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與感恩,大眾在拜佛的同時大多都會選擇做一些供養,以增進功德。但供養不是搞賄賂,也不是和佛菩薩做交易,而是一片真誠的發心。佛前所供任何物品,佛菩薩是不會食用的,供養表面上是利益佛菩薩,實則是在培養大眾的慈悲利他心。有善意的發心,自會有好的功德。
佛前供養有多種形式,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樂、供香、供食等等。每一種供養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起到好的表法,利益大眾燻修。「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雖然萬事不可著相,但是必要的恭敬之行不可缺少,外在反映內心,內心真誠,則行為有度。本篇文章,咱們就先來一起談談佛前供奉花果需要注意的3點「禁忌」,以免供養不如法,積不到福德,反而造業。
一、花要乾淨,果要新鮮。
佛前所供之花,可以是鮮花,也可以是塑料等假花,這個依個人發心,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鮮花供佛,若自身條件比較拮据,可選擇永生花或其它,只要心清淨真誠,皆有功德。只是我們要保證花的乾淨整潔,尤其是供奉假花,要定期清洗,不留汙垢。
水果要保證新鮮,不可將壞果供於佛前,在上供前需要清洗的水果,也一定要用水清洗乾淨再上供。就像我們自己食用一樣,不可敷衍了事,一定要有細心和耐心。為何不可供奉壞果?供壞果是對三寶的極大不恭敬。在佛門裡,「果」有著「佛果」的寓意,也代表著「因果」,果不好,就不能起到好的法義,無法給眾生以好的引導和激勵。
二、花要清香,果要怡人。
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鮮花,要保證花的氣味要清新,要帶給人以好的感受,不要選用那些氣味怪異難聞的花來供奉,凡是不利大眾燻修的,也是對佛菩薩的不恭敬。
水果也是這樣,一般的水果,我們常吃的,如蘋果、葡萄、香蕉、橘子、梨,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供果,大可放心供奉。但是有些個別水果,如特例「榴槤」,既貴,氣味又不好,最好別拿來供佛。
三、花果要及時撤換。
如果供奉鮮花,因鮮花保質期比較短,如果在上供過程中出現腐爛,要及時撤掉,以免影響觀感。水果一般兩三天一撤供,水果撤回後不要隨意丟棄,可分享與他人食用。撤供後的空盤子及時清洗而後歸攏一處,切忌將空盤置於佛前。不論是在寺院裡或者是自家佛堂,供佛的儀軌都要莊嚴,不可馬虎大意。
在佛門裡,花與佛教的因緣深厚,佛陀出生、成道、涅槃,都有天女散花為之讚嘆,也有著名的佛陀拈花、迦葉一笑的經典故事,許多佛菩薩的寶座也是以花為主。花清香美好,代表著善因;水果圓滿無漏,代表善果,啟發眾生要敬畏因果、不造惡業,也激勵著大眾要精進修行,早證圓滿佛果、離苦得樂。
隨喜大眾功德,祈願法喜充滿、福慧增長。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