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 應重塑經濟金融含義與全球價值鏈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 應重塑經濟金融含義與全球價值鏈

  在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舉辦的2020世界經濟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變,世界經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一方面,為應對疫情衝擊,發達經濟體採取極其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政府債務持續屢創新高,金融資產價格上漲脫離市場經濟的發展實情。金融資產價格的超級修復與實體經濟的艱難復甦形成鮮明對比,全球資產價格出現泡沫化傾向。另一方面,全球經貿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進入區域化加速發展階段。因此,未來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如何變化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雷達作題為「百年變局與國際經濟秩序演變」的主旨報告時指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中國最高決策層對當今全球經濟發展態勢所作出的重要判斷,在今年得到了進一步印證。百年變局不只是大國實力的變化,不只是國別間總量的變化和地位的轉換,而是世界經濟體系、制度、特徵的變化。從過去百年的歷史來看,全球多邊合作開放是趨勢,百年變局的未來應該是更加文明和更高質量的發展。因此,合作共贏是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院長王晉斌以「2020國際金融大動蕩及未來展望」為題作了主旨報告。他認為,2021年可能面臨四大新問題。第一,美國2021年的財政槓桿會大幅度收縮,新一輪的財政刺激政策將導致無風險利率的上揚。第二,偏弱的美元或成為美國新一屆政府的選擇。第三,人民幣存在升值趨勢,將利好資本市場,但不利於出口。第四,2021年國際金融市場雖有調整,但不會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主權債務違約的壓力取決於利率上揚水平的程度,如果無風險利率依然能夠壓得很低,國際金融市場將平穩運行。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賀力平以「百年變局的經濟金融含義:一點新析」為題的演講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意味著減少持有美元資產,但我國對外幣資產的高需求尤其對美元資產的高需求,是妨礙人民幣國際化和去美元化的重要因素,也構成了中美兩國在金融「半」脫鉤中的不對稱局面:中方持有大量美元資產,而美方持有的人民幣資產很少。因此,我們應當認識到這一矛盾,建立新型的金融制度,讓居民真正信任我們自己的貨幣與金融資產。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研究員李向陽以「後疫情時期全球價值鏈的重塑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為題進行演講。他認為,未來可能出現兩個平行的區域價值鏈:以中國作為最終消費市場的區域價值鏈和以美國為最終消費市場的區域價值鏈。在「雙循環」順利實現的前提下,「去中國化」與「避風港」可能在未來同時存在。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責任編輯:DF078)

相關焦點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理解 怎樣把握
    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兒女創造、推動一個個階段性的歷史性變局,最終走到了今天這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百年歷史過程既是過去時,也是進行時;而今天我們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則是由前面的歷史階段所奠定、所烘託、所造就的,它既是進行時,也是將來時。百年來,這一系列歷史變局的積累、演進、疊加,昭示了一個偉大歸宿或目標,那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 「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多角度觀察和解讀一個重大戰略判斷
    王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對國際格局巨大變遷和國內治理出現綜合難度的重大判斷。話題緣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
  • 如何正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正確把握四個「新」
    #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化,習主席對此就有一種判斷,叫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迄今為止關於國際形勢最好的判斷,這種判斷的背後沒有意識形態的色彩,只是一種客觀描述。告訴大家,世界正在大變。那麼,怎麼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怎樣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句話?金燦榮:可概括為四個「新」
    筆者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破題之詞,著力闡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黨和國家的戰略眼光、時局把握和外交方略,向世人展現「大國遠見」之「遠」,並嘗試提出解局之道、術、策。《大國遠見》,金燦榮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國而言機遇大於挑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具有多層次、多維度的內涵,不同學者對此有不同的認識和解讀。
  • ...危機疊加百年變局,頂尖學者「釣魚臺」上盤點即將過去的2020年...
    回首這一年,疫情危機疊加百年變局,國際政治、世界經濟、安全形勢、中國外交,發生了哪些深刻變化?未來又將呈現何種趨勢?日前,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與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舉辦的一年一度國際形勢研討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國內頂尖學者深度盤點2020年「疫情下的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外交」。
  • 集刊| 張玉來:推進中日經濟合作,積極應對全球價值鏈重塑大潮(2020...
    推進中日經濟合作,積極應對全球價值鏈重塑大潮【內容提要】世界已進入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價值鏈亦是如此。以美國 「川普衝擊」 為代表,逆全球化浪潮正在對既有國際分工體系構成嚴峻挑戰,一場全球價值鏈重塑大潮正在來臨。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是東亞,也是中國成長為世界經濟中心的重要考慮。
  • 張蘊嶺:對「百年之大變局」的分析與思考
    中國是世界大變局的核心要素,其自身,主要體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其影響,主要體現在中國重新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對世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與世界各國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國,兩個變局相互激蕩。  中國領導人2017年12月28日在駐外使節工作會議上指出:「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摘要變局之一:特斯拉等新勢力崛起,網際網路、半導體等科技巨頭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部分OEM未來或淪為代工廠。面對汽車業百年大變局,中國汽車強國之路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換道超車」需要政策與全產業鏈的通力配合。
  • 中環一號大講堂預告| 張宇燕:百年變局與中國(9月25日)
    文獻參考: 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18年6月習近平主席對當今全球態勢做出一個重要判斷,即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百年變局的理解可以從大國實力對比變化、科技進步影響深遠並伴隨眾多不確定性、民眾權利意識普遍覺醒、人口結構改變、國際貨幣體系演化、多邊體系瓦解與重建、美國內部制度頹勢顯露和中美博弈加劇等八個維度進行。在百年變局背景下,還應特別關注那些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的因素。正是這些「變」與「未變」,構成了中國未來發展的國際大環境。世界一直處於不斷變化的歷史長河之中。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70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
    8月23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70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範勇鵬教授,探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的重重挑戰,觀察者網整理節目內容,以饗讀者。張維為:上次和大家談了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兩個方面,一個是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地位變化帶來的挑戰,一個是新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文明衝突的挑戰以及政治制度競爭的挑戰。首先是文明衝突的挑戰。
  •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面步入加速期
    系統梳理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世界經濟格局,特別是疫情暴發以來的最新形勢變化,可以得到以下重要特徵事實:1)世界經濟長期停滯進一步持續,世界沒有找到強勁增長的方法,疫情加劇各種傳統問題的惡化。各國結構性問題和世界結構性問題將持續發酵,全球增速持續低迷必定帶來全球利益分配模式的持續變化,並帶來各國內部衝突和世界格局變化,大國博弈將持續掀起新浪潮,全球動能加速弱化。人口老年化、收入不平等、技術進步、高債務、公共品缺失、治理體系惡化、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等九大問題持續惡化。
  • 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的戰爭只是餐前甜點
    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的戰爭只是餐前甜點!一種觀點認為,世界經濟亂象叢生,必須解決分配問題,利潤向勞動者傾斜,對食利者苛以重稅和刑罰……因戰爭和對抗加劇社會矛盾,資本主義穩定期結束,一大批「脆弱的鏈條」斷裂,戰爭對抗和新科技革命的結合,將會徹底改變人類和人類社會自身,這就是大過濾器。我們將看到大變革期的端倪,也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天的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戰爭只是餐前甜點,如果能夠通過這個大變局,那就是真正的文明躍升、大同之世和星辰大海。
  • 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下的北京冬奧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 夏文斌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疫情防控相疊加的新背景下,北京冬奧既面臨著新的機遇、大好時機和大好形勢,同時也面臨新的不確定因素。對此,我們應該:一是要繼續堅定信心,進一步把握冬奧會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意義。
  •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東北的振興還會是遙遙無期嗎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曾經的東北,作為共和國長子,也是全中國資源最為豐富的地方之一,毫不誇張地說,以三省之力貢獻了我國建國初期的主要GDP。那個年代中國尚處於計劃經濟時代,全國整體物資比較匱乏,工業生產能力還比較落後。
  • 中國共產黨百年與百年大變局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百年與百年大變局 第十一屆世界社會主義論壇暨《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世界社會主義小叢書》發布會召開11月1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第十一屆世界社會主義論壇暨《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世界社會主義小叢書》發布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 程實等:「雙循環」格局下內外價值鏈的結構之變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3日電 題:《程實等:「雙循環」格局下內外價值鏈的結構之變》作者 程實(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首席經濟學家)錢智俊(工銀國際高級經濟學家)「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內外經濟循環的宏觀格局之變,離不開內外價值鏈的微觀基礎之變。
  • 築牢大變局背景下「一帶一路」建設的安全屏障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共振,在引發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綜合性、深層次危機的同時,也給「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新的安全挑戰,需要認真研究應對。  「一帶一路」安全環境面臨多元、集中挑戰  大流疫和大變局的影響相互疊加,使全球化進程遭受重挫,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各地動蕩源和風險點明顯增多,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主義上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進程遇阻,這不僅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嚴重威脅,也直接或間接給「一帶一路」建設帶來多種多樣的困難。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國真實目標並非伊朗,而是世界第二強國
    最近,美伊兩國劍拔弩張,關係不斷惡化,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美伊大戰一觸即發,但其實美國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國的目標並非伊朗而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俄羅斯,為什麼這麼說呢?看似美國增兵中東,但其實將大部分的兵力都部署在了地中海。
  • 任澤平:全球貿易體系大變局與我國農業國際競爭戰略取向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任澤平、彭廷軍、焦點、熊柴等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等領域風險積聚,黑天鵝事件頻發。圍繞全球貿易體系大變局的風險,我們對其新動向、新格局以及對全球農業和中國農業的影響進行研判,提出了應對思考,以供決策參考。
  • 聖彼得堡論壇 習近平闡釋「百年變局時刻」的中方應對之策
    中新社北京6月8日電 題:聖彼得堡論壇 習近平闡釋「百年變局時刻」的中方應對之策  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  中國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來形容當下世界形勢。在剛剛結束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闡釋了「變局時刻」的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