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涼粉告訴你,不是所有涼粉都是甜的,我就辣得很霸道

2020-12-19 實驗學子

裝修很懷舊,電視機不斷播放以前的動畫片,就連wifi密碼都和播放的國產動畫片有關.喝水是用搪瓷杯,現在已經很少看見了.每張桌子上還會送餐前小零食(獼猴桃+杏仁+紅棗).

本來想嘗試最有名的豆花烤魚的,不過家人怕太辣,所以就選擇了醬香味凌波魚。等了大概15分鐘魚就上了,整一盤滿滿當當,服務員還會問客人需要拍照以後再做起魚刺的動作.這個小細節希望能夠繼續保持吧.醬香的味道很濃,裡面還有蘿蔔,黃瓜,洋蔥,人少去吃的話基本可以不用再點其他配菜了.凌波魚魚肉非常嫩,而且起了主刺以後整條魚基本沒有小刺了,剩下的都是肉,怕魚刺的人可以放心吃.魚和醬的味道很配.而且黃瓜,蘿蔔,洋蔥不僅僅是配菜,還發揮了中和醬香味道本身的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烤魚下面有加熱保持溫度,不用害怕吃久了烤魚會變冷.

雞絲涼麵:份量還可以,配料多,辣度也足夠.起初入口的時候辣度因為溫度低,會讓人感覺不會太辣,不過辣味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溫度的提升逐漸在口腔裡面向喉嚨擴散,同時麻的感覺也隨著辣而在嘴唇舒展開來.辣的味道不但後勁足,而且辣的味道保持得比較長,怕辣的人慎點.

川北涼粉:真的顛覆了對涼粉的一貫認知.涼粉本身沒有味道,不過在加了辣椒油和豆瓣醬以後整個辣度提得非常的高,而且辣得很徹底很霸道.吃一口涼粉,再去吃烤魚,整個口腔裡面除了涼粉的辣味,其他什麼味道樓主完全吃不出來.所以吃完了這個涼粉,再加上剛才的涼麵,樓主真的有2-3天喉嚨感覺到非常的不舒服.怕辣的朋友請忽略這個涼菜.

藍莓山藥:酸酸甜甜的藍莓醬很受歡迎,而且山藥爽口清新,雖然只是杯水車薪,不過也算是部分緩和了前面的辣菜的味道了.

總結:還好醬香魚是不辣的,不然如果是辣口味的烤魚+後勁辣的涼麵+徹底辣的涼粉,只靠一道不辣的山藥,樓主真的需要超過3天才可以讓喉嚨變回以前的狀態.這麼辣的涼粉以後樓主也不會再點了.也告訴各位:不是所有的涼粉都是甜的.

相關焦點

  • 川北涼粉
    說起來涼粉其實是最普通的大眾小吃,最早還只是農村人家的一種食品,如同現在的紅苕粑粑一樣。涼粉最早出現在四川南充地區。清末年間,南充縣江村壩一位謝姓農戶,在嘉陵江渡口邊邊搭個涼棚賣涼粉,由於他的涼粉做得好,佐料有獨到之處,過路人吃後無不稱道,謝涼粉鬥出名了。後來有人向謝涼粉拜師學藝,並廣為流傳。而南充地處四川北部,一直有川北之稱,漸漸地人們就把南充這一農家小吃冠名為川北涼粉。
  • 川北涼粉、甜水麵和雞絲涼麵
    ,在校的四年都沒吃過涼麵,更別提什麼甜水麵和川北涼粉了。這兩年裡也吃了很多涼麵、甜水麵和川北涼粉。我吃過最好吃的涼麵就是井巷子入口那家,甜水麵則是西大街的小譚豆花家,至於涼粉可能吃的不夠多,還有待發掘。我沒嘗過翟老師那個時候的成都味道,不過我想這些,至少也會有些從那時候延續下來的味道。
  • 川北涼粉和傷心涼粉__美麗的傳說競與這位川北大將軍一品商人有緣
    說起「川北涼粉」與「傷心涼粉」。不同的地方和不同人們有著不同的回答。它也隨著近代飲食文化的傳播譽滿華夏和四川各地。有人說「川北涼粉」與張飛將軍有關。也有人說「傷心涼粉」與客家人思鄉有關。四川涼粉風味獨特,目前其中首屈可數的代表性,就是位於川北南充市和閬中市的川北涼粉。川北涼粉一個多世紀以來,憑藉其獨特的麻辣滋味享譽全國,是不折不扣的當今四川涼粉的一張響亮的名片。但是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一文化的歷史原由。
  • 成都隨時都在排隊的涼粉店,甜水麵更加受歡迎,1天賣出2000碗
    ,碗疊碗堆得很高,像在疊羅漢一樣,從點單買單取餐基本上全是自助,談不上什麼服務,最多只是在取涼粉時記得給服務員說自己不需要什麼調料。他們家的涼粉本身做得很好,爽滑香嫩,有花生碎的香味、芝麻香和花椒的椒麻香混合在一起,還有香濃的豆瓣醬,整個口感綿實軟爛又帶著一絲辣味。
  • 粉絲姐姐教你怎麼做火鍋川粉才好吃 川北涼粉的做法
    首先大家先準備好火鍋川粉,自己去買,我是在某多買的這家的川粉還可以,接下來就是做法像拉麵裡那種紅燒牛肉麵的做法:青辣、西紅柿、白菜先炒,放進水、燒開,然後放進化好的粉幹,雞精鹽巴、番茄醬+辣椒醬 還有沙縣那種拌粉幹,粉幹化好,花生醬+花生油+醬油少許+鹽巴味精,攪拌,放蔥,放進粉幹拌一拌,清湯自己弄一點 糟菜粉幹`~``
  • 小豌豆變身Q彈涼粉 紅油醬汁混雜出香辣 川北涼粉亦冰亦火好味道
    炎炎夏日裡,和朋友們去川菜館子裡吃飯,我總是會點一份川北涼粉。純白色的豌豆涼粉好像一座即將融化的冰山,上面火紅色的辣椒醬汁,則象從冰山噴湧出來的巖漿。用筷子挑起涼粉,透明白亮的粉條上掛著紅油,抖上幾下,粉條也不會斷掉。
  • 正宗川北涼粉這樣做,附靈魂調料豆豉醬的做法,喜歡就收藏吧!
    川北南充人做的川北涼粉質細柔嫩、筋力綿軟、明而不透、細而不斷,調料配味更具匠心,成為了響噹噹的美食老字號,至今南充和成渝等地的一些涼粉店都仍以「川北涼粉」為招牌,生意興隆,火爆不衰。川北涼粉細緻綿軟、爽滑可口,調料配味,更具匠心你,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寒,簡直百吃不厭,吃過這次想下次!川北涼粉與酸辣粉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沒胃口時來一碗,瞬間活力滿滿!吃涼粉實際上吃得是味道,川北涼粉是否正宗,烹製豆豉醬是關鍵,講究的是:椒香麻辣、豉香味長、濃香味厚。下面我們就把川北涼粉的製作過程給大家展示一遍。
  • 全國著名涼粉大全,好吃的都在這裡了!
    但是你別想狼吞虎咽,熱涼粉裡會不時竄出一粒花生米,一顆臘肉粒,使你不得不慢慢咀嚼,直至餘香持續到最後一口。熱涼粉就是以這種熱而不燙,順而不滑,辣而不燥的獨特口感誘惑著吃貨們的味蕾,讓人慾罷不能。傷心涼粉一說有二解:一為居住在洛帶鎮的當年湖廣填四川來的廣東客家人思念家鄉時做的涼粉,因為思念而傷心,故得名;二則指該涼粉禿辣,吃了涼粉的人都會被辣出眼淚,個個淚汪汪,別人還以為遇到了什麼傷心事。傷心涼粉,物如其名,一吃就會流淚。
  • 全國著名涼粉大全
    但是你別想狼吞虎咽,熱涼粉裡會不時竄出一粒花生米,一顆臘肉粒,使你不得不慢慢咀嚼,直至餘香持續到最後一口。熱涼粉就是以這種熱而不燙,順而不滑,辣而不燥的獨特口感誘惑著吃貨們的味蕾,讓人慾罷不能。傷心涼粉一說有二解:一為居住在洛帶鎮的當年湖廣填四川來的廣東客家人思念家鄉時做的涼粉,因為思念而傷心,故得名;二則指該涼粉禿辣,吃了涼粉的人都會被辣出眼淚,個個淚汪汪,別人還以為遇到了什麼傷心事。
  • 我不餓,我就是想吃:川北涼粉、章魚小丸子、煎餅果子、肉夾饃、生煎小籠包···
    每年都會有幾道「大菜」、「硬菜」成為夜市的經典,比如前幾年的烤魚、麻辣小龍蝦、鐵板燒、海鮮大咖,已經成為了夜市的保留招牌,而今年的夜市,則是以「中華小吃」為亮點,新增眾多小食主打,包括川北涼粉、章魚小丸子、煎餅果子、肉夾饃等系列美味!
  • 「口吅品」裡吃涼粉
    上世紀70年代這家店都還在,學校每次組織到人民公園春遊或秋遊,出南門,我們一定要經過西御街上的這家店。每每這個時刻,我們幾個女同學的心就慌了,就盼著下午從公園出來時快快走進這家涼粉店。這家的涼粉太好吃了,涼粉本來就是青年人,特別是女孩子們的愛物。老成都不是有首歌謠嗎?
  • 良茂停車場南三峽移民川菜館 超級回饋新老顧客 手撕雞一元 蒜泥白肉 一元 川北涼粉 一元
    另還不能忘記廣大市民朋友們這麼多年的關懷支持。感恩回饋廣大市民,菜品口味全面升級,本店以誠信 以人 以味為本,本兩店打造萊西川菜超市,全市最低價,酸菜魚,水煮魚才40元一份,所有菜品都打造最低價,貴了補差價給你。
  • 中國最好吃的十大涼粉
    七開封炒涼粉炒涼粉是開封人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開封不少地方都設有出售點。其製法是:把粉芡配水打成稀糊,入沸水成熟糊晾涼,即為涼粉。炒涼粉就是以涼粉為主料,加入少量的油,把涼粉放入平底鍋內,然後佐以豆醬、蔥、姜,用鍋蓋蓋住悶少許。炒好的涼粉熱香鮮嫩,焦而不糊。
  • 《黑暗料理王》辣炒涼粉怎麼製作 辣炒涼粉配方介紹
    導 讀 在黑暗料理王手遊中辣炒涼粉該怎麼做?
  • 炒涼粉
    涼粉這道食材在全國各地都有,有用豌豆粉、綠豆粉、山芋粉等不同粉面來製作,而且根據食材的特殊性各地都有他們自己的特別烹製方式。在我們陝西涼粉主要以豌豆粉為主。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涼調」、一種就是「炒涼粉」。
  • 傷心涼粉的正宗做法,傷心涼粉怎麼做好吃
    2.將涼粉切成2釐米見方,放入漏瓢,在沸水裡燙熱,分別盛入碗內。上面澆上豆鼓滷、紅油辣椒、醋、蒜泥汁,撒上芹菜花、芽菜粒、花椒粉即成。傷心涼粉怎麼做好吃1、把姜蒜剁成泥,加少許鹽浸泡出味;提前酥好的花生壓碎;自己種的香蔥摘洗淨切碎;小紅尖椒去蒂洗淨切碎備用。
  • 西雅圖的涼粉涼麵涼皮冷麵我都幫你找好了!
    一熱起來,某迪的胃口就及其不佳,連吸貓都幫不了我了。酸爽的傷心涼粉+甜絲絲的冰粉(圖片來源:Kent He)說到川菜中的川北涼粉,它算是非常經典了。川香園的涼粉分量大,味道麻麻辣辣,吃了第一口還想再吃第二口,適合嗜辣者。
  • (傷心涼粉)最家常的味道,最簡單的做法,辣得酣暢淋漓!
    現在很多店家都喜歡給自己家主營的一道特色美食,加上一個聽起炫酷的名字,讓食客幕名都想嘗試!今天分享的這道最普通不過的美食,很多朋友們都經常自己在家做來吃,但真正要做到吃的過程像美食自身名字一樣『傷心』!還真不是這麼容易。
  • 涼粉:冰冰爽,透心涼
    涼粉絕不能和涼麵、涼皮之類相提並論。那些食物太正式,透著充飢的那股子實在的餓勁兒。涼粉不是,它自成一派,逍遙、虛浮、輕飄,看起來沒什麼存在感,一旦附加了各地方風格芥末、辣椒油、花椒油、蒜汁、香醋、細鹽、味精,這個小透明搖身一變,突然就有了誘人、火辣又清純的味道,令人慾罷不能。
  • 夏天的重慶,一碗不超十元的涼粉,竟是路邊攤和家庭飯桌上的美味
    四川南充江村壩有一位農民謝天祿,他在嘉陵江中渡口搭棚賣擔擔涼粉,他的涼粉製作精細,從磨粉攪制到調料、配味都有獨到之處,很有名氣,名叫謝涼粉。後來陳洪順悉心研究謝家的涼粉製作工藝,取其所長並加以改進,他選用新鮮白豌豆用小磨磨細,十分講究攪制火候、所作涼粉質細柔嫩,筋力綿軟,明而不透,細而不斷,調料配味,更具匠心。不久,陳涼粉便名揚川北一帶,「川北涼粉」也不脛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