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嚮導夏爾巴人,被譽為最強民族,負重60公斤下山換鹽巴

2020-12-17 鈺姐看世界

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每年都會迎來數以萬計的登山愛好者。在這些渴望徵服世界最高峰的登山群體中,夏爾巴人是最不容忽視的明星。

世代生活在雪山腳下的夏爾巴人,自從1953年開始,就開始了自己珠峰嚮導的民族職業。每一個想要登頂但卻沒多大把握的登山愛好者,都會尋求夏爾巴人的幫助。

即使是專業的登山運動員,也不會有勇氣和夏爾巴人比賽攀登珠峰。由於從小就在高原地區生活,夏爾巴人的臉上被曬得黝黑。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崎嶇的山路上,如履平地。

為了正常的生活所需,夏爾巴人往往需要背著重達60公斤的背囊下山,去交換山上從不出產的食鹽等生活物資,可以說是相當強悍了。

據主流學者介紹,夏爾巴人在藏語中的意思為「來自東方的人」,而夏爾巴人則是南宋時期西夏人的後裔。在被蒙古大軍攻滅後,他們逃往藏區。

在這裡,很多夏爾巴人稱為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信徒。因此,絕大多數的夏爾巴人都是素食主義者。一直以來,他們在寒冷的雪山上,靠種植大豆、小麥和玉米為生。

直到族人雪巴丹增,幫助紐西蘭探險家艾德蒙成功登頂珠峰,夏爾巴人的生活方式才有了一絲改變。由於艾德蒙的大力宣傳,以及夏爾巴人在攀登珠峰時展現出的優勢,珠峰嚮導的名聲被夏爾巴人穩穩拿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從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的登山愛好者越來越多,遺棄下的垃圾更是重達上千噸。因此,夏爾巴人如今又多了一個「珠峰清道夫」的稱號,幾年前還發起了一項清理珠峰的運動,從山上清理了十數噸垃圾。

相關焦點

  • 那些未知的人—夏爾巴人,珠峰的開路人
    夏爾巴人,意為「來自東方的人」主要生活與尼泊爾,少數居住於中國國內。夏爾巴人生活在不同的國度,他們保持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夏爾巴人是至今仍屬中國的未識別民族之一,他們深居深山老林,過去幾乎與世隔絕,後來因為給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各國登山隊當嚮導或背夫而聞名於世。
  • 珠峰上的「上班族」--夏爾巴高山嚮導
    為紀念人類首次成功登頂珠峰50周年的活動,50多支登山隊分別從珠峰北坡和南坡向珠穆朗瑪峰頂衝擊。昨日,成功徵服珠峰的隊員們已返回內地。  儘管登山隊來自不同國家,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隊裡都少不了夏爾巴人,中國搜狐登山隊此次攀登珠峰就僱了十幾名夏爾巴人。
  • 珠峰神秘夏爾巴人到底有多「神」,海拔8千米,背負常人5倍重物
    現實生活中,他們是生活在尼泊爾和印度的一支山地民族,現存約10萬餘人,主要居住在尼泊爾境內,中國西藏約有1200多人。他們大多居住在喜馬拉雅山腳下,所以與生俱來有著不同於常人適應高海拔的體質。在人類攀登珠峰前,夏爾巴人生活極度貧困,世界對夏爾巴人一無所知。
  • 尼泊爾夏爾巴珠峰嚮導擬罷工抗議政府救援不力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4月21日報導,當地時間18日珠穆朗瑪峰尼泊爾一側發生雪崩,至少13名當地夏爾巴族嚮導遇難。夏爾巴人對政府採取的災後救援措施表示不滿,罷工抵制聲四起。災難發生後,尼泊爾政府已經宣布向每一戶死難者家庭提供4萬盧比(約合2600元人民幣)的緊急援助,但夏爾巴人要求擴大撫恤金額。政府收取了大量登山許可費用,卻對災後處理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這令夏爾巴人感到憤怒,因此他們正準備罷工抵制儘量來臨的登山季。據估計,夏爾巴人的罷工抵制行動如果進行,會嚴重影響珠峰登山季。
  • 夏爾巴登山人在紐約:下山,是為了更好地回家
    在2014年4月份發生的珠峰雪崩中,一名他的團隊隊員、他的好朋友,永遠地離開了。那場雪崩是截至當時珠峰歷史上最嚴重的雪崩,致16人喪生。這16人全部是夏爾巴人。但是,這一紀錄在第二年便被打破。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的7.8級地震再次造成了珠峰南坡大雪崩。這一次,共有19人遇難,而其中10人是夏爾巴人。
  • 夏爾巴人嚮導,珠穆朗瑪峰登山者生命的守護者!
    美國登山者裡特挑戰珠穆朗瑪峰,面對突如而來的雪崩,他下意識的就要拿起相機拍照,珠峰嚮導達瓦,夏爾巴人將他推到了一個大冰塊後面,幸運的躲過了無情傾瀉的冰雪,大難不死的裡特稱讚達瓦是「無私夏爾巴人的完美典範」1953年5月29日,紐西蘭登山家希拉蕊和他的夏爾巴人嚮導丹增
  • 他21次登頂珠峰!他要改變夏爾巴人宿命,他是這麼做的……
    在尼泊爾,幾乎每一支登珠峰的登山隊伍裡都有夏爾巴人嚮導,但有一位登頂過21次珠峰的夏爾巴人,正希望他同族的孩子們擺脫這種宿命,通過教育實現他們的夢想。阿帕·夏爾巴12歲輟學養家今年5月,一名夏爾巴嚮導第22次登頂珠穆朗瑪峰,創造了登頂珠峰最多次的世界紀錄。
  • 夏爾巴人口中的珠峰8000米死亡帶,顯露風景埋藏危險
    常年高海拔的生活環境使他們完美的適應了珠峰地區的極端條件,夏爾巴人生活在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的邊境交界邊界處,喜馬拉雅山脈的兩側,長時間的獨居讓他們近乎與世隔絕,沒有融入其他國家的夏爾巴人雖然生活在城市文明的邊緣地帶,但他們在如此漫長複雜的歷史過程中,始終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直到後來,因為給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各國登山隊當嚮導、背夫而被世人知曉,聞名於世。
  • 夏爾巴人登珠峰價格及平均壽命 網友評論褒貶不一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每次爆出些熱點事件後,網友評論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的【夏爾巴人登珠峰價格及平均壽命】,這條新聞短短1小時內已經收到了2620條評論,有人表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甚至還在評論區激烈討論了起來,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 雙腿截肢,43年5次挑戰…69歲的夏伯渝終於登頂珠峰
    「我每天早上5點起床開始力量的訓練,負重10公斤的沙袋練下蹲,10次,一次150個。引體向上,10個10組。伏地挺身,一次60個6組。仰臥起坐,一次40個6組。還有其他一些項目。每天早上還有1個半小時在力量訓練。」
  • 【夏爾巴人】尼泊爾珠峰雪崩後,全世界都在關注外國旅遊者,其實他們才是珠峰下最危險的人
    :【ARQBMKW6QY17】尼泊爾地震引發珠峰雪崩後,全世界都在關注外國旅遊者。有多少人留意到了珠峰上最需要幫助的族群——夏爾巴人?幾十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為了徵服他們心馳神往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都會僱用喜馬拉雅山谷中的少數民族——夏爾巴人協助登頂。和登山者一樣,作為登山嚮導的夏爾巴人也在這種高海拔且危險係數極高的探險活動中為了達成客戶的心願和家庭的生計賭上了自己的性命。2014年的那一場災難讓夏爾巴人高危的工作受到了關注。
  • 在珠峰海拔8000米 眼睜睜看著一位女孩死去
    晚上7點,在尼泊爾夏爾巴嚮導的帶領下,我從C4開始衝頂。背著我從國內買好的泡椒鳳爪,還有高能量零食,加上一個4公斤的氧氣瓶、眼鏡等。每個登山者一般不會背負超過15公斤的背包登頂。從這裡開始,登山者就依據體力各自登山了。在C4,有兩具屍體就趴在通往峰頂的斜坡上,腰上系的鎖鏈還跟登山的繩索鎖在一起,似乎自趴下的那刻起就一直是這個姿勢。
  • 探秘雪山深處的夏爾巴人:珠峰來去自如,在喜馬拉雅最早發現雪人
    夏爾巴人,散居在喜馬拉雅山兩側,主要在尼泊爾,少數散居於中國、印度和不丹,他們給攀登珠峰的各國登山隊當嚮導或背夫而聞名於世。他們深居深山老林,過去幾乎與世隔絕,是珠峰讓世界認識了夏爾巴人。可以說,每一個登山隊都少不了一個夏爾巴嚮導。
  • 談談登頂珠峰60周年紀念
    今天看到關於珠峰的熱搜,點進去一看,原來是紀念中國人從北坡(陰坡)登頂珠峰60周年。現在登珠穆朗瑪峰那就是燒錢的遊戲,但還是有很大可能把命搭上。在60年前,當時的幾名登山隊員可沒有如今這麼好的裝備。1960年登珠峰是為了宣布主權,尼泊爾人從陽坡登頂珠峰很簡單,但陰坡登珠峰是超級困難,但自己的國土,在康熙年間就已經發現了的神女峰,無論是由於外國的挑釁,或是為了把國旗插上珠峰登頂,都應該登頂珠峰!這當然是值得敬佩和銘記的事情,它帶給了當時的中國人超強的民族自豪感。
  • 尼泊爾夏爾巴將固定兩根路繩以緩解珠峰的交通堵塞
    加德滿都,3月8日:為了緩解在登山高峰季節珠峰上的交通擁堵,尼泊爾文化、旅遊和民航部準備在即將到來的春季登山季在珠峰的某些路段固定兩根路繩,方便登山者。 旅遊官員表示,兩根路繩有助於加快登山者的上山和下山速度。這次安排了四名主要夏爾巴和更多的後勤人員來固定備用路繩。
  • 尼泊爾夏爾巴的兩種不同含義
    實際上夏爾巴是一個姓氏或者說一個特別的民族,所以出生在夏爾巴家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夏爾巴。夏爾巴民族大多居住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脈兩側,主要在尼泊爾,少數散居於中國西藏、印度及不丹。大部分的尼泊爾夏爾巴從西藏移民而來。藏語裡夏爾巴的意思就是「來之東方的人」。他們大多信仰藏傳佛教,有自己的文化、服飾、節日及語言,文字則使用藏文。
  • 只要錢給到位了,夏爾巴人能把你抬上珠峰!
    可是現在的珠穆朗瑪峰好像已經沒有那麼難爬了,因為在登山圈子裡流傳了這樣一句話:「只要錢給到位了,夏爾巴人能把你抬上珠峰」。自從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次登珠峰成功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想來挑戰這世界第一高峰,而能登峰成功的人也越來越多。可如今的登珠峰已經不是當初登山愛好者的挑戰或者是冒險了,現在大多數都是商業登峰。
  • 珠峰面前,眾生平等,「天賦異稟」的夏爾巴人也概莫能外
    世代居於珠峰山腳的夏爾巴人,早已適應了這裡高海拔的、空氣稀薄的自然環境。他們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濃度高於常人,而且他們的肺活量也大得驚人。可以說長期生活於此,夏爾巴人的基因得到了改造,他們早已適應了這裡的一切。
  • 山高夏爾巴人為峰
    他們以生命為代價創下了「三個最」:成功攀登珠峰人數最多,無氧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珠峰遇難人數最多。1953年,紐西蘭登山家埃蒙德·希拉蕊成為第一位登頂珠峰的人,但他背後卻離不開夏爾巴人丹增·蓋諾的幫忙。「沒有丹增,就沒有我。」2003年,在紀念人類首次登頂珠峰50周年的活動中,希拉蕊說,「我不想參加任何紀念活動,只想與夏爾巴人團聚,暢敘友情」。
  • 高山上的夏爾巴人,看似輝煌的背後,其實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提到珠峰腳下的夏爾巴人,人們首先就會想到他們不懼艱險、攀登珠峰的偉大壯舉,還有他們異於常人的身體素質,一直都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來源。而對於夏爾巴人這個群體,我們的了解依然是比較少,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這個雪山腳下的神秘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