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廚房…
當年的英國《鏡報》,以「下一站,廚房」報導了重慶李子壩輕軌穿樓後,這個普通的輕軌站火遍了全球。
據我日常出行時無意間的觀察,國內的遊客有說「阿拉」的,有說「賓果」的,還有「幹哈的」,有開口就「俺」的,有閉口稱「您」的;國外的遊客,有「hello」的,有「bonjour」的,有「Guten tag」的,還有「Очень хорошо」的。
國內國外蜂擁而至的遊客都是慕名而來。因為穿樓輕軌,因為長江索道,因為洪崖洞,因為解放碑…那麼,還有沒有可能有別的景點?即便不能獨挑大梁,也應該在這繁雜的老網紅景點裡分一杯羹,給人耳目一新的體驗。
要成為網紅,要有不可複製的獨特性,要有易於到達的便利性,更要有機緣巧合的偶然性。
這三點缺一不可。
擁有獨特性與便利性的重慶稱得上景點的地方還真是不少,比如鵝嶺二廠,鵝嶺公園,朝天揚帆,但它們總缺機緣,並不能攛掇出大家非去不可的情緒。
直到最近,又是外國人,日本攝影師RK在重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園拍攝的絕美夜景再度引爆了外網的熱情。
鴻恩寺公園內鴻恩閣的夜景美如仙境。
它其實一直都如此美豔。只不過,它缺了成長為網紅的那種無法說清的因緣際會。但,現在,這種偶然性出現了。
在可以預見的不遠的將來,這裡必定是類似李子壩輕軌穿樓的炙手可熱的網紅打卡點。它最獨特之處也將被人們反覆提起:海拔468米,是重慶主城最高點。
在它不可避免地將人滿為患之前,我們先挑個黃昏,去感受下冷清的鴻恩寺公園,認認路。
鴻恩寺公園位於江北區苗兒石,以前重慶的貧民區,鄰觀音橋商圈。交通很方便,具體怎麼走,掏出手機問度娘。
公園位於龍脊山上,是典型的山地公園,以感恩文化為主題。如果不著急看到鴻恩閣,可以慢慢地因山就勢遊走。
在這個季節,桂花花香濃鬱,銀杏金黃。公園風景還是頗有情趣。
一邊走一邊就可了解下鴻恩寺的由來,傳說中,建文帝為躲朱棣追殺,逃至重慶龍脊山上,追兵圍困下,觀音菩薩派19隻鴻雁搭救。朱棣脫險後,其追隨者秘密到山上隱居,建寺即名「鴻恩寺」。可惜,原寺已毀於清乾隆五十一年的山林大火中。
聽著傳說,拾階而上,天色向暮。公園內次第亮燈。
走進這金碧輝煌的鴻恩閣,攀上頂峰,舉目四顧:重慶在你眼中。你爬過的每一步臺階,在面對滿城璀璨時,都變成了微不足道的付出。
觀完遠景,下得閣來,就圍繞著鴻恩閣轉,每一個角度,你隨意拍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美輪美奐;還可以偷拍穿漢服的美女,她們把這裡美上了新高度。
拍完鴻恩閣,再拍鴻恩亭。
拍累了照片,看累了美女,似乎就該打道回府。不過,如果你輕移蓮步,稍微移駕宏峰亭,你還可以撞見不一樣的風景。
公園晚上九點閉園,帶著打卡成功的滿足感和被攆出公園的無奈,你可以去吃個火鍋。在酣暢淋漓的麻辣裡感受大重慶的直爽。深刻領會「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的乾脆…
重慶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大火的網紅景點的地方,可以肯定是這裡:鴻恩寺公園內風鈴淺唱,燈影悽迷,魅惑眾生的鴻恩閣。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