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麻浦大橋放防自殺廣告一年 投江人數竟不減反增

2020-12-25 人民網國際

圖為韓國第一企劃設計的首爾麻浦大橋「生命之橋」戶外廣告。(韓國《朝鮮日報》網站截圖)

人民網2月22日訊 「朋友,去吃五花肉再喝杯燒酒怎麼樣?」「雖然晚了但不要悲傷。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方向。」為了防止自殺,韓國在首爾麻浦大橋設置的「生命之橋」公益廣告,但卻出乎意料地產生了反作用。設置該公益廣告後來到麻浦大橋試投江自殺的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過去的6倍以上。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2012年9月最先出現的「生命之橋」公益廣告是麻浦大橋欄杆上的像和字句,這些像和字句是面向市民公開徵集後選出的。這個項目由三星生命和首爾市共同策劃,知名廣告公司第一企劃負責製作。該項目的目的是為麻浦大橋洗脫「自殺大橋」的汙名,給想要自殺的人帶來活下去的勇氣。麻浦大橋是漢江大橋中投江自殺案例最多的大橋,因此被稱為「自殺大橋」。

預防自殺廣告一年 結局卻出乎意料

傍晚時分,當有人走近生命之橋欄杆時燈就會亮起,能看到「吃飯了嗎」、「不要悲傷」等類似親人和朋友之間談話的字句。麻浦大橋的「生命之橋」是世界上首次嘗試的「雙向性溝通」公益廣告,而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提出這個創意的第一企划去年憑藉該廣告席捲了海外多項優秀廣告創意獎。僅2013年一年,第一企劃就憑藉生命之橋活動獲得了包括Spikes亞洲廣告節大獎在內的37個獎項。同時還在坎城廣告節上獲得9個獎項。

但該活動開展一年後竟然出現了投江自殺者反而大幅增加的結果。根據首爾市消防災難本部的統計資料,2013年一年裡試在麻浦大橋投江自殺的案例共有93例。這個數字是設置生命之橋廣告當年,即2012年(15例)的6倍以上。

成為知名「自殺勝地」,投江者不減反增

預防自殺的公益廣告為何出現截然相反的意外結果?

專家指出,由於宣傳過度,導致生命之橋活動沒有實現初衷。他們分析稱,因注重展示效果和宣傳效果而使生命之橋受到過度關注,這樣反而使其成為「自殺勝地」,讓想要自殺的人慕名而來。

韓國自殺預防中心主任鄭澤洙(音)說:「在想自殺的人當中,有些人有種想給自己的死亡賦予象徵性或時宜性的心理。這些人多數情況下會找有名的場所。」

鄭澤洙解釋說:「日本以『自殺森林』聞名的富士山青木原樹海和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等也是知名的自殺場所。這些地區聞名於世後,全球想自殺的人反而用相此地。」

神經精神科醫生、建國大學教授河智賢說:「如果在某一特定場所有很多人自殺的事實被披露,同時會傳出『在那裡自殺死亡的機率更高』的信息。展開自殺預防活動時,應慎重考慮這種波及效果。」

專家指出,如果「生命之橋」挽救生命的實際效果下降,就應該完善物理性安全裝置。

河智賢介紹說:「應該通過信息讓想自殺的人改變想法,同時引進在橋底安裝漁網或豎立玻璃牆等在物理上阻止自殺的實質性方法。」河智賢舉例說:「就拱形的第一漢江鐵橋的情況而言,一旦塗上光滑的油,到橋上示威的人或試自殺的人數量大幅減少。」

相關焦點

  • 公益廣告起反作用 韓國麻浦大橋投江人數反增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朝鮮日報》2月23日消息,為預防自殺而在首爾麻浦大橋設置的「生命之橋」公益廣告出乎意料地產生了反作用。設置該公益廣告後來到麻浦大橋試圖投江自殺的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過去的6倍以上。
  • 首爾前市長自殺離世後,其留在漢江大橋防自殺標語被抹除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漢江麻浦大橋上的防自殺標語 7月30日,首爾市政府抹除了已故前市長樸元淳曾經在漢江大橋上留下的「暖心標語」。麻浦大橋等橫跨漢江的大橋經常發生投江自殺事件,樸元淳7年前為大橋寫下防自殺標語,但7年後自己卻以自殺的方式離世。 據韓國《中央日報》7月31日報導,30日,首爾市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市政府在27日接到市民投訴,稱樸元淳市長留下的防自殺標語令人感到不舒服,因此政府在當天就抹除了署名樸元淳前市長的標語。」
  • 韓國首爾漢江9個月內479人投江自殺(圖)
    橫跨漢江的一座大橋。國際在線專稿:因為大部分地鐵站已經在月臺上安裝了安全門,所以臥軌早已不是韓國人最常見的自殺方式了。取而代之的是投江自殺!據法新社報導,首爾4日公布的一項政府報告顯示,韓國首爾橫跨漢江的幾座大橋,如今已成為自殺者的最常去處。據統計,今年1至9月份,共有479人選擇跳橋投江自殺。這份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年,選擇臥軌自殺的人數為36人。2008年,該數字降至26人。2009年前9個月,選擇臥軌自殺的人數為23人。
  • 疫情下韓國購車人數不減反增
    去年首爾市購車人數不減反增。 韓國國土交通部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2019年首爾市汽車登記數量比2018年減少,但進入2020年後急劇增加。2020年12月,首爾市汽車登記數量315.7361萬輛,同比增加3.3204萬輛。
  • 首爾前市長死後,其書寫的漢江大橋防自殺提示語被抹去
    ,他在漢江大橋欄杆上留下的「防自殺提示語」令人感到不舒服」,為此首爾市政府在當天就抹除了提示語中樸元淳市長的署名。   首爾市公開的數據顯示,在橫跨漢江的橋梁中,從麻浦大橋跳江的自殺人數最多,然而在書寫防自殺提示語的2012年,只有15人在此跳江,2013年卻增加到93人、2014年增加到184人。
  • 預防自殺,麻浦大橋為何適得其反
    然而,令人驚訝而沉重的是,橋上增添的「現在去看看你所愛的人吧」、「最光明的時刻就快到了」等標語並沒有扭轉「自殺熱點」的形象——在修整後的一年時間裡,麻浦大橋的自殺人數非降反升。難道這些標語是適得其反嗎?有些韓國人是這麼認為的。2014年4月,一位韓國小說家在紐約時報撰文討論韓國自殺問題時順手批評了這座橋,引起了廣泛關注。
  • 自殺人數居高不下 舊金山要給金門大橋穿「圍兜」
    金門大橋一覽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12日報導,由於前往舊金山金門大橋自殺的人源源不斷,當地政府決定給大橋披掛上「鋼鐵外衣」,以期阻止人們跳下大橋,減少自殺事件的發生。  金門大橋始建於1933年,於1937年竣工通車。大橋全長約1280米,北端連接北加利福尼亞州,南端連接舊金山半島。雖然不是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但金門大橋因其雄偉壯闊的造型而被世人所熟知。然而,導致這座大橋聞名遐邇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它「自殺聖地」的稱號。據統計,自大橋建成以來,共有1200多人從橋上一躍而下,訣別於世。
  • 屈原投江自殺的原因
    據聞一多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但從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國社會主流所公認的一直是端午節祭祀屈原屈原跳的什麼江傳說之二:屈原為何會自殺?楚國在政治上失敗,而作為楚國的君王楚王卻也是很昏庸,這也是不是導致了屈原要投江自殺呢,對此屈原為什麼投江自殺,屈原跳的是什麼江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屈原為何被流放,先來說說屈原第一次被流放的原因吧。
  • 韓國樂天免稅店失7成客流 但中國人海淘韓貨卻不減反增
    韓國樂天免稅店失7成客流 但中國人海淘韓貨卻不減反增  陳東 • 2017-04-20 14:56:37
  • 學者:美國大選後,臺灣壓力不減反增
    針對美國大選後的陸美臺情勢,臺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宋興洲向中評社表示,無論是誰上臺,兩岸關係或許都不會緩和,因為兩岸惡化,不全然是美國因素作祟,民進黨蔡當局的態度更是關鍵之一
  • 讓韓國鬱悶的自殺大橋:橋欄刻暖心標語 自殺率反高6倍
    在韓國十座最著名的大橋裡,麻浦大橋並不是最為壯觀,但它卻是最為著名的一個。這座大橋昔日裡還有一個名字,那便是「自殺大橋」。據一份資料顯示,在麻浦大橋上自殺的韓國人就有超過一百人在此縱身跳入,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 韓國最詭異的自殺大橋!政府出手後竟然...
    大家都知道,在韓國首爾,漢江繞城而過,多座華麗麗的大橋也成了漢江上的一道風景線。不過,這所有橋中最火的那一座橋卻有一絲絲憂鬱的氣息,因為這橋以「自殺」聞名。這座著名的橋叫做「麻浦大橋」,開建於1968年2月,竣工於1970年5月,長1600米,高10米,竣工當時被命名為「漢城大橋」,1984年改名為「麻浦大橋」。據統計,在2007年至2012年間,超過100名自殺人士選擇在麻浦大橋跳下自殺,而這座橋也因此被人們稱為「自殺大橋」。
  • 明年正式退出天合聯盟 南航海外「朋友圈」不減反增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經過一年的過渡期,南航自明年1月正式退出天合聯盟,由此引發外界對其合作航企及會員權益是否會減少的關注。對此,12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南航獲悉,接下來,該公司除了繼續保持與法荷航、達美航、大韓航等天合聯盟夥伴合作外,同時還與美航、英航、芬蘭航、阿聯航、卡達航等航空公司達成代碼共享協議,讓海外「朋友圈」不減反增,而會員權益也得到保障。
  • 美金門大橋加建防護網:我們的目標是零自殺
    金門大橋的防自殺網(概念圖)舊金山當局建防自殺網整治跳橋據中新網14日報導,舊金山政府13日決定在未來四年耗資2.0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興建一套防自殺網,當局希望可以藉此將自殺人數從去年的39降至0。施工人員將於5月初開始在橋面以下約6.09米處安裝不鏽鋼的防護網,並向外延伸6.09米,總長2.72公裡,兩側均有。
  • 自殺人數超疫情死亡人數,日本的自殺現象為什麼如此普遍?
    自殺率居高不下的日本,男人不容易長年以來,日本居高不下的自殺率就常常引起討論,且男性自殺率一直比女性還高。造成這樣的原因包括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化導致失業率大增後,有許多中年男性因此自殺,此外,超時加班、學校同儕壓力、獨居老人、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也是日本自殺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據日本警察廳的統計,從1988年到1997年的10年間,日本每年自殺人數平均約為22000人。
  • 美金門大橋去年自殺死亡人數未明顯減少
    新華網舊金山1月13日專電 (記者毛磊)據美國媒體13日報導,2008年至少有34人從美國舊金山著名的金門大橋上跳下結束了生命,比上一年僅減少1人。  全長1280米的金門大橋是舊金山市的地標式建築。
  • 金門大橋--自殺聖地的美學誘惑
    然而與周圍的一切頗不合拍的是,有一些人來到這裡並不是像大多數遊客那樣遊覽金門大橋這一景點,欣賞與大橋和諧相襯的自然景觀。他們到這裡只是懷著一個目的:自殺!據不完全統計,自舊金山金門大橋開通以來,已經有一千多人在這裡跳海自殺。還有一些人正躍躍欲試,想從這裡了卻一生。無怪乎美國廣播公司(ABC)在報導金門大橋持久不息的自殺潮時,抱怨金門大橋「簡直就是為自殺者造的」,人們想在這裡自殺太容易了。
  • 全球攬才不減反增 復星將招收數千名應屆畢業生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面向海內外招聘2020及2021屆優秀畢業生,招聘規模較往年不減反增,全球攬才。6月30日,復星宣布攜旗下全球企業正式啟動復星2021校招「千英計劃」。作為復星2021校招項目,本次「千英計劃」的啟動時間較往年提前了2個月,將從今年7月初持續至9月。
  • 美國紐約在大橋上安裝防自殺電話
    美國紐約在大橋安裝防自殺電話    東方早報    橫跨紐約哈德遜河上的著名大班吉大橋(Tappan Zee Bridge)每年都會成為不少人終結生命的地方。為了阻止人們自殺,紐約州高速公路管理局近日在大橋上安裝了4臺防自殺電話,讓企圖跳橋輕生的人有機會向輔導員傾訴,希望令他們打消結束生命的念頭。  根據紐約州高速公路管理局的統計,過去十年,有超過25人在大班吉大橋自殺,還有更多人意圖自殺但被人勸阻的。紐約州高速公路管理局在大橋上設立的電話,直接與為有自殺傾向者設立的生命熱線相連。
  • 內蒙古包頭:城中草原面積不減反增
    就在開發商準備大興土木時,包頭市決策層經過多次研討、反覆論證,最終決定舍利增綠,優化城市設計方案,退回開發商的土地出讓金,將2800多畝土地全部恢復成草原。地上建築拆遷費則完全由政府負擔。如今的賽汗塔拉麵積不減反增,由2017年的8479畝增加到現在的10680畝,成為我國面積最大的「城中草原」。美景如畫的賽汗塔拉,成為包頭市城區中心的「綠色天堂」。