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11月27日電 11月21日,亞洲大學聯盟成員大學的代表們齊聚斯裡蘭卡科倫坡大學,出席為期兩天的聯盟執行委員會會議。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袁駟率團出席會議並在開幕式上致辭。聯盟成員大學代表圍繞2020-2023年發展框架、活動提案、亞洲高等教育年度報告等重要議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袁駟在開幕致辭中首先代表亞洲大學聯盟主席、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對科倫坡大學150周年校慶表示熱烈的祝賀,並感謝科倫坡大學舉辦此次執行委員會會議。袁駟指出,今年4月舉行的聯盟峰會十分成功,成員大學在多項聯盟重要事務上取得了更多的共識,在此基礎上,本年度各項活動和項目均已順利展開。自2020年春季開始,聯盟將圍繞新的發展框架開展合作交流。他期待與會代表在未來兩天的討論中獻言獻策,共同推動聯盟的持續發展。
亞洲大學聯盟2019-2020年度執行主席、科倫坡大學校長錢德裡卡·維傑亞拉特納(Chandrika Wijeyaratn)致開幕辭。她表示,亞洲大學聯盟成立以來,成員大學之間就高等教育領域的問題深入交流,相互借鑑優秀經驗並搭建起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平臺,校際間的來往和友誼日益深厚。作為亞洲大學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科倫坡大學願與其他成員大學一起,繼續為亞洲高等教育的發展作出貢獻。
會上,亞洲大學聯盟成員大學和秘書處分別匯報了年度項目進展。清華大學代表匯報了今年7月在清華大學舉辦的「亞洲大學聯盟在線教育會議」的情況,並提議推進會議成果,邀請各校與清華大學開展在線課程共享、課程聯合開發等合作。
秘書處匯報了亞洲大學聯盟訪問學者和職員交換項目的進展。截至11月20日,分別有34名學者和12名職員完成了訪問計劃。科倫坡大學原校長拉克什曼·迪薩納亞克(Lakshman Dissanayake)亦作為亞洲大學聯盟訪問學者於今年10月在清華大學進行學術訪問。他表示,不同學術觀點的相遇往往能激發出新的研究成果,這正是亞洲大學聯盟訪問學者項目的意義所在。
亞洲高等教育報告課題負責人、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鍾周向執行委員會介紹了《亞洲高等教育展望2019》的出版情況,匯報了2020年度報告的研究進展,並對2021年度報告的選題提出了建議。《亞洲高等教育展望2019》聚焦「教育創新」這一主題,由15所成員大學的24位教育專家共同撰寫,報告於2019年聯盟峰會期間正式發布,本月已由勞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發行。2020年報告將以「大學貢獻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通過分享聯盟各校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案例,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亞洲智慧。
2017-2020年發展框架對聯盟初期的發展進行了整體布局,並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礎上,結合聯盟未來三年的發展需要及各成員學校的反饋意見,聯盟秘書處起草了2020-2023年發展框架。清華大學國際處副處長、亞洲大學聯盟秘書長張傳傑在會上進行了說明。執行委員會對新的發展框架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並達成一致意見。之後的工作組會議還就聯盟財務可持續性和增選盟校等議題進行了磋商。
11月22日,執行委員會討論了10所成員大學提出的19項2020-2021年度項目提案。提案內容涵蓋學生交流、學術會議、新技術工作坊等多個方面。其中,一項以「移民、可持續發展和都市文明」為主題的學術會議由清華大學與科倫坡大學的學者共同提案,獲得了參會各校的積極支持。
會議期間,各校執行委員還出席了科倫坡大學150周年校慶重要活動之一的年度學術論壇開幕式。袁駟受邀作為論壇嘉賓發言,分享了清華大學的科研理念和實踐。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黃載賢、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教務長阿萊薩米·阿迪西德(Ilesanmi Adesida)、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副校長蓬通·馬拉庫(Pomthong Malakul)、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副校長普拉薩那·穆俊達(Prasana Mujumdar)、沙特國王大學副校長阿卜杜拉·阿勒·薩勒曼(Abdullah Al-Salman)、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副校長祖麗娜(Yong Zulina Zubairi)、緬甸仰光大學副校長翁瑪覺(Omar Kyaw)等率學校代表團出席會議。北京大學、韓國國立首爾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東京大學、印度尼西亞大學等學校也派代表參加了會議。
供稿:亞洲大學聯盟秘書處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