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清明節的風俗與禁忌

2021-02-08 三僚曾慶良風水師

清明節的紀念,不僅是為了祭祀先人,更是對古人的尊重 ,也是傳遞孝道的一種方式,讓後代知道祖上有這麼一個人存在過!

今年的清明節是2019年04月05日,農曆三月初一,是我國重大春祭節日,很多人都會回鄉掃墓祭祖,當然清明節又稱為「踏青節、行清節」,很多人也會趁著這個小長假外出踏青遊玩、享受春天的樂趣,除了我國會過清明節,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這些國家也會過清明節,習俗方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網上查閱下。

清明節,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

每到清明節,人們慣例要掃墓祭祖,緬懷先人。

那麼,清明節掃墓的意義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

清明節掃墓的意義:延續優良傳統文化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聚合寒食節,又臨春分好節氣。這時的天,不躁不寒,春風盎然,宜居宜行。去掉春冬的冷意,人們這時開始活動起來。帶上孩子,掃墓踏青,插柳栽樹,做一些有意義而又愉悅身心的事情。而自古流傳的諸多清明節習俗中,掃墓無疑是重中之重。

清明節的主題是掃墓行孝義。這一天是祭奠亡靈的日子。中國傳統的方法是土葬,所以也稱上墳、掃墓、祭掃。為故人的墳墓添些土,清除墓碑上的灰塵,再擺些貢品鮮花等。或是遠去的先人,或是剛離別的親友,到清明節時,來到他們的墳前表示悼念之情思念之心。人生即意味著生死,歲月轉換,回頭便是年輪。緬懷故人,孝敬親長是美德,讓我們一起施行。

清明節掃墓,還可延優良傳統。現在不少學校的學生教學,每至清明,常提倡學生隨家長去掃墓,或是學校組織一起為烈士掃墓,亦或是通過網上掃墓。另外必寫清明文章、記錄清明節掃墓祭拜感想。目的非常明確,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清明節日的了解。

為何要這麼做?冰心《寄小讀者》中語:「清明掃墓,雖不焚化紙錢,也可訓練小孩子一種恭肅靜默的對先人的敬禮。」認識先烈,知榮辱禮敬,懂孝行深義,承優良傳統,這就是我們中國人、這就是清明節掃墓的意義。

清明節上墳的風俗和禁忌都有哪些?

 1、身體虛弱或者正在患病的女人不能上墳掃墓,若一定要去,必須隨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護身符。 

2、身懷六甲的孕婦和正在來例假的女人不能上墳掃墓; 

3、沒有正式結婚的只是女朋友的女人不能陪著男友去上墳掃墓;

4、有的地方還規定丈夫去世不到三年的女人也不能去上墳掃墓。

 5、有新過門的媳婦、新生孩子的人家,是必須要在這年的清明節,帶上新過門的媳婦和剛生過孩子的母親帶著孩子一起去上墳掃墓的。首先表明認祖歸宗,其次也是告慰先人:家裡開枝散葉、又添新人了!這樣的一家人上墳掃墓的話,應該放鞭炮,並在放過鞭炮的嫋嫋香菸中,一對新人要在墳前磕頭行禮,小孩子則讓大人抱著一起行禮,口中還要念著「爸爸(媽媽),兒媳(孫媳)給您行禮了!」當然,怎麼稱呼要隨著先人的身份和輩分不同而不同。 

6、前去上墳掃墓的新媳婦或者新生兒的身上,千萬不能穿著素衣素服,必須要穿著喜慶一些的服飾,最少要穿戴一件紅衣服和佩戴一件飾品,一為報喜,讓先人們看到家裡開枝散葉,添人進口;二為闢邪,不讓周圍的孤魂野鬼侵害。而就是這些喜慶的色彩,讓清明節的上墳掃墓平添了幾分不同的意味,也象徵這生命的延續,香火的傳承。

清明節掃墓時間如何選擇? 

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盛的時間,即上午9點到下午之前,最晚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上墳活動。 因為再晚太陽快要下山了,陽氣不足,恐有一些不乾淨的東西出現,此時上墳招不好的東西帶回家,所以上墳時間要選在陽氣比較旺的白天,天不亮或傍晚陰氣較重,應該儘量避免。 新墳(埋葬不超3年),頭次上墳,在清明節前的10天選一吉日,二次上墳,要在清明節前當天;第三次上墳的時間,在清明節後的10天中選一吉日。舊墳(葬超過3年的),在清明節前後10天選一天上墳即可。 傳說清明節陰間要開大會,沒人上墳的人不能參加。參加大會要舉著親人送的旗子入場。所以,清明上墳時會在墳頭插紙剪的旗子。


2019年清明節前三天後三天上墳可以嗎? 從時間上講,我們當地流傳著「前三後四」的說法。也就是說,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到後四天上墳都是可以的。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這是工作事業較忙的人為自己找的藉口。 傳說清明節陰間要開大會,沒有子孫的人不能參加。參加大會的人必須舉著子孫送的旗子才能入場。因此,現在清明上墳時,人們都在已故先祖的墳上插上紙剪的旗子。所以,清明節上墳的時間應該在清明節當天,而不應該在清明節之前或之後。


相關焦點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時間:2020-04-04 1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 必知|清明節六風俗與十八禁忌
    清明節簡介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這一天是我國傳統而盛大的春祭節日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這一天是我國傳統而盛大的春祭節日,同時也是重要的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翻看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古詩詞,我們總可以看到關於清明的不少美麗詞賦,而透過詩句我們也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有關清明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 馬上就是清明節了,關於清明節的6個風俗和6個禁忌,你都知道嗎?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或前後。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可你知道清明節的由來以及風俗和禁忌嗎?
  • 2019清明節放假安排時間通知 清明節放幾天假
    清明節放假安排時間通知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1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2019年清明節放假具體安排為:4月5日(星期五)放假,與周末連休。  節假日期間,提倡移風易俗,文明祭掃。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落實好防火等安全保障措施。
  • 清明節掃墓禁忌!
    ◆ ◆ ◆ 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然而,在掃墓期間,有些禁忌要注意,掃墓30條最基本原理莫忽視。4、清明節祭掃的具體日期如何確定?  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 清明節的風俗民俗有哪些 清明風俗簡介40字50字60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風俗民俗有哪些 清明風俗簡介40字50字60字 清明節的風俗民俗有哪些 1.吃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
  • 2019年清明節致家長的一封信
    清   明   2019年清明節致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   您好!「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 清明節第二天上墳可以嗎 2019清明節祭祀禁忌與注意事項
    清明節,我們都會返鄉祭祖掃墓。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禁忌習俗,2019清明節祭祀掃墓注意哪些問題,清明節祭祀掃墓15條禁忌需要牢記於心。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
  • 2019年清明節高速免費嗎?清明節高速幾月幾日幾點開始免費
    年清明小長假,本市高速公路將繼續對7座及7座以下小客車實行免費通行政策,預計路網流量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變化趨勢。2019年清明節高速免費嗎  全國高速公路4月5日0時至4月7日24時,繼續實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政策,交通運輸部今天發布清明節出行預測。
  • 清明節的由來的風俗有哪些?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但是不同的是,這一天還是我國的一個有著紀念意義的傳統節日,是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清明一到,天氣漸暖、春暖花開,萬物生長,清明節是怎麼由來的呢?人們又有哪些風俗習慣呢?2、清明節的風俗最隆重的是掃墓祭祖,俗稱「上墳」,每到這一天,及時離家在外的遊子們一般也要回老家給自己去世的親人上墳,掃墓,表示懷念和哀悼,並給他們送去紙錢,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使用,古代就有詩詞「清明時節雨紛紛、
  •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世代相傳又不得不知的禁忌究竟有哪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後,盡情地親近自然、到郊外踏青遊玩,是清明時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清明踏青的活動豐富多彩,常見的活動有蕩鞦韆、撲蝶、採百草、拔河、放風箏、植樹、插柳、等風俗習慣,鬥轉星移,經過世代延續及不斷地演變,又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慢慢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
  • 清明節掃墓,這些禁忌和避諱,你必須知道!
    正文      清明節在我國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國三大著名的「鬼節」之一,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還有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清明掃墓,慎終追遠。掃墓是清明節講究最多、禁忌最多的一項活動。很多儀式不是迷信,而是心存敬思。
  • 馬上又是清明節了,有關清明節的起源、禮制和禁忌,你知道嗎?
    又是一年清明節!這個有著數千年歷史和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早在2006年就已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等,自古就是緬懷和寄託衷思、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節日,有著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節日。根據不同的地方,其細節之處也略有不盡相同。清時節起源於什麼時候?清明節距今己有2500多年的歷史,大約開始於周朝。
  • 2019清明節放假通知 清明節放假多少天?
    2019年清明節放假多少天?     2019清明節放假是4月5日至4月7日,共3天。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五。我國法定節日之一。     2019年清明節加班工資怎麼算?     (據2018年12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1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2019年3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2019年勞動節假期安排的通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 清明節掃墓時間幾點最好?清明節上墳燒紙的10個禁忌講究
    唐明皇在開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世相傳,已成習俗,應該允許,使之永為常式。  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在古代,清明節這一天,「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可見,清明出郊上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盡思時之敬」。到了宋代,大家都在清明日掃墓,京都人傾城出郊,四野如市。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
  • 2018年4月5日4時13分清明節 清明節氣節日的風俗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俗,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離不開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之情。
  • 清明節50個必須注意的禁忌
    一心提醒朋友們,清明掃墓50條禁忌莫忽視,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1、佛教怎麼看待清明節?清明節除了祭拜祖先、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之意,亦可參加全國各地的放生共修,將放生功德回向先人,並可為親友消災祈福、增益功德,祈求合家平安吉祥,回向世界和平、災難不生、人民安樂。
  • 清明節祭祀的常識與禁忌
    李雙林、文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 清明節股市開盤嗎?2019年股市清明休市幾天什麼時候開市
    清明節就要到了,很多人都會去掃墓,那麼股市在今年清明節會開盤嗎?2019年股市清明節放假安排是怎麼樣的?清明節股市開盤嗎  2019年清明節股市休市安排:4月5日(星期五)至4月7日(星期日)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