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為啥改名尼德蘭?

2020-12-24 浪淘沙的夢

之前有新聞說荷蘭要改名成尼德蘭,後來發現是他們把旅遊局徽標那幾個字母給改了,原來英語荷蘭holland,現在是尼德蘭,就Netherland,荷蘭這個國家在咱們中國人看來存在感不算特別高,一般就知道它有風車、有鬱金香,足球挺厲害,阿姆斯特丹是著名紅燈區。

那為什麼有改名這個消息?其實這是咱們一個誤解,荷蘭這個國家其實就叫尼德蘭王國,可以到這荷蘭大使館看上面牌子寫的就是尼德蘭王國。荷蘭是俗稱,不過在中文裡就成了這個國家的正式稱謂,真正意義上的荷蘭其實指的是尼德蘭的兩個省,南荷蘭省和北荷蘭省。但是這兩個省是尼德蘭最發達的兩個省,人口多,工業經濟都發達,咱們熟悉的大城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都在這兩個省,所以開始很多外國人就拿荷蘭指代尼德蘭這個國家,大家將錯就錯就一直錯到了今天。

尼德蘭英文的Netherlands這個詞本身是咱們所說的低地國家,是幾個非常low的國家。這個low是地勢低,不少地區甚至在海平面以下,所以最開始說Netherlands指的就是今天低地三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還有包括今天法國東北的一部分,最早這個地方歸勃艮第公國,商業特別發達,是歐洲最有錢的地方,別看勃艮第今天只是法國一個省,葡萄酒不錯,那時候的勃艮第是歐洲強國,尤其他們的炮兵無敵於天下。

一四七七年,勃艮第和瑞士爆發了南錫戰役。勃艮第的騎兵在山谷裡遭到了瑞士步兵的伏擊損失慘重。末代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被瑞士的長矛扎穿了腦袋當場陣亡。這就是著名的勃艮第裂顱事件。大膽查理一死,尼德蘭幾經輾轉,控制權就落到了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手裡。他是哈布斯堡家族裡的第一任西班牙國王。因此尼德蘭就成了西班牙的一部分。卡洛斯一世在位的時候對尼德蘭橫徵暴斂,當時西班牙一半的國庫收入來自這兒。所以尼德蘭的資產階級們就覺得自己辛辛苦苦,西班牙人一來收稅回到解放前,太不划算了。而且光交錢不說,還逼他們信天主教,尼德蘭人大部分都信新教,於是憤怒的群眾就爆發了大規模的破壞聖像運動,衝向天主教堂和修道院,把神龕裡的聖母像給掀了,教堂裡的東西也毀了。

尼德蘭革命由此拉開序幕,西班牙立刻派出大軍鎮壓,尼德蘭人民紛紛行動起來把西班牙大軍拖入人民戰爭之中。漁民、水手、碼頭工人組成被稱為海上乞丐的遊擊隊,跟國王軍對抗。革命越鬧越大,但是他們內部分裂了,尼德蘭革命的主體是窮人或者是有錢沒地位的資本家,尼德蘭的貴族們很害怕革命者把他們也給解決了,於是在南方幾個貴族居多的省份就組成阿拉斯同盟,想聯合西班牙一起打北方,北方也不含糊,宣布建立烏德勒支同盟,後來發展成了聯省共和國。推舉奧蘭治親王擔任共和國執政,這個執政是世襲的實際上跟國王差不多。打這兒起尼德蘭就分裂為了兩部分,北部形成獨立的國家,南部仍在西班牙統治之下。

一六零九年的西班牙國王菲力三世承認了共和國獨立。尼德蘭革命在北方就取得了完勝。荷蘭這時候只是尼德蘭下面的一個省,荷蘭省在尼德蘭內也不算出名,除了出口木材沒什麼經濟來源。後來尼德蘭獨立的過程當中,因為八十年的戰爭水深火熱,經濟遭到巨大打擊。荷蘭省卻趁著這個機會大力發展造船業和航運業成功上位,成了尼德蘭共和國裡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多的省份,造船工業全球領先。

後來俄羅斯彼得大帝要組建海軍,親自出國學造船就是去荷蘭,荷蘭全省上百家造船廠,船造得特別棒,但是造價比英國低一半,不僅因為荷蘭產木頭更重要的是荷蘭人會動腦子。時拿來造船的木板是需要弧度的,別的國家造船都是靠榔頭敲銼刀磨給弄出弧形。荷蘭人直接讓樹長得有弧度,所以在種樹的時候用一根繩子在旁邊拉著樹,久而久之樹都是按照一個弧度長的。這麼一來荷蘭造船就省了幾道工序,成本自然就低得多。

十七世紀前夜荷蘭擁有商船超過一萬五千艘,佔歐洲總量的四分之三,幾乎壟斷了海上的貿易。挪威的魚、波蘭的糧食、俄國的毛皮、東南亞的香料、印度的棉紡織品、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大都由荷蘭商船轉運,經荷蘭商人之手經銷。所以高度發達的商業不僅讓荷蘭富甲天下,由此誕生了一系列的資本主義文明,比如荷屬東印度公司證券交易所。也誕生了一批發達的大城市,比如尼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行政首都海牙,國際商港鹿特丹都在荷蘭省境內。所以從這時候開始,其他國家就經常拿荷蘭這個詞代指尼德蘭,而尼德蘭的其他省份,像澤蘭、烏德勒支、格羅寧根這些地方跟荷蘭也沒什麼矛盾就默認了這種說法。

實際上尼德蘭王國七個省構成的,不像英國各地區矛盾很尖銳,你要是問一個蘇格蘭人你是來自英格蘭嗎,他一定會義正言辭的告訴你來自蘇格蘭,最多可能說來自不列顛,你要是問一個烏特勒支人或者格羅寧根人,你是荷蘭人嗎,他八成得眉飛色舞的告訴你對,我就是荷蘭人。就

尼德蘭內部各個省安定團結,不代表這個國家是鐵板一塊。荷蘭省跟其他省沒矛盾,但是跟尼德蘭中央政府就很不對付。他們覺得尼德蘭其他各省都在拖我後腿,總想跟中央政府要各種自治權。

一六五零年趁著執政威廉二世病逝,荷蘭省就趁機提出幾個省各過各的。後來英荷戰爭之後,荷蘭省還跟英國的克倫威爾籤訂了秘密條約,想讓英國人幫忙幹掉威廉二世的兒子威廉三世。可惜沒來得及行動克倫威爾就去世了。十幾年後,威廉三世重新復位不僅當上了尼德蘭的執政,還遠涉重洋兼任英國國王。如果當年克倫威爾出兵尼德蘭那歐洲歷史會往哪個方向發展就不好說了。所以尼德蘭雖小,但絕對是歐洲大陸一個至關重要的國家。

相關焦點

  • 「尼德蘭」到底是什麼意思?荷蘭為什麼要改名尼德蘭?
    德國《焦點》周刊29日報導稱,荷蘭政府28日正式宣布,從2020年起,該國對外宣傳一律改用正式國名「尼德蘭」(Netherlands),而不再是暱稱「荷蘭」(Holland),以重塑更積極的國際形象。根據荷蘭政府的決定,自明年1月起,所有荷蘭企業、使館、政府部門和大學等機構,對外一律使用正式國名「尼德蘭」。
  • 荷蘭改名為尼德蘭|去尼德蘭旅遊不再看到荷蘭風車|那是尼德蘭風車
    近日荷蘭更名為「尼德蘭」的新聞惹得國內外的人紛紛投去別樣的目光,那麼為什麼荷蘭要改名尼德蘭,而改名後的荷蘭,它的風車從此以後不再叫荷蘭風車了,而叫尼德蘭風車。跟著小i的步伐,讓我們一起認識荷蘭風車,一起了解事情的根源。
  • 荷蘭「改名」尼德蘭?只是亮出了「大名」而已
    」,更精準的說法應該叫「正名」,通過國家徽標的更改,亮出它的大名尼德蘭,以重塑國家形象。  世界各地陸續迎來新的十年,鬱金香之國荷蘭也擁有了「新的名字」。一個國家的名字說改就改了?話說這個國家的國王也太任性了。  從官方的說法上說,荷蘭的本名叫做尼德蘭王國(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它是一個聯邦制國家。除了在歐洲本土有領土之外,事實上荷蘭還在加勒比海擁有領土。因而,在正式層面上說,荷蘭的官方名稱就叫「尼德蘭」。
  • 荷蘭改名尼德蘭的原因 中國遊客依然請叫我「荷蘭」
    荷蘭的國家宣傳標誌也由一束鬱金香及「Holland」字樣改為「NL」字樣  荷蘭政府表示自明年1月起該國就不叫「荷蘭」(Holland)了,僅用「尼德蘭」(Netherlands)這一國名。  據報導,這是荷蘭政府重塑國家形象計劃的一部分,預計耗資2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4萬元)。從2020年1月開始,趕在東京奧運會及第65屆歐歌賽舉行前,荷蘭政府要求所有公司、大學、使館及政府機構統一改用該國官方稱謂「尼德蘭」(Netherlands)。  為何要改名?
  • 荷蘭改名尼德蘭?原來我們一直叫錯了
    荷蘭官方表示:尼德蘭不想讓你再叫它荷蘭。一條新聞,炸出了不少網友,他們認認真真地在新聞下面回覆:「好的,知道了,荷蘭。」評論裡有為熬出頭的河南叫好的:「再也沒有人跟河南搶名字了。」「太好了這樣我下次去新鄭機場就不會搞錯坐到阿姆斯特丹機場了。」
  • 「荷蘭」改名「尼德蘭」?中國遊客依然請叫我「荷蘭」
    荷蘭的國家宣傳標誌也由一束鬱金香及「Holland」字樣改為「NL」字樣荷蘭政府表示自明年1月起該國就不叫「荷蘭」(Holland)了,僅用「尼德蘭」(Netherlands)這一國名。據報導,這是荷蘭政府重塑國家形象計劃的一部分,預計耗資2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4萬元)。從2020年1月開始,趕在東京奧運會及第65屆歐歌賽舉行前,荷蘭政府要求所有公司、大學、使館及政府機構統一改用該國官方稱謂「尼德蘭」(Netherlands)。為何要改名?
  • 荷蘭「改名」尼德蘭?只是亮出了「大名」而已|新京報專欄
    比起「改名」,更精準的說法應該叫「正名」,通過國家徽標的更改,亮出它的大名尼德蘭,以重塑國家形象。▲150秒看荷蘭改名背後:原來這麼多國家都改過名字。英國《衛報》和美國《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原解釋是對的,只是中文世界在解讀的時候反而越混沌,再加上「讀標題式看新聞」,荷蘭改名的消息一時沸沸揚揚。從官方的說法上說,荷蘭的本名叫做尼德蘭王國(The Kingdom of Netherlands),它是一個聯邦制國家。除了在歐洲本土有領土之外,事實上荷蘭還在加勒比海擁有領土。
  • 較真丨荷蘭改名「尼德蘭」?這只是荷蘭旅遊局的一次徽標更新
    「荷蘭」變為「尼德蘭」,實際只是荷蘭旅遊局的徽標由「Holland」變更為「Netherlands」, 荷蘭政府部門本身並不需要更改什麼稱呼,因為它們的官方名稱一直就是尼德蘭。 2.中文中的國名「荷蘭」同樣也不需要變更為「尼德蘭」,因為使用「荷蘭」代稱該國國名,是一項長久以來的漢語翻譯習慣。
  • 域外視點 | 「荷蘭」改名「尼德蘭」?並沒有!
    「從2020年1月開始,『荷蘭』將改名為『尼德蘭』。」日前,有媒體報導的這則新聞在國內外都引發了關注。然而,記者經多方核實確認,發現這則新聞並不完全準確,對事實本身存在一定的誤讀,對公眾也有誤導之嫌。誤讀這則新聞的原始出處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 請叫我「尼德蘭」 2020年元旦荷蘭正式宣布改名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攝)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侯雋)12月29日,德國《焦點》周刊報導稱,荷蘭政府28日正式宣布,從2020年起,該國對外宣傳一律改用正式國名「尼德蘭」(Netherlands),而不再是暱稱「荷蘭」(Holland
  • 荷蘭還是那個荷蘭!並未改名尼德蘭,只是採用新的國家徽標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近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網站報導稱「尼德蘭」不想讓你再叫它「荷蘭」,引起國內媒體熱議,也存在一些誤解。事實的真相是,荷蘭還是原來的荷蘭!中國駐荷蘭大使館30日刊文指出,荷蘭的正式國名依然叫荷蘭王國。
  • 荷蘭改名尼德蘭英文怎麼翻譯?Netherlands的中文翻譯是什麼
    荷蘭的國家宣傳標誌也由一束鬱金香及「Holland」字樣改為「NL」字樣  荷蘭政府表示自明年1月起該國就不叫「荷蘭」(Holland)了,僅用「尼德蘭」(Netherlands)這一國名。
  • 請叫我尼德蘭!耗資20萬歐元 荷蘭為何要改名?
    明年開始,荷蘭正式改名了!荷蘭政府28日宣布,從2020年起,該國對外宣傳一律改用正式國名「尼德蘭」(Netherlands),而不再是暱稱「荷蘭」(Holland)。根據荷蘭政府的決定,自明年1月起,所有荷蘭企業、使館、政府部門和大學等機構,對外一律使用正式國名「尼德蘭」。同時,政府也希望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及歐洲電視歌唱大賽上使用正式國名。這項正名計劃將花費20萬歐元。
  • 「荷蘭」改名「尼德蘭」?並沒有!|荷蘭_旅遊|風車村|holland|羊角...
    「從2020年1月開始,『荷蘭』將改名為『尼德蘭』。」日前,有媒體報導的這則新聞在國內外都引發了關注。然而,記者經多方核實確認,發現這則新聞並不完全準確,對事實本身存在一定的誤讀,對公眾也有誤導之嫌。誤讀這則新聞的原始出處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 明年起這個歐洲國家「消失了」:荷蘭正式宣布2020年改名「尼德蘭」
    「明年開始,荷蘭正式改名了!」德國《焦點》周刊29日報導稱,荷蘭政府28日正式宣布,從2020年起,該國對外宣傳一律改用正式國名「尼德蘭」(Netherlands),而不再是暱稱「荷蘭」(Holland),以重塑更積極的國際形象。
  • 荷蘭居然改名叫尼德蘭?真相卻是……
    近日,#荷蘭正式更名尼德蘭#的話題引發熱議,讓大批網友一臉懵,叫了這麼久的荷蘭突然要改名,那荷蘭豬,荷蘭弟,荷蘭豆是不是也要改口了?實際上,荷蘭並沒有改名,荷蘭簡稱為The Netherlands,就是NL,這次只是要換一個新的國家徽標,用NL和Netherlands取代Holland。
  • 雙語閱讀:荷蘭更換國家標識 改名尼德蘭
    荷蘭政府希望在2020年奧運會及歐歌賽舉辦之前,通過「改名」進一步提升國際形象。下屆歐歌賽將在荷蘭舉辦。自2020年1月起,荷蘭國內公司、使館、政府部門和大學只能使用其官方名稱「尼德蘭」來指代該國。該計劃將耗資22萬美元。It is reportedly part of a plan to draw tourists to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as some cities battle overtourism.
  • 別再叫我「荷蘭」!荷蘭更換國家標識 改名尼德蘭
    荷蘭政府近日宣布,為重塑國際形象,將從2020年開始更換國家標識。在新的標識中,原來使用的「荷蘭(Holland)」一詞將變為「尼德蘭(Netherlands)」,鬱金香圖案也將被設計成鬱金香形狀的「NL」所取代。2017年1月21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名小女孩在廣場上採摘鬱金香。
  • 是「過度旅遊」導致荷蘭改名為「尼德蘭」?還是為了提升國際形象
    荷蘭,本稱尼德蘭王國,因其荷蘭省最為出名。現在社會交通便利,出國旅遊已成為首選。每年都有大量遊客前往荷蘭。但是,由於人們誤以為荷蘭省是整個國家的名稱,因此很多人往荷蘭去其他省的入境遊客人數太少,而荷蘭省卻旅行人數過多,這對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和整個王國的發展。
  • 荷蘭與尼德蘭是什麼關係?
    最近有一條與荷蘭有關的新聞,說荷蘭要將國名由「荷蘭」改為「尼德蘭」。各種調侃隨之而來,有人說荷蘭改國名,河南人最高興,再不用逢人解釋「我是河南人,不是荷蘭人」了。實際上,大家叫習慣的「荷蘭」根本就不是這個以低地、風車、橙色聞名的國家的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