形、葫蘆形等,紋飾多龍紋、折枝花卉、高士、八仙等高雅圖案。
  • 從畫法看青花瓷的特徵——明青花
    如果對不同時期出現的不同筆法有深刻的理解,看到很多青花瓷不但可以迅速斷代,還可以馬上判別真假。本專題根據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講師陳殿授課內容節選整理,從畫法角度來探尋青花瓷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的鮮明特徵,為青花瓷鑑賞提供一個直觀可察的視角。
  • 宣德青花瓷——青花高峰
    宣德青花瓷——青花高峰宣德青花經元及明早期發展沉澱,達到頂峰。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宣德青花有釉質薄厚兩種。明宣德青花阿拉伯花紋綬帶耳葫蘆扁壺 北京故宮藏原物青花發色黑豔些。梅瓶有挺拔修長和秀氣圓轉兩種,與永樂朝端莊沉穩略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