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立於青藏高原之上。作為世界第一峰,人們都渴望登上峰頂,「一覽眾山小」。
但珠穆朗瑪自有它的威嚴。高海拔之上,氣候風雲變幻。暴風雪喜怒無常。還有隨時可能發生的雪崩。高緯度的稀薄的氧氣,也消耗著登山者的體力。
無論是藏語的「珠穆朗瑪」,還是尼泊爾語的「薩迦瑪塔」都有「女神」的意思,它是山腳下生活著的人們心中的「神山」,是藏傳佛教徒心中的「神山」,自有它不可冒犯的高傲。
高高在上的「女神」,每年只給人類兩三個月的好時間,來一全睹它美麗的容顏。但這條「朝拜」之路,卻充滿著兇險,人類仍然要經受生命考驗,如果得到眷顧,才能最後成功登頂,看清它的整個容顏。
世代居於珠峰山腳的夏爾巴人,早已適應了這裡高海拔的、空氣稀薄的自然環境。他們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濃度高於常人,而且他們的肺活量也大得驚人。可以說長期生活於此,夏爾巴人的基因得到了改造,他們早已適應了這裡的一切。
英國人最早開始考察珠穆朗瑪峰,也最早攀登這座世界第一峰。自英國人的第一次珠峰探險活動開始,夏爾巴人就出現在了登山隊伍中。自此開始,夏爾巴人成為珠峰攀登的必備人員。
夏爾巴人熟悉這裡的氣候,同時他們強大的基因優勢,使他們成為登山隊的可靠保證。
夏爾巴人充當登山隊的嚮導和挑夫。他們負責開路,負責在陡峭崎嶇的山路上運送沉重的行李和各種相關的登山器材。
隨著商業化登山的興起,大量的普通登山者加入了攀登珠峰的活動中。儘管攀登珠峰費用不菲,但是阻擋不了更多人登山的勇氣。珠峰上惡劣的自然環境,隨時都有的危險,自然斷送很多人的生命。而服務於各個登山隊的夏爾巴人也難以倖免。
儘管在短暫的兩三個月,可以獲得不菲的收入,但夏爾巴人的職業也充滿著危險。他們負責開闢道路,拖運物資,要多次往返於多個營地之間,自然要遭受著更多次的死亡威脅。
1953年人類首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其中就有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登頂珠峰給夏爾巴人帶來了榮譽,也讓人們認識了他們的天賦。
至今登頂次數最多的記錄也一直為夏爾巴人掌握著。只是因為職業的關係,他們常年服務於各個登山隊,自然比別人有更多機會登上珠峰。
商業化的登山活動,使得夏爾巴人成為登頂次數最多的人,同時也是珠峰遇難人數最多的,這正是夏爾巴人的職業活動不得不承受之傷。
早在1922年英國人第一次衝頂珠峰失敗時,就有7名夏爾巴挑夫遇難。
也就是,從人類第一次正式攀登珠峰開始,夏爾巴人就開始用生命書寫攀登珠峰的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