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漸進,做好準備再出發-之戶外新人徒步裝備的準備

2020-09-03 大飛119

在帶完兩次格聶轉山活動後,有了很多感觸,這兩年的戶外發展速度太快了,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加速了信息的傳播,很多對於戶外充滿了憧憬的未入門愛好者僅僅因為一兩張圖片在未做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匆匆走入了戶外。這真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每一次出行之前,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該帶哪些裝備,帶什麼樣的戶外裝備。以下文字是多年前春節期間一次無聊的興起,今天編輯一下分享給即將走入戶外徒步的朋友們。沒有配圖,看不下去的朋友可以劃到底部順手點讚轉發。

聲明:以下觀點只是個人的認知,部分觀點是對前人的引用認同。

如何選擇戶外裝備?

戶外中高海拔徒步是一項具有較高風險性的活動,裝備的準備牽涉到人生安全,為保障更加舒適愉快的完成一次戶外活動,裝備的購買筆者認為沒有上限。應結合自己的收入水平,以高於自己平時的消費價值觀來購買適合自己的最好戶外裝備。

重要提示:牽涉人身安全,徒步鞋﹑登山杖﹑頭燈﹑睡袋這四樣裝備不可將就!

我們一般將戶外裝備分為七個部分:背負裝載﹑露營遮擋﹑安全防護﹑睡眠系統﹑服裝鞋帽﹑食物營養﹑個人用品


裝備分類


隨身攜帶


第一:背負裝載,

登山包:不是所有的大包都是登山包,有良好的背負﹑大小合適﹑分區目的明確的空間。買包最好是先根據身高,腰圍負重試背合適自己的型號。男士一般選擇55L-85L容量的包,女士一般選擇50-60L之間的包,總體負重最好不超出體重的三分之一。登山包屬於技術裝備,還是專業一點的好。可供選擇的品牌有:多特,格裡高利,OSPREY,花崗巖等。

駝包:如果參與輕裝長線活動,可以準備一個90-120L左右的防水駝包用以轉運行李,另準備一個25-35L的雙肩包隨身。購買駝包如果預算允許可以買一些品牌貨,比方凱樂石﹑迪卡儂﹑SEA TO SUMMIT﹑TNF﹑OSPREY。當然一些國產品牌也行,如:挪客﹑三峰﹑藍色領域,甚至幾十元的轉運袋子也並非不可以使用。

隨身的雙肩包在新人中有一個認知誤區,認為隨身雙肩包越輕越好,甚至認為沒有背負﹑沒有腰帶的日用雙肩包最佳。實際上戶外用的雙肩包並不完全是來背的,其負重並不是在肩帶上,而是在腰帶上,主要的負重經背負系統由腰腿部力量來承擔。

壓縮防水袋:不論什麼品牌的駝包都需要做好包內睡袋﹑服裝﹑電子產品及其他物品的防水防潮。材質有210T,15D等。壓縮防水袋一般有四個規格8L﹑15L﹑25L﹑35L,可以分別用來裝電子產品﹑髒衣服﹑乾淨衣服﹑睡袋等。其更多用途也憑用戶發揮想像力,比方裝水裝食物。當然防水也可以用多層塑膠袋套裝來解決,只是效果不如用壓縮防水袋好。購買時需要留意不要購買水上運動使用的夾網布材質防水袋,那種防水袋太過厚實,不易壓縮,且佔空間,並不適合戶外徒步使用。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OSPREY﹑SEA TO SUMMIT﹑蜂鳥﹑三峰

洗漱包:隨便,半截牙刷,一小塊肥皂走天下,一個禮拜不洗臉的大有人在,比方筆者自己。

急救包:最好是硬包,包內應包含常用的外用及內服藥品,TB有多種套裝可供選擇。

第二露營遮擋

帳篷:新手最好是鋁杆雙人帳,兩個人可以分擔一些重量,還可以互相照應。但是不推薦帳杆穿管搭建的,新手手忙腳亂斷杆很正常,掛鈎式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帳篷是越輕越貴。如果參與商業戶外組織的活動,服務執行方一般都會提供帳篷﹑地墊﹑地席,提供早晚熱餐,此項及下面的地墊﹑爐具等就不用考慮了,當然應在出發前認真閱讀行程計劃並與組織方溝通清楚。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MSR胡巴﹑凱樂石春暉和秋夢﹑三峰飄雲﹑牧高笛冷山等。

防潮墊:有兩種,發泡墊和充氣墊。發泡墊分為物理髮泡地墊和化學發泡地墊,化學發泡地墊有很刺鼻的味道,但是價位便宜,市面上已經很少出現了。另外一種就是充氣地墊,充氣地墊分為自充氣地墊和吹氣的地墊。自充氣地墊一般都有填充棉,舒適性是充氣地墊最好,缺點是體積大且重。不易收納打理,一旦戶外刺破很不容易修補,修補不了跟睡在地面上沒有區別。吹氣地墊需要藉助外力吹氣,即便自充氣地墊到了高海拔地區也需要補氣。新人筆者建議使用物理髮泡地墊。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THERM A REST ﹑山之泉﹑挪客。

地席:經常會有新人將防潮墊,地席搞混淆。有一些電商商家有意無意將防潮墊與鋁箔地席﹑野餐墊相混淆,造成消費者誤解,出現帶錯裝備進山的尷尬情況。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山之泉﹑挪客。

第三:安全防護

登山杖:首選外鎖杖,為什麼是外鎖,外鎖穩定。高檔內鎖登山杖未嘗不可,但是有一些女生的手臂力量不夠,有可能出現擰不緊的情況。低檔的內鎖基本都不過關,使用一段時間後,內膨脹磨損很厲害,複雜地形縮杆很危險。筆者自己就曾經在新疆一次山地徒步活動中遇到過內鎖登山杖在斜切路面外側杖縮杆的情況,外側是下切上百米的40度以上塌方滑坡區,當時如果沒有控制好平衡摔落下去,後果可想而知。材質建議選擇 7075鋁合金。碳纖維材質登山杖比較輕,在南方用用還可以,北方天氣冷的時候,強度大大降低。

可提供選擇的品牌有:BLACK DIAMONT﹑LEKI﹑魯濱遜﹑TMT等。

護膝:護膝的使用在戶外是存在一些爭議的,筆者在戶外上山時,認為護膝會起到反作用,阻礙行走。所以只在坡度較陡長距離下山的情況下,使用護膝用以膝關節緩衝保護。護膝是否有彈簧支撐是購買時需要關注的重點。

可提供選擇的品牌有:LP-733ca﹑TMT-FT46

頭燈營地燈:戶外活動永遠不能排除夜間行走,萬一遇到夜間行走,頭燈可以解放雙手,雙手可以手握登山杖保持身體平衡,重要性不言而喻。頭燈一般有AAA鹼性電池和鋰電池充電兩種,使用鹼性電池的頭燈隨身應攜帶一組妥善做好防水的備用電池。營地燈可以給帳篷裡提供一些小小的幸福感。

可提供選擇的品牌有:BLACK DIAMONT﹑PETZL﹑FENIX﹑山瑞等。

戶外眼鏡:一般日常使用的太陽鏡也可以,如果途中有上到雪線以上,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鏡框全麵包覆眼部周邊的專業戶外眼鏡,以免發生雪盲,嚴重的雪盲是失明狀態,並且目前沒有任何手段可以在短期內緩解。特別要提一下上海有個黑貂戶外眼鏡品牌為近視的戶外愛好者提供定製服務,定製周期短,價格比較實惠。

可提供選擇的品牌有:OKLEY﹑JULBO﹑UVEX﹑高特﹑黑貂等。

雨衣或雨傘:雨衣是必須的,再好的衝鋒衣都不如一件合格的雨衣,戶外的雨衣與我們平時使用的雨披略微有點結構上的不同,後部有個可以容納背包的空間。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迪卡儂﹑三峰﹑挪客﹑藍色領域﹑天堂傘﹑511。

雪套:雪套在戶外徒步時的應用更多的是防止行走時帶起的塵土和下雨時的雨水或者是需要翻越雪線時阻止塵土﹑雨水﹑雪侵襲到鞋內。筆者的衝鋒褲自帶內置雪套,但是還是會備外置雪套以應對不時之需。只是一般的戶外徒步,新人沒有必要買多好,二三十塊錢解決問題亦可。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凱樂石﹑OR﹑黑晶﹑蜂鳥。

魔術頭巾:魔術頭巾在戶外的用途挺廣泛的,首要的是拿來遮擋面部用以防止紫外線物理防曬,再好的防曬霜都不如魔術頭巾的遮擋防曬效果好。可以考慮防曬霜和魔術頭巾疊加使用。其他的比如可以當帽子﹑圍脖﹑纏在手腕上當行走時擦汗的毛巾。講究一些西班牙BUFF是不二選擇,一般一百多一個,或者就是十塊錢的一塊彈力布也能用。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BUFF及各種品牌。

第三睡眠系統

睡袋:睡袋的指標建議重點看充絨量,至於溫標數據可以作為參考,理由是每個人的體感都有差異。如果只是準備參與戶外徒步活動,海拔3000-5000之間的徒步建議購買充絨1000克左右的鴨絨或者鵝絨睡袋,海拔1000-3000米之間的徒步建議購買充絨700克左右的鴨絨或者鵝絨睡袋。在平時與隊友的交流過程中,有些隊友很是糾結所準備的睡袋是否足夠保暖,根據筆者的經驗在戶外遇到較冷的天氣時,如果感覺所攜帶的睡袋不夠溫暖可以與羽絨服﹑暖水瓶﹑暖貼結合使用。實際感受是躺在睡袋裡,未熱到出汗的程度,略微有一點冷意反而睡的更好。棉睡袋不推薦。南方夏季的戶外露營不包含在此購買建議中。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黑巖﹑黑冰﹑天石﹑雪菊等。

枕頭:可以用壓縮防水袋裝幾件換洗衣服來代替,也可以購買充氣枕頭,豐儉由人。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SEA TO SUMMIT﹑迪卡儂﹑挪客。

羽絨腳套:俗話說寒從腳上起,筆者前往高海拔戶外徒步一般會帶上,實際用的並不多。戶外的天氣是最難把握的,很難說是否用的上。國內中高海拔的徒步一般都在西部,西北部,七八月份不下雨是夏季,下雨時秋季,下雪就是冬季。在帳篷外大雪紛飛的時候,自己穿的暖暖和和在帳篷裡喝著熱茶,倍感幸福。在戶外,人的欲求會變得極為簡單和直接,光明﹑吃飽﹑有口熱水﹑溫暖﹑有安全感。如果能夠再增加一點點的幸福感會特別的快樂和滿足。筆者自己就曾因一塊放了九天的幹饢吃的笑開了嘴,在城市裡是沒有這種體驗的。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冰焰﹑黑冰﹑挪客。

第四服裝鞋帽

戶外服裝講究多層穿著,每一層都不要太厚,筆者在春季和秋季戶外的時候在出發前一般會穿著四層,上身由內及外分別是:速幹排汗長袖T一件﹑速幹排汗短袖T一件﹑薄抓絨或者薄軟殼一件﹑薄衝鋒衣一件。包裡還會預備一件薄羽絨服。下身穿著三層,由內及外分別是:UW﹑薄跑步褲﹑薄單層衝鋒褲或者快幹褲。衣服熱了就脫,冷了就加。為什麼要這麼穿?因為高原的天氣瞬息萬變,有太陽就是夏天,沒太陽就是秋天,下雨下雪就是冬天。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絕對不是文學的浪漫。

速幹內衣褲:戶外需要速幹排汗的內衣,切記戶外不可以穿著棉內衣,汗溼後很難幹,受涼感冒在高原戶外徒步過程中是很危險的事情。化纖或者羊毛的運動品牌內衣是最佳選擇。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PATAGONIA的C1,C2,C3﹑SMARTWOOL﹑LASTING﹑凱樂石﹑UTO﹑EX﹑紅辣椒等,豐儉由已。平時跑步使用的壓縮衣褲也可以替代。

抓絨和軟殼:戶外服裝裡最重要就是內衣和中間層,一件保暖﹑排汗的抓絨和防風並適度防潑水的軟殼非常重要,比衝鋒衣還要重要,一般有WINDSTOPER和Polartec面料的為最佳,也最普遍。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始祖鳥﹑猛獁象﹑巴塔哥尼亞﹑土撥鼠﹑凱樂石﹑極星﹑沃德﹑迪卡儂。

羽絨衣褲:這也是一個豐儉由人的項目,專業品牌和日常穿著的休閒品牌皆可,要求很簡單,儘可能輕量化並足夠保暖。羽絨服充絨100克左右為最實用。幾乎所有的戶外服裝品牌都出品羽絨服,這裡不做品牌推薦。

衝鋒衣褲:最不重要的就是衝鋒衣褲,其專業度首要考量的就是兼顧了防水透氣的面料選擇,其次是版型設計。一般衝鋒衣褲的面料有GORE-TEX﹑EVENT﹑DENTIK﹑POLARTEC NeoShell等。筆者以為使用POLARTEC NeoShell面料的衝鋒衣褲是將功能性與舒適度結合的最完美,可惜市面上選擇使用這款面料的戶外品牌太少了。一些比較專業的戶外愛好者所詬病的國內品牌其實也生產不亞於國外品牌的高端衝鋒衣褲,只是由於消費群體太小眾,市場銷量跟不上,專業款一般不會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甚至在品牌專賣店裡也難覓蹤跡。專業和市場之間的矛盾在國內目前情況下幾乎無解。大部分國內戶外品牌為了迎合大眾市場需求,往時尚性﹑多用途方向發展,帶來的問題就是專業度不夠﹑功能性不強。另購買的時候建議不要太貼身,因為裡面還需要加穿保暖衣服,此處省略數萬字...........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始祖鳥﹑猛獁象﹑巴塔哥尼亞﹑土撥鼠﹑WESTCOMB﹑凱樂石﹑極星﹑沃德﹑迪卡儂。

帽子和手套:帽子一般需要準備兩頂。一頂抓絨帽,一頂棒球帽或者漁夫帽。重點說一下抓絨帽,市面上的單純的毛線帽是不做推薦的,毛線編織的帽子有間隙,風大的時候防風保暖效果不太好。可以購買毛線加抓絨的雙層帽子,一些大品牌一般都是這樣的設計方案,保暖﹑防風﹑透氣兼顧。也有彈力軟殼面料內裡加絨的帽子,一樣可以起到防風保暖的效果。作為新人來說,按照筆者所提示的幾點根據自己條件購買即可,品牌不作為關注重點。還是那句話,豐儉由人。手套一般準備兩雙,一雙薄,一雙中等厚度保暖且具有防潑水性能。

襪子:不是運動襪,而是中邦的徒步襪,徒步襪的設計一般襪底都比較厚,目的是為了緩衝,材質是羊毛的最好,羊毛的特性決定了它是戶外運動中最佳的貼身衣物材料,混紡材料退其次,戶外活動中貼身穿著的衣物都應儘可能買好一些。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SMARTWOOL﹑凱樂石﹑UTO﹑ZEALWOOD﹑SANTO等,

徒步鞋:首先應該是一雙中幫鞋或者高幫鞋,其目的是保護腳踝在複雜路況行走的時候不被扭傷。它應該比你平時穿著的運動鞋大半碼到一碼,因為行走中需要穿一雙厚襪子,目的是防止自己的腳磨出水泡,長時間的行走腳會腫脹,腫脹後最有效的是冷水浸泡。這雙鞋應該是V底的,V底是為了防滑,耐磨。一般V底的鞋都是GTX內襯的,GTX是一種高科技的防水透氣材料,可以有效的保持透氣的同時起到防水的作用。鞋面一般是牛皮面的。也有複合纖維鞋面的。這樣的鞋市面上隨著渠道的不同一般在800-2500元一雙不等。徒步鞋一般都比較重,山地行走並不靈活。現在一些專業的越野跑鞋也有中邦防水設計,在最適合山地徒步活動的秋季,如果是輕裝徒步,也可以選擇一雙防水越野跑鞋。千萬不可穿著城市運動鞋﹑籃球鞋﹑旅遊鞋走入戶外,只會摔的一身青紫。

可提供選擇的品牌:LOWA﹑SCARPA﹑LASPORTIVA﹑ASOLO﹑TECNICA﹑GARMONT﹑凱樂石等。


第五食物營養

爐具和套鍋:個人認為MSR和PRIMUS是最可靠的,韓國的KOVEA也不錯,但是相對國產要貴一些。戶外爐具不推薦用油爐,放在包裡味道太大,吃什麼都一股子汽油味,大大影響心情。而且質量不好的油爐很危險。條件允許爐具直接買MSR和PRIMUS,這些裝備不會貶值,可以用十年以上,筆者一個KOVEA的CAMP4用了十年,除了點火器壞了,還是好好的。一個PRIMUS的一體爐上了海拔五千多還跟噴槍一樣。鍋具就無所謂了,爐具品牌一般都有配套的套鍋。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MSR﹑PRIMUS﹑KOVEA﹑火楓﹑愛路客。

水壺:筆者一般會帶兩個水壺,一個750ml的保溫水壺,一個1000ml的NALGENE塑料廣口瓶。中國人的胃,裝熱水的。曾經有個新疆朋友在帶隊狼塔的路上得了腸胃炎,歷經磨難回來後筆者想他今生都不會在戶外的路上喝涼水了。那麼這個1000ml的塑料廣口瓶拿來幹嘛呢?晚上睡覺前給自己燒一瓶熱水扔進睡袋是它的主要功能。當然一個大號的脈動瓶子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只是第二天早上起來你還要離開溫暖的睡袋出去打水給自己燒上一杯熱熱的開水。當然,如果你不擔心BPA的話就當沒看見。

可供選擇的品牌有:膳魔師﹑CAMELBAK﹑PRIMUS﹑富光﹑NALGENE﹑樂扣。

戶外裝備就先說到這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我願意與大家展開討論,點讚和轉發會極大鼓勵筆者在戶外專門做一期視頻來講解裝備的使用技巧。

戶外最好的裝備就是自己,一個是強大的內心﹑一個是健康的體魄,這兩樣裝備會支撐你越走越遠。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心有多遠,路就能走多遠!


相關焦點

  • 敦煌戈壁徒步,挑戰「玄奘之路」需要戶外裝備
    去敦煌沙漠戈壁徒步,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夠安心出發。玄奘之路絲綢古道中沙漠戈壁徒步,不比尋常周末的郊遊,準備好專業的裝備,是安全徒步的前提條件。好的裝備讓人更加舒適專注,不好的裝備令人分心,下面「奇幻之旅國際旅行社」來給大家推薦詳細的沙漠戈壁徒步裝備吧!
  • 戶外徒步登山前需要準備哪些裝備?
    1、必要裝備徒步出行不完全等於旅行, 旅行可穿的漂亮隨意,但是徒步或者戶外登山得有套實用且適用的裝備,裝備齊全然後出發,真的能省不少的事兒下面我們來看看徒步出行都需要哪些裝備吧!1、穿著01、衣服徒步出行,首先需要準備一套衝鋒衣。
  • 去戶外露營 需要準備哪些裝備?
    是時候該做攻略了,準備好背囊,走,一起去露營!!言歸正傳說露營 ,如果想在戶外睡一晚,需要做哪些準備呢?我們不妨根據行程的屬性和目的地環境來做一份清單:假設在氣候舒適的春夏之際,郊野兩天一夜的徒步露營活動:首先無論去哪兒,先給家人留一份行程表,告知他們知道你將身處何處;買一份針對戶外活動的短期保險,以防萬一!
  • 裝備篇:戶外旅行的準備攻略
    爬山出行,大家又可以準備戶外活動了,那關於出行裝備,有些新手可能都會有疑問,睡覺冷不冷啊?要不要帶被子?帳篷怎麼搭啊?新手,求帶~~~其實這些最基礎的裝備準備好,基本就可以出發了,徒步也好,騎行都可以!
  • [準備] 露營徒步 裝備清單補充
    上一篇駕遊中國裝備清單點這裡最近對整體路線進行了更詳盡的規劃,途中涉及的徒步與露營的難度也有所增加,比如亞丁穿越,岡仁波齊轉山,喀納斯徒步等,所以對之前提到的戶外裝備進行了補強升級,另外列出了部分戶外的穿戴裝備
  • 尼泊爾徒步旅行出發前 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從體能訓練準備到打包裝備和籤證:在去喜馬拉雅山之前,有幾件事是你必須做的,以確保一個平穩、安全、舒適的旅程。你準備得越充分,你就能從這段經歷中收穫越多。如果在徒步旅行或享受其他戶外活動時,由於任何原因需要緊急撤離你,必須召集一架直升機,將傷者送往加德滿都。這些花費超過3000美元。如有必要,將需要安排一次國際醫療飛行。加德滿都以外地區的醫療質量很差,而且有限。
  • 沙漠徒步旅行準備什麼裝備?
    上篇文章分享了去沙漠徒步旅行該如何規劃,這篇就分享如何準備裝備。網上搜索,關於沙漠徒步裝備有很多經驗分享,但很多地接社、戶外俱樂部或網友給出的答案是錯誤的,甚至是有誤導的,現就我近萬人的沙漠領隊經驗給大家分享。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沙漠徒步首先要有一雙合適的鞋。
  • 戶外徒步需要準備什麼東西?
    徒步旅行的裝備清單清單中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必需的,有一些屬於營地舒適用品,是你可能想帶的東西。 根據經驗法則,開始時攜帶行囊的重量佔你體重的20%,逐漸增加到30%或無論多少感到舒適就行。2行前了解出發前應對所需要經過的地區各方面的情況、自己的身體狀況(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膚潰瘍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當時的氣候條件有所了解。3掌握節奏要掌握步行速度,開始行走要慢行,幾天後再加快速度。
  • 第一次徒步山林,需要做哪些準備,帶什麼裝備?
    每當飽受又熱又曬夏季的折磨時,很多熱愛戶外的朋友會進山。至少低5℃的山林,會用綠意蔥蘢與涼意十足迎接大家。但很多首次進行徒步山林的朋友,會糾結於究竟該攜帶哪些裝備。今天,KingCamp就來說一說,第一次徒步登山,你需要做什麼,帶什麼裝備?
  • 新人如何開啟第一次戶外登山?
    選錯類型痛苦多——選擇不合適的方式,比如第一次就戶外就去露營,會讓你遭遇類似山友「水盡」的虐心經歷:「看著遠去的大部隊,我已落在最後,此時腿腳不停的顫抖,幾乎不聽使喚,肩膀酸痛之極,真想將背包一棄了之。」
  • 新人如何開啟第一次戶外登山?
    單日徒步:當日爬山、當日返回。可以靈活控制家門與山門之間的時間,安全便捷、行程輕鬆,最適合入門山友。登山運動的各種形式,新人最適合從單日徒步開始選錯類型痛苦多——選擇不合適的方式,比如第一次就戶外就去露營,會讓你遭遇類似山友「水盡」的虐心經歷:「看著遠去的大部隊,我已落在最後,此時腿腳不停的顫抖,幾乎不聽使喚,肩膀酸痛之極,真想將背包一棄了之。」
  • 戶外徒步健行運動(單日)路線的分級標準
    查看更多戶外知識,點擊上方藍色「莊主戶外行」或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 戶外知識——為「野營」做好準備(野營裝備)
    三、四月份,春暖花開最合適的就是自駕、野營了想走進大自然,但又對大自然存在一絲絲的敬畏下面跟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準備好野營裝備考慮帳篷的重量、體積,如果自駕出行,在山腳下等地方露營,重量基本上就可以不用在意了;如果需要背負進行徒步,一定要選擇體積小、重量輕的單人或雙人帳,也不要選擇自動帳,可以很大程度減輕背包重量。還需要考慮帳篷的防水透氣性,最好選擇雙層帳,防水透氣性都較單層帳更好。
  • 敦煌戈壁徒步,玄奘之路「絲綢古道」戶外裝備
    去敦煌沙漠戈壁徒步,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夠安心出發。玄奘之路絲綢古道中沙漠戈壁徒步,不比尋常周末的郊遊,準備好專業的裝備,是安全徒步的前提條件。好的裝備讓人更加舒適專注,不好的裝備令人分心,下面「奇幻之旅國際旅行社」來給大家推薦詳細的沙漠戈壁徒步裝備吧!
  • 敦煌戈壁徒步,挑戰「玄奘之路」需要戶外裝備
    去敦煌沙漠戈壁徒步,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夠安心出發。玄奘之路絲綢古道中沙漠戈壁徒步,不比尋常周末的郊遊,準備好專業的裝備,是安全徒步的前提條件。好的裝備讓人更加舒適專注,不好的裝備令人分心,下面「奇幻之旅國際旅行社」來給大家推薦詳細的沙漠戈壁徒步裝備吧!
  • 冬季去戶外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很多人在徒步的時候喜歡穿得厚厚的,生怕自己在路上著涼,結果沒走多遠,渾身上下被汗水打溼,很容易失溫。Tips: 在高寒地區徒步,出發前將保暖衣物放在隨身攜帶的包裡,然後出發時穿著薄快幹T恤或加一件透氣好的外套,這樣做剛開始會覺著有點涼,但是不會出汗。每到一個休息點就立馬取出保暖衣物給加上,避免著涼和失溫,一旦再次開始活動,再脫下保暖衣物。
  • 【領航戶外】關於新人初次參與戶外登山活動裝備建議
    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關於登山裝備的問題,希望新人可以快速簡單學習,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外裝備,輕鬆戶外,如有介紹不合理的地方還請多多批評指正。本篇文章,僅針對近期組織的常態化周末單日登山活動,不涉多天路線的裝備,不涉及露營裝備等,關於戶外需要分享的太多,留作日後我們慢慢交流分享。
  • 雨辰1900說戶外徒步 第九章 戶外徒步旅行中的食物準備原則(下)
    這是雨辰1900遊中國原創的第23篇文章作者:雨辰1900遊中國旅遊領域創作者本文原創,抄襲必究雨辰1900說戶外徒步 第九章 戶外徒步旅行中的食物準備原則(下)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和大家分享了戶外徒步過程中食物的準備原則的後三大項原則,包括:如何估算攜帶食物的分量;行前要將食物重新分裝打包以及食物的保鮮與衛生,今天我就來繼續和大家分享,戶外徒步過程中,能夠影響食物準備的另外幾點因素。
  • 野外露營都需要準備啥?(新人必讀)
    ,一是休閒露營,車輛基本直達營地,可以攜帶拉杆箱,無需背負裝備前行,可適當多帶物品,適合新人及兒童參與;二是負重登山露營,將露營裝備(帳篷、睡袋、防潮墊等)、個人衣物、食品、野炊炊具,都裝在背包(60L左右)裡,徒步登山的一種活動,對裝備及體力均有一定要求,適合老驢參與;     每年去山裡露營幾次,是很多驢友的必選,新人們也欲欲躍試,這篇文章就是分享下野外徒步露營的經驗
  • 戶外拓展訓練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或裝備?
    今天小編以哈爾濱松花灣9號戶外拓展活動為例,總結需要注意的一些關於戶外拓展的【物品需求】要點,希望能幫到大家。1. 背包:背包客的第一裝備,拓展訓練中的加油站。背包內的物品視訓練強度而定,一般為飲用水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