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約 | 「湖山勝概·綿延千年的雕版印刷」展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開幕

2021-02-19 浙江美術館

香江之約——「湖山勝概·綿延千年的雕版印刷」展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開幕


展覽現場

12月6日晚,維多利亞港南岸的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內華燈璀璨、光影流動。由浙江美術館和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共同主辦的「湖山勝概·綿延千年的雕版印刷」展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徐展堂樓開幕。

開幕式剪彩儀式

此次展覽是文化和旅遊部2018年度內地與港澳文化交流重點項目之一。浙江美術館主持工作副館長應金飛、香港大學副校長高為元、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Christopher J Mattison、香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馮平山圖書館館長胡美華等領導及100餘位各界嘉賓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藝術總監Florian Knothe主持。    

應金飛致辭

本次活動的策展人、浙江美術館主持工作副館長應金飛在致辭中首先向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的聯合策展表示感謝,其次介紹了浙江美術館的概況,最後在介紹該展策展理念時說到,今天,浙江美術館帶著「湖山勝概·綿延千年的雕版印刷」展到訪香港,精選展出25餘件/組作品,展覽以「活化傳統、創新繼承」為實施宗旨,轉化「水」的思維核心,提煉「印/拓」為標誌性技藝手段,將杭城西子湖作為意象起點,回溯中國文化史中的水印淵源,延展水印藝術的表現可能,激活當代生活的水印基因。 就資源而言,既有歷史文獻,也有現當代創作,在展陳語言和內容方面進行了一些突破性的嘗試,目的是將新穎的陳設手段融景觀、歷史、文化與傳統技藝於一體,不僅觀照於古今西湖的歷史變遷,更形象化地凝練了西湖的詩意特質。同時,用新的創作思路,在傳統版畫的基礎上對水印藝術作品進行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從傳統技藝、文化創新等角度反映水印版畫豐富的藝術內涵,沿襲古代傳統工藝精髓,用現代審美視角重新詮釋中國水印版畫不竭的生命力。

香港大學副校長高為元致辭

香港大學副校長高為元在致辭中提到,因為妻子是杭州人,他與杭州非常有淵源,每年都會來杭州。杭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一座風景如畫、文化厚重、充滿活力、大氣開放的城市。香港是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香港與杭州淵源深厚、優勢互補、合作密切。希望雙方在文化交流方面進一步拓展領域和空間,努力譜寫港杭交流合作的嶄新篇章,攜手共創香港和杭州發展的美好未來。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藝術總監Florian Knothe主持開幕式並致辭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藝術總監Florian Knothe表示,自去年12月起,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和浙江美術館就開始積極籌備,通力合作,全心聯手打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展覽活動。希望利用浙江美術館優勢,集中文化資源,營造品牌效果,打造優質項目,強勢定向推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香港觀眾近距離接觸、感知古今交錯、絢爛多姿的水印版畫魅力。希望憑藉此次展覽為紐帶,更加緊密地開展合作交流。

向香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馮平山圖書館館長胡美華女士捐贈《水印千年》畫冊

開幕式最後,應金飛副館長分別向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和圖書館捐贈了《水印千年——中國水印版畫大展》作品集。

接受《香港商報》記者專訪

開幕式前,應金飛副館長接受了《香港商報》記者的專訪,並為媒體做了導覽,他談到,整個展覽的創作群體可分為四個:

其一是明清時代的文獻資料;

其二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的傳統西湖題材水印版畫作品;

其三是中青年版畫家群體創作;

其四是青年版畫家的群體創作。

並就展覽的兩個亮點創作談到,一是引用了「冊頁」概念,在「煙波澹蕩」版塊先以傳統冊頁形制連綴起新創作的西湖主題水印作品,再將冊頁以託架承載,突顯其「水波粼粼」的視覺之美來契合西湖意象,以此作成為展廳的視覺中心;

二是《新湖山勝概》的集體創作,此件巨幅拼合作品以當代觀念激活歷史文獻,從時間、空間、性格等多維度營造文化解讀的可能。

開幕式古箏表演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前給媒體導覽

給香港大學志願者導覽

小觀眾觀看水印版畫製作視頻

為配合該展,12月7日,在美術館先後舉辦了「湖山勝概·拓山印湖」主題公眾講座,還設置浙江美術館工作人員帶來的拓印演示,動態展現中國水印技藝。活動吸引了100餘位觀眾的預約和參與,不少香港觀眾是第一次看到活態的木刻水印,聚集在周圍紛紛為之驚嘆,久久不願離去。現場拓印創意獨特,受到來賓們熱烈的歡迎,使人們在享受視覺美宴的過程中感受到水印版畫的魅力。講座及演示結束後,觀眾們意猶未盡,紛紛前往展廳觀賞展覽。就讀於香港大學的碩士研究生Alexandra向我們介紹說,她從小就特別喜歡中國水印版畫,曾於大學期間在博物館實習接觸到了水印版畫。今天有幸能在港大美術博物館目睹如此精美絕倫的中國水印版畫作品並親自體驗版畫製作流程,讓她感受到古今交織的美,並深深為之震撼。

湖山勝概·拓山印湖主題公眾講座

湖山勝概·拓山印湖主題公眾講座現場

演示水印版畫製作過程

演示水印版畫製作過程現場

啟動「拓山印湖——全球公眾計劃」

觀眾體驗水印版畫製作

香港大學圖書館藏古籍文獻

文化和旅遊部內地與港澳文化交流重點項目自2013年啟動以來,內地與香港的文化交流呈現出日益緊密、豐富、健康發展的態勢,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的交流格局,有力助推了中華傳統文化在香港的傳播與傳承,對增進香港同胞對國家、對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香港大學副校長高為元交流

與藝術家梁銓交流

與藝術家應天齊交流

與香港版畫界合影

通過此次水印作品展示、拓印演示活動及拓山印湖活動等多種形式的系列主題活動,生動地展現了中國水印版畫技藝傳承與藝術創新的時代精神,為中國水印版畫走出去搭建平臺,增進當地藝術界對中國文化及其創新發展成果的了解,推動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互鑑與合作。

浙江美術館工作人員與嘉賓合影

浙江美術館

杭州市南山路138號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7:00

周一休館  節假日正常開放

門票:免費

供稿:胡超

責編:辦公室 

攝影:胡超

微小編:狄子涵


相關焦點

  • 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太絕了!帶你探秘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
    小貼士一定要給大家說一下餖版印刷,它被譽為雕版印刷的「神功之作」,是一種彩色印刷技藝:就是按照彩色繪畫原稿的用色情況,經過勾描和分版,將每一種顏色都分別雕一塊版,然後再依照「由淺到深,由淡到濃」的原則,逐色套印,最後完成一件近似於原作的彩色印刷品。
  • 中國滸灣雕版印刷博物館(中國印刷博物館滸灣書鋪街分館)
    金谿縣滸灣雕版印刷博物館建在中國古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的金谿縣滸灣鎮,總投資100多萬元,面積逾600平方米,主要展示該鎮宋、元、明、清時期各類珍貴木刻雕版和不同時期雕版印刷的古書藏品。滸灣傳統木刻雕版印刷術包括製版、寫樣、上板雕刻、打空拉線、刷印、校對、套色、裝訂9道工序。
  • 【魅力江蘇】雕刻歷史傳承文化——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尋珍
    揚州,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也是國內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城市。2009年,以揚州為代表的「中國雕版印刷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天,我們不妨走進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感受中國雕版印刷的歷史發展和揚州傳統文化的迷人之處。
  • 玩甲骨文對對碰體驗雕版印刷 中國文字博物館《漢字》展亮相兒博館
    原標題:玩甲骨文對對碰體驗雕版印刷 中國文字博物館《漢字》展亮相兒博館圖片說明:孩子們正在進行甲骨文對對碰遊戲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攝(下同)  十二生肖木雕版印刷、古詩詞活字印刷、甲骨文對對碰、甲骨考古挖掘和拓印……從即日起至6月18日,這些好玩的漢字體驗活動就將帶著幾千年的文化積澱
  • 中國雕版印刷技藝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剛經》(現存大英博物館),不過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約2000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  相關專家介紹,在七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剪紙、漆器、評話等一般都有南北之分,有一定的區域限制。但雕版印刷術則是唯一一個沒有區域限制影響遍布全國的文化形態,它的影響甚至傳及海外。作為一種民族遺產,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發展現狀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去年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迎國際博物館日 白鷺洲書院博物館舉行雕版印刷體驗活動(多圖)
    為傳承白鷺洲書院歷史文化,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5月17日上午,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白鷺洲書院博物館策劃舉辦了以「韶華雕琢·印中書院」為主題的雕版印刷體驗活動,吉安市白鷺洲中學七年級30餘學生參與體驗。
  • 上理工大印刷博物館為小朋友設計"說明書" 推送印刷文化
    書籍精品展廳,更是印刷專業學生們的「第二課堂」。不僅如此,如今的上海理工大學印刷博物館,已不再「藏在深閨無人識」,而是主動走出大學校園,向大中小學生和社會推送中華「千年印刷文化」。  展示古代書籍裝幀變遷  上海理工大學印刷博物館,位於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的四樓。
  • 從唐傳承千年的凸版印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北宋畢昇就發明了活字印刷,再到木活字、銅活字的發明,再到轉輪排字法的應用成熟。為什麼直到明清時代廣泛使用的還是雕版印刷或者手抄本呢?這時候就體驗雕版印刷的好處了,雕刻好一套印版後,可以用上好多代,父傳子,子傳孫,簡直就是印錢的利器。當然雖然木版也有壽命,便也比這個時候活字印刷每次還得重新撿字排版要省人工的,雖然古代人工比較廉價,但是古代很多人也不識字啊,這撿字那幫秀才們都忙著去進京當進士去了,無心於仕途的也歸隱了,不會幹這事的。
  • 古代的印刷技藝——雕版印刷
    最開始有紙的時候,人們是在書上手寫內容,十分麻煩,效率低下,但是自從有了雕版印刷技藝,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雕版印刷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年幼無知的時候,我以為雕版印刷就是把內容反刻在木板上,然後用像印泥一樣的東西印一下,然後按在紙上就能搞定。
  • 雕版印刷的興始與佛教有關?
    為什麼刻石和璽印早已出現,而與之相似的雕版印刷卻遲遲沒有被發明呢?這是因為雕版印刷的產生與社會發展密不可分。雕版印刷產業既需要造紙、制墨、刷印等多種行業與之配合,同時也需要跟寫樣、刊刻、刷印、裝訂等多方面的專門技術人才相結合,只有隋代開創的大一統局面能夠為雕版印刷業提供充足的原料供給,並創造巨大的產品銷售市場。
  • 尋找人的精神故鄉:全球學者跨越時區,探討雕版印刷的古今東西
    ,由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陳正宏教授、蘇傑教授和浙江圖書館古籍部主任陳誼聯合主持,共有中、日、韓、越、法五國共九位學者擔任引言人,引出「雕版印刷的古今東西」不同主題,與會代表和旁聽學人隔空對話,討論十分熱烈。
  • 全國印刷博物館展示聯盟成立 傳承印刷文明傳播印刷文化
    圖為全國印刷博物館展示聯盟成立  傳承印刷文明,傳播印刷文化。5月31日,全國印刷博物館展示聯盟在京成立,中國古代印刷史學術研討會同期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江西、甘肅、福建等地共16家印刷博物館、展示館的館長及負責人在中國印刷博物館參加儀式,見證聯盟的成立。50餘位學者、專家參加研討會,就印刷術的發明發展問題交流碰撞。
  • 香港畫家力作集體亮相「中國美術世界行暨海外研修工程成果匯報展」
    香港畫家力作集體亮相「中國美術世界行暨海外研修工程成果匯報展」 2020-09-25 19:44:31「中國美術世界行暨海外研修工程成果匯報展」。
  • 穿越千年遇見四大發明 來力嘉分會場體驗活字印刷
    此外,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展出的印刷術和造紙術,以及瓦楞紙咖啡館也賺足遊客眼球。據悉,本次開幕式當天成交額達20億元人民幣。    開幕式當天成交額達20億元人民幣    力嘉連續八屆作為深圳文博會分會場,今年在總結以往辦展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辦展質量,緊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以「力聚灣區 文博展翅」為主題,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系列活動,如開幕式、墨尚文博———現代水墨畫匯展暨大灣區名家作品邀請展、大灣區創新創意匯展、第30屆「香港印製大獎」巡迴展覽、「山環水潤魅力龍崗」龍崗區第三屆文體旅遊攝影大賽精品展
  • 全國公安美術作品展在邯鄲市博物館開幕
    12月14日,全國公安「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衛士風採」劍膽琴心美術作品展在邯鄲市博物館開幕。據悉,此次展覽由全國公安美術家協會主辦,河北公安文聯、邯鄲市公安局、邯鄲市博物館承辦。按照公安部黨委「新時代,公安工作要有新擔當新作為」的工作部署,全國公安文聯堅持「文化強警、文化育警」的理念舉辦了此次美術作品展。
  • 展覽 | 「絲意江南·繡美香江」蘇州刺繡精品香港特展隆重開幕
    按照江蘇省委、蘇州市委的部署要求,選取蘇州刺繡作為此次非遺展示的載體,向廣大香港市民獻上一場文化盛宴,充分展示蘇繡的獨特魅力,促進兩地深度合作交流。「絲意江南 · 繡美香江」蘇州刺繡精品香港特展>香港張家港同鄉會香港常熟聯誼會香港太倉同鄉會崑山港澳聯誼會江蘇吳江(香港)同鄉會香港蘇州吳縣同鄉會香港姑蘇經濟科技文化協會香港蘇州高新區企業家聯誼會蘇州高新區鎮湖刺繡協會針承藝術設計工作室5月23日下午,「絲意江南·繡美香江」蘇州刺繡精品香港特展的開幕式在香港江蘇社團總會舉辦
  • 【香江觀察】「活字生香」,香港漢字文化體驗展讓漢字魅力四射
    「活字生香」漢字文化體驗展18日在香港饒宗頤文化館正式開幕,遊客可由當日起至6月30日透過參觀、遊戲、互動、DIY體驗等多種方式探索漢字的歷史和故事,了解漢字在千百年間的形態演變。
  • 中日韓越法五國學者,共議雕版印刷的古往今來
    11月29日,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主辦的「雕版印刷的古今東西」國際學術工作坊會議召開,由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陳正宏、研究員蘇傑和浙江圖書館古籍部主任陳誼擔任主持,來自中、日、韓、越、法五個國家的古籍專家在線上齊聚一堂,講述不同國家與雕版印刷的淵源。
  • 韓樂業美術作品展在寧夏博物館開幕
    11月28日,「寧夏,我的第二故鄉」——韓樂業美術作品展在寧夏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是由寧夏文史研究館、九三學社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寧夏文聯主辦,寧夏博物館、平羅文化館承辦。展出已故的韓樂業先生80幅水彩畫作品,以描繪寧夏風土人情為主,色彩清晰明快,變化生動和諧,水色淋漓,富有韻味和生命力,展示出作者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對寧夏深深的熱愛之情。
  • 中國印刷博物館是一個充滿無數印刷故事的地方
    今天館長帶你走進中國印刷博物館,了解千年的印刷史!看一本書的前世今生!!中國印刷博物館是一個充滿無數印刷故事的地方!這可不是一節無趣無聊的課,而是一節大大的文化和技術課,讓我們帶著好奇的探究心去體會中國印刷歷史與文化,去尋找文明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