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山城」 重慶你會想起什麼?
火鍋!串串香!小面!數不盡的美食……
還是上去就讓你懷疑人生
導航看了也會哭
號稱 「8D科幻現實主義建築大作」
重慶最複雜立交橋
但其實還有一處也會令遊客瞠目結舌
那就是重慶知名的穿樓輕軌
但有個問題你想沒想過
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哦~不是!先有樓還是先有站?
半空中,一輛輕軌從一棟樓房中飛馳而過,這一奇特的景象讓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李子壩站成為了「網紅」,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體驗。
25日,李子壩輕軌站工程總負責人、結構設計師、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葉天義老師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揭秘「網紅」李子壩輕軌站設計背後的故事。
國內無先例 軌道穿樓而過
「當時是迫不得已才選擇穿樓設計。」?葉天義說, 這個被網友稱為重慶最「任性」的輕軌站設計建設要追溯到20年前。
1998年5月,葉天義及其團隊接到了某開發商的委託,要在現處李子壩輕軌站的位置設計一座居民樓。設計團隊接手項目後發現,軌道交通2號線的設計線路也要從此地經過,並要設立站點。
如果不讓軌道從樓中穿越而過,就只能軌道2號線改線或開發商易地建房,這都不太現實。於是,葉天義和設計團隊經過商討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兩個項目合二為一。
這樣的設計在國內外並無前車之鑑。有了想法,葉天義和設計團隊便立刻開始查閱相關資料,進行各種實驗來論證項目的可行性。經過半年的摸索研究,才敲定項目的實施方案。
在之後的一年半時間裡,葉天義帶領13人的團隊全身心投入到設計工作中,經過6次大稿的反覆修改和無數次細節的調整,最終完成了國內外首例「輕軌穿樓」的設計。
看似一體實則分離? 無震動無幹擾
「設計時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軌道結構和房屋結構的關係處理。」葉天義說,軌道相對來說是動的,房屋是靜的,兩者的外加作用力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設計的要求也完全不同。
如何處理軌道、站房和樓房的關係影響著整個工程。經過反覆的修改論證,團隊將軌道的結構和整個樓的結構分離,而站房和樓房的結構則是一體的。
軌道2號線穿越而過的這棟樓,1樓至5樓是商鋪,9樓至19樓是住宅,中間6樓至8樓是軌道交通區域。其中,6樓是設備層,7樓是站廳,8樓是站臺層,列車穿越的長度有132米。其中,1層到8層之間的高差為26米,8層和9層之間為5.1米。
「雖然輕軌與樓房看似一體,事實上互不幹擾。」葉天義說,輕軌經過李子壩站時,與其他站點不一樣,託舉軌道的6根柱子埋在下層的房子裡。
「6根輕軌柱子與樓房建築之間,有20釐米的安全距離,這樣列車經過時不會有震動和噪音幹擾。」此外輕軌採用低噪聲和低振動設備,車輪為充氣體橡膠輪胎,並由空氣彈簧支持整個車體,運行時噪聲遠遠低於城區交通幹線的噪聲平均聲級75.8分貝。
除此之外,葉天義和其團隊還針對軌道交通的消防與住宅消防要求的不同,做了兩套系統,徹底分開,在發生突發情況時也不會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