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樂清市援疆教師柴黎丹、鄭馳隆、林中立、林榮樂、薛阿仁、趙乾兒、鄧習清七人結束援疆支教工作,從5000多公裡以外的天山腳下回到家鄉樂清灣畔。
這七名教師來自樂清多所中小學校,教授的學科涵蓋語文、數學、英語、化學等。其中,柴黎丹系浙江省第九批第二期援疆幹部人才,其餘六人為國家「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樂清市首批人才,他們的支教學校集中在樂清「友好城市」——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的拜城一小、一中、三中、四中。
在「第二故鄉」的500多個日夜,七名教師克服水土不服帶來的種種身體不適,以及其它各種困難,在承擔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任務的同時,組織開展豐富的教研活動,與當地教師組成教學團隊,開展業務培訓和教學指導,給學生打開了一扇更大的知識之窗,給教師指引了一條專業化成長之路,也給學校輸入了先進的管理理念。為貫徹「溫州援疆聯盟扶智計劃」精神,去年9月,他們還牽線搭橋,因需而動,邀請樂清市教育局教科研援疆專家團到拜城,帶去了4節學科示範課、8場主題研討、7場講座,並聽取當地教師12節研討課,將先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的「陽光雨露」播灑在拜城。
在傾智的同時,援疆教師們還傾情傾力,聯繫家鄉熱心人士為當地貧困學生捐衣捐物,幫助農戶銷售滯銷農產品,送上了關懷與溫暖。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樂清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援疆工作,通過結對幫扶、教師教育、遠程教育等活動,通過選派優秀教師支教、送教、崗位幫帶等形式,開展「智慧援疆,授疆以漁」,有效發揮樂清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促進了拜城縣基礎教育辦學水平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