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 文學上把唐詩分初、盛、中、晚四個時期。詩壇四大天王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被譽為「初唐四傑」。
山水田園詩人有孟浩然和王維,王維的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開創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特別有禪意。王維外號「詩佛」,字摩詰,他取的字出處是一個大菩薩:維摩詰菩薩。
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多描寫邊疆戰場幽怨蒼涼,將士勇武豪氣,以及戰爭給人帶來的苦難,文學成就很高,比現在口號似的軍歌歌詞寫得好太多了。
盛唐出現了「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這兩個傳奇人物。俗話說,韓柳文、遷光史、蘇辛詞、李杜詩是中國文學的象徵。作為一個讀書人,如果要學習寫文章,就看韓愈和柳宗元,學完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如果學歷史,就學司馬遷的《史記》或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學完你可以去當政客;如果學宋詞,就跟蘇東坡和辛棄疾學,學好了可以幹掉方文山和林夕;如果學寫古詩,一定是學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的創作水平是不一樣的,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因為他們所處的時代不一樣。李白的黃金創作期是國家最強盛的時候,到處鶯歌燕舞,他寫他看到的東西,大部分就是花、酒、劍、歌、月,灑脫無極限。
杜甫最有名的那些詩,創作的時間就慘了,「安史之亂」八年,一年沒差全趕上了,所以特別憂國憂民。他說「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收薊北關你啥事兒,他心繫國家,看到這個仗終於打完了,高興到哭。
李白一寫詩就特別浪漫,「飛流直下三千尺」,高興!杜甫一寫就「卷我屋上三重茅」,鬱悶!總的說來,李白的詩雖然也發過牢騷,但基本上都是寫自己高興的,這小子沒什麼發愁的事兒;而杜甫就是動不動傷感到掉眼淚,見到老同學了,也掉眼淚,見到花瓣落了,也哭。
這就好像現在的人喝酒喝醉了,有文醉武醉,李白是一醉就樂,樂了就掀桌子;杜甫一醉就愁,愁了就哭。
但是,這兩個人厲害的地方並不是個人情緒,而是那種氣度。並不是任何掀桌子和掉眼淚的詩人都能寫出這些詩來。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的俊逸灑脫,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胸懷抱負,一般人哪兒及得上!
兩種風格的詩人,你更中意誰呢?小編在評論區等著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