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美術館、上博東館、市檔案館新館……代表視察這些重大工程...

2021-01-17 騰訊網

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藍圖,重大項目建設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11月13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本市城市規劃實施和重大工程建設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殷一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小玫參加視察。

座談會上,代表們首先聽取了市規劃局和市住建局相關情況介紹。2020年,本市在城鄉規劃制定和實施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截至目前,新三大任務中的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自貿區新片區兩個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中心城各區單元規劃和其餘各鎮規劃正分批按計劃有序推進。重點專項規劃中,城鎮雨水排水、供水、汙泥處置、防洪除澇4個專項規劃已獲市政府批覆,生態、環衛、產業、衛生、住房、地下空間等6個涉及空間安排的市級專項規劃已形成成果,正在開展與全市「十四五」規劃的銜接。

今年,本市重大工程共安排正式項目152項,預備項目60項,計劃新開工24項,基本建成11項,全年投資不低於1500元。為了推進重大項目實施,本市持續推進自然資源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著力破解項目審批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上半年市重大工程完成投資近800億元,預估全年將完成投資額1600億元至2000億元,實現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會後,代表們先後赴浦東美術館、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市檔案館新館等重大工程建設現場實地調研並聽取相關負責人項目建設情況介紹。他們詳細了解了工程施工進度、建築設計理念以及如何發揮好服務功能等方面情況,並表示,這些文化設施的建設有助於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時有助於上海大型文化設施在黃浦江兩岸的均衡布局。「拉近了浦東和浦西的距離,感覺居住在浦東越來越便利了。」代表們建議做好交通、餐飲等配套設施建設,方便市民前往,提高市民的感受度。

一起去現場看看吧

浦東美術館

浦東美術館位於外灘眺望浦東小陸家嘴濱江和東方明珠塔的第一界面,是陸家嘴中央商務區又一地標性建築,浦東新區「十三五」重點工程項目之一,總用地面積1300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590.0平方米,地上4層,地下2層,約30米高。

參觀美術館外部玻璃面

了解美術館建設情況

據介紹,該項目由法國著名大師、普利茲克獎得主讓·努維爾先生設計,他的設計理念是在黃埔江畔雪白的廣場上長出一塊雪白的石頭。東美術館共設有13個固定展廳以及開放式展廳,總面積10609平方米,其中固定展廳面積為5770平方米,展線1000米。另設有入口大廳、貴賓室、報告廳、圖書館、美術館之友等公眾服務配套空間。

上海博物館東館

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是上海市「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市重大文化項目。上海博物館總體發展定位是「世界頂級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以常設展為主,重點展示優勢門類,構建海內外體系最完整的中國古代藝術通史陳列,並增強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色,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及教育體驗功能。

抵達在建的上海博物館東館

現場聽取項目建設情況介紹

觀看「上海博物館東館建築設計方案」

上海博物館東館位於浦東新區花木地區,總建築面積113200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81297平方米,地下面積31903平方米。建築高度近45米,地上6層,地下2層。項目總投資24.78億元。主要包括藏品庫房、展示陳列、公眾服務、業務研究和管理保障用房。項目於2015年12月底獲批立項,2017年9月27日舉行項目啟動儀式,目前正在進行地上鋼結構施工,計劃2021年10月土建竣工,2022年10月實現初步開放。

市檔案館新館

市檔案館新館位於浦東新區花木地區,佔地86畝,一期工程10.6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9.77億元。主體建築包括檔案庫房(塔樓北樓)、檔案業務和技術用房(裙樓東樓)、對外服務用房(裙樓南樓)及附屬用房等。

抵達在建的上海市檔案館新館

參觀檔案館內部設施

項目由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施工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總承包,檔案庫房及技術用房設計耐久性年限為100年。工程建成後將有力地提升本市檔案事業的發展規劃要求,滿足檔案事業發展需要。

供稿:上海人大全媒體平臺

攝影:柳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第二歷史檔案館新館項目基礎工程開工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新館項目基礎工程正式開工。張宇航代表中直管理局對項目進展表示肯定,對基礎工程開工表示祝賀,對省市和各參建單位、全體參建人員為項目推進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他說,二史館所藏檔案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新館建設是中辦機關在京外的重大工程,具有重要政治意義。各有關方面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檔案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落實中辦領導同志有關要求,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完成建設任務。
  • 市人大代表赴高新技術企業開展集中視察
    12月16日,70多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圍繞「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開展會前代表集中視察。代表們赴高新技術企業實地調研本市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貴玉參加。
  • 檔案館新館2022年建成 為市、區兩級檔案館合一
    常報全媒體訊 10月24日,常州市、天寧區檔案館新館奠基儀式舉行,館址位於青龍路與新堂北路交界,將於2022年建成。天寧區領導宋建偉、曹志偉出席活動。檔案館新館既是常州市檔案館,又是天寧區檔案館,為兩館合一。
  • 上海博物館浦東館設計方案公示,計劃2020年建成對外開放
    備受文化藝術界關注的「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前天由浦東新區規劃與土地管理局正式對外公示,上博東館選址花木地塊,東至丁香路,北至世紀大道綠帶,西至楊高南路
  • 上海市檔案館新館實景圖來啦
    市檔案局(館)說,上海市檔案館新館位於浦東花木地區,緊貼中心城區內環線,距離陸家嘴約4.5公裡,距離花木城市副中心約2公裡。新館佔地86畝,一期工程達10.6萬平方米。詳見↓上海市檔案館新館建設工地上海市檔案館新館空間的擴容、增大只是其一,更多的則體現為服務社會、資政育人等功能定位的拓展與優化。目前本市已有18項民生檔案查詢服務接入「一網通辦」,這一服務目錄明年還將「擴容」。此外,新館也將為包括高校專家學者、科研團隊等不同人群設計專題閱覽室,並開設面向社會公眾的檔案工坊,提供更多互動體驗。
  • 重慶市檔案館新館試運行 可同時容納上百人查檔
    記者從重慶市檔案館獲悉,位於渝北區同茂大道420號的重慶市檔案館新館已建成並完成舊館檔案資料、人員設施的整體搬遷,於9月28日開始試運行。  市檔案館成立於1960年3月,已走過60年的風雨歷程,舊址位於沙坪垻區天星橋曬光坪56號。新館於2016年10月開工,今年8月竣工。
  • 2019年浦東推進143項重大工程,完成投資超225億元
    2019年,浦東新區圍繞城市基礎設施、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社會民生四大領域,重大工程建設者接續奮鬥、擼袖爭先,全年實現53個項目(含子項目)開工,40個項目(含子項目)竣工。 2019年,新區重大辦負責推進的重大工程正式項目共計143項,年度計劃投資187.46億元。
  • 上海龍美術館再開新館 形成"一城兩館"模式
    原標題:上海龍美術館再開浦西新館  由上海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創辦的龍美術館近日在上海浦西又開新館,並在其西岸館開幕時舉辦「開今·借古」開館展。這也是繼2012創辦龍美術館浦東館後,劉益謙、王薇夫婦歷經兩年時間開辦的第二家私人美術館。  據了解,此次龍美術館西岸館「開今·借古」開館展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擔任展覽總策劃。此展覽採取一種開放式的態度,向觀眾呈現古代藝術與近現代乃至當代藝術的聯繫。展品大多是由劉益謙夫婦收藏,從古代書畫到當代藝術,共300多件。
  • 上海龍美術館開浦西新館 展品多為劉益謙夫婦收藏
    由上海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創辦的龍美術館近日在上海浦西又開新館,並在其西岸館開幕時舉辦「開今·借古」開館展。這也是繼2012創辦龍美術館浦東館後,劉益謙、王薇夫婦歷經兩年時間開辦的第二家私人美術館。  據了解,此次龍美術館西岸館「開今·借古」開館展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擔任展覽總策劃。此展覽採取一種開放式的態度,向觀眾呈現古代藝術與近現代乃至當代藝術的聯繫。展品大多是由劉益謙夫婦收藏,從古代書畫到當代藝術,共300多件。
  • 貝聿銘: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1978年,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的設計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貝聿銘作為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地位了 .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在東館的開幕儀式上稱,「它不但是華盛頓市和諧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眾生活與藝術情趣之間日益增強聯繫的象徵。」
  • 上海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均將開到浦東!這些文化新地標規劃公布
    東方網5月26日消息:東方網記者在浦東新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官網上獲悉,上海圖書館東館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已於4月完成公示;上海博物館東館以及浦東美術館所在地塊的控規調整也均已完成公示;此外,處於上海世博文化公園規劃範圍內的大歌劇院,所在區域控規正在公示中。預計到2020年,這些場館都將建設完成,成為上海文化新地標。
  • 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館與北投集團籤署代建合作協議,首博東館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
    2月25日上午,首都博物館召開習總書記視察首博五周年紀念暨首博改革發展再出發動員會,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舒小峰,首都博物館黨組書記白傑,北京市直機關團工委書記劉煦淳,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綜合處副處長王牧青,北投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楊學鋒,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史喜亭,黨委委員、財務總監孫洪山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首都博物館館長韓戰明主持會議。
  • 北京市檔案館新館6月9日正式啟用 四大展覽即將亮相
    此外,今年,16個區檔案館共開放檔案2144卷、21.9萬件,年代主要集中在1983年至1989年,門類主要為文書檔案,內容涉及行政、人事、經濟、財政、農業、工業、商業等多個領域。檔案館新館當天正式開館市檔案館新館將於6月9日正式面向社會開館。新館位於朝陽區南磨房路31號,緊鄰東三環,地理位置優越。
  • 24周年:上圖新館落成開館記
    位於南京西路的圖書館大門口,每日清晨,特別是節假日,有大批讀者排隊等候入館,借書證一卡難求,閱覽室更是一席難得。為了能使上海圖書館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改革開放對知識結構更新、擴充的需要,經國家計委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擴建上海圖書館。1983年6月,市文化局成立上海圖書館擴建新館工程辦公室。
  • 重慶市檔案館新館投入使用
    重慶市檔案館新館投入使用 來源: 中國檔案資訊網 發布時間:2020-10-13 字體:[ 大 中 小 ] 在重慶市檔案館建館60周年之際,重慶市檔案館新館落成並完成舊館檔案資料、人員設施的整體搬遷,於前不久正式投入使用。
  • 對話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上博東館開工 專為孩子設探索宮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在上博東館模型前介紹 /詹皓  建設上海博物館東館,是市委、市政府著眼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實施「文化東進」戰略、構建「兩軸一廊、雙核多點」城市文化空間發展新格局的重要一環,
  • 市美術館新館開館:文化新亮點 藝術新地標
    1月3日,備受廣大市民矚目的市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意味著嶽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又添一處文化新地標。一座現代化的專業美術館  開館當天,美術館新館一樓展廳的「清風掠過·劉雲藝術作品展」迎來了上萬名市民的參觀。
  • 文學藝術中心、美術館新館……深圳將增添眾多城市文化新地標
    A  文學藝術中心  市中心文化新地標 具備四大功能作為深圳市政府重大建設項目和文化惠民重點工程之一,深圳文學藝術中心的開建,標誌著深圳將掀起新一輪文化設施建設高潮。  B  美術館新館  預計2023年建成 突出專業性功能與深圳文學藝術中心是「一個嶄新的藝術生活綜合體」定位不同,作為「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的深圳美術館新館,更想突出的是其專業性功能。1月17日,深圳美術館新館、第二圖書館項目舉行樁基工程開機儀式,標誌著項目正式破土動工。
  • 肇慶市檔案館新館建成啟用
    位於肇慶新區的肇慶市檔案館新館近日建成啟用,標誌著肇慶市、縣兩級9個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任務全面完成,肇慶也成為全省第3個全面完成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督導任務的地級市。據悉,肇慶市檔案館新館是肇慶市文化發展中心項目之一,按照原建設部、國家發改委批准的《檔案館建設標準》市級一類檔案館標準設計。肇慶市委辦公室建立定期督查制度,每月定期對市檔案館新館以及相關縣(市、區)區檔案館建設開展督查指導。市檔案館每天安排專人到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指導施工單位精準施工。
  • 深圳美術館新館、第二圖書館預計2023年建成
    1 月 17 日,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樁基工程開機儀式在位於龍華區騰龍路與中梅路交會處的項目現場舉行,標誌著備受關注的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項目正式破土動工。作為深圳新一批重大文體設施項目,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項目將建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代表深圳城市形象的地標性設施。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項目位於深圳北站商務中心區,是由一個美術館、一個圖書館和一個介於兩者之間的公共廣場共同組成的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