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印尼登巴薩9月20日電 題:中國客印尼峇里島「遊之變」
中新網記者 林永傳
中午時分,處於旱季的印尼峇里島天氣有些悶熱。來自中國北京的魏小可與未婚妻穿著套頭休閒衫、趿著拖鞋步出位於庫布安亞街(Kubu Anyar)的瑞士貝爾酒店,到街對面的「如家美食」中餐館點幾樣可口家常菜享用午餐。
「上午剛去遊玩了海神廟,午餐後要休息一下,傍晚再到海邊遊遊泳、看日落」。魏小可說,此行是第一次到峇里島旅遊,安排了7天行程,每天上午天氣不熱時看一個景點,中午休息、下午和晚上購物和休閒」。
圖為一對中國遊客正在峇里島免稅商場挑選貓屎咖啡。 林永傳 攝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出國旅遊的『形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峇里島表現得特別明顯」。已在此間從事6年旅遊產業的印尼中國龍巖商會會長賴洪元告訴中新網記者,從吃、住、遊、購到旅遊文明,中國遊客的表現與往日已有大不同。
2013年10月,正在首都雅加達做生意的賴洪元敏銳地感覺到中印尼旅遊合作的「黃金期」即將到來,當月便離開雅加達到峇里島創業。
從2014年1月開張首家「緣龍閣印尼特產專賣店」到如今已有8家連鎖店,從開設中餐館、水果超市到投資旅遊地產,賴洪元說他服務的基本上是中國遊客。
賴洪元說,這6年來,自己得益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化,也見證了中國遊客「峇里遊」形態的變化。
「剛到峇里島時,中國遊客數量還不多,島上看到的絕大部分是西方遊客。中餐館、有中文標識的購物店屈指可數」。賴洪元介紹說,短短幾年間,中國遊客數量已躍居首位。
據印尼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從峇里島入境印尼的中國大陸遊客為98.7萬人次;2017年猛增至135.5萬人次,中國首度成為峇里島最大外國遊客來源地;2018年為136.6萬人次,繼續保持最大外國遊客來源國地位;每人次中國遊客在印尼的平均花費超過1000美元。
據中國駐登巴薩總領事苟皓東介紹,今年來中國遊客數量仍居峇里島外國遊客之首,隨著中國國慶、春節假期的來,中國遊客數量會持續增加。
在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中國遊客旅遊習慣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與以往起早摸黑趕時間、不會青紅皂白買買買的習慣不同,現在的中國遊客越來越注重品質遊,住舒適酒店;根據自身愛好挑選景點安排行程,更注重享受『休閒』時光;理性購物而且要求方便、不再大包小包地攜帶……」。賴洪元稱為因應這一需求,他在中國和印尼都註冊了貿易公司,將在峇里島熱銷、受中國遊客喜歡的貓屎咖啡、木雕工藝品、草本精油、手工皂等等產品通過正規手續進口到中國,讓中國遊客在峇里島實體店體驗,購買後在中國送貨上門,方便遊客輕鬆開心遊玩。
「中國遊客的服裝也越來越講究,舉止也比以前文明了很多」,苟皓東對中國遊客旅遊文明程度的提高表示了讚賞。
隨著中國遊客「品質遊」的追求,峇里島中文人才嚴重缺乏。「從移民局、海關、警察局到旅遊相關部門都急需大量會講中文的人,而且薪資都很高」,賴洪元稱正在籌辦一家華文職業教育學校專門培養中文旅遊專業人才,以適應中國遊客的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