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是一種利用軌道列車進行人員運輸的方式。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準點、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用地等特點。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
地鐵也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運能與輕軌相比較大。它必須有單獨的道路;車輛由多節車廂組成,速度及加速都較快;有複雜的信號系統;並需有較高的站臺上下客。行駛的道路一般在地面、地下和高架線上。國外交通系統包括了市郊列車、地鐵列車等。
福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東部、閩江下遊及沿海地區,中國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地鐵是服務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第一條線路於2016年5月18日開通初期運營,使福州成為中國內地第24個開通地鐵的城市。福州地鐵是支持全國交通一卡通「交通聯合」卡的使用的地鐵之一。
福州地鐵5號線
福州地鐵5號線是中國福建省福州地鐵正在建設的一條線路,於2017年底一期工程(荊溪新城站至福州火車南站)開工建設,預計前期開通段(荊溪新城站至螺洲鎮站)將於2021年底開通初期運營,後期開通段(螺洲鎮站至福州火車南站)開通初期運營時間將根據國鐵福州南站新站房的建設進度決定 。
福州地鐵5號線一期工程線路起於荊溪新城站,途經荊溪新城、金山片區、義序片區、南臺島東部片區等組團,連接福州海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福州南站等重要節點,止於福州火車南站,大致呈東西走向 。
福州地鐵5號線是福州主城區範圍南臺島東西向軌道交通骨幹線,串聯起奧體中心、福州南站、閩侯城區、荊溪新城、金山片區等地。
福州地鐵5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約27.7千米,全部為地下線;共設置20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採用6節編組B型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千米/小時。
福州地鐵5號線將分段開通運營,荊溪新城站-螺洲鎮站為先通段,螺洲鎮站-福州火車南站區段為後通段。初期運營時間計劃為2021年12月30日!
福州市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工程的節點工期,前期開通段洞通時間暫定為2020年12月30日;長軌通時間暫定為2021年2月28日;電通時間暫定為2021年5月30日。
軌道交通功能和特點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國內部分大城市紛紛建設了自己的軌道交通網,這大大提高了市民出行的效率,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
1.軌道交通功能
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客運交通體系中的骨幹運輸系統,從其具有的快速、準時、大運量,舒適性高的特點,軌道交通運輸系統將主要承擔中長距離的交通出行。
在調整城市空間結構和促進城市合理布局方面軌道交通具有積極引導作用,可以支持邊緣集團及衛星城鎮的發展。
在城市中心區建設強有力的軌道交通運輸系統,吸引大量乘客乘坐軌道交通出行。一方面,可以大大削減地面交通量,以彌補城區道路系統的不足與缺陷;另一方面,有利於歷史街區和古都風貌的保護,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2.軌道交通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服務於市區的
軌道交通運輸系統,第二個層次是服務於衛星城與市區之間的市郊鐵路運輸系統。
3.軌道交通系統模式
市區軌道交通線路主要採用快速大容量的地鐵運輸系統,在較小的客流交通走廊上,少部分線路採用準快速中運量輕軌運輸系統。
郊區市郊鐵路採用車輛和系統制式有待於在發展建設市郊鐵路的過程中加以確定。其原則是,充分利用既有鐵路資源,採用先進技術,發展符合郊區客流運輸要求的市郊鐵路運輸系統。地鐵、輕軌、鐵路是軌道系統的三個主要子系統。經過幾十年實踐,軌道系統已逐步形成特定的功能,即城市客運的主體運具。日本東京與大阪的客運總量中,地鐵佔20%,鐵路40%以上,軌道系統合計為總運量的60%~70%。針對我國「地鐵熱」,應冷靜研究軌道交通整體功能。
4.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主要原則
確定線網規模的主要原則有以下一些方面:①滿足未來城市交通出行需求:②滿足城市發展目標和環境目標要求:③與城市發展規模和規劃布局相吻合,④借鑑國外軌道交通建設發展經驗:⑤留有適度發展餘地,具有一定發展彈性。
軌道網絡設計與道路系統有顯著的差別。地鐵網絡在市中心區要形成集散量大的客運樞紐站,與城市活動中心區域相匹配:在市郊結合區域要形成若干客運量較大的放射走廊,與城市擴展方向吻合。鐵路或快速通勤地鐵不能混同於市郊有軌模式,可採用穿越市中心的模式。法國巴黎RER(快速鐵路)的網絡就是這種網絡的成功典範。它對維繫強大的市中心與推進城區組團式擴展的有機結合,創造了獨特有效的基礎條件,值得借鑑。
福州地鐵5號線線路站點
福州地鐵5號線車站列表
福州市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工程起於荊溪新城站,終於福州南站站。線路全長約27.7km,均為地下線。共設20座車站,均為地下車站。最大站間距為3.482km,位於城錦路站~福州南站站;最小站間距為0.792km,位於金環路站~浦上大道站;平均站間距1.458km。設塔前停車場1座,樟嵐車輛段1座(與6號線停車場合址共建),控制中心由6號線新建,位於6號線橫港車輛段。
福州地鐵5號線(一期)車站列表
車站名稱(暫定) 換乘線路 車站形式 所屬區域
荊溪新城站 福州地鐵8號線(規劃中) 地下三層島式 閩侯縣
農林大學站 - 地下三層島式 倉山區
郭厝裡站 福州地鐵4號線(建設中) 地下二層島式 倉山區
金林路站 - 地下二層島式 倉山區
金華路站 - 地下二層島式 倉山區
金山站 福州地鐵2號線 地下三層島式 倉山區
鳳岡裡站 - 地下二層島式 倉山區
高流橋站 福州地鐵3號線(規劃中) 地下二層島式 倉山區
建新南路站 - 地下三層島式 倉山區
鳳山路站 福州地鐵9號線(規劃中) 地下二層島式 倉山區
臺嶼站 - 地下二層島式 倉山區
齊安路站 - 地下二層島式 倉山區
吳山站 - 地下二層島式 倉山區
當埔路站 - 地下二層島 倉山區
歡樂谷站 - 地下三層島式 倉山區
浦口站 福州地鐵4號線(建設中)、福州地鐵濱海快線(建設中)地下二層雙島式 倉山區
螺洲鎮站 - 地下二層島式 倉山區
高仕路站 - 地下二層島式規劃 倉山區
龍江站 - 地下二層島式規劃 倉山區
福州火車南站 福州地鐵1號線 地下三層島式 倉山區
軌道交通在城市公交體系中的地位
軌道交通在城市公交體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從系統的層次性分析,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和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三者之間是遞階包涵的關係。
1——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2——城市綜合交通系統;3——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
首先,城市是相對於鄉村的社會、經濟大系統,從某種意義講,其本質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高效率與高效益,城市必須保持充分的活力和相當的發展空間。
實踐證明,一個城市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一個高效率的城市綜合交通系統作支撐。這是因為城市交通系統是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與開發提出相應的交通需求,需要一個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統來支持;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統的發展,交通可達性的提高,又會反過來影響城市土地的利用與開發,引導城市形態向一定方向演化。因此,城市要科學合理的發展、演化,除了要做好城市總體綜合規劃之外,還應該規劃好城市交通子系統。
城市交通系統與土地利用的相互關係
其次,城市是一個人口密集,各種交流活動頻繁的特定空間區域。在這個區域中交通需求集中、定時、密度大,同時還要求快速、高效、安全、方便、舒適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以其高效、優質的服務和節省資源、輕度汙染的特性恰好滿足上述技術、經濟方面的要求。因而成為城市交通系統的骨幹。相應地,其它交通方式(如常規公交汽、電車,計程車,小汽車,自行車等)則起到補充、配合的輔助作用。因此,一個好的城市交通系統首先要規劃好、建設好和管理好其核心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
綜上所述,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與城市發展、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它是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的核心,起到客流組織的骨幹作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具有多層次結構。第一層次(高架或地下全隔離系統)——軌道交通、快速幹道(汽車交通);第二層次(地面部分隔離)——軌道交通或公交幹線、城市幹道(汽車交通);第三層次(延伸至居民區及其它功能區)——公交線路、城市道路(汽車交通)。顯然,第一層次是骨架與主幹(大動脈),第二層次是輔助與補充(一般血管),第三層次是集疏與延伸(毛細血管)。
(2) 它是城市發展與演化的必要條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夠滿足大運量、長距離的快速客運要求,因而可解決城市面積拓展與空間合理開發運用的客運通道問題。
(3) 它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在土地佔用、能源消耗、空氣品質、景觀質量、客運質量等主要交通、環境指標方面,軌道交通可達到最優水平。
福州地鐵5號線沿線樓盤搶先受益!
地鐵5號線的高速建設,讓沿線不少樓盤直接獲益。倉山作為福州樓市名副其實的「糧倉」,樓盤多達50個以上,購房者選擇廣泛。據樂居統計,地鐵5號線沿線樓盤主要分布在荊溪新城、農林大學、洪塘路、金林路、金山、浦上大道、建新南路、鳳山路、福灣路、螺洲鎮、火車南站等11站點附近。
福州地鐵5號線線路圖
而地鐵5號線荊溪新城站-螺洲鎮站為先通段,沿線樓盤將最先享受到地鐵帶來的便利,如榕心映月、融僑悅江南、世茂福晟錢隆府、融僑陽光城方圓裡等
發展軌道交通系統必要性分析
軌道交通建設是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的重點,城市軌道交通在城市住宅區、交通運輸中心和工作地點之間提供了一個快捷便利的連接。由於軌道交通造價高昂,籌集建設資金成為制約軌道交通發展的首要障礙。為了拓展資金來源,提高建設、運營效率,一些國家或城市在傳統的「國有國營」模式的基礎上對城市軌道交通的融資渠道、建設和運營環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建立多種收益模式,不同程度地吸引社會投資,同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達到對地鐵項目市場化運作的目的。
從一定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不僅是一個公共客運系統,而且是一個經濟系統、一個社會系統。因而它不僅具有交通特性,而且表現出相應的經濟特性和社會特性:
1、交通特性
(1) 提供高效、優質的出行服務。高效體現在速度快、容量大;優質體現在方便、舒適等。
(2) 節約資源(特別是節約城市稀有的土地空間資源)。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耗低,二是佔地少。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採用的是大運量、集中化運輸方式,且採用了一系列高新技術,因此單位乘客的能耗是其它任何一種城市交通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同時佔用的城市土地空間資源也是最少的。
(3) 輕度汙染——體現在噪聲、震動、空氣汙染程度小等。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一般採用電力牽引方式和大運量、集中化運輸方式,因此,每運送一位乘客所產生的汙染微乎其微,通常被稱為「綠色交通」。
2 經濟特性
(1) 屬巨額資金密集型系統。首先,初期建設投資需要巨額資金。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要求高、施工難度大、設備的技術標準也高,常常成為一個城市中有史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因此,一個城市若沒有相當強的經濟實力和財政基礎是無法進行大規模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的。
其次,運營成本也相當高。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源消耗絕對量相當大,包括列車牽引、環境控制、車站機電設備及通信信號設備等日常運轉的能耗。另一方面高標準的防災系統的投資成本與維護保養成本也很高。同時,大量運營管理與服務人員的開支、設備的運行費用也使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2) 企業財務收益與社會經濟效益相差懸殊。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具有較強的公用性,強調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使得運營企業無法按運營成本制定票價,因此運營企業極易虧損,即便是運營成本的回收都幾無可能,常常需要依賴國家、政府、社會提供大量的補貼。
3、社會特性
(1)具有公用事業的性質;
(2)具有基礎設施的功能。
這些特性是從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進行觀察與分析得到的,對於探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管理體制很有裨益。
福州地鐵5號線的地理位置
車站名稱(暫定) 地理位置 原站名
荊溪新城站 閩侯縣洪甘路與入園路路口,與塔前停車場接軌 -
農林大學站 倉山區 福建農林大學東門口的上下店路下 -
郭厝裡站 倉山區 閩江大道與洪塘路路口 洪塘路站
金林路站 倉山區 建新北路與金榕北路路口北側 -
金華路站 倉山區 金洲北路與金華路路口 -
金山站 倉山區 金洲南路與金祥路路口南側 -
鳳岡裡站 倉山區 金洲南路與鳳岡路路口 金環路站
高流橋站 倉山區 金洲南路與浦上大道路口 浦上大道站
建新南路站 倉山區 金洲南路與建新南路路口北側 -
鳳山路站 倉山區 盤嶼路與東嶺路路口 -
臺嶼站 倉山區 盤嶼路與福灣路路口南側 福灣路站
齊安路站 倉山區 盤嶼路與齊安路路口 -
吳山站 倉山區 義序路與吳嶼路路口 -
當埔路站 倉山區 尚保路與天水路路口東側 -
歡樂谷站 倉山區 兩規劃路路口 -
浦口站 倉山區 帝封江地塊 帝封江站
螺洲鎮站 倉山區 螺福路與螺洲路路口 -
高仕路站 倉山區 規劃螺福路與規劃高仕路路口 -
龍江站 倉山區 規劃螺福路與規劃城錦路路口 城錦路站
福州火車南站 倉山區 既有福州南站與新高鐵站站房之間,與樟嵐車輛段接軌 -
福州地鐵5號線線路走向
城市軌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經濟特徵
1.城市軌道交通是準公共產品
從經濟學角度看,地鐵項目兼具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特性,即地鐵運輸服務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有一定排他性的基本特徵,屬於準公共產品。理論上純公共產品由政府提供,純私人產品應由民間部門通過市場提供。準公共產品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在政府給予補助的條件下,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即政府和民間合夥的方式。
2.城市軌道交通的外部效應主要是正外部效應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能誘發沿線土地升值,促進沿線房地產、商業等行業的加速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能增加城市的社會經濟福利,帶來巨大的正效應。
3.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特徵
城市軌道交通發揮作用以網絡規模為前提,覆蓋面越大,城市軌道交通效率越高。由於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正外部性的存在,其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項目盈利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帶來的總收益不可能全部量化為項目投資者的帳面收益,如城市軌道交通到達地區房地產升值的部分,城市軌道交通的暢通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時間成本的節約,城市軌道交通的建成對城市交通及環保的貢獻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經營具有時空局限性,盈利空間有限。
但是,城市軌道交通權益具有放大性,資產的保值增值能力強。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增大、路網增加,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將吸引更多的客流,票款收入從長期看具有一定的增長趨勢。而且城市軌道交通的洞體使用年限長達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升值潛力巨大。因此從長期看,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權益可以不斷放大,資產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能力。
福州地鐵5號線價值意義
福州地鐵5號線是福州主城區範圍南臺島東西向軌道交通骨幹線,連接南臺島各組團,對於支撐南臺島發展,加強外圍組團與中心城區聯繫,實現軌道交通網絡整體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
福州(福建省省會)
福州,簡稱「榕」,別稱榕城,是福建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6個區、6個縣、和1個縣級市,總面積1196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約357平方公裡 ,2019年常住人口780萬人,城鎮化率70.5% 。截止2019年底,福州市六城區建成區面積301.28平方公裡 。
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最早在秦漢時期名為「冶」,而後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等稱號。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92.30億元,比上年增長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