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藍圖,重大項目建設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11月13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本市城市規劃實施和重大工程建設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殷一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小玫參加視察。
座談會上,代表們首先聽取了市規劃局和市住建局相關情況介紹。2020年,本市在城鄉規劃制定和實施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截至目前,新三大任務中的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自貿區新片區兩個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中心城各區單元規劃和其餘各鎮規劃正分批按計劃有序推進。重點專項規劃中,城鎮雨水排水、供水、汙泥處置、防洪除澇4個專項規劃已獲市政府批覆,生態、環衛、產業、衛生、住房、地下空間等6個涉及空間安排的市級專項規劃已形成成果,正在開展與全市「十四五」規劃的銜接。
今年,本市重大工程共安排正式項目152項,預備項目60項,計劃新開工24項,基本建成11項,全年投資不低於1500億元。為了推進重大項目實施,本市持續推進自然資源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著力破解項目審批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上半年市重大工程完成投資近800億元,預估全年將完成投資額1600億元至2000億元,實現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會後,代表們先後赴浦東美術館、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市檔案館新館等重大工程建設現場實地調研並聽取相關負責人項目建設情況介紹。他們詳細了解了工程施工進度、建築設計理念以及如何發揮好服務功能等方面情況,並表示,這些文化設施的建設有助於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時有助於上海大型文化設施在黃浦江兩岸的均衡布局。「拉近了浦東和浦西的距離,感覺居住在浦東越來越便利了。」代表們建議做好交通、餐飲等配套設施建設,方便市民前往,提高市民的感受度。
一起去現場看看吧
浦東美術館
浦東美術館位於外灘眺望浦東小陸家嘴濱江和東方明珠塔的第一界面,是陸家嘴中央商務區又一地標性建築,浦東新區「十三五」重點工程項目之一,總用地面積1300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590.0平方米,地上4層,地下2層,約30米高。
參觀美術館外部玻璃面
了解美術館建設情況
據介紹,該項目由法國著名大師、普利茲克獎得主讓·努維爾先生設計,他的設計理念是在黃埔江畔雪白的廣場上長出一塊雪白的石頭。東美術館共設有13個固定展廳以及開放式展廳,總面積10609平方米,其中固定展廳面積為5770平方米,展線1000米。另設有入口大廳、貴賓室、報告廳、圖書館、美術館之友等公眾服務配套空間。
上海博物館東館
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是上海市「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市重大文化項目。上海博物館總體發展定位是「世界頂級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以常設展為主,重點展示優勢門類,構建海內外體系最完整的中國古代藝術通史陳列,並增強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色,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及教育體驗功能。
抵達在建的上海博物館東館
現場聽取項目建設情況介紹
觀看「上海博物館東館建築設計方案」
上海博物館東館位於浦東新區花木地區,總建築面積113200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81297平方米,地下面積31903平方米。建築高度近45米,地上6層,地下2層。項目總投資24.78億元。主要包括藏品庫房、展示陳列、公眾服務、業務研究和管理保障用房。項目於2015年12月底獲批立項,2017年9月27日舉行項目啟動儀式,目前正在進行地上鋼結構施工,計劃2021年10月土建竣工,2022年10月實現初步開放。
市檔案館新館
市檔案館新館位於浦東新區花木地區,佔地86畝,一期工程10.6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9.77億元。主體建築包括檔案庫房(塔樓北樓)、檔案業務和技術用房(裙樓東樓)、對外服務用房(裙樓南樓)及附屬用房等。
抵達在建的上海市檔案館新館
參觀檔案館內部設施
項目由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施工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總承包,檔案庫房及技術用房設計耐久性年限為100年。工程建成後將有力地提升本市檔案事業的發展規劃要求,滿足檔案事業發展需要。
供稿:上海人大全媒體平臺
攝影:柳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