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達土林
第一次聽說札達土林是在2013年,那年我一路從拉薩搭車到岡仁波齊腳下,坐在不到20平米的餐廳內,突然看見牆壁上貼著這麼一幅充滿了褶皺與溝壑的石頭群,老闆說這個地方叫札達土林,離神山很遠。
後來,借著工作的機會,終於可以再次前往。我一路都探著腦袋往窗外看,不停地詢問何時才能到土林。駕駛員是個95年的小士兵,他也不斷地回復我翻過前面那座雪山就到。
可高原的山是怎麼也望不到頭的,說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也實在不為過。
終於在最後一個埡口中,與土林相見了。
札達土林就像隱匿在地球上的另一個星球。
那哪是縱橫的溝壑,分明是隱藏於阿里南部的一個強大的王朝,一排排土林便是這個王朝的一支支軍隊,只有當夜幕降臨時,這些驍勇的戰士才會褪去塵土,化作雪山的護衛。
朝札達縣駛去的路上,就是在土林中穿行,我趴在窗前,死死地盯著眼前的土林,生怕自己一個眨眼會錯過某位勇士的甦醒。
靠近土林後,我更加堅信這片土林是一個王朝,這裡有孔雀,有犀牛,有大象,還有在土林間沉睡的猴王,叢林間打坐的佛像,那些遠處矗立的堅石也定是王朝的哨兵。
一些土林的縫隙間還有山洞,連陽光也只敢從其上方掠過,我只悄悄朝內望了一眼,生怕自己的一個冒犯,侵擾了洞內休憩了億萬年的生靈。
古格壁畫
到達札達縣後,還未來得及放下行李,我們一行幾人便到處討要著水喝。熱、乾燥是這裡的常態。這種常態也恰恰阻止了許多前來探秘的遊人。這個秘,便是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距離札達縣20公裡。是一座建在山上的宮殿,四周都是懸崖。陪同的士兵說古格王朝有一隻幸運貓,如果來這裡能碰上這隻貓,那人這一生都將是幸運的。
也不知是否因自己幸運,剛抵達古格王朝就見到了那隻正在打盹的幸運貓。同行的老師告訴我,她有一個叫巴次的師弟在古格王朝畫唐卡。
「他是藏大藝術系畢業的,來古格好幾年了,在這裡做壁畫維護工作,平時畫畫唐卡。」由於我身邊有許多唐卡畫師的緣故,很明白畫唐卡所需要的耐心與忍受孤獨的能力,且在如此偏遠的邊境畫唐卡,更加讓人尊敬。
關於古格王朝的歷史故事眾說紛紜,王朝的建立也要追溯到9世紀,更要牽扯到當年的象雄王國,也就是藏族文化的源頭。
站在古格王朝腳下,仰望著各個階梯旁的石洞,總讓人忍不住去想像1000多年這裡的居民到底有過怎樣的生活,他們說著怎樣的語言,又擁有著怎樣燦爛的文化。
說起古格文化,最讓人震撼的便是十幾年前才揭開面紗的古格雕塑及壁畫。我對壁畫並無研究,只是就整個西藏來說,有壁畫的地方就有燦爛的歷史及文化成就。
站在恢弘的壁畫面前,我瞬間詞窮,更是有點埋怨自己沒有好好學習佛學知識,站在大殿內,仰著脖子,恨不得將壁畫的每一個細節都收入眼中。
古格盛產黃金白銀,而寺廟內的壁畫也都以黃金勾線,松石、珊瑚作料,才使得古格壁畫能夠保存至今。也讓我們這些後人在面對靈動的壁畫人物時才得以與歷史對話。
古格王朝
沿著階梯一路上行,從平民的洞穴走到僧人的洞穴。「牆壁上那些凹槽可能就是僧人放置物品的地方」,同伴指著一處較大的洞穴告訴我。
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走進洞穴中,發現該洞穴內壁上有著許許多多球狀的小洞,旁邊還有一處能正好容納一人的小穴。
「這是僧人打坐的地方吧」,在洞內猜測了一番後便準備離去,一回頭,夕陽的金光正好灑入洞穴內。
我不知在古格歷史裡,誰曾與我一樣站在這個洞穴裡,等待夕陽西下,而他在面對眼前的土林時又有過怎樣的思緒。
再往上走,便是更為狹窄的階梯,即便是我這樣的小身板也需要弓著身子慢慢向前蠕動。
「去往宮殿的路那麼狹窄,拉達克軍隊是怎麼攻打進來的?」每進入一個洞穴階梯,我都會產生這個疑問。
站在王朝最高處,目之所及都是當年古格王朝的國土,象泉河繞城而過,所有的疑問都會在這裡給出自己的答案,所有的故事都會在這裡給出自己的結局。
那晚,我怎樣都無法入睡,總覺得古格王朝會在夜間醒來。便又叫上同事跟我一起前往古格。就著皎潔的月光,陣陣晚風在土林間來回飄蕩,某處洞穴中似乎閃耀著微弱的燈光。
札達土林所在之地,不止古格王朝這一個遺址,可以想像,那些戰士一旦甦醒,又將是怎樣的光景。
原創不易,我是熱愛旅行的多多,環遊世界多個國家,常年駐紮西藏,感謝關注我喲[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