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金秋迎來名家名劇名舞臺 「中國大戲院90周年戲曲展演」開幕

2020-12-24 瀟湘晨報

90年前,一座劇場拔地而起,一躍成為那時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四大京劇舞臺」之一,與文明大舞臺、天蟾舞臺、共舞臺齊名。在當時戲劇舞臺林立的上海,中國大戲院曾是城市文化地標的代表,京劇藝術的象徵,鐫刻著中國京劇史的輝煌篇章。9月,「中國大戲院90周年戲曲展演」將拉開帷幕,邀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陳少雲領銜,京劇名家奚中路、史依弘、李軍、嚴慶谷、胡璇、熊明霞等攜手上京中生代演員郭睿玥、楊楠、郭毅等,登上眾多京劇大師、名角都曾留下戲史佳話的舞臺,請老戲迷與新觀眾在這充滿深刻過往的劇場中上座,用新的視角親眼看藝術的呼應迴轉,感受深藏在一個建築裡的歷史穿透感,去思考戲曲在世界與時間長河中的意義所在。

《紅鬃烈馬》《霸王別姬》作為開幕大戲,與戲迷共襄傳統戲曲盛會。其中,《紅鬃烈馬》是京劇傳統劇目,講述了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愛情故事,原劇含13場折子戲。此次選取其中三折:武家坡、算軍糧、大登殿。《武家坡》講薛平貴與王寶釧夫妻二人分別18年後在武家坡再相見的情形;《算軍糧》寫薛平貴與王寶釧團圓後,適逢王允壽辰,兩人商定過府賀壽,屆時與魏虎算糧,以圖報復。《大登殿》講最終薛平貴登寶殿,王寶釧被封為正宮娘娘的大團圓結局,《武家坡》《大登殿》都是全本《紅鬃烈馬》中的重點篇目,為老生、青衣對手戲,唱念並重,且各流派均有上演。

本次《紅鬃烈馬》演出中,飾演王寶釧的是上海京劇院梅派大青衣史依弘。她的表演經常突破傳統京劇行當的局限,具有節奏明快、演唱與表演結合緊密、人物性格時代特色鮮明的特點。

中國大戲院90周年戲曲展演的第二場演出,是奚中路、郭睿玥、範永亮、吳響軍等京劇名家聯袂呈現的京劇經典《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表演的梅派經典名劇之一,曾多次亮相於中國大戲院的舞臺。1922年,梅蘭芳在北京首演該劇目,之後於1937年在上海演出,這齣劇當時在上海演出的頻率在京劇界是最高的。

雖說是京劇舞臺上的常演劇目,但全本《霸王別姬》近年來卻尤為鮮見。中國大戲院此次邀請上海京劇院著名大武生奚中路、國家一級演員梅派青衣郭睿玥領銜主演的全本《霸王別姬》,為觀眾更完整地展現項羽與虞姬這對英雄美人間的動人愛情。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為祝賀中國大戲院90周年,中國郵政推出《中國大戲院九十周年》紀念郵冊。該冊是國內首套劇院版個性郵卡集,由上海一年華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協助策劃設計,內含中國大戲院90周年個性化郵票一套、紀念封一枚、及上海都市旅遊卡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慶祝中國大戲院90周年聯合交通卡一張,發行數量限量1000套。

【來源:上海黃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88歲中國大戲院重裝新開,世界級名導作品「扎堆」開幕季
    而迎來劇場開幕的,將是清一色的國際名團名導。年久失修的中國大戲院在2012年重新開始修繕,英國專業劇場設計公司RHWL聯手中方設計團隊聯合設計,歷經六年的改造,使得這座劇場修舊如初,在今年6月重裝新開。改造後的中國大戲院,參照1930年代初建時的設計,恢復三層觀眾廳的格局。擁有觀眾席三層,座位數878座,達到中等專業劇場規模。
  • 梨園大戲院佳作再演
    為紀念藝術大師尚小雲誕辰120周年,慶祝山東省京劇院建院70周年,山東省戲曲名家工作室傳承劇目《十三妹》將於12月3日19:30在梨園大戲院精彩呈現。尚派經典劇目《十三妹》由鞠小蘇老師親授。曾榮獲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二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突出貢獻獎」,2016年被評為山東省十大模範傳承人,2017年入選首屆山東省戲曲名家工作室,2018年被評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9年,被評為國家文旅部藝術司當代名家傳戲收徒工程傳承人。
  • 2020中國戲曲文化周開幕
    精彩紛呈,好戲連臺,「名團名劇名家」「地方園地方戲」「戲曲票友大賽」「戲曲主題數字體驗展」「5G直播」……2020年戲曲周的各項活動將陸續登場,與秋日園博園美不勝收的風景相映生輝,為群眾奉上精彩的戲曲文化大餐。
  • 園林中的戲曲,戲曲中的園林 2020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開幕
    10月23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北京市豐臺區委、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陽光劇場盛大開幕。
  • 中國戲曲文化周在京開幕 「園林中的戲曲」豐富民眾生活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開幕。「名團名劇名家」「地方園地方戲」「戲曲票友大賽」「戲曲主題數字體驗展」「5G直播」,今年戲曲周的各項活動將陸續登場,為民眾奉上精彩的戲曲文化大餐。10月23日,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開幕。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梨園春》新年戲曲晚會在京隆重上演
    中國真有戲,梨園又春風。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唱響河南精彩故事,禮讚祖國偉大變革,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廣播電視臺主辦、河南衛視承辦的「中國真有戲——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梨園春》新年戲曲晚會」於 2018年12月19日晚上19:30在北京天橋劇場隆重上演。
  • 中國戲曲學院校慶展演「繁花似錦」
    圖為京劇《龍鳳呈祥》名家版劇照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重要回信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慶祝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其教學成果展演收官之作於12月3日、4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隨著演唱會的大幕落下,慶祝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教學成果展演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說,自9月22日始,持續近4個月,140多場線上展播、17場線下展演,追憶過去,銘記當下,展現學院綿延70年、持續不斷迸發出的傳統文化藝術魅力與育人傳承風採。
  • 「長三角」戲曲展演月開幕,4大劇種6家院團匯聚浦東三林
    「長三角」戲曲展演月開幕,4大劇種6家院團匯聚浦東三林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2020-10-22 17:23 來源:澎湃新聞
  • 梨園名家攜名劇賀歲鵬城,2019年深圳新春戲曲晚會來了!
    >這是當今梨園對春天的詠唱京劇、粵劇、豫劇、晉劇、秦腔、黃梅戲等六大劇種的表演藝術家聚會鵬城,精湛演技奉獻中國戲曲饕餮大餐。張建峰當代京劇名家,國家一級演員,奚派再傳弟子,第五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曾榮獲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中國戲劇節個人優秀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
  • 百餘非遺戲曲名家名作與海內外觀眾見面,部分資料系首次「上網」
    華輿訊 由梅蘭芳領銜主演的京劇電影《洛神》,紀錄蕭長華、程硯秋等老一輩戲曲藝術家、教育家教學活動的紀錄片,四平調、淮海小戲、瑤劇等地方非遺劇種……9月22日起,140餘部非遺戲曲名家名作影像資料、17場線下展演將陸續與海內外觀眾見面。其中,多部影像資料是第一次「上網」。
  • 大劇院「春華秋實」展演周將開幕 好戲提前看
    10月20日,一場戲曲講座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為觀眾提前揭秘中國戲曲學院「多劇種折子戲展演」的諸多亮點。     開演在即  三大亮點搶先看     今年「春華秋實」展演周匯聚了中外7所明星院校,其中,已是第四次參與展演周的中國戲曲學院,將在10月30、31日,帶來「青春國戲——多劇種折子戲展演(上、下)」。
  • 徽班進京230周年 經典劇目展演將在長安大戲院登臺
    時值徽班進京230周年,為傳承前輩藝術大師的舞颱風範,北京京劇院於8月至11月間,先後舉辦了梅(蘭芳)派、馬(連良)派、程(硯秋)派、張(君秋)派、荀(慧生)派、趙(燕俠)派、尚(小雲)派經典劇目展演。
  • 大華大戲院·群劇場周周好戲獲好評
    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秉承「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指導、協助大華大戲院以「疫情」為契機進行改造升級,邀請知名戲曲編劇、導演、製作人李卓群擔任藝術總監,專注小劇場戲劇演藝的「大華大戲院·群劇場」於今秋盛大啟幕。
  • 2020中國戲曲文化周將亮相園博園
    ,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統籌北京演出資源,發揮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北方崑曲劇院、中國評劇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北京市曲劇團、北京風雷京劇團等在京戲曲院團的優勢,組織開展名團名劇名家演出、地方園地方戲特色演出,形成「好戲連臺」的生動局面。
  • 第二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名團名劇名家展演
    第二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將於8月28日開幕。這場長達49天的文旅盛會,將以藝術為媒、旅遊為線演繹江南風情,以婉轉的江南曲韻,唱響偉大的新時代華章,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本次盛會仍將舉辦名團名劇名家展演,邀請長三角地區知名院團、優秀經典劇目來蘇展演。
  • 今天,浦興街道的戲曲愛好者們「過年」了!
    圖說:戲曲愛好者迎賓 官方圖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浦興文化公園張燈結彩,大變樣了。不僅公園門口有群文團隊跳起扇子舞、敲響紅腰鼓,浦興街道的戲曲團隊紛紛穿上戲服,扮上了經典劇目裡的人物:淮劇《女審》《白蛇傳》《三女搶板》、滬劇《賣紅菱》《庵堂相會》、越劇《梁祝》、錫劇《珍珠塔》、豫劇《花木蘭》……一條戲曲迎賓道,讓所有居民和遊客搶先感受到了今天開幕的第四屆上海(浦興)淮音藝術節的雅韻。唱一段淮音醉人心,奏一曲錦瑟淮揚情。
  • 中國大戲院今起重新開臺 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劇場……
    原標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中國大戲院今起重新開臺,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劇場……  中國大戲院,世界大舞臺——今起重新開臺的中國大戲院,以國話著名導演田沁鑫為藝術總監,攜手上戲青年劇團,融入國際戲劇大循環,為上海成為亞洲演藝之都儲備人才。
  • 看《梨園春》戲曲晚會 聽名家唱經典名段
    「迎新年·看大戲」推出的第一場演出活動,是1月26日晚7點在河南電視臺8號演播廳上演的有眾多藝術家參加演出的《梨園春》名家戲曲晚會。 孟祥禮 2017年,《梨園春》名家戲曲晚會曾在開封、鄭州、濮陽、南陽等地舉辦,劉忠河、胡希華、湯玉英、虎美玲、谷秀榮、王惠、小香玉、申小梅、海波等眾多戲曲名家參加了演出,很受觀眾歡迎。
  • 中國戲曲文化周開幕 6天將演180場好戲
    昨日,園博園,中國戲曲文化周開幕式現場戲曲表演。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新京報訊 (記者姜慧梓)昨日,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正式「鳴鑼開戲」。其中,閩園將上演沉浸式園林版評劇《花為媒》,在經典的舞臺版本基礎上對劇情進行了適當剪裁,保留了觀眾喜聞樂見的經典片段,運用阮媽、二大媽和車柳子等人進行串場,以引戲員的身份跳入跳出,舞臺上的「一桌二椅」也被生活中的實景取代,突破了傳統戲曲的觀演關係,觀眾以追隨的形式融入劇情。
  • 中國戲曲學院70周年教學成果展演京劇《龍鳳呈祥》首發上演
    10月14日晚,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的青春版《龍鳳呈祥》,做為中國戲曲學院校慶70周年京劇人才培養成果獻禮劇目首發亮相。《龍鳳呈祥》做為京劇經典傳統劇目,同時也是一出典型的節慶戲,劇情豐富,情節生動,生、旦、淨、醜行當齊全。為了全面系統展示中國戲曲學院一流專業人才培養成果,該校京劇系全梁上壩,國慶、周末全無休,力爭獻上一份優質的獻禮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