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祠
在綿陽市富樂山腳下,緊鄰芙蓉溪的位置,有一座白牆圍繞的院子,曾被稱為治平院,杜甫也曾在此居住,是國內少有的同時紀念李白和杜甫兩位偉大詩人的李杜祠。
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聖。李白生於江油青蓮,即今天的綿陽江油市青蓮鎮。李白自幼住在那裡,對他人生觀念影響很大,所以有「青蓮居士」之稱。
避安史之亂入蜀的杜甫,曾在綿州暫居。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杜甫送世交好友、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嚴武還朝,來到綿州,在綿州刺史杜濟和友人勸導下,杜甫在綿州暫居了下來。
此後,歷代名士先後到此尋覓李白、杜甫遺蹤,留下不少詩篇,其中包括陸遊、李調元等。
清代吳敏齋在綿州城南修建治經書院,建校舍數十間。鑑於李白為綿州人,杜甫流寓綿州,兩人同為詩宗,為後人所敬仰,宜建祠並祀之,囑其子吳朝品修建李杜祠,為桑梓增色。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吳朝品在綿州東郊芙蓉溪畔、相傳為唐代治平院舊址的地方購地6畝,建造了李杜祠。
李杜祠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由大門、正殿、春酣亭、問津樓、樂樓、荷花池、水榭斫膾軒、照壁等建築組成,照壁上橫書「巴西第一勝境」。
大門兩邊刻著「打魚斫膾修故事;淡煙喬木隔綿州」。
前半句出自陸遊《東津》又名《冬遊芙蓉溪》,這是陸遊在綿州尋訪杜甫遺蹤時所作。後半句出自羅隱《魏城逢故人》。
一個李杜祠,記錄下的不只是李白、杜甫與綿州之緣,還有後人對先賢的追憶。
祖明遠 來源 四川日報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