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裡是我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它藏盡天下書,如今已經是5A級景區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這是對寧波這個沿海城市最精闢的概括,體現了寧波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其中前半句的「書藏古今」指的就是天一閣歷史悠久的藏書文化。天一閣是我國現存的歷史最為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61年),距今已經有400多年歷史了,是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
-
來寧波看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在鼓樓尋找當地特色美食!
由此,不如就直接出發去我們此次七月之旅的第一站——天一閣。中國古代藏書樓的典範和文化奇蹟―天一閣天一閣博物館全票: 30元 成人開放時間:夏令開放時間:5月1日—10月31日 8:30—17:30(17:00停止售票,禁止入園)
-
寧波天一閣送藏書文化進校園
近日,寧波天一閣博物館推出針對青少年的巡迴特展「了不起的藏書樓——天一閣」,首站走進海曙區古林鎮中心小學,用卡通漫畫、趣味版面、實物觀察等孩子們喜歡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解讀天一閣的歷史文化知識。該巡迴特展面向全市中小學生,以「了不起的藏書樓」為主題,從天一閣的歷史地位、名稱含義、建築特點、藏書特色、收藏管理和保護等方面入手,通過啟發式提問,讓孩子們追根溯源,引發自主思考,在獲取相關知識的同時,提升文化自信,並引導他們形成讀書、護書、愛書的良好習慣。
-
世界三大私人藏書樓有一座在寧波,400年藏書30萬卷,門票只要30
中國是一個非常愛看書的國家,從古至今留下來的藏書成千上萬,在中國的各個角落都有著歷史悠久的藏書閣,在這其中,不僅誕生了中國四大藏書閣,還有一座藏書閣成為世界三大著名私人藏書館,這座能與世界圖書館相併列的藏書閣就是寧波的天一閣。天一閣在寧波海曙區,建於明朝中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
-
世界三大私人藏書樓有一座在寧波,400年藏書30萬卷,門票只要30
,還有一座藏書閣成為世界三大著名私人藏書館,這座能與世界圖書館相併列的藏書閣就是寧波的天一閣。天一閣目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私人圖書館之一,由此而被列為5A級景區,地位非同一般。
-
「大臉貓旅遊」隨筆漫記《國內》〖516〗201810浙江(33) (寧波--天一閣2)
516〗201810浙江(33)(寧波--天一閣>2)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於美麗,就是誘惑於傳說。(汪國真《旅行》) 。遠方如果是這樣一個美麗的錯,那我情願錯上加錯,一錯再錯。,天一閣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管理、陳列、社會教育、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
-
女子為一睹天一閣藏書嫁入範家,卻終生未能登樓,令餘秋雨嘆惋
有一個讀了叫人傷感又莫名感動的故事:明朝有一位酷愛詩書的女子,聽說一座藏書樓藏書宏富,於是她一心想著能去一觀。她的姑夫時任寧波知府,就保媒把她嫁入了藏書樓主人範家,結果範家卻有規矩「如女子不得上樓」。於是,這位愛書成痴的女子終生未見著一本書,「悲怨成疾,抑鬱而終」。
-
舊時桃花落紅雨,堪比天一閣的福州徐氏藏書樓
綠玉齋:紅雨樓東南,是徐熥於萬曆十七年(1589年)創建的,內藏國內罕見的圖書數千卷。徐熥去世後,齋歸徐所有。1930年,徐氏後人仍以「綠玉齋」為名開設私塾教書育人。宛羽樓:綠玉齋東邊,是徐65歲時,好友曹學佺資助營建的。該樓富有山野園林氣息,當時著名學者翁正春、曹學佺、謝肇淛、陳價夫、陳薦夫等經常宴集於此,談經論史,賦詩唱和。
-
心靈隨筆|問心天一閣
在來寧波之前,我便制定好了旅遊目的地,天一閣是我必去之地。天一閣,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明朝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而不僅是因為這些,最主要是想在天一閣,在曾經最古老的圖書館,在中國最早的私家藏書樓裡找尋曾經的心境,找回迷失的自我。
-
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圖書館排前三,亞洲第一,說的就是寧波天一閣
寧波用「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作為自己的城市宣傳語,為什麼是這八個字呢?熟悉寧波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寧波有個「天一閣」,而殊不知,書藏古今,說的就是它——天一閣。天一閣,建於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間,佔地面積2.6萬平凡米。
-
中東歐16國文學作品入藏天一閣,亞洲最古老藏書樓有新使命
中東歐作家向天一閣捐贈了他們的籤名著作,天一閣也為此特別設立「四海書香」文庫,並邀請各國作家創作有關天一閣的文學作品。天一閣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三個私家藏書樓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現藏古籍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餘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舉錄最為珍貴。如今,天一閣身兼百年藏書樓、公共博物館、文化交流平臺等多重屬性,扮演的角色也更為多元。
-
天一閣•月湖略記
在寧波小住的三日,都在海曙區月湖附近,距天一閣博物館不足五百米,有幸三天三次親近天一閣和月湖,感受「此樓一脈斯文,江南千裡秋色」(餘秋雨語)的優雅氣韻。踏上西門的三層石階,邁過門檻,正面就是天一閣創建者範欽的石雕座像,範欽(1506年-1585年),字堯卿,號東明,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明代著名藏書家。
-
「大臉貓旅遊」隨筆漫記《國內》〖515〗201810浙江(32) (寧波--天一閣1)
32)(寧波--天一閣(汪國真《旅行》) 。遠方如果是這樣一個美麗的錯,那我情願錯上加錯,一錯再錯。1,天一閣,建於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當時退隱的明朝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 ,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
D22--偶遇天一閣
一路走來,都是遊覽山水、島嶼、古鎮、寺廟等,來到寧波不妨換個思路,去參觀天一閣。 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其中有一篇《風雨天一閣》的文章,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天一閣,東海之濱寧波有一座歷經幾百年風雨滄桑的藏書樓。
-
國內現存較早的私家藏書樓,有400多年的歷史,文藝書香氣息濃鬱
,周邊地區的觀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是寧波的天一閣。天一閣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曙光區,建於明朝中期,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亞洲現存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個家族圖書館之一。
-
又增2家!寧波天一閣博物院、中國港口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其中,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寧波市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和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成功上榜國家一級博物館。至此,連同寧波博物院在內,我市已有3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天一閣博物院(保國寺) 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距今已有450餘年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的專題性博物館。保國寺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也是我國江南地區倖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原來是當地最大博物館,5A級景區,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
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的天一閣,建於明朝嘉靖時期,2018年被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 ,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
「四大藏書閣」中雖然沒有寧波的天一閣,但它們都是仿照它建造的
藏書也就成為宮廷和民間都提倡的一件事情。民間藏書閣、藏書樓應運而生,如天上繁星,不計其數,天一閣則是最閃耀的那一顆。天一閣,原為明朝嘉靖年間,由退休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天一」一詞來自鄭玄《易經注》的「天一生水」,藏書閣喜乾燥,最忌火,而水與火相剋。閣樓裡面收藏了包括範欽在位其間和退休之後收集民間的「天下文章」。
-
漫步南國書城玩賞藏書文化
遊天一閣在美麗的寧波月湖之西,坐落著一座著名的私家藏書樓——天一閣。這個星期天,我和金報的小記者們一起參觀遊覽了天一閣。走進天一閣的大門,首先來到了一個幽靜的大院子,這裡綠樹成蔭,此時映入眼帘的是天一閣的主人範欽的銅像,他的目光注視著前方,炯炯有神。銅像的身後是由神態各異的八匹駿馬組成的溪山逸馬圖。
-
書房藏書防蛀神草:靈香草
可以預測,未來很多經典書籍(垃圾書籍除外)會成為稀缺資源,在收藏市場一些古老版本書籍越來越受到關注,價格之高令人咋舌。靈香草(拉丁學名: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又名香草、佩蘭、排草等,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60釐米,越年老莖匍匐,發出多數纖細的鬚根,當年生莖部為老莖的單軸延伸,上升或近直立,草質,具稜,稜邊有時呈狹翅狀,綠色,幹後有濃鬱香氣;葉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